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開悟?
開悟的人從外看上去或言行舉止有什麼不同?開悟有什麼特徵?
南懷瑾老師,解釋過《宗鏡錄》中有開悟的十條標準,:
人人動輒談開悟,所謂的開悟,究竟如何?標準是什麼?最平實的說法,是永明壽禪師在宗鏡錄中提到的,包括了禪宗的見地、修證、行願。
宋朝有兩部大著作,一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一是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兩者差不多同時。可惜,談世間學問的資治通鑒,流傳後世,研究者眾。而宗鏡錄幾乎被丟到字紙簍里去了,一直到清朝才被雍正提出來,幾次下令,特彆強調要大家研究這本書。
宗鏡錄告訴我們,什麼叫作悟了。書中提出十個問題,悟了的人沒有不通經教的,一切佛經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說一樣,一看就懂,不須研究。
永明壽禪師宗鏡錄卷一:
設有堅執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絕他學路,今有十問以定紀綱。
一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否?
二還逢緣對鏡,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否?
三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否?
四還因差別問難,種種征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否?
五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否?
六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否?
七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否?
八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卧,欽承只對,著衣吃飯,執作施為之時,——辯得真實否?
九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贊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否?
十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原,乃至千聖出世,得不疑否?
一個人到底悟了沒有,前面這十個問題,可以作判斷標準。
第一問,是明心見性的境界,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畫圖的顏色一樣,與文殊菩薩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這樣嗎?
第二問,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別人當面妨礙了你,總之,逢緣結鏡包括很廣,見色問聲了不動心,日常生活間,甚至晚上睡覺都能合於道,你做得到嗎?
第三問,佛教的經典,法華經也好,楞嚴經也好,拿過來一看,都懂了,聽到最高明的說法也不怖畏,而且徹底的透徹明了,沒有懷疑,你做得到嗎?
第四問,所有的學人,拿各種學問問你,你能給予解答辯才無礙嗎?
其餘還有六問,大家可以自己研究。最後一段:
若實未得如是,切不可起過頭欺誑之心,生自許知足之意,直須廣披至教,博問先知,徹祖佛自性之原,到絕學無疑之地,此時方可歇學,灰息游心。或自辦則禪觀相應,或為他則方便開示。設不能遍參法界,廣究群經,但細看宗鏡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諸法之要,趣道之門,如守母以識子,得本而知末,提綱而孔孔皆正,牽衣而縷縷俱來。
若這十個問題連一點都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為是。有任何疑問都應到處向善知識請益,一定要到達諸佛祖師們的境界。祖師們所悟到的,你都做到了,才可以到絕學無疑之地,不須再學。「灰息游心」,妄想心都休息了。「或自辦則禪觀相應,或為他則方便開示」,到達大徹大悟後,或走小乘的路子,再轉修四禪八定,證得果位,六通具足,三身具備,神通妙用,一切具足;或走大乘路子,為他人犧牲自我的修持,出來宏法。
設不能遍參法界,廣究群經。假設你認為三藏十二部太多看不完,但細看宗鏡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諸法之要,趣道之門。永明壽禪師勸你仔細參看他所編的宗鏡錄,因為一切經典的精要,他都集中在此書中。如守母以識子,得本而知末,提綱而孔孔皆正,牽衣而縷縷俱來。文字多美,這是永明壽禪師所講此書的重要。
看不出來。你能看出來說明你也開悟了。
如果一個人的開悟,還需要別人印證他開悟,他才知道自己開悟的話,那麼說明他還不知道何為開悟,說明還有疑有惑,那麼其實印證過他的人和他自己,都還沒有開悟而已……這個回答好像有點跑題,拉回來一點:如果你說的開悟,是見道,得沙門四果中的初果或其他以上諸果的話,那麼他一定自知不受後有,一定是達致無我的精神,而擁有了見道者的心行與身行,一定是接近於無貪、無嗔、無痴(不一定完全的無~~~,但身心生活里一切事都可以以無我作為根本核心,因此而發展出來的身心品質品行,那麼是明顯可以看出開的!
