《鳳凰周刊》是一份怎樣的刊物?讀者定位、言論尺度和政治傾向如何?
因為父親的關係,初中開始讀鳳凰周刊。
現在出國讀書,很少看,偶爾還是會在ipad上買一兩期,感覺跟同類周刊比還是很好看的。因為最近不經常看,評論起來不夠客觀,所以我就說說我初中和高中時候印象中的鳳凰周刊吧。
那個時候,周刊主編是鄧康延先生。當時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鄧盡量在雜誌中柔和各方的觀點,有左有右。看到很多文章讓我更清晰的了解到了這個世界,甚至在高一還未出國的時候,我會摘抄裡面的很多觀點在自己的博客上。我隨便挑一期的某些言論,你就知道這本周刊的價值所在了。
以下是我記錄在我的網易博客的摘抄,時間是2008年6月17日,所有文字來自當期的《鳳凰周刊》。
---------------------「不管是, 『我只給富人造房子』的宣言,還是『給收入高的管理者減稅』的呼籲,背後隱藏的邏輯思想,都是對殘酷剝削的認同。僱主眼中只有利潤,社會的人文紐帶完全擰斷,社會強勢群體對人的價值毫不關心。這些現象曾經在西方國家的社會發展中出現過,而一直到今天,西方整個社會價值判斷都認為那是一段錯誤的,羞恥的歷史,而且不斷反思。可惜的是,別國曾經犯過,而且花了很大力氣去彌補的錯誤,現在正在中國的土地上重新上演。 」 社會只崇尚利潤,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隨著財富的積累,窮人在數量上不減反增,而且被鄙視,排斥,邊緣化。大家卻說,很好,就應該這樣。「
」 在英國工業革命最旺盛的年代,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被曲解,貧窮被看做是個人的事,一個人為什麼貧窮?因為他懶,他笨,他不努力。失業被認為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因為它可以把工資壓在最低水平上,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結果如何呢? 用歷史學家哈孟德夫婦的話來說就是:『變革並沒有建立起一個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會......』 「
"整個英國社會嚴重動蕩,撕裂,並最終導致了工人運動。人們於是意識到,原先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他們開始對貧窮的原因展開社會調查,結果發現,造成貧窮的原因,第一是年老,第二是疾病,第三是家庭不幸,最後才是個人原因。換句話說,貧窮主要是社會原因,而且和個人素質的關係不大。社會福利制度由此產生,方才消解了那場巨大的人文災難。"
-----------
以上的文章給了正在讀高中的我很多反思,而且讓我從一堆雞湯文和教材下學會真正獨立的思考。我很感謝鳳凰周刊對我的啟蒙。另外那一期還做了一個專題,
有關紅十字會的。
看完那個專題後,我再也沒有給紅會捐錢,當時汶川地震,學校強制要求每人捐100元,由於資金最後交付紅十字會,我當時拒絕了年級主任的要求。並且被老師責罰。要知道,那個時候還沒有郭美美,那個時候滿城罵王石。《鳳凰周刊》,鳳凰集團下的一份雜誌,雖然自稱是香港雜誌,但編輯部都在中國大陸,所有記者編輯都在大陸。從報道風格看,讀者定位應該是中國政治新聞愛好者(無論左右),男性。 言論尺度比一般內地雜誌要寬一些,可以涉及國家領導人(雖然只能說好話)、宗教(不能批評國家政策)、軍事(不能得罪軍方)這些常規雜誌不能碰的話題,但也寬不到哪裡去。 政治傾向和鳳凰衛視基本一樣,借用香港渠道說中國大陸,在香港看是保守派,在大陸看是自由派(這裡對保守派和自由派這兩個詞的使用是不嚴謹的,僅表示一般人的理解)。 這本雜誌有很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報道一些其他媒體不能報的事情,料比較猛。缺點也很大,很多事情沒有第一手採訪,只是整合而已,有時候會道聽途說。此外,該雜誌無法在大陸零售渠道合法銷售,所以零售店主一般都是偷偷銷售,此外可以郵購、集體訂閱等方式銷售。
鳳凰周刊與鳳凰網的內容風格類似,與新周刊內容方向類似但也有不同的側重,鳳凰周刊多會詳細認真地考證歷史背後不為人知的一些內容。從刊物風格上判斷,讀者應該是精英、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言論尺度與新周刊相當,政治傾向上,你考察一下劉長樂的出身就能判斷了。
我覺得有點套路,而且不是有擔當者的所作所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