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 25 歲面臨的焦慮和 30 歲後的焦慮有何不同?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30 歲人生攻略 ,更多「30 歲」相關話題敬請關注討論,也歡迎進入知乎「真人圖書館」,借閱其他知友 30+ 的人生。


上個周末一群人一起聊天,一桌子人中有人提起自己的前男友,25歲對自己的生活不滿,焦慮得不行,甚至因此和她分了手。在座的其他男生紛紛表示不解:才25歲焦慮什麼?

當時我沒有說話,心裡卻疑惑:難道女生的焦慮會比男生提早到來嗎?

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2017年我25歲,確實是從這一年開始,才真切感受到或者說開始正視來自生活、社會、父母、人生目標等多方面的壓力。有30歲的男生感到不解,才25歲你著急個什麼勁兒?那語氣就像初次聽到「90後已經開始步入中年,注重養生」這類新聞時的好笑。

但25歲這一年的焦慮,卻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學生時代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快點長大,長大了就可以成為一個經濟獨立、來去自由的大人。在什麼城市工作、住什麼樣的房子、和什麼人談戀愛、買什麼牌子的衣服,全由自己決定。

畢業以後也確實這樣做了,兩手空空的去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積極地結交新朋友,毫無由來地認為未來一定是閃閃發光的。

房子、車子、落戶政策、結婚對象...誰管這些?20歲出頭的年紀,幹嘛要考慮那些老人家才考慮的東西,把自己搞得烏煙瘴氣、緊張兮兮。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些東西很俗,或者離我們太過遙遠。它們存在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束縛一個人來去自由的腳步。

後來也確實年輕快樂了那麼幾年,在別人為了還房貸忍氣吞聲地加班,縮衣減食地過日子時,享受著月光族的快樂時光。

可不知不覺間,25歲就來了,我推開門,與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撞了個滿懷。

彷彿一夜之間,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誰誰誰最近要結婚了,誰誰誰又回老家了,誰誰誰貸款買房了,這樣的消息總是不經意間溜進耳朵。就連給老家的父母打電話時,從來不過問我的情感狀態的他們話語間也開始透露出一絲催促。

我們怎麼就突然長大了呢?

與朋友見面越來越多會聊起房價與婚姻,也開始在經過房產中介時,不再目不斜視,而是停下來算算自己工作一年能在北京上海買下幾平米房。

25歲,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也小的年紀,似乎已經成為了從青年邁向成熟大人的臨界點。無論是生活、感情還是工作,都需要重新定義。

從前,面對「你怎麼還不談對象?」「你怎麼才賺這麼點錢?」「你怎麼還不找個正經工作?」這類話題,還可以用「我年紀還小」搪塞過去,現在這招行不通了,「25歲了年紀還小?」人家可以一句話堵得你啞口無言。

於是,很多人因為不能再以年齡為借口逃避問題而感到恐懼。這個世界不歡迎行走的巨嬰,25歲以後,現實逼迫你脫離襁褓,靠自己的力量長大。

就像常常有人給自己的人生設定節點一樣:25歲之前一定要完成幾件事,30歲要達到哪種人生高度,40歲之前要財務自由,60歲以後要環遊世界...

很多人也會在每年年末給自己列下一條長長的to do list :今年要早睡早起,要脫單,要升職加薪,要出國旅遊,要學會一門語言...定計劃的過程本身像完成某種儀式,一旦「定」的這個動作結束,定計劃這件事情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至於計劃的執行率,誰管它呢?

然而很多時候,雖然你把計劃丟在一邊,像從前一樣毫無計劃地過著懶散日子,那個計劃本身卻像一根扎進內心深處的刺,會在你鬆懈下來的時候,扎得你隱隱作痛。於是你會發現:25歲了,原來自己還是一事無成。

就像某種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般,無論你心中是否已有明確目標,到了這個年紀,你就覺得自己應該完成些什麼,來取代這一無所有的虛無。

所以難以免俗的,25歲這一年,我和許多人一樣,多了很多以前從未有過的擔憂。

去年過年時,有一天晚上和我媽躺在床上聊天,我試圖說一些自己關於未來的模糊的想法,我現在的局限在哪,不開心的點在哪,理想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很多很多懸而未決的片段和囈語。

然而我媽直接把最現實的問題擺在了我面前:成家、買房、定居...這些我以前刻意去規避和細想的話題,終於還是被迫去一一面對。一下子我就哭了,嚇得我媽趕緊跟我道歉,說並不是在逼我或批評我,一直以來他們還是給我自由讓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有時也需要考慮一些現實問題,不能太不切實際。在最基本的現實問題都沒解決之前,她們沒辦法放任我再去追逐那些在他們看來並沒有那麼重要的東西。