開悟的事兒,留給沒開悟的人說吧……
開悟,表示自己了解了。題主說的開悟,若是"見法",知道如何修行,或稱"見緣起"。這"見緣起"的人與還沒見緣起的人,的不同是,他真知如何修行,也就是他可以開始走在修行的路上,也可說他達到了古德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中,"識本心"的程度。由於見緣起是開佛智慧,在雜阿含經世尊對慧根有作如下的開示:
雜阿含646經:
"
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雜阿含647經:"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慧根。"請也參考這篇回答中所說的《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小乘佛教與大乘有多少不同? - 菩提老鼠的回答 - 知乎"4、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5、我們都接受四聖諦,亦即是苦,苦因,苦滅,滅苦之道,以及緣起法則;"
請也參考雜阿含785經的部分經文:"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如何能練習而達到見緣起開佛智慧呢?若按照末學所學法門:學習四念處,練習覺觀的能力,當覺觀能力熟練後,就能開始覺觀苦集滅道,等自己熟練到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之後,就開佛智慧,而能開始修行。雜阿含607經:"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所說的,就是最好的文字經典說明。
修習四念處的好處,是自己漸能有如實知如實見的能力,而漸能覺觀清楚自己五蘊的展現,所有憂悲惱苦,貪嗔癡、執著、排斥、對抗、我慢、無明、五蓋,等等法念處的所緣,也都會漸漸被清楚的覺觀到。當自己熟練覺觀苦集滅道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開佛智慧"之後,自己就更能清楚覺觀到自己的憂悲惱苦,貪嗔癡、執著、排斥、對抗、我慢、無明、五蓋,等等時,由於自己已知如何滅苦,就會如雜阿含285及286經,世尊以油燈及柴火為例,教導我們"不加油添草"的如實修行,火就自然熄滅的真理,而行於中道的,漸漸自在的讓火自然熄滅。雜阿含301經:"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 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 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我們若熟知學佛的次第,見緣起是修行的開始,也就是知道了如何修行,也就是開始可以現觀四聖諦,如雜阿含285及286經說的如實修行,行於中道,火就自然熄滅的真理。題主說:"開悟的人從外看上去或言行舉止有什麼不同?開悟有什麼特徵?"
由以上的解釋,"剛"開悟的人,從外看上去,應該沒甚麼不同,因為他的所有習氣執著都還在,雖然他可以跟您說正法(因為他已經懂了),但還不懂的人是無法分辨正法與相似法的差別(真實修過來的人才容易懂),不懂的人,可能還是被自己原來以為的相似法所牽著走,或許還很義正,不知所云的說這法是錯的,所以開悟的人的言論不是他說的不對,而是其他人的機緣不到,所以無法吸收到正法。"行舉止",由於事上還須慢慢修,經歷一事進步一些。所以,開悟的特徵,就是他腦中知道如何能正確修行了,但了解如何修與作得到,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這就是為何要先知如何修行,才能修行,而證果,就算證了初果的人,還在修行讓欲界的貪嗔漸薄弱,而漸朝二果的方向修行。(總地說,開悟後,會讓自己漸自在,有些人證初果後七生七世才真成就,也就表示此人證初果後的六生中大半還是在欲界貪嗔還沒薄弱的狀態。所以,別看到別人的貪嗔癡,就認為此人不懂正法,而應自己練習覺觀讓自己真能見緣起能修行才是最重要的。)末學在知乎的回答都是在討論如何練習覺觀,若有興趣練習覺觀的師兄,請由這篇往下看:冥想的境界是如何的?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感恩!
祝福!謝邀。
明心見性,登地菩薩.....
看得出,不會說出。
說得出,不會說出。做得出,不會說出。沒開悟的人,眼神內斂則斷,外望則散。開悟的人,眼神內斂則明,外望而凝。這就是「內明」和「無明」的差別了。
眼根自覺,這是最基本的。這個都達不到,可以說就是佛教的門外漢。讀佛經不打坐,基本上可以肯定這個人一輩子與佛無緣。開悟需要印證。永嘉禪師的例子。「永嘉大師開悟後並沒有人來印證,他只是自己知道已經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心境已證悟到了某種程度。在這種狀態下他又讀了《維摩詰經》,經里說的話完全印證了他的心行,心法相應了,永嘉大師的心就安了。
當時六祖大師正在廣東曹溪寶林寺弘揚禪法。六祖有個叫玄策的弟子到溫州時,聽到永嘉大師講法後,感覺和六祖的開示很像,但玄策並不馬上認可永嘉大師,說"威音王佛之後,說無師自悟的全部是天然外道",並激勵永嘉大師到六祖處去印證自己的開悟境界。
大師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為了證實自己所悟不虛,也為了讓弟子們生起修學的信心,更有利於弘揚佛法,他就去拜見了六祖。短短几句對答之後,六祖不但很快就印證了永嘉大師的開悟境界,還捨不得讓他馬上走,又留他住了一個晚上,這就是著名的"一宿覺"公案,記錄在《六祖壇經》中,"一宿覺"的名號就是這麼來的。大師回到溫州後,就把在六祖大師那裡徹悟的禪法,結合他修行禪法的心得和天台圓教的教理,寫出了《永嘉證道歌》,並一直在溫州弘揚佛法,直到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圓寂於龍興別院,住世四十九年。」看到上面知友,@山水田園的回答。南師對此有過開示。「人人動輒談開悟,所謂的開悟,究竟如何?標準是什麼?最平實的說法,是永明壽禪師在宗鏡錄中提到的,包括了禪宗的見地、修證、行願。
