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如果不能實現盈利的話,還能維持多久?


其實知乎可以搞搞招聘網站、獵頭的路子。求職者有沉積,企業也有一些參考依據。如果用戶群知識層次較高,則其在現實中的職位水平也應較高,可定位於較高端的招聘。

1知乎首先定位為較嚴肅的問答網站- &> 2吸引較高端的行業人才- &> 3企業有效的招聘途徑- &> 4知乎用戶有效的應聘途徑- &> 5促進用戶實名以及吸引新的用戶- &> 返回3。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商業邏輯,也為知乎用戶和企業提供了價值。由於用戶回答與企業招聘有一定相關性,因而可以一定程度消除無關的回答,提升答案質量。同時在專業問題上也能促進相關專業人士回答,進一步加強了知乎作為嚴肅問答網站的定位。

知乎如果能將用戶範圍擴展到機械、化工等傳統行業,則還能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現在是2013年8月份,LZ在11年8月份提出這個問題,剛好2年。兩年里,作為一個普通用戶,真的很感謝知乎。

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這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幫助了無數像我一樣的普通用戶,接觸更獨特的世界。在現實世界裡,也許我永遠不會認識文采斐然的采銅、睿智有趣的動機、知識淵博的張公子、文武雙全的田浩,更不說嚴謹專業的律師Raymond Wang、時尚達人葛巾,等等等等等,但是在這裡,只要你能拋出個優秀問題,他們便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獨特的視角,耐心去解答,或答疑解惑或指點迷津或啟迪人生,不計成本不求回報!

知乎集聚了最聰明的一群人,再擁有知乎這個牛逼的產品,盈利不是分分鐘的事?但是從11年到13年,兩年時間還未聽到知乎官方關於盈利的說法,他們頭痛的是如何在不破壞知乎良好氛圍下優雅的盈利吧。知乎最近出了日報、專欄、活動,知乎一直在努力著。如果你再問:知乎不實現盈利還能維持多久?我說:2015年8月,妥妥的。不能維持了,我願意捐錢讓他維持。


別總是玩純虛幻的東西,這是第一。

自己的專業體系知識業餘時間就是浪費,如何變成別人的救命稻草,如何變現,如何被認可,這就是要思考讓人們廉價地交易知識和信息。

要大力結合各種客戶端,實時知識交易。例如:在上班時有人問500台Tomcat如何群集,以前正好做過,自己的筆記信手拈來,真的是小手一抖,金幣帶走,哪怕只有5塊,不在乎,獲得崇拜最關鍵,小錢就是賺個煙錢,何樂而不為,就算你不認可不給,我也不會去跟你拚命,對吧。

還是老話,別C2C,千萬別!


以前稍微想過一點知乎的可能盈利模式

  • 人才市場。@RefuseBT講的也很詳細了,不過這條路也不太好走,JavaEye早期就在這方面努力了很久,結果還是沒有形成盈利模式。
  • 定向廣告。根據話題關鍵字投定向廣告,這個精準度非常高。
  • 專業期刊雜誌。由知乎條款保護出來的知乎博客即可成為各個領域內的專業雜誌。
  • 有償諮詢。做Android時遇到過一些朋友懸賞100美元一個問題的。


今年3月開始,知乎嘗試在知乎日報植入原生廣告,第一個廣告主是英特爾。「兩個季度時間,大概幾千萬的收入。」周源告訴《第一財經周刊》。


不一定賣軟體服務、廣告或收費VIP會員才是盈利方式,

知乎就像一個用戶專家團的頭腦風暴,提供決策參考的價值和發現市場的機會會更大。

騰訊一直重視高端用戶的產品體驗,

雖然並不明確知乎的用戶群特徵如何,我個人認為,既然是邀請註冊而來,

那麼知乎的用戶有很多相似性,包括話題和習慣,這上面可以做的產品服務太多了。

沒準兒,

看到前面朋友的說法,知乎用戶的獵頭面試可以直接省了。


看到知乎里pm那麼多,要是像quirky一樣,大家一起來設計產品肯定很有趣。不過,大家一起來設計互聯網產品,不知道可行性有多高,但是肯定很有趣吧。


盈利的方式其實很多的:

1、整理精華內容出版雜誌

2、出售部分內容給其他媒體

3、為獵頭和公司招聘提供服務

4、拓展其他業務:比如linkedin

5、被收購

主要看運營團隊自己的定位和他們操作能力,現在說盈利還太早,應該多給他們時間:一方面完善平台,一方面調研和嘗試不同業務模式。


多少網站開始都沒盈利啊,只要被很多人需要就不會死。先把定位和用戶體驗搞好。千萬把持住公平性以後別搞競價排名之類的


我願意知乎收費。年費100左右我完全可以接受。


知乎竟然沒收網易音樂和優衣庫的廣告費!軟廣不是廣告呀.........


知乎這個網站的模式在於經典和創新,基於人脈關係的經典和創新。成為一個觀點聚合的圈子,並且在聚合的圈子裡互相重疊。從而聚合更多的重疊圈子。在知乎,沒有太多的人為分組,更多的是用戶自己的興趣指向,當興趣指向成為區分化的關鍵時,不再是簡單的討論和回復,更多的是從線上到線下的溝通與聚合。知乎,窄眾互動聚合地帶。


怎樣將知乎上的公開免費信息換成運營收入?怎樣將知乎聚攏的用戶群體變成經濟來源?能不能引進獨特的電子商務,能不能搞些其他的增值服務,能不能打廣告?

知乎是乾淨的無廣告的非盈利的社區型問答網站。可以針對用戶做代幣、許可權等,區分用戶群使差異化。也可讓所有用戶無差異化,提升知乎自我價值,通過用戶口碑宣傳繼續品牌效應掙更大的錢。

因不知其最遠戰略目標,所以與其說是維持不如說是正在發展,知乎根本沒到盈利的時候。


知乎和Lofter 國內少有的環境 一定要走下去

如果在知乎任何地方扔banner 感覺就全沒了

我們過早的在這裡討論知乎的盈利和方向 只會給知乎的大佬們增加壓力

認真和嚴格過濾 是知乎最重要的精華 千萬不能捨棄

個人希望 知乎能將自己的價值體系日漸完善並突顯

任何一個網站都不可能做到永遠的留住同一群人

所以最重要的是讓用戶願意選擇知乎

而不只是知乎去迎合某一類人

太過主觀有時也會是自己的特色

有特色就能生存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希望知乎越來越像知乎


新浪微博到今年八月,兩周年,還沒有正式準備盈利。

應該給知乎更多時間,沉澱使用習慣,積累用戶口碑,擴展功能領域等多方面發力,而不是急於盈利。

一個眼光長遠的投資者不會短期內要求知乎盈利。

————————————————————————————————————————

如下,是我對知乎可能的盈利模式的一些猜測,渴望和大家交流意見:

就目前國內互聯網的發展階段來看,知乎的盈利模式靠譜的只有兩個(我想到的):

1、打廣告

2、有償諮詢

廣告的形式可能要向百度取經了,學學人家的廣告精準投放系統,還要為廣告主提供後台數據展示,而且這一廣告系統很可能是封閉的針對dark web進行的投放,還需要考慮搜索引擎對流量的影響。

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即:知乎既擁有足夠吸引廣告主的流量,又擁有足夠數量的且能提供高質量內容的用戶,而這兩者之間是有矛盾的,用戶規模的迅速無節制擴張必然導致用戶貢獻內容(UGC)質量的下降,進而用戶積極性和滿意度下降,頁面PV下降,不會取得高營收。知乎如果真打算做廣告的話,就要在這兩者的矛盾中多下功夫。

第二種就是有償諮詢。這個模式來自於42區(http://42qu.com)這個網站,用戶可以向牛人們預約、提問(線上或者線下均可),但是由於國內網民免費文化和習慣根深蒂固,這個網站如今已經改掉了付費諮詢的方式,整個網站成了個人的展示空間,可以互相關注也可以討論。我覺得知乎倒是可以借鑒這個模式,但是同樣也要花不少力氣。


國家應該撥款支持知乎,他提供了一個平台給大家交流用,屬於公共服務設施。

順便問一句,維基百科是怎麼盈利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