「不能太自私,永遠只想著自己。」我媽說。

但其實我哭,是覺得人和人之間的鴻溝是血緣都無法消除的,成長環境的不同使我們無法做到感同身受般的理解。同理,大環境在我們每個人骨子裡刻下的烙印也難以剔除,雖然很多人拼盡全力想證明自己可以擺脫世俗觀念照樣活得很好,最終卻還是不得不向世俗舉起白旗宣布投降。

就像那些年輕時宣稱自己打算一輩子不結婚,一個人生活更幸福的人,不知哪天就會頂不住壓力結婚了一樣。如果一個人不是足夠堅定和強大的話,是很難與世俗做長久鬥爭的。

哪怕你的盔甲能夠抵擋來自外界的一切人言可畏,還有房價、疾病、政府政策可以刺穿你。

這才是我忍不住哭的原因,好像知道了要與過去那個無憂任性的自己徹底告別了一樣,25歲的這一刻起,需要直面太多人生問題。

那麼焦慮只有25歲時才會有嗎?還是會一直存在?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前陣子我做了個問卷調查,想看看這個時代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在焦慮什麼。

結果令我吃驚:96%的人都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當代人的焦慮程度遠超出了我的想像。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呢?根據問卷結果顯示,這群人的畫像大概是:

生活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26-30歲之間

年薪小於10萬

單身汪

最讓他們焦慮的事情 Top 3 分別是:人生目標、物質金錢和事業。翻譯一下就是:沒目標,窮,還做著不喜歡的工作。

「單身狗,又沒有那麼強的事業心。人生沒有重心和目標,只有當下的焦慮和急切的填充時間。」一位26-30歲,生活在北上廣深,年薪10-30萬的朋友在問卷里這樣寫著。

所以我設想,大部分人焦慮的生活狀態是不是這樣的呢?

工作之後與日俱增的只有年齡,而不是銀行卡里的數字。無事可做的時候,看的最多的就是朋友圈。每次打開看到的,不是忙著全世界旅遊的白富美,就是打滿雞血在創業路上狂奔的c某o,平均每幾天就能刷出一條結婚證,再不濟也是小城市裡的「有車有房,歲月靜好」。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男票女票,別人家的豪宅豪車,襯托著人近30,卻依舊沒存款、沒對象、沒目標的你活得像個人生loser。於是關掉朋友圈的你,似乎真的就只剩下焦慮了。

在「你給現在的生活打多少分?」這個問題里,大多數人選擇了60-70分,一個剛剛及格的分數。

「賺更多錢的話,會比較容易幸福吧?」

「換份工作的話,會更開心吧?」

「有對象的話,會更好過吧?」

很多人認為自己離100分生活的那幾十分距離,也許就差在現在不曾擁有的那些東西里——那些想要而不得的東西。

「如果可以掙到滿意的數字買得起房子,應該可以解決目前的大部分焦慮吧。」一個網友在問卷中這樣寫。

但一個因錢而焦慮的人,如果更有錢了,真的會減少焦慮嗎?

我想起一個曾經在工作中採訪過的程序員:上海本地人,28歲,年薪50w+,有車有房,已婚且有一份外人眼裡還不錯的工作。我問他你最近有焦慮的事情嗎?

他說:「前陣子老婆想換房,在市中心看中一套1000多萬的房子,這讓我有點焦慮。」以他們的經濟狀況,也不是換不起,但是要賣掉現有的房子,同時再背負更高的貸款,每年兩次的海外旅遊要取消了,各種生活質量也會因此降低很多。

「國內的人總在追求這些,沒房的時候想要房子,有了房子後想換更好更大的。我覺得挺沒意思。」他說。

所以你看,物質追求是個無底洞。年薪10萬的時候,你渴望年薪20萬的生活,等你真的掙到了20萬,又會把目光投向年薪30萬的生活。你的目光永遠都望向別處那些你覺得你再努力一點,或許也可以觸及到的地方。那裡有更好的西裝、更高檔的餐廳、更大的房子、更炫酷的跑車...這世上更好的東西永無止境,就像你因物質而產生的焦慮一樣,永無止境。

同樣,對工作不滿的人,換一份工作就會停止焦慮嗎?

