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不是一種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

為什麼認為A是正確的?
因為B說A是正確的

為什麼相信B?
因為C告訴我B值得相信

為什麼要聽從C的指示?
因為C。。。

如果遇到什麼煩惱都一直這樣推下去,能不能推到明心見性?


忘了具體是誰,反正蘇格拉底還是柏拉圖要麼就是亞里士多德,反正就是他們爺兒仨中某一個,

曾經說,連問七個為什麼,誰都是哲學家……

明心見性,是看到自己的本來清凈的自性,放下一切外緣所染的貪嗔痴,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連問越多的為什麼,就越是用貪嗔痴在解釋貪嗔痴,用無明在為無明找理由……

禪宗管這個叫頭上安頭,顯宗管這個叫散亂,密宗管這個叫相續不連貫,地藏經管這個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明心見性不大可能,

即身成佛是別指望了,即身成神經病估計不遠……


不是。

推來推去,都是意識境界。

而明心見性,是要用意識去找到另一個不是意識的心。

南無佛法僧


加一個條件,反觀自性,為什麼我會憤怒,為什麼我會飄飄然,為什麼我會難過,為什麼我會慾望炙盛,等等。

正常人的心理活動,用佛家的理論來說,大都可以納入心相應行法,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再觀察這種行動的起起落落,做到身口不隨。

譬如憤怒時,及時察覺,不要被憤怒所牽引,去苛責甚至大打出手;或者有時候想出言譏諷的時候,及時察覺,不賣弄自己的機智或幽默,因為這裡有我慢的心相應行法。

牢記大乘百法,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自己,多問自己為什麼,怎麼了,如何去克服,而不是去質疑外界的人與事物。

這是一種很好的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用金剛經中所說:「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也是禪宗的無上法門。

六祖壇經中說「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鏡心數起,菩提作么長」,說的就是這種法門,練到純熟,大圓智鏡現前,自然而然洞察到各種情緒波動的空性本質,空極空園,圓所園空,最後與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一樣,歸於無生法忍,進入涅槃境界。

要不然也不會說這個是禪宗的無上法門了。

所以,何止是明心見性這麼簡單,甚至是可以成佛的法門,但前提是反觀自照,而不是外觀,外觀就是邪法外道。


帕帕奇:是的。我不認為,沉迷在傳統方式的「修鍊」中,真能幫助「某個人」跳出生死輪迴,免於受苦。佛陀自己的覺悟過程就是範例。他在覺悟之前,曾經嘗試過各式各樣的,全部的傳統修鍊方式,可是最後他把所有這些修鍊方式都拋棄了。因為佛陀尋找的是答案,為什麼生命有痛苦的答案。佛陀只關心終極問題的終極答案,他並不是渴望獲得「至高無上的成就」。他發現,這全部的修鍊,都不能給出他想要的最終答案,並不能讓他徹底了解到他真正是誰,徹底認識到生命的根本本質是什麼。這修鍊的各種方法,只能讓他安定下來,但並不能給出他想要的究竟答案,所以他拋棄了這些修鍊,坐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樹下,不斷的沉思探查他究竟是誰,生命的本質本性是什麼,最終佛陀通過他自己,自悟他自己的真實本元自性。


不斷問自己為什麼,不是一種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佛法不是問問題法。明心見性是自心的證量,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自心證量是不可能「不斷問自己為什麼」能想明白的。

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世智辯聰,是有礙小智的表現,是凡夫外道法,不會明心見性的。


胡思亂想而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明心見性不是表層意識、思維的產物,而是脫離了表層意識的思維和理解,本心自性覺醒而來的。


不能,因為見性是見到三世因果而鑒證到苦集滅道,因此見道是需要神通的,否則見不到三世,無法證明因果真實不虛,更無法證明苦集滅道真實不虛


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不是一種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

這是初步的辦法。

要想明心見性,要修一二三四禪定。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18妙境 一二三四禪 尋伺 喜轉第六識 樂攝前五識 定心一境性 捨者念者 捨念清淨 不苦不樂者 樂住zhuanlan.zhihu.com圖標

 複次於初靜慮具足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

  想要得禪定,一定要斷除五蓋,滅除去貪慾蓋、瞋恚蓋這些蓋。若是有這些貪慾蓋、瞋恚蓋這五蓋的存在而不破除,是不能修禪定的,禪定是得不到的。這個就是很明白看出這件事。

  「複次於初靜慮,具足五支」,這個色界初禪它是具足五個支,由這五個支來支持這個「禪」的成就,有五個力量組合起來成為初禪,哪五個力量呢?「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這五個部分成就初禪的。

  《披尋記》三六四頁:

  於初靜慮具足五支等者:顯揚論云:尋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伺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顯揚論二卷五頁)

此中二種雜染:謂欲界煩惱雜染,及業雜染。

顯揚又云:喜者: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

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顯揚論二卷五頁)此中轉依,謂由修養對治斷所治障所得轉依。又於定地所緣境界,繫心專註令不流散,是說名心一境性。如是應知於初靜慮建立支義。

  「於初靜慮具足五支等者」,這個《顯揚論》,《顯揚聖教論》上解釋:「尋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

這個「尋」它有什麽作用呢?你按照這個「尋」的方法去修行,能夠斷除去兩種染污的事情;就是一個煩惱雜染、一個業雜染,這兩種雜染可以斷掉,斷除去這兩種過失,「能對治二種雜染」。

「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這上面這個「尋」究竟指什麽說的呢?就是三種尋:一個是「出離尋」。

「出離尋」是什麽呢?就是從欲出來,從欲的繫縛裡面解脫出來。我們沒得禪定的人,都是為欲所繫縛,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把這個人繫縛得牢牢地不得解脫。現在若得到了初禪了的時候,就是從欲的繫縛裡面出來了。那麽怎麽能夠出來呢?就是用「尋」的方法;什麽尋呢?就是「出離尋」,就是修不淨觀就把欲的心理破掉了,從欲裡面出來了,「出離尋」。

「無恚尋」,「恚」就是瞋恚、憤怒、不高興了;這是一種煩惱。「出離尋」,是出離貪慾。這個「恚」,無恚;從瞋恚的煩惱裡面解脫出來,叫「無恚尋」。「無害尋」,這個「害」就是要傷害;對方對我不利,我要報復、我要傷害對方。那麽這個和「恚」有什麽不同呢?「恚」是比「害」還要厲害的,就是要殺害對方,那個叫做「恚」。這個「害」只是要傷害,還沒有說是要殺死他,只或是打他、繫縛他、令他苦惱就是了,這個「恚」是很厲害的。這樣說呢,「害」和「恚」對比起來是一輕一重,這樣意思。那麽現在這三種尋: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修習不淨觀、修習慈悲觀,破除去這種煩惱。

「伺者」,「伺」是什麽呢?「謂能對治二種雜染」。什麽叫做「伺」呢?有「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和前面同樣是三個,但是「尋」是粗略的意思,「伺」是非常深細的一種觀察智慧。這個文是《顯揚聖教論》(二卷五頁)上說,「此中二種雜染:謂欲界煩惱雜染及業雜染」。

  「《顯揚》又云:喜者」,第三支這個「喜」字怎麽講呢?「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

這個「喜」怎麽講呢?「已轉依者」;這個「已轉依」怎麽講呢?這個「依」是什麽?「依」就是你的心,就是修禪定的這個人的心;心是一切事情的依止處。

這個「轉依」就是轉變了,原來我是沒有禪定的人,我這個心是散散亂亂的,現在把這個心經過禪定的訓練轉變、不散亂了,得到禪定了,這叫做「轉依」;把內心裏面的散亂棄捨了,成就了不散亂的禪定的功德了,這叫做「轉依」。

所以「已轉依者」,就是修禪定已經成功了的人。「依於轉識」,就是心在外境上活動的,不是指阿賴耶識說。他心裏面有「悅」、有「勇」;就是有喜悅,而在喜悅之中有勇,就是很勇勐不是軟弱的境界;這個喜悅之中有勇,這是有一個特別的境界。「心適」心裏面很安適,「心調安適」,這就叫做「喜」,「喜」是這個意思。

  「受、受所攝」這個話,這個「受」單獨念,然後「受所攝」,這麽念。

這個「喜」是什麽呢?就是「受」,就是你心裏面遇見可愛的境界,你心裏面領受這個可愛的境界,這就叫做「喜」。

不止於此,「受所攝」,於屬於「喜」一切的心心所法,還有其他的心所法的,和它在一起相應的,譬如說觸、作意、受、想、思,裡面有個受,其餘的觸、作意、想、思也都在內;就是「受」和受所攝的,這都叫做「喜」。

所以每一個心所法都是一團的,不是單獨的;但是其中有一個是最重要的,就名之為「喜」,是這樣的意思。這就叫做「喜」,而這個「喜」實在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得到禪定以後,心裏面快樂、歡喜,是這麽意思。我原來沒有禪定的時候我不歡喜,我用功修行,老也沒有成功心裡也不歡喜;忽然間成功了心裏面歡喜,這個「喜」是這個意思。

「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相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

