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1.

從創作的角度而言,文學評論本身也是一種文體。好的文學評論本身都代表一種風格,評論者可以在評論中享受文本的快感。諸如博爾赫斯、本雅明、布羅茨基、納博科夫都是文學評論的大師。他們可以把文學評論寫成小說、文論、散文、講稿等等樣式。

2.

從功用的意義上而言,除了創作以外,文學評論最大的價值就是評論。圍繞文本進行註解、闡釋、比較研究都是文學評論要做的事情。

有的文字具有前瞻性,比如一些創作者的詩學提綱和詩學評述。不僅在對當時的文學思潮進行總結,而且結合寫作者的歷史語境對寫作地定位和前景進行討論。這種在文學創作方面和文學史料層面都有很高的價值。更多的文本是針對一些特定的問題進行探討。理論的突破還有文學文本的校訂對文學發展都有幫助。也沒有必要刻意誇大理論和創作之間的鴻溝,很多時候創作沒到層次,自然不到討論理論的地步。理論和寫作的關係是蛋和雞的關係。

3.

除了針對文學本體的作用,文學評論最重要功用是包裝和營銷。各種書評的作用就像影評一樣,其存在的價值就是引導讀者購書。對文學評論的消費也是文學消費的一部分。作家們想要被文化精英認可也經常會拉研究界的大佬背書,把大佬寫的東西作為自己的敲門磚,藉助文學研究為自己進行宣傳。這種行為大多數是在捧臭腳,和腰封的聯袂推薦價值差不多。


眼力有差距的時候,筆力是很難上去的。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現代文學的一大特點就是作家退出寫作,追求寫作零度,迴避主觀的上帝視角。

從海明威起,少就是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小說審美風格。

仍然誤會小說就是茶餘飯後稗官野史的那些小白,既是國內low貨之所以盛行的土壤,反過來也被low貨飼養的越發痴呆。越讀越笨,越笨越讀。

小說越發成為一種高度精確的藝術。

有很多小說,根本就不是用來消遣的讀物,一本小說的密度已經超過十本傳統小說,不是內行可能讀都讀不懂,更別說談論了。

現代文學很大的一種趣味就是評解小說,作者打迷,讀者猜謎,編讀往來的遊戲共同構成文學,說白了,它對讀者的水準是有要求的,不是識字就能讀。

前人的高度站在那裡,九成小說根本就沒有出版的必要。人家打了一個套路下來面不改色,你說各位稍等片刻看我扎一段梅花樁?搞笑呢吧。

通俗小說的巔峰就是《基督山伯爵》,講所謂精彩的故事的手段在大仲馬的時代就做到文字的極限了。

我說花兩小時刷完《人民的名義》的小說,有的知友不信,這種通俗劇本有什麼難讀的?其實只用了一個半小時,一目十行掃過去,清湯寡水有什麼難消化?情節還趕不上古龍中等水平的武俠故事呢。但是它好在哪裡呢?世情。

世情小說是最難寫的一種小說,也是我很討厭的一種小說,大概僅次於一大堆宗教神話內容的小說了。因為這種小說沒有超越年齡的可能,從來沒有天才能在年輕時寫世情小說,因為人情不夠練達,沒活到歲數,沒辦法提筆的。讀起來也很費時間,一句話後面恨不得藏上八句話,這種小說不比技藝比閱歷,年輕人只有跪好聽訓的份。有時候,也不單單是看不透的問題,即使看透了意思,自己寫還有分寸的問題。這種東西是沒法一廂情願硬上的。

不論是世情、結構、伏筆、典故、分門別類的專業知識、刪繁就簡的力道、哲學思想、隱喻。文學裡的花樣太多了。即使我們認為自己看懂了,看透了,也可以再去看看專業作家寫的評論,他們的視角又有不同。

意義和價值這種主觀的東西我不好說太多。

推薦幾篇相對好讀的評論吧。可以先讀原文再讀評論,感受一下眼力的差距在哪。然後就明白文學評論為什麼長盛不衰了。

海明威確立風格的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相關的評論都可以找來讀,評論百倍於作品本身,太多了。

金聖嘆點評本《水滸傳》,畢飛宇解析豹子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的講稿。


你寫出了你自己,也許我看出了全世界


好比他們投了一塊石頭,我是一片泥潭,而你是一池清水。

那麼,究竟我的悶響可取,還是你的漣漪可取?


幫你讀懂你讀懂不懂的。

文學理論是文學專業走向科學化的第一步。

建立真正的文科思維。


謹以淺見。

我從一個寫作者的角度來看。

文學評論是對智慧的無窮可能性的研究,它基於人類本身創造性的才華和觀察力凝聚的智慧財富,藉以探討寫作本質與闡述文本,故而逐漸科學化和系統化的一門學問。

然而,大眾對於文學