「現在的生活,最不滿意的地方是工作不開心,不喜歡也沒有出路,主要還是對自己失望。換一份工作的話,會比現在更開心吧?」另一個網友在問卷里寫。

但其實在一家公司工作得不開心,除了外在因素,更多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這個網友其實也明白這一點,「主要還是對自己失望」,這句話才是關鍵。換一份工作只是在他找不到方法擺脫「對自己失望」的情況下,抱著僥倖心態胡亂抓住的一跟不能救命的稻草。

沒看清楚自己身上的問題,想清楚自己在一份工作中真正想要什麼,就妄想通過換一份工作擺脫目前的困境和焦慮、迷茫的狀態,結果只會重蹈覆轍。這種案例我在生活中遇見太多,結果總是下一份工作也做不長,工作一換再換。

那麼,究竟要怎麼擺脫焦慮呢?

有一年夏天,還在北京的時候,我曾有過一段焦慮時光。那段時間其實是我工作最清閑的一段時光,每天除了上班,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我卻焦慮了,感到自己在虛度時光,浪費大城市浪費自己,迷茫得找不到方向。

那個夏天,同居的女孩子每天花枝招展地出門social,我卻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做飯、看書、畫畫、寫小說,做一切讓自己看上去不像在虛度光陰的事。

有時焦慮得無法緩解,我就大晚上出去跑步。跟著跑步APP沿著整個望京街道跑一大圈,一邊跑一邊思考人生:我是誰?我在哪兒?在做什麼?生活的終點在哪裡?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

後來焦慮怎麼散去的忘記了,好像是找到了短暫的人生目標,又好像是換了一份工作。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焦慮的事情,似乎自然而然地消失了,新的生活溶解了它們,讓它們還來不及發生就銷聲匿跡。

後來,又有新的焦慮生長了出來,但我對它們的態度,漸漸變成了置之不理。任它自由生長,自生自滅。

這種感覺很像長跑。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跑步,有沒有嘗試過跑30分鐘以上。我一般跑到某個階段,就會覺得雙腿有千斤重,每一次抬腳都很艱難,很想就此放棄不跑了。但這時如果轉移注意力想些別的事情,熬過這段時間,會發現後面跑起來沒那麼累了,你還可以再跑10分鐘、20分鐘甚至30分鐘,卻再也沒有最初的那種酸脹感。

我把這叫做痛苦的臨界點。

每當我覺得日子難熬時,就會安慰自己: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然後什麼也不做,該怎樣還是怎樣地過。然後過一段時間會發現,難熬的日子真的就這樣過去了。沒有被延長,也沒有被匆忙虛度,它就這樣,在無意識中,過去了。

而那些曾經焦慮的事情,最後一件也沒有發生。

前幾年央視有一部紀錄片叫《客從何處來》,裡面有一期講的是某位明星追溯自己的祖輩在戰亂年代曾經度過的艱苦歲月: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時刻都在擔心明天轟炸機會不會來,一家人還能活著在一起多久。對死亡的恐懼是那個年代的人們最大的焦慮。

「很想穿越時空告訴他們,你們現在焦慮和恐懼的事情,在將來一件也不會發生。」那位明星說。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記住了這句話。

如果30歲的我依舊焦慮,真想穿越到那個時候去告訴她:「25歲時你焦慮的那些事情,後來一件也沒有發生」啊~

答案改編自我的公號文章:土土土槽


25歲覺得時間緊迫,人生底色在25歲之前畫成,每一筆都很重要,此為「求實」之慮。

反而是30歲以後,底色既成,知道有一些東西已永無可能得到,也知道哪些已確定在手,所以可以慢慢來,到死還要好幾十年,還有好多個機會可以去等待,在「實」方面已無焦慮可言。

25歲以前,好幾個決定,都是一轉身就是一生。最近看新聞,新加坡呼聲很高的下一代領導者候選人王瑞傑,年屆55歲,提到他的第一句話還是他30年前讀過劍橋和哈佛,職業生涯起步是做老國父的秘書。

一個人到了晚年的碩果,來自30年前的種子,在年復一年的雨露陽光中長成。

25歲之前,怎能不焦慮自己這顆種子,會被投到哪一塊土地上?會遇見怎樣的氣候?