「謂已轉依者」,就是禪定成功了的人,「依阿賴耶識」,這個「樂」要依阿賴耶識為主來說的。

怎麽與阿賴耶識有關係呢?「能攝所依」,阿賴耶識的力量,他能夠攝持你這個身體,這個「所依」也就是你的身體,當然心也在內;能攝持這個身體,能攝所依的身體,「令身怡悅」。其實我們沒有得定的人,這個身體也是阿賴耶識來攝持它的,由阿賴耶識來統治它;這個得定的人,也還是阿賴耶識,但是可是有變化。

什麽呢?「令身怡悅」,能使令你的身體「怡悅」,就是喜樂、快樂。我們沒有得定的人也是阿賴耶識攝持它,但是我們感覺什麽?沒有什麽呀!不感覺有什麽特別的樂;沒有什麽病痛的時候,也不感覺樂、也不感覺到苦。現在得了禪定可是不是,「令身怡悅安適」,沒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受、受所攝的」。

  這個「樂」和前面「喜」可是不同。就是「樂」現前禪定成就了以後,這個身體裡邊感覺到很重大的快樂出現了,出現這件事。出現這件事的時候,你心裏面喜樂,這個「喜」和「樂」是不一樣。這個「樂」,這上面說得很明顯,就指前五識說的,就指身體說的;那個「喜」是指轉識,主要是第六識,這樣意思。

  《顯揚論》二卷五頁說的,「此中轉依,謂由修習對治,斷所治障所得轉依」,這解釋什麽叫做「轉依」?就是由於你長時期的不怕辛苦,修這個靜坐,常常的靜坐。「對治」就是消滅,消滅了所消滅的「障」,這五種障都消滅了。消滅了這時候成就的身心,這時候出現的身心,裡面有禪定、有喜樂,這就是這個意思。

「又於定地所緣境界」,這解釋「心一境性」。這個「定地所緣境界」就是你已經成就了禪定,在禪定裡邊你的這一念心所緣的、所注意的境界,「繫心專註」,「定」好像繩子似的,把你這個心就綁在所緣境上叫它不要動。「令不流散」,使令這個心不到別的地方跑,不跑到別的地方去虛妄分別。「是故說名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這就叫做「定」,這就叫做「禪」,是這麽的意思。「如是應知於初靜慮建立支義」,初靜慮有這五種義。這裡面還有其他的事,後面有解釋,就簡單這樣解釋就好了。

第二靜慮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

  《披尋記》三六四頁:

  第二靜慮有四支等者:顯揚論云:內等靜者:謂為對治尋故,攝念正知,於自內體其心捨住,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名內等淨。(顯揚論二卷六頁)餘如前釋。如是應知第二靜慮建立支義。

「第二靜慮有四支等者:《顯揚論》云:內等淨者,謂為對治尋伺故」。

這個「初禪」是怎麽成就的呢?就是用尋伺的方法,用這個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破除去貪煩惱、瞋煩惱,乃至散亂、掉悔、惡作,這一切的蓋,把這些蓋破除去成就禪定的。所以這個尋伺對於初禪來說,它的功勞是非常大的,就是由尋伺而成就的初禪,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到了第二禪的時候就變了,這個尋伺是不對的,要把這個尋伺排遣出去,不要它了,這個意思。所以「謂為對治尋伺故」,感覺這個尋伺不好,要消滅它。消滅它就得要「攝念正知」,心裏面不要去什麽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不要去修這個分別心、棄捨它,叫它攝持你的正念正知,下面有解釋。

「於自內體」就是在自己的內心上,「其心捨住」,你這個心就把尋伺棄捨了、不要了。「遠離尋伺,塵濁法故」,這個時候棄捨了這個尋伺的塵濁法,所以叫做「內等淨」;這個「淨」就把尋伺的塵濁法去掉了,所以叫做「淨」。

這個「內等」就是心裏面定,心裏面的定叫做「內等」;這個「等」在這裡是「定」的意思。你內心是寂靜住的,而遠離了塵濁法的尋伺,所以名之為「內等淨」。而這裡邊怎麽樣能夠驅逐出去尋伺呢?就是「攝念正知」,就是用這個方法,下面有解釋。《顯揚論》二卷六頁這麽說的,「餘如前釋」其餘的喜、樂、心一境性,和前面初靜慮的解釋一樣的。

第三靜慮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

  《披尋記》三六四頁:

  第三靜慮有五支等者:顯揚論云:捨者:謂於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厭離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而安住性。念者:謂於已觀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令喜決定不復現行。正知者:謂或時失念,喜復現行,於現行喜相分別正知。樂者:謂已轉依者,離喜離勇安適、受受所攝。(顯揚論二卷六頁)心一境性、如前釋。如是應知第三靜慮建立支義。

