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中,綠地和商業中心或居住區距離較遠合理嗎?

比如,想到江邊公園,需要穿過一條馬路,有紅綠燈。很不方便。一來一回要半小時。實際上,人們並沒有整段的休息時間,更多的是零碎的時間。而商業中心,居住區,都沒有小塊的,零星的綠地可供休憩。請問,這種按功能規劃不同區塊是故意的嗎?是未來的趨勢嗎?如何評價距離過遠的問題?

上圖,左為商業區,右為江濱公園。公園人很少。人們中午休息不會去,太遠。晚上也不會去,都回家了。附近沒有居民區。停車難。


既然題主上了圖,那就再說一下。淺薄之見,請見諒。

這麼大規模的公園,應該是服務於整個城市居民或者城市中某一大的片區的。你應該從整個城市的景觀綠地中去看他是否合理。

這種江濱公園其作用是在平時作為休閑場所外,主要是作為城市人防疏散場地,以及河流汛期的緩衝地帶,防止洪澇災害

雖然說平時沒人去遊玩、散步,但是它對周邊環境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還可以提升周邊房價喲!)

(從圖中,公園的縱向長度可以看出,其對左邊的居住區和商業區輻射還是非常大的。)

在提供景觀觀賞的同時還能緩解城市熱島。

------------------------------------------------------------分割線-------------------------------------------------------------------

原答案:

寫寫邀請, @彭澍

根本就沒有看到你上傳的圖啊

不過沒關係,你可以參照下面這個順口溜去評價用地布局是否合理。

文字圖例先細讀,再看風向與水流;

商業中心人氣足,交通便捷好服務;

良好地段給居住,上班不必跑長途;

工業用地重運輸,污染大戶須防護;

易燃易爆要隔離,轉運便利建倉儲;

公共綠地宜均布,濱水地帶多種樹;

舊區新區要兼顧,文化遺產多保護;

幹道骨架要清楚,兩側用地須相符;

道路間距宜適度,一般內密而外疏;

港口須有疏港路,生活岸線要留足;

機場進城走快速,端側凈空須關注;

高速公路不穿城,過境公路擦邊溜;

客運站場宜深入,編組站場城外布;

夏季涼風能導入,冬季寒風能阻住;

道路依山傍水走,相交盡量九十度;

凈污分置上下游,雨水盡量順勢流;

四通八達有出路,抗災避難易救護;

自然人文須藉助,城市特色要突出。

以上。


瀉藥。

籠統的問,又沒圖,沒法回答。

主要看類型,級別。

居住區級,或者叫廣場舞級當然應該貼近居住區。但其實動物園,遊樂園也是綠地,你願意家裡天天聽過山車的呼嘯與老虎的叫聲么?

就拿你講的濱江公園來說,當然靠近居住區會好,但也要考慮是否存在濱江音樂會等噪音污染。何況,濱江公園與商業設施,酒吧餐飲什麼的結合,會更好。因為那是屬於城市的資源,不屬於某一兩個居住區。


有區分的,這些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里會有所考慮,不同類型的公園滿足不同的服務半徑,和主要人群。

像你說的江邊的公園,一般是帶狀公園或者綜合公園,他們很少是跟我們這些上班狗中午跑步用,更多是老人家溜小孩,白富美遛狗,學生瞎逛用的。零碎的,一般叫街旁綠地,也有附屬綠地,就是給你平時吃完飯溜圈的。


回答題主問題:

1.題目「城市規劃中,綠地和商業中心或居住區距離較遠合理嗎?」 答:不合理!

2.圖片舉例「義烏市 江濱公園 選址規劃 合理嗎?」 答:合理!

題主提供的衛星圖,分析不出問題。這也是非專業人士對城市沒有宏觀認識的通病。

根據題主提供的衛星圖片相關信息,找到該公園位於浙江省義烏市江濱北路以東,城北路以南貫穿整個義烏市南北的帶型公園綠地。由於沒有找到綠地系統規劃圖,根據總體規劃加上自己的理解畫了一張,如下(市域-城區-綠地):

很明顯的看到義烏江作為全市重要的生態空間,在城市空間中起到生態綠軸的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態載體。因此依託江水布局城市帶狀公園是極為合理的!這也是規劃設計中最常用的規劃手法。

再看看中觀周邊環境:

東南側全是大型公共建築,北側也是商務商業中心。在此布局市級大型公園不為過,提供了優良的自然景觀,和足夠大的城市開敞空間,營造良好的城市界面。

西側確實為居住用地,根據街景圖看,應該為私人住宅(底商式開放街區),年代較為久遠,綠地匱乏,停車設施匱乏。

不過在規劃圖中已經將南北側居住用地更新為商住混合用地,未來(拆遷重建)可以改善居住環境和停車環境。

城市公園綠地是分等級的,主要和公園的面積有關。題主所說的方便居民應該是指G12社區公園,而不是大型城市公園。

此外,公園的選址和城市四區(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已建區);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歷史風貌保護等等因素都離不開,選擇合適地方建合適的公園,同時給城市帶來更多經濟效益、更好的自然景觀風貌,這些都是公園選址需要考慮的。

萬一題主所提到的江濱公園地址條件確實只適合低強度開發呢?那建公園再合適不過了。

例如:徐州的雲龍湖公園是在城市禁建區(採礦塌陷區)改造而來的,下圖最大水域。

石頭上種出森林城市 徐州百年煤城創造綠色奇蹟

另外,題主還提到:

江邊公園,需要穿過一條馬路,有紅綠燈。很不方便。一來一回要半小時。實際上,人們並沒有整段的休息時間,更多的是零碎的時間。而商業中心,居住區,都沒有小塊的,零星的綠地可供休憩。請問,這種按功能規劃不同區塊是故意的嗎?是未來的趨勢嗎?如何評價距離過遠的問題?

城市功能分區,是功能主義的規劃結果。也帶來諸多城市問題,如上下班的潮汐式交通。在《雅典憲章》中也批判了此類布局方式。

現在的城市規劃正在逐步改變這種情況,以「新城市主義」為代表,提倡TOD交通模式,和用地功能混合開發。

但是!適當的集中布局,有利於共享資源和設施。這就是集聚效應。這就得靠規劃師如何在中間平衡的問題了。

以上拙見!


講道理 那個地方只能建公園


推薦閱讀:

有哪些城市設計領域的著名書籍、論文?
能否分析一下北京的植物分布與種植?
城市規劃專業,如何加強規劃設計的能力?
武漢到底有什麼文化?武漢可能發展什麼文化?
獨家教程 |Grasshopper ELK 數據分析底圖繪製,「4步」炸飛你的小夥伴

TAG:城市規劃 | 城市設計 | 城市道路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