從18歲到25歲,那個7年,選了寫進自己一生簡歷的學校,選了影響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起步行業,選了彼此成全、不負此生相遇的人,它們是土壤、陽光和雨露。

在新加坡與南洋理工的一個老師吃飯時,他提到他一個從政的同學,一生的功業來自參與蘇州工業園區的創建。誠然,那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可是,如果那位同學沒有這一歷史機會,畢業於海外名校並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他,也能安安穩穩在新加坡的精英裡面混到退休。

25歲之前,底子打得好,只要沒遇到極端戰亂和動亂,一輩子怎麼都能過得不錯。

底子太重要,重要到讓25之前的每一天,都在無形的命運初判中隱約惴惴不安。

30歲以後,紅塵的底子在那裡,更好也沒有,更差也不會。所以,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市場有機會的時候就去嘗試一下,沒機會的時候,靠著自己一點微不足道的本領,總能找到一口飯。

沒什麼可為現實焦慮的。

如果說焦慮,那就是「求真」。越學越發現自己一無所知,不知何時才能大徹大悟。

在十幾歲時候,初見一些優秀著作,驚為天人,它們寫的與教科書、媒體和大眾流傳的,都非常不同。到如今,逐漸能辨別一些紅塵中騙人的幻術,但是仍有許多事情沒看明白。

求真的漫漫長路,凄風苦雨,這就是30歲以後的焦慮吧。


曾在馬薇薇的微博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話:

成年人的生活是很疼的

前陣子去買鞋,鞋子很美,穿上不大舒服。店員淡淡的跟我說:「好看的鞋子穿起來都疼。」

今天去健身,教練拉伸的時候,我痛到飆汗,他從容的說:「疼就對了,深呼吸吧。」

我小的時候不是很頑皮,但是也犯過錯,挨過揍。我挨揍的時候不喊疼也不哭,因為我媽說:「不疼你不長記性。」

更小的時候,會哭,會鬧,會怨恨摔跤,然而在長大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告訴你:疼是應該的。

你失戀會疼,失業會疼,被人欺負會疼,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會疼。疼死了,整個心都揪起來,然後你會習慣,你會適應,你會覺得理所當然。

那個時候,你會跟自己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不疼的。」

沒有什麼能治癒疼痛,你只能用收穫來安慰自己。

所以,不要怕疼,該怕的是:什麼都得不到。"

我想,在25歲,我們面對的焦慮更多是如何不再疼

30歲後的焦慮,大概是:疼過之後什麼都得不到


23歲以前,我一直過得沒心沒肺。

如果我在某些方面的某些行為,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上去是「提前行動了幾年,為今天打下了一些基礎」,在當時也是緣於「渴望自由」而非「開始焦慮」——那只是一個「小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想做什麼就去做了。

大家想想,如果我23歲以前就開始「焦慮」,那個時候那個年紀的我,追求的應該是「出國」、「考研」,當「學霸」才符合當時的邏輯。

記憶里,18歲以後,我身邊那些小夥伴們就開始「焦慮」了,她們和他們開始強調一些東西——沒有辦法中國人總是傾向於強調。

什麼東西?

多少歲以前考上什麼。

多少歲以前出國留學。

多少歲以前掙到多少錢。

他們人人名校,個個學霸,都比我優秀。一個比一個「焦慮」,而我?真的是過得沒心沒肺。和他們比起來,我唯一能拿出手的標籤大概就是「年紀最小」+「遊戲打得很好」?哈哈哈哈。

問起我當時的心態?我當年的想法很簡單——不想回家鄉,也不留西安發展。能出國就出,出不了就算了,不強求。能考研就考,考不上就拉倒,不為難自己。

那個時候,我專業成績一般,出國無望,考研沒譜,更沒有什麼拿得出的技能。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團糟。我還嫌不夠,居然和一夥朋友去玩創業搞了一個CP工作室,妄想無師自通。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在黑燈瞎火的樓道和別人說「何靜大腦構造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那話,聽口氣應該是純貶義的,然後,她們小聲說,大聲笑。她們不知道我就在附近。

那個時候:

我爸媽的幾個朋友私下笑我:「付不起的阿斗」。

我爸說:「這孩子沒有未來了。」

我媽說:「她還有嫁人這條路啊。」(純諷刺的口氣)

這大概就是我青春里的幸運與不幸——該懂的不懂,不該懂的,卻懂了些。

後來,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源於年輕,結婚太早,很多事情處理的很糟糕。特別是婆媳關係,特別是婚後的職業規劃。特別是婚後的自我定位。終於體會到了「焦慮」。

12年的時候,我有差不多整整一年不接觸外界。不是喜歡獨處,而是逃避一些事情。但這個詞語還是不夠精準,我想再加幾個標註:有理由的不喜歡、有理由的厭惡、迫於畏懼、故意視而不見有些事情有些人。是的,就是矯情,就是有病,就是腦子進水。