  「第三靜慮有五支等者」:《顯揚論》說這個「捨」字怎麽講呢?「謂於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這個第二靜慮的這個人,也就是修初禪成功的那個人;那個人他對於內心裏面生「喜」不歡喜,不願意有這個「喜」。這個「作意」,就是使令這個「喜」生起的這個作用叫「作意」。「不忍可故」,心裏面不忍受,不同意心裏面有喜的作意,不同意;不忍可就是不同意。不同意怎麽辦?「有厭離故」,就是厭惡這個「喜」的生起;有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心裏面歡喜,這個歡喜我不高興;有如意的事情出現可以,但是心裏面不要動,不要喜,就是這個意思,「厭離故」。「不染污住」,這個「喜」是個染污,把這個「喜」除掉了就是不染污,就是清淨了所以叫做內等淨;但是這個地方解釋這個「捨」。

「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而安住」,這叫做「捨」,這個「捨」是這麽講。

這個「捨」字在佛法裡面真是妙得很:修禪定、修有漏禪這裡面有,八正道裡面也有捨。這個心是平等的;也不散亂、也不昏沉,那麽「心平等」。「心正直」,就是不散亂、不昏沉的這個心相續地明靜而住,叫作「正直」。「心無動轉」,這時候這個心,一切的境界不能影響它,不能使令它動,不能使令它散亂,它一直的是能夠明靜而住;「無動轉」,而安住,在心裏面安住,那麽就叫做「捨」。這個「捨」字要記住它,這個「捨」字怎麽講呢?就是「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動轉而安住性」,這叫做「捨」。

「念者,謂於已觀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這個解釋這個「念」怎麽講。

「謂於已觀察喜」,因為得到了初禪以後常常入定,一入定心裏面就有喜有樂,久了就不歡喜這個喜。不歡喜這個喜的時候他就觀察這個喜的過失,這個喜使令心裏面不安靜,不高興它。「不行相中」,你棄捨這個喜、喜就不活動了,「不行相中」這個喜不活動;沒有喜的這個境界你能夠不忘、不失掉,心裡明明了了的,「令喜決定不復現行」,你這個正念的力量很強大,使令這個喜就不再出現,那麽這就是叫做「正念」。

  「正知者,謂或時失念」,或者有的時候忘了,失掉了正念。「喜復現行」,這個歡喜心又出現了,一入定有很多的樂,心裏面又歡喜,又歡喜又不行,不可以。「於現行喜相分別正知」,這時候你心裏面就出來一個正知,說「不對!不要有喜」,又把這個喜驅逐出去,立刻知道這是不對。這樣子觀察分別正知,這叫做「正知」。「謂或時失念,喜復現行,於現行喜相分別正知」,這叫做「正知」。

  「樂者,謂已轉依者,離喜、離勇、安適,受、受所攝」,就是沒有那個喜,沒有那個喜的勇的安適,沒有。這時候叫做「樂」,有廣大的輕安樂,但是沒有喜,這叫做「受、受所攝」。「心一境性如前釋」。「如是應知第三靜慮建立支義」。

  這樣的次第就是:修第二靜慮的時候,棄捨初靜慮的尋伺;修第三靜慮的時候,棄捨第二靜慮的喜,去掉了喜,心裏面有樂,是這個意思。

第四靜慮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受,四心一境性。

  《披尋記》三六五頁:

  第四靜慮有四支等者:顯揚論云: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轉動,而安住性。

念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不苦不樂者:謂已轉依者,非安適非不安適。受受所攝,色界最極最上寂靜最勝攝受,無有動搖。(顯揚論二卷七頁)心一境性、如前釋。如是應知第四靜慮建立支義。

  「第四靜慮有四支等者:《顯揚論》說: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

初靜慮棄捨了欲界的欲,第二靜慮棄捨了初靜慮的尋伺,第三靜慮棄捨了二禪的喜,現在第四靜慮,棄捨了三禪的樂;超越了尋伺、喜、樂。尋伺、喜、樂這是三地:就是初禪,二禪,三禪。「一切動故」,尋伺、喜、樂這三種心所法都是使令心浮動,現在這種動完全棄捨了、不要了,所以叫做超越,超過了,這就叫做「捨清淨」。尋伺、喜、樂都是不清淨,棄捨它就清淨了。這是禪定裡面的境界有這樣的差別。「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動轉而安住性」這叫做「捨清淨」。

  「念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不忘失」,這個境界心裏面明明了了的,不會再忘掉的,「心不忘失,而明了性」,這就叫做「念清淨」。

