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開悟是對某一具體事物還是對人生、因果有了自己的見解?

佛教的開悟是對某一具體事物還是對人生、因果有了自己的見解?


如果是見解。那麼依然是意識境界。這不叫開悟。

開悟是離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器官、六種功能以及他們所緣到的六種境界之外,

認識到了世界的實相。

而這個認識,也和六種器官、功能、境界,沒關係……

大家都有一種生來的執著,過分地相信並且依賴自己的器官和功能。

相信眼睛看到的是真的,相信聽到的是真的,

甚至於,相信自己想到的,認為的,思考出來的就是真理;

並且更甚,認為一切都可以通過「想」而弄明白。

這就是修行人和哲學家的區別,哲學家用「想」來認知世界,但是佛說,這東西真的不能想。

所以佛教里提出一個詞,智慧。並且智慧和意識、思考、思維。沒有關係。

而智慧來自於禪定,禪定又來自於功夫。

您看。就像沒法告訴一個瞎子什麼是紅色,

開悟是怎麼回事兒,必須通過每個人自己親自己去證悟……

想弄明白開悟是怎麼回事兒,先從每一次實實在在的修行、功課,開始吧……


開悟分有兩種,一者解悟,二者證悟。

解悟:就是在觀念上在見解上悟到了空性的道理,但還結習尚在,多生累劫的習氣還沒轉化過來。這種空境一遇到柴米油鹽的時候起不了作用,該貪嗔痴慢疑的還是貪嗔痴慢疑。

解悟或觸緣而悟,或言下而悟,或思維經義而悟,不一而足。總的來說,大體當時妄念齊斷,第六意識呈現剎那空境,於智慧境上忽然發明本覺妙性,如暗室亮光,如盲者得愈,有時生起大清涼之感,如三伏天涼水澆灌,從臍下至頭頂清安無比。

證悟:佛教說的證悟,嚴格說來,除了悟道以外即解悟,還要在日常事境上打磨,把多生習氣轉化,定慧雙修,轉八識為四智,即身證得三身成就,八萬四千煩惱轉為八萬四千萬菩提定境,於人生宇宙得大解脫大自在,可稱為佛即覺者。

你問悟的是具體的東西還是見解還是啥,都不是,悟的是你我此刻被塵勞俗世蒙蔽了的本來清凈的心啊。


是找到了真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眾生都具有的佛性


沒開悟,還在找路,但知道那些路走不通。

基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得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是我們,然後佛陀告訴你:皆是虛妄。

……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物質界皆虛假不實。

……一合相者,即為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不能說,一說都是錯。


是對人生和因果有了如理如法的認識,並且能在現實中依著如理如法的認識去互相印證,這個印證的過程中會逐漸樹立或者修正你的三觀,簡單來說就是三解脫道「聞思修」。


由於佛教是讓自己完全不受內外在束縛生活,自在生活,的宗教,所以當自己能體驗體會出,自己是如何的束縛自己,又能體驗體會到,如何的讓束縛假以時日自己鬆脫,自己經驗經歷體會了這些,就會豁然開朗,原來自己是如何的無知(無明),了解之後,自己就會漸漸自然的不再走無知路,而練習趣向如實。

這篇可參考(第21帖):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page=2#pid650541

雜阿含258經:

"

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如實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者,名為有明。

"

當我們練習覺觀,能如實知、如實見五受陰時,能現觀四聖諦時,就是開悟的時候。

末學剛回答的這篇,有更詳細的說明,請參考:

適合科學工作者的覺悟流派或思想是什麼?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

祝福!


推薦閱讀:

《趙州錄》—外空,內空,內外空

TAG:佛教 | 開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