那個時候,我媽開始學著我爸說話:「這不是我女兒」,心思藏在她心裡,臉上面無表情。後來,我想,媽媽沒有說出口的話應該是「都那麼大的人了,為什麼還這麼不懂事。」

我想,我老公大概也有類似的想法,但他從開始到現在,什麼都沒有說。那個時候的「什麼都不說」也包括了「懶得和我溝通」。直到現在,我也不敢問他當時的感受。事實上也沒有這個必要。那個時候,我老公對外的調侃是,「除了快遞,我家小靜不和任何人說話。」

我其他朋友看到我那個樣子,有的以為我懷孕了身嬌肉貴的要整個十月都保養(好敢猜啊),有的以為我發財了躲起來不見人(哈哈,這個猜測好啊)。

關心我的朋友則提醒我去查一下「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12年是什麼年?智能手機爆發,手機遊戲風口啊。自媒體起步年啊,APP風口年啊,反正都是我擅長的那些事情,很多朋友拉我出去創業,我不去,他們私下議論我得了神經病。

在12年這一年,我一個人跑去大山裡住了一個月,才整清了一些事情。有了重新開始的勇氣。

後來開始創業,你知道創業最大的「好處」嗎?就是讓你體驗遍:歡樂、痛苦、喜悅、患得患失、朝笑夕哭,然後,沒有自己的生活、睡眠不足+缺錢缺人,讓這些情緒更加強烈。

你看,這就是我這幾年的焦慮。


25歲時候焦慮的是【未來】,30歲時候焦慮的是【現在】。

25歲的時候對很多人是大學畢業剛剛工作一小段時間的年紀,對我是因為之前的種種即將大學畢業的年紀,焦慮感來自於對自己未來的迷茫,同齡人此時可能剛剛開始工作沒多久,對自己的未來還很模糊,而我當時比同齡人悲劇的多,完全對未來沒有方向,所以焦慮感更重,現在的自己一無所有,只有即將畢業工作的焦慮,實習時候看著已經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們的狀態,羨慕,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達到這樣的等級,他們的談吐,生活方式,收入等等,都讓我充滿了憧憬,同時回頭看看自己,更加的著急,沒辦法接受自己的處境。【以後我要怎樣怎樣】,但是究竟怎麼才能變成這個【以後】。喜歡的姑娘因為你這樣那樣的原因跟著你在受委屈,你對自己此時的無能為力非常的憤怒,卻沒辦法改變此時此刻的現狀。

30歲以後問題都在眼前,再也沒辦法說【以後】就好了,因為你25歲時候憧憬的,計劃的,吹牛逼時提到的【以後】,就是你30歲的【現在】。你要拿出一些結果來,這是你前面人生的一個階段,犯錯誤的那一刻你不能再說【我這是現在走彎路為了將來多學點東西】,因為你沒有那麼大把時間讓你再慢慢走那些所謂的彎路,也沒那個時間去【學東西】,30歲還天天混著,用【學東西】,【積累經驗】麻痹自己,用【我還小,可以試試】做借口就特別的不靠譜了,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在當下解決,因為你是30歲,而不是18歲,不是25歲。你沒有時間去打怪升級,你需要現在這刻就把你眼前的魔王磕死,因為你的檔就存在魔王面前了,沒有慫的空間,沒有回去練級的時間了。

並不是說30歲就沒有未來,而是30歲所有的事都在提醒我,你沒有什麼【年輕】可以當做資本,你就需要現在去對跟著你的姑娘好,現在去搞定眼前的問題,現在去完成手邊的事情了,再混下去,恐怕只能一輩子在混了,而我討厭這樣。


25歲的焦慮是房價這麼貴,啥時候能買上房啊!

30歲的焦慮是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如何是好!!!

我有一個同事是博士,兒子已上初中,成績穩定保持倒數,他說已徹底放棄希望了……

我還有一個同事,自己是碩士,兒子考上了清華。人比人,氣死人。博士同事說這是命,羨慕不來的。

孩子的學習成績,真是天生的,家長根本就是無能無力。

養孩子真是操心一輩子!