「不苦不樂者:謂已轉依者,非安適非不安適,受、受所攝,色界最極增上寂靜最勝攝受,無有動搖」,這個叫做「不苦不樂」,就是「捨」受。他這個「捨」受是這樣的境界,也不是安適的喜樂受,也非不安適的憂苦受;他還是「受」就是捨受,是受所攝的一切心所法。這個時候,這個不苦不樂受是色界天「最極、最上寂靜」,這個寂靜到了最高的境界了,「最極最上」的寂靜,「最勝」的攝受境界,「無有動搖」,心裏面是非常的寂靜的。尋伺、喜、樂都是動,現在沒有這個動,所以是最極寂靜,「無有動遙」。「心一境性如前釋。如是應知第四靜慮建立支義」,第四靜慮是這樣子。

  初靜慮分五支,五支裡面這個「尋伺」,「為取所緣」,就是分別所緣境;它的作用就是分別所緣境。這個「分別所緣境」,就是修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就是破除去五蓋,就是這樣子,這叫做「取所緣」,這個「取」當個「分別」講。

  「三摩地為彼所依」,這個「三摩地」這個心一境性就是定,這個定是彼尋伺的依止處;這個話應該有兩個意思,什麽意思呢?就是沒得定的時候,就是你修禪定得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你不知足,你還希望繼續向前進步到色界初禪,為了成就初禪,而這樣修出離的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所以這個三摩地是尋伺的所依止。就像我們做生意,為了發財去做生意,這個發財是你心情的希望處,因為這個希望而才去做這件事。我為了成就三摩地,所以我才這樣去修行,是這個意思;「三摩地為彼所依」,若沒有三摩地的所依,那就不需要這樣修行了,這樣的意思。這樣講呢,你得到初禪,這個尋伺是得初禪的前方便,這樣講是得初禪的前方便。但是成就了初禪了以後的人,他心裏面還是有這件事的,他心裏面還是有尋伺的。所以成就初禪常常入禪的這個人,久了,他又不高興這個尋伺,就要棄捨它,這裡也有這麽解釋。

  在我們心裏面的想法,尋伺是成就初禪的前方便,等我初禪成就了,就不需要這個前方便,在禪裡邊沒有尋伺了,應該是這樣的意思。若是這樣講,按我們沒有得定的人來說,比較順一點,就是在得了定以後,心裏面再不尋伺,我們的心情是這樣子。但是事實上也不是,得了禪定的人在初禪裡邊還是有這個尋伺的,所以久了他又不高興,不高興就是要棄捨,這時候才出來二禪,是這樣意思的。

「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為什麽有「喜、樂」這件事呢?「喜」是因為你領受了如意的境界的時候,心裏面歡喜,心裡上的反應自然就是有喜。「樂為除麤重」,「樂」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除掉了麤重,就會有樂出來。這個「麤重」可以做幾種解釋。

這個「麤重」是煩惱的種子,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比如說我們這個心,心裏面有煩惱的時候,這個煩惱影響你的心,使令你的心無堪能性。

比如想要靜坐,這個煩惱的影響,靜坐坐不來、有困難,這個無堪能性叫「麤重」。現在這裡說這有漏禪,不是說無漏禪,所以不應該說種子;就指無堪能性,內心的無堪能性叫做「麤重」。這個「麤重」頭幾次也講過,有心粗重、有身粗重,我們內心有煩惱的活動的時候,不但使令你的心無堪能性,令你身體也無堪能性,身體靜坐的堪能性也受影響。現在這個「樂」一出現了的時候,把身體的無堪能性、心的無堪能性消滅了,所以叫「樂為除麤重」,除掉了粗重。

  這個是得到的利益;「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是得到的利益。你成就初禪以後,你得到什麽好處呢?得到一個「喜」一個「樂」。你怎麽成就的初禪?由「尋伺」成就的。那麽這個「心一境性」,就是初禪的體,初禪以「心一境性」為體,就是在禪定裡面的境界。

  第二靜慮中內等淨為取所緣,三摩地為彼所依,餘如前說。

「第二靜慮中內等淨為取所緣」,你怎麽成就的二禪呢?就是「內等淨」,就是觀察尋伺的過失,把它棄捨了,是這樣意思,這是「取所緣」。「取所緣」就是分別觀察尋伺是有過失的;有過失就呵斥它不對,一呵斥它不對,這尋伺漸漸就不起了,這麽意思,「取所緣」

  「三摩地為彼所依」,二禪的心一境性是內等淨的所依。「餘如前說」,剩下那個「喜、樂」和初禪說的一樣,「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是這樣的意思。第二禪是四支,就是一個內等淨、一個喜、一個樂、一個心一境性,這四支。也可以這樣說,「內等淨」是成就二禪的方便,「喜和樂」是成就二禪得到的利益,「心一境性」是它的所依止處。

