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人要迅速把心肺功能與耐力提升到一個優秀運動員的水平,每次訓練到筋疲力竭,再恢復,循環往複如何?

我不太懂體育訓練的原理,比如肌肉突破性的增長,體能突破性的提升,是不是靠的這種觸碰極限,破而後立的方法呢???注是每次要練到極度筋疲力竭的那種訓練。

如果是,是不是越到極度的筋疲力竭效果越好呢??


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先要說點簡單的運動訓練的概念。

1.什麼是負荷

負荷是指在運動訓練中,施加在運動員機體上的生理或者心理的訓練刺激。而這種刺激的施加可以定向的改造運動員的機體去適應各類運動項目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成績。然而,這種刺激有可能使運動員機體更強,更有利與他們的運動表現;也有可能使運動員的機體產生不利於競技能力發展的變化。

2.負荷強度

負荷強度是訓練成績提高的核心要素。運動員要取得好成績,就需要有高強度的運動能力,而高強度的運動能力只有在高強度的訓練負荷下培養。

舉個例子。一個在日常訓練中都無法完成5次400米跑訓練中3次在50秒以內的話,想要他在比賽中跑到50秒以內的可能性很低,因為比賽成績除了競技水平外,還受到心理因素,競技狀態波動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訓練的負荷強度必須要達到。

3.負荷量

即使訓練負荷強度達到了,負荷總量不夠還是沒有效果。訓練負荷量是對訓練負荷的度量,是負荷的數量特徵。

比如一個運動員起初只能將50kg的重物舉起3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他能夠舉起50kg的重物10次了,他能夠承受的總訓練負荷量累積漸進了,這時候他可以負擔更強的訓練負荷了,比如他現在可能能夠把60kg的重物舉起3次了。

4.培養一個優秀的運動員的周期

通過之前的幾個概念,我們大致了解了一些訓練的概念。一個運動員要進步需要承受的訓練負荷強度和負荷量是隨著競技水平的提高逐步提升的,直到達到他的最佳運動表現時期,這個時候的訓練負荷量和強度就需要根據比賽需求合理的安排,而不是一味的增加了,這裡就不細談了

(出處在圖片上給出)

培養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到他開始出成績大概需要7-11年的時間,這是在系統的訓練環境中逐步增加運動員對更大的負荷強度,更大的負荷量的適應得來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運動項目有其最佳提高時期,很多競技項目如果不是從小培養,那麼長大後即再也沒有機會通過訓練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說想要在後天靠自己個人的訓練達到優秀運動員的標準幾乎是不可能的。

5.運動訓練效應的不穩定性

訓練有一個特性,就是當訓練的系統性和持續性遭到破壞時,已獲得的訓練效應會消退甚至喪失。

主要是從力量,速度,耐力這幾方面體現,此外,當連續的訓練終止或間斷時,我們神經對運動器官的支配能力會下降,各個運動環節的協調作用會被破壞。所以說你想要獲得優秀的運動表現,就需要周期性的,連續的運動訓練,而不是不規律的訓練,訓練一旦開始,就不要停下來。

對你來說,對於心肺耐力的訓練需要保持一個較高的訓練頻率,不能出現練一周休一周的現象。

6.運動訓練的適應周期

我們的訓練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單一的增加負荷,而是根據運動員的生物適應過程來調整運動訓練的強度。當你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機體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時,就是時候調節它了,這段時期調低訓練負荷總量,積極的恢復身體機能,為下一個階段的高強度訓練做準備。

7.過度負荷的不良結果

訓練的負荷並不是越大越好的,當機體尚未從上次的訓練負荷中恢復過來就去進行下一次大負荷的訓練,身體機能不會進步反而會下降。

所以說你在訓練時不要盲目追求極限,要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身體狀況,在已經感受到身體狀態不佳時還去盲目追求最大強度,只會適得其反。

8.具體訓練方法

關於你說的心肺耐力,是我們耐力訓練的要素之一,除此外還有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又分為無氧耐力和有氧耐力,二者的區別主要是氧氣供應的相對充足水平(比如5000米可以算是有氧耐力,而800米就屬於無氧耐力)。

幾個常見的有氧耐力訓練方法:

1.勻速持續跑。強度適中,持續1小時以上。

2.變速跑。從較低強度提高到較大強度,持續時間不短於30分鐘。

3.間歇訓練法。高強度,單次訓練時間短,一般不會超過2分鐘,間歇時間短,每次心率恢復到120-130次時立即開始下一組訓練。持續訓練30分鐘以上。

無氧耐力訓練方法:

提高無氧糖酵解的訓練強度應該達到80%-90%,持續時間1-2分鐘,比如400米跑訓練。


那不就是瞎雞巴練嗎。。。我懂的少,你可別忽悠我。


看到了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為你提供一定的借鑒

在實際帶隊訓練中,我們在訓練之前首先應該確定的是希望自己前進的方向是什麼,目標是什麼,自己隊員水平怎麼樣等系列問題。然後借用我們在實際訓練中的順序:

首先,進行測量與評價,評估目前個人實際運動能力和水平

其次,建立目標,想要提高到什麼水平

剩下的問題就是訓練內容問題了

看到標題是要把心肺功能和耐力提升到一定水平,我理解的是有氧耐力,以及肌肉耐力;

這是兩種素質,在訓練過程中我們盡量不在在一個訓練日中兩種素質都進行練習,因為,二者是相互影響;在進行有氧耐力的訓練中,推薦的訓練計劃時這樣的:

訓練方法一:持續訓練法;心率控制在145-170之間;時間超過30分鐘;訓練方法包括勻速跑、變速跑、間歇跑、法特萊克跑等

訓練方法二:間歇訓練法:心率在170-180之間,時間較短不超過2分鐘;心率將至120次左右開始下一次練習;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你起到幫助作用。


兩個月以後全身傷病,住進了療養院。


你好,很榮幸為你解答。

運動員的訓練頻率是很高的,為了保證下一次訓練的效果,運動員需要很好的疲勞控制,否則在比賽前就會把自己弄的筋疲力盡。所以,「極度的筋疲力竭」不是一個理想的訓練表現,只有階段性測試、比賽才適合運動員全力發揮。

科學的訓練需要逐步進階,打破之前的記錄,但是注重的是一段時間內總訓練量的累積,這並不意味著每次都要用盡全身精力----舉例子:一個舉重運動員,在訓練中舉起了一次最大重量,但是他並不一定會很筋疲力竭,可能還有很多體力可以跑步、練柔韌等等。


訓練的原理就是漸進超負荷,不能只盯著超負荷而忽略了漸進。

「突破性的增長/提升」是個沒什麼意義的說法,提升勢必是突破自身從前的極限。

訓練要有計劃性,不是一兩個形容詞能概括的。

另外普通人和優秀運動員相隔不止一個級別,別說迅速了,普通人練一輩子都未必有機會達到優秀運動員的水平。


推薦閱讀:

在家健身兩年,成效雖佳,該如何突破?——涕姆問答專欄(14)
《健身入門學》第十課,運動與糖代謝3(部分)

TAG:健身 | 運動 | 肌肉 | 運動員 | 體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