宗鏡錄告訴我們,什麼叫作悟了。書中提出十個問題,悟了的人沒有不通經教的,一切佛經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說一樣,一看就懂,不須研究。 永明壽禪師宗鏡錄卷一: 「設有堅執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絕他學路,今有十問以定紀綱。 一 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否? 二 還逢緣對鏡,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否? 三 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否? 四 還因差別問難,種種征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否? 五 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否? 六 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否? 七 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否? 八 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卧,欽承只對,著衣吃飯,執作施為之時,——辯得真實否? 九 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贊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否? 十 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源,乃至千聖出世,得不疑否?一個人到底悟了沒有,前面這十個問題,可以作判斷標準。
第一問,是明心見性的境界,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畫圖的顏色一樣,與文殊菩薩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這樣嗎? 第二問,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別人當面妨礙了你,總之,逢緣結鏡包括很廣,見色問聲了不動心,日常生活間,甚至晚上睡覺都能合於道,你做得到嗎? 第三問,佛教的經典,法華經也好,楞嚴經也好,拿過來一看,都懂了,聽到最高明的說法也不怖畏,而且徹底的透徹明了,沒有懷疑,你做得到嗎? 第四問,所有的學人,拿各種學問問你,你能給予解答辯才無礙嗎?」開悟的十個標準 南懷瑾《宗鏡錄》你判斷不了,開悟的人自己都要去找人印證。。。六祖以前是有衣缽為憑的,那是釋迦牟尼佛靈山會上以心印心,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的。得到印證的,就可以確認己心佛心無二無別。。。六祖以後,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不再象以前單傳一位,而是傳了五家七派,各個門派有自己的傳承信物。。。當然傳到現在,門派太多,可能有些連信物都沒有,兩人見面幾句話搞定,也不會跟外人說,。。。近代公認開悟的是虛雲老和尚,他的弟子不少,接法的,應該是雲門寺那一系的吧。。。當然,開悟的人,蛛絲馬跡還是有一點的。。。悟的人,習氣肯定還有,但不會那麼重,烏雲太厚重,陽光照射不進來,看不清前進的路,就不可能是悟了。烏雲裂了一條縫,陽光射進來,才能看清前路,才能叫做悟了。所以悟的人必定是不迷的,別人說什麼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不迷的人,必定是覺醒的,清楚明白,24小時清清楚楚觀照,甚至在睡覺的時候,他都清楚知道夢境的升起,他知道在夢中,他知道夢境的消散,他知道醒來的世界其實也是幻象,也是夢境。。。我記得有位師父說,夢中不能做主的,臨終也是不能做主的,臨終的時候跟做夢是非常相似的,那些只念一句佛號的,不能深入到夢境之中,其實臨終還是有危險的。。。。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看法了。。。
凡夫無論下意識或潛意識都會去思索任何信息。腦里好像吃了瀉藥,不能自控的什麼時刻自然都會思索。
開悟的人只會在想思索時就會思索,無思索時每每當下。如實知見,如是觀。更新一下
http://weread.qq.com/wrpage/book/share/834768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說我一個窮鬼,怎麼判斷誰是有錢人呢。看他吼大聲嗎?出手闊綽么?還是看他給不給我用錢?最可靠的辦法還是把我自己變成有錢人吧,題主覺得呢?好幾次坐公交都碰到有人那兒讀佛經,特別吵。我覺得這樣的人即便讀再多遍經文,也肯定開不了悟。
開悟有小悟,大悟,表現各不相同。按禪宗的標準,開悟的過程分三個次第,叫做破三關,就是破本參,破重關,破牢關。剛開始是明心,就是有空性的覺受,自性開始打開。我執減少,煩惱減少,自性顯現。這時他不容易被激怒生氣,心態淡然,但需要悟者確認自己的明心是否正確,自己並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明心了。這樣繼續修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見性,智慧打開。智慧打開後就瞭然明白因果、業障、福報、智慧等的奧秘了,這時可以指導別人學佛,知道別人是否明心或是否見性,或者是否已經證到了羅漢或菩薩果位。見性後,更不容易起煩惱了。繼續修證,下一步就是證果位了,至少是初果羅漢了。
一定是平和安樂的。
經歷了生生世世的人,千萬次苦難的洗禮後,自帶平和安樂光環。
我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的就是這道理。
在他眼裡,沒有好人壞人,只有經歷。
當看一個人,能穿透他的言行舉止嬉笑怒罵音容笑貌等等,看到他的人生和經歷,甚至是生死。
同樣,看萬物亦如是。如果智比愛因斯坦霍金,看宇宙亦如是。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也是這意思吧。
20170501來補充,是遊走於生死之間,不在意生死之事,萬事萬物找到規律從而遊刃有餘,恬然淡定,歸去來之人。痛罵釋迦牟尼佛,讚歎釋迦牟尼。尼采明白哲學真義之後也是痛罵他的精神導師作為哲學家的書本華的,但是他也說每天都能看到書本華。寺廟僧侶是冒牌僧侶,我主張取消土邦藩王對佛學的庇護,把佛學從寺廟裡驅逐出去,以此來捍衛佛學的純潔性。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莊子.大宗師》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孰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