  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為取所緣,三摩地為彼所依,餘如前說。

  「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為取所緣」,第三靜慮也是五個支,五個支裡面這個「捨」和「念」和「正知」這三個是「取所緣」,就是分別這個所緣境,就是觀察喜的過失,二禪裡面喜的過失;這樣子常常地說它有過失,常常呵斥它,那麽它就不起了,不起了就得到第三禪了。所以這個「取所緣」,這個「取」字可以當二個解釋:一個是分別所緣境,一個是觀察所緣境來呵斥這個所緣境,呵斥這個尋伺、喜、樂,那叫做「取」。第二個「取」者,得也,得到三摩地,得到三禪,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叫做「取」,也可以這麽解釋,「取所緣」。

  《披尋記》三六五頁:

  初靜慮中尋伺為取所緣等者:自下為顯於四靜慮建立五支四支因緣。謂由思惟所緣故,受用所緣故,於緣不散故。如下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三卷五頁)

初靜慮中尋伺為取所緣,即彼思惟所緣義。三摩地為彼所依,即彼於緣不散義。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即彼受用所緣義。於中樂為除麤重者;義如前說: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故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陵本十一卷三頁)如說初靜慮有三差別因緣,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差別,應知亦爾;即於受用所緣中,隨應說餘,指如前說。

  「初靜慮中尋伺為取所緣等者:自下為顯於四靜慮建立五支、四支的因緣,謂由思維所緣故,受用所緣故,於緣不散故」;「於緣不散」就是心一境性,「受用所緣」就是所得到的喜樂的利益這些。「如下抉擇分說(陵本六十三卷五頁)」。「初靜慮中尋伺為取所緣,即彼思惟所緣義。三摩地為彼所依,即彼於緣不散義。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即彼受用所緣義」,就是彼〈抉擇分〉說的那個「受用所緣義」。

  「於中樂為除麤重者,義如前說」,前面解釋過了。「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拿二禪來說,尋伺就是個煩惱,就把尋伺去掉了;三禪就把二禪的喜去掉了,這樣的意思。「故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如說初靜慮有三差別因緣,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差別」,都是有「取所緣」,和一個「受所攝」;喜為受所攝,樂為除麤重,「心一境性」是所依,都有這三種差別。

  第四靜慮中捨淨、念淨為取所緣,三摩地為彼所依,餘如前說。

  「第四靜慮中捨淨、念淨為取所緣」,前面是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現在是第四靜慮。第四靜慮裡面這個捨清淨、念清淨這二個是「取所緣」。「三摩地」也是「為彼所依」。「餘如前說」,剩下的不苦不樂、心一境性,如前面說。

  諸靜慮中雖有餘法,然此勝故,於修定者為恩重故,偏立為支。

  「諸靜慮中雖有餘法」,雖然裡面也有很多的功德法。「然此勝故」,然初禪裡的那五支,三禪也是五支,二禪和四禪都是四支,就這五法和四法是最殊勝的。「於修定者為恩重故」,對修定的人來說,這五法和四法對他們的恩德是太大了。你成就了這五法,成就了這四法,你心裏面很歡喜,很感覺到「我沒有白辛苦,終究是有成就!」所以是「恩重故」。「偏立為支」,就立這五支、四支為支。

  問:何因緣故,初靜慮中有尋有伺耶? 

  「問:何因緣故」,什麽理由「初靜慮中有尋有伺」呢?

答:由彼能厭患欲界入初靜慮,初靜慮中而未能觀尋伺過故。

「答:由彼能厭患欲界、入初靜慮」。所以這個立了這樣的名詞,顯示這樣的道理,但是我們若不學這個《瑜伽師地論》,你在別的地方,就是始終搞不清楚,「有尋有伺」、「無尋無伺」?始終是搞不清楚!現在這裡這句話說得非常有用。「由彼能厭患欲界」,因為這個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他能夠「厭患」、能夠不高興欲界,就能夠超越欲界。「入初靜慮」,能進一步到達了色界的初禪,他有這種作用,所以「有尋有伺」。那麽再明白一點說,就是得初禪的方法,叫做「有尋有伺」,是這麽的意思。後來二禪以上,他不用這個方法了,所以叫「無尋無伺」,

「初靜慮中而未能觀尋伺過故」,到二禪以上的人他就不要尋伺了,那麽為什麽初禪他要呢?因為初靜慮他沒能夠觀察尋伺的過失,所以他要它,他不知道它有過失;就是這一法,在這個立場的時候是有利益的,在另一個立場的時候它也有過失;有利益的就拿過來,有過失就取消了。這樣子使令人心裏面很凄涼;世間上的事情都是這樣子,你有用的時候人家用你,你不用了靠邊站;世間上都是這樣子,所以不需要難過、不用難過。