25歲的時候,毫無焦慮感,鬥志滿滿,自由自在,對生活充滿熱情。

24歲碩士畢業後,在基層各部門輪崗鍛煉,25歲的時候完成一年的基層實習期,進入管理層,做自己專業的事情,特長得以發揮。那個時候是極其幸運的,單位的重視,領導的信任,像海綿一樣吸收各種在學校學習不到的東西,做人,做事。專業能力突飛猛進,業餘生活充滿激情,學車,學游泳,和幾個同事或者朋友四處旅遊。

當時單位一些三十歲左右的女同事大多已婚,有小孩的跟我說要趁這幾年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好好的玩,不然以後沒有機會了,而到了三十歲還沒結婚的同事大多受到了失眠的困擾,那個時候也著實不理解,因為彼此我一沾枕頭就睡著,一趴下就打呼嚕。

因為工作體制原因,那個時候我可以清晰地預見我5年以內會拿到什麼樣的成績,得到什麼樣的收穫,坐到什麼樣的職位。在感情生活方面,也有追的人,只要放棄一些自我,找到一個人品不壞,敢於奮鬥的人,安心結婚、生子,就能過著和同事們差不多的聊老公聊孩子聊生活的日子了。

目前30歲,會略感焦慮,主要來自於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

也許之前從讀書到工作,都走得過於順利了,在27歲時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第一次換工作。也是27歲這一年發生的三件大事,讓我在我的前三十年,第一次栽了一個大大的跟頭。具體我就不說了,生活和人心的殘酷表現得淋漓盡致,在29歲這一年我大部分處於失眠狀態,也理解了那些失眠人的無奈。

目前的狀態不不錯,得益於過去幾年工作上專業知識的積累和紮實冷靜的處事方式,解決了一些機關工作中的「雞毛蒜皮」的事情,完成了幾個大的項目,同事關係終於和諧,專業知識及工作能力方面現在也得到領導們的肯定和重視,但要有所突破還需要我多點努力和機遇,環境對人的影響遠比我想像的大,未來變得不可預知。

前幾個月剛過29歲,可以說是准30歲了。

目前的焦慮感主要來自於以後的路怎樣選擇,選擇錯了自己是否能有足夠的心理和能力去承擔。工作上還要怎樣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感情生活中什麼時候才能遇到那個攜手一起奮鬥的人,以及以後的生活保障,對父母贍養能力的評估。身體健康、工作發展、親密關係、人際交往等方面怎樣達到一個和諧平衡。


20歲的時候就焦慮25歲我可能還是單身,結果25歲了現在依然焦慮30歲依然是單身


30歲,女,已婚,沒房沒車沒孩子,月薪沒有過萬。2017年7月,是我人生轉折點,也讓我深切體會焦慮這個詞就在我骨子裡。

6月底引產,在家做小月子,正好播放《我的前半生》,看一集哭一集,那時候每天都在反思和自責,我先生,工作升職加薪不在話下,我,辭職沒有薪水來源,工作履歷泛白,自己能力平平,沒有突出點。面臨在北京買不起房、回老家不知做啥的選擇難題。

7月開始找工作,深深體會這個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和惡意。面試了47家,其中複試的有26家,最後被一家錄用。我自己明白,我的弱點就是30了結婚還沒有孩子,而上一份工作就是因為意外懷孕遭遇各種刁難辭職。找工作的時候,所有面試經理都在問什麼時候要孩子,我知道他們顧慮這點,我也每次都坦誠交代。在中國自動化集團複試的時候,那個女總監說:我很喜歡你的履歷,感覺你也很真誠,但是我們也有人力成本要考慮,你一年不計劃要孩子,但是總是要要孩子的。

那時候,面試出門就會哭。

那時候,得了輕微抑鬱症。

但是那時候,每天都要早起做瑜伽然後去不斷地面試、被拒、再面試、再被拒。

可能有些人會說:你自己肯定面試有問題或者自己能力不行。

對的,我能力平平,我只想生存下去,我每次面試的時候都會問面試經理很多問題,我更看重公司的成長平台,那時候面試已經抱著讓自己長見識的心態了。

焦慮這東西,一直都有。

我現在告訴我妹妹,不要聽網上的各種雞湯,因為我們是平凡的人,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這句話也不是全錯的,不要以為機會很多,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沒得選。

人活最後,鬥不過溫飽,鬥不過現實,除非家裡有錢或者你是天才。

所以,焦慮過後,還要繼續前進,活下去。

-------

收到很多贊,內心有點竊喜。

主要是沒有想到真的有人會和我一樣,還以為大家過得都很好的。

補充下我的前工作,我是比較感激前工作給我的成長:嚴謹,思考。在那家公司工作8個月,公司人只有9人。小公司,日企管理模式。跟我性格有關,我懷孕後腦袋反應有點笨,自己也不知道懷孕了,不想仗著自己懷孕就一副公司不敢開除我的架勢,最後跟領導協商補償我一個月工資辭職的。當時老闆娘可能看出我懷孕癥狀了,莫名其妙各種為難我,要給我降薪等等等等,如果說我能力差的不行,為何在工作7個月了才這樣?

我先生比我小2歲,沒有父母。所以我們的日子不存在公婆資助,全靠自己,先生中專學歷,工資是我1.6倍,是國際物流行業。懷孕時候先生也讓我辭職,但是我自己焦慮,每天看著老公成長,還越來越帥,自己越來越差,怕跟不上他的腳步,怕以後出軌,總之就是焦慮。加上我們沒有資金買房,沒有太大的安全感,還好他對我還算好,雖然看上去他經常欺負我。

說兩件找工作期間遇到的難忘的事兒。

1、在一家印刷公司面試的時候,兩個面試官一起問我話,女的說了句:什麼年紀就應該幹什麼事兒,你沒孩子,確實很讓我們顧慮,懷孕了就幹不了重活。

2、在一家消防行業的公司複試的時候,那個總監最後很有意味的說了句:感謝你的坦誠,看得出你很誠懇,容我們再考慮下。我覺得他指的是我沒撒謊說我有孩子。

3、在某家公司面試採購職位,面試官女的,聊了近2個小時,主要是我問問題,最後基本可以判斷她不要我的原因是因為沒孩子,因為當時採購人員請產假了。更諷刺的是,我現在工作是採購,她是我的供應商。最近因為她家價格高並有超過某比例的不合格率,準備換掉。沒有公報私仇問題。

關於現在的工作,當時面試我的是公司一把手,他看重的是我曾經做過網路推廣運營的工作履歷,所以我工作分為採購和推廣,他希望我未來可以為公司搭建電商平台。很感謝他給我機會。

願和我有過類似經驗的你加油,我們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孔子有句話:三十而立。

對大多數人來說,二十五歲前焦慮立什麼,而二十五歲到三十歲這個階段焦慮怎麼立及能否立。

所謂立什麼,就是不知道未來想幹什麼。除了一些很早就知天命的,許多人的青春都比較迷茫。大學讀了四年,真正要找工作了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適合幹什麼,自己這輩子真正想要從事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是做銷售,還是做技術?是做金融業,還是做製造業?是留在一線城市,還是去二三線發展?

我大學讀的是機械設計專業,讀完大一時就非常明白自己不適合這個專業。但是,一來我沒法轉專業,二來我也不知道該轉什麼專業,什麼專業真正適合我,所以時常感到很焦慮,很怕自己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很怕自己渾渾噩噩就過完了大學四年,非但沒學好專業知識,還浪費了四年寶貴的青春,到了二十五歲連人生方向都找不到,更別談立什麼了。

焦慮時最好的去處就是圖書館,不斷地看書寫筆記,雖然還是焦慮,但是泡在圖書館裡至少能安心一些。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去了一個大專院校教書,兼職代課了一個多學期,忽然覺得自個對教師這個職業比較合適,加之喜歡寫作,於是決定考教育學的碩士,方向是高中語文。

二十五歲,我才真正明白想立什麼。

考研的歲月,閑賦在家,父母幫我頂著不去工作的壓力。工科轉文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育333四本書加在一塊將近600來頁,幾乎每一個頁的重點都要背下來。我在考研前夕一度背到凌晨兩三點,直到上考場前還在背厚厚的筆記。

轉型的日子非常痛苦,我非常清楚,若考不上這個碩士,根本轉不了教師。所幸,我後來還是上了,遇到了好的導師,在讀研的一兩年里拿了語文和數學兩個教師資格證,也在導師的鼓勵下,開始不斷地寫作。畢業後,雖然陰差陽錯地進了IT行業,但是寫作卻一直堅持下來了,如今在打算轉成教師。

工作不算忙,但我還是會焦慮,焦慮自己能不能真的立起來——轉回教師,寫出點名堂。只是經歷過這些年的歷練,特別是跨專業考研這段的轉型,會比較理性地看待焦慮,焦慮是因為自個想變得更好,想要給自己和身邊人更好的生活。

再過幾年,就是三十歲了,相信自己真的能立起來,為家人和自己撐起一片天。


25歲的焦慮是因為不知道到30歲的時候能不能實現而立;

30歲的焦慮是因為已經開始依依東望望其一生,所能達到的高度似乎已成定局,高處摸不到,山頂的風光似乎永遠都看不到,低矮的暗處卻猶如有無數雙粗糙乾癟老樹枯枝一般的地獄之手在向你揮舞著——不往上爬,則要落下去——爬……怕不上去啊,人生開始嘗到了第一次的,初老。

老啊,多可怕的一個字眼,還不夠焦慮的么?