  第二靜慮能觀彼過,是故說為尋伺寂靜。

「第二靜慮能觀彼過」,初靜慮不能觀察尋伺的過失,因為它是有用,所以就用這個方法去修行,所以有尋有伺。第二靜慮能觀察尋伺的過失,他有過失的時候使令心不安了,「能觀彼過」。「是故說為尋伺寂靜」,所以第二靜慮就把這個尋伺取消了,不尋伺了,所以「尋伺寂靜」、尋伺不動了,所以叫「尋伺寂靜」。

 如第二靜慮見彼過故,名尋伺寂靜;如是第三靜慮見喜過故,名喜寂靜;第四靜慮見樂過故,名樂寂靜。

  這底下第二科,就是「例喜樂寂靜」。二禪是「尋伺寂靜」,三禪以後就是「喜樂寂靜」。像第二靜慮的時候,見到、感覺到尋伺有過失就把尋伺取消了,叫做「尋伺寂靜」。這樣子,第三靜慮見到喜的過失,所以把喜也取消了,叫作「喜寂靜」。第四靜慮見到樂也有過失,也是令心浮動;浮動他心就不安,所以就把它取消了,所以「名樂寂靜」,第四禪名樂寂靜三昧。這樣呢,初禪叫尋伺三昧;二禪叫作尋伺寂靜三昧,或者叫喜三昧;三禪叫做樂三昧;第四禪叫樂寂靜三昧,這個名詞都有這樣的理由。

捨念清淨差別應知。

前邊是說「寂靜的差別」有這樣的不同:有尋伺的寂靜、有喜樂的寂靜。那麽第二個就是「捨念清淨」也有差別;捨念清淨的差別,這個初禪捨掉了欲界的欲,這欲界的欲是染污的,所以捨清淨、念清淨。二禪又不高興這個尋伺,就棄捨了尋伺的欲,這也是捨清淨、念清淨;這個捨清淨、念清淨高過了初禪了。三禪又棄捨了二禪的喜,那麽就是這個捨清淨,念清淨。到四禪就棄捨了尋伺、喜、樂,這些染污法都去掉不要了,那麽就是捨清淨、念清淨。同是一個名詞,但是有淺深的差別,這是不一樣的。

  複次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

    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審慮故。

  所以叫做「增上心」,叫這個名字。「增上心」這句話《披尋記》上有解釋。

  《披尋記》三六六頁:

或名增上心等者: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此由所趣義名為增上故。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八卷二頁)於定心中思惟諸定過失,於上出離亦能了知不生愛味,是名清淨。

「或名增上心等者: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這個「增上心」就是修禪定的這個人,他為什麽要修這個禪定?他心裏面有個目的的,什麽目的呢?「為趣增上慧」,他的目的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去,就是到「增上慧」那裡去,所以要修禪定;修禪定能幫助你到增上慧那裡去,所以叫做「增上心」,這個心能增上慧,所以叫「增上心」,是這麽意思。「此由所趣義名為增上故」,這樣講是什麽意思呢?「此由所趣義」,這是由於你心裏面有一個目的地,想要到目的地那裡去,就叫做「增上」;這個「增上」當個「所趣」的意思講,就是他心裏面想要到另一個地方去,這就叫做「增上」。我從禪定這裡到大智慧那裡去,所以做「增上心」,是約他的目的說。我為什麽要持戒呢?「增上戒」我想要得定,由戒到定那裡去,戒有這種力量,能幫助你到禪定那裡去,所以叫做增上戒,這樣意思。

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

 「或名樂住」,叫作「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不是叫做「靜慮」嗎?但是又有一個名字叫做「樂住」。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呢?「謂於此中受樂故」,這是說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人,他在四個禪裡邊能享受到極快樂的境界。

依諸靜慮領受喜、樂、安樂、捨樂、身心樂故。

「依諸靜慮」,這個得到禪定的人,他的這一念靈明的心安住在禪定裡面,就是「依諸靜慮」。領受「喜」、領受「樂」、領受「安樂」、領受「捨樂」、領受「身心樂」,身也樂、心也樂,所以叫做「樂住」。

  這個世間上的事情,大體上說沒有一個人是傻子的,都是聰明人!說這個人他也有眼耳鼻舌身意,也都是很正常的,為什麽棄捨了世間上的事情要出家,出家去受那種清澹的境界,說「這個也不可以做!那個也不可以做!」那多苦惱呢?我們可能這麽想;其實這人不是傻子。他若是安分,持戒清淨,然後按照佛法去這麽樣用功修行,能得到禪,得到禪的時候他會得到樂,得到更高尚的樂好過欲樂的,所以去做這件事。 

  《披尋記》三六七頁:

 依諸靜慮領受喜樂等者:此中喜樂;謂於初二靜慮。安樂;謂第三靜慮。捨樂;謂第四靜慮。如是一切總名身心樂。具此二樂,故名樂住。繫心於內所緣境界,於外所緣不流散故,由是靜慮得名為住。如下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三卷八頁)。

「此中喜樂,謂於初二靜慮」叫做「喜樂」。「安樂」是第三靜慮。「捨樂」是第四靜慮;這個「捨」就是「樂」,第四靜慮是棄捨了前面的尋伺、喜、樂,棄捨了欲界的五欲樂,也棄捨了初禪、二禪、三禪的尋伺、喜、樂;這時候內心是個「捨」的境界,而這個「捨」的境界也是樂,不過和前面樂不一樣就是了,是這樣的意思。這第四靜慮是「捨樂」。

「如是一切總名身心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總起來名字,身也樂、心也樂,是這樣的意思。「具此二樂,故名樂住。繫心於內所緣境界,於外所緣不流散故,由是靜慮得名為住」;「樂」是個意思,「住」是個意思,合起來所以叫做「樂住」。

按佛法裡面所說的道理,像前面這「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等三地;說出這件事,就是世間都是無常的令人苦惱,所以應該重新創造自己的生命,或者是得色界定、無色界定,修出世間的涅槃的法門,得大解脫、得大自在;


舍利子。行者如是為諸善友。宣說是法示教贊喜。已覺知堪任大法器者。即為開示甚深微妙空相應法。所謂空法。無相法。無願法。無行法。無生法。無起法。無我法。無數取法。無壽命法。無眾生法。

復為開示甚深緣起。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嘆憂苦身心焦惱。
如是種種生起純大苦聚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
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

舍利子。又應為說。此中無有一法。是有可得而可滅者。何以故。由彼諸法從因緣生。無有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從因緣轉。
又無一法流轉旋還。亦無隨轉。由痴妄故假立三界。從煩惱苦之所流轉 但假施設。
行者如是如實觀察痴妄之時。無有一法能作余法。若於是中無有作者。作者不可得故。乃至無有一法流轉旋還。流轉旋還不可得故。

舍利子。行者若聞如是甚深法已無疑無慮。善入諸法無掛礙性。是人不著於色。不著受想行識。不著眼色及以眼識。不著耳鼻舌身意法及以意識。皆不可得故。


是可以。問題是大部分人無法一直推演下去,要不然就是一開始推演就犯各種邏輯錯誤。

比如「為什麼認為A是正確的? 因為B說A是正確的」這句,因為 B說 A 是正確的,就認為 A是正確的。這個思想從一開始就不對——我(B)說你欠我一百萬,你就乖乖給我一百萬嗎?


這不行。

禪宗裡面有個原則:「開口即錯、動念即乖」,用語言描述出來的、用腦子思考出來的,都不是真東西。

亦即《金剛經》所云:「一切諸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禪宗裡面的參話頭,需要「離心意識參」。具體什麼叫「離心意識參」這個也需要正式的學習才曉得。你現在只要曉得參話頭並不是拿腦子去思考就行了。


你推反了,是對一個事解構,細分,不是再推出一大堆別的為什麼。照你推法,你推出別的東西會無窮無盡,沒頭。

為什麼A正確?這裡有A和正確兩件事。為什麼會有A?因為有非A相對立,沒有非A,A不能獨立存在。A是基於非A才成立的,拿掉非A這個背景牆,A就談不上有或者沒有,甚至都沒有A這個概念存在。所以A的自性是啥呢?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無疑得悟!


問題是,你沒學會該如何遞進推導問題,你沒有抓住問題本質的能力.

一句話,讀書太少.

如果,你能抓住事物的本質,那麼,你就得道了.


佛弟子修行的方法應該按照普賢十大願王來修行,比如出家人或者在家人每天念佛、拜佛、供佛、懺悔等其實都是在行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成就一切佛果的修行方法,十方諸佛都是靠普賢行願而成就的。即使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也是要靠修習普賢十大願望而最終成就佛果。所以佛弟子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普賢行願品在密教和顯教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有時間可以看看


推薦閱讀:

《金剛經》生活 - 第九品
天命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有千手千眼
普度各類眾生之殊勝密法(19)大圓滿與禪宗?
學佛學的是不是放下對物的依賴?

TAG:佛教 | 禪宗 | 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