本人三十二,87年,年收入在15W左右;

25歲的時候不應該說是焦慮應該還有煩躁沒有耐心,做事情都想著立竿見影,缺少分析與耐心更缺少理性;反觀30歲,已經過了立竿見影的年齡,說話做事不再是一個口直心快單純的少年,懂得沉默是金,變得寡言少語,會思考會分析。30一般都已經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自己可以過得苦一點,但不能苦了孩子,不能苦了媳婦與長輩;30歲已經懂得一些命運的軌跡對人生的真諦也會有一定感悟,所以30歲時男人黃金時段的開始。


從焦慮症恢復到現在已經快兩年了,兩年時間裡,我的工作性質沒變,生活的城市沒變,人際圈沒變,興趣愛好沒變,只有人變了,在我看來,焦慮這種情緒像毒,急毒攻心,慢毒則會吃人,25或者30的年齡更像一種象徵意義的階段,而不是一定到了這個年紀就會如何,在於人內心對焦慮的理解。

「25歲」階段,

同齡人的對比讓人焦慮,

不能經濟獨立而受制於父母讓人焦慮,

競爭激烈前途未知讓人焦慮,

在校時的壯志踢在現實的鋼板上讓人焦慮,

滿足不了荷爾蒙的翻騰讓人焦慮,

一事無成的空虛感讓人焦慮

……

因為年輕,所以無畏,大口喝著雞湯,壯士斷腕擼起袖子上,結果沖哪都撞牆,當今社會的浮躁,讓人在人生的積累階段,做著飛黃騰達的夢,而希望一下踏空,多高的期望反饋多大的失望,原本的焦慮變成了焦慮強化+1,反反覆復+2,+3,+4,直到+13失敗,瞬間爆炸。


「30歲」階段,

焦慮一直沒有改變,但人的態度變了,25歲時,覺得自己有很多種的焦慮,現在看來,其實來源都是一種:太急。

隨著工作,人際,為人處世很多方面的接觸鍛煉後,或者說那些衝動的「激素」不再成為主導,人會理解到,一個目標或者完成一件事,需要什麼條件,需要什麼環境,需要什麼時機,進而轉化成,如何爭取這些條件,如何打造這種環境,如何去等待這個時機。

當人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及縝密的計劃後,他會活的非常的充實,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厚積薄發,天時地利人和三點匯聚後,等待就成全了初心。

再回頭去看,「25歲」的焦慮就是還沒找到自己,沒有認識自己,定位自己。而這個過程,我個人的體驗像是沖山洞和拉彈簧,洞太大,進去讓人毛骨悚然,洞太小撞的頭破血流,試錯試出了自己的高寬才懂抉擇;而拉彈簧力太大會變形會折斷,力太小又會原地不動,勞逸結合或者說俗點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是最大化挖掘自己的好辦法。

理解到這些後,「25歲」的焦慮是不會上路,那「30歲」的焦慮不是來自焦慮本身,而是在路口如何選擇


25歲:這破專業人才市場走一圈一個招的都沒有,網上也只有零碎幾個崗位,職業規劃從何談起?

30:其實沒什麼特別焦慮的,如果有,也許是乒乓球館這麼遠,太不方便了,以及陪練太難找了


二十五歲面對的焦慮,三十歲的時候有一部分已經變成了事實,三十歲時候的焦慮,二十五歲也焦慮……比如說,二十五歲和三十歲的時候都擔心自己會一直單身下去,不知道要焦慮到幾十歲……


25歲,工作快三年,女生,一個人漂泊在離家1600公里外的另一個城市。年底,父母資助一部分,在這個城市按揭了一套小房子,月供4000。25歲,父母在焦慮我什麼時候嫁出去,我在焦慮我遇不到自己喜歡的人怎麼辦,焦慮我會不會27歲之前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個人然後迫於無奈跟一個陌生人結婚,焦慮我結婚了會不會發現那個人其實不合適我離婚了怎麼辦,焦慮自己就這樣一直不瘟不火的在這個工作崗位一直幹下去嗎,焦慮父母將來的養老問題。。。我知道是我給了自己太多負擔,可是我沒辦法不去多想,25,不知道算年輕還是年紀不小的年紀。有時候其實挺害怕的。睡到半夜清醒,再也睡不著。也想沒心沒肺的活著,可是可能是天性使然,也可能是從小生活經歷,總是想太多。好希望30歲的自己可以穿越到現在抱抱25歲的自己,跟她說,親愛的,不要怕,該有的都會有,該來的都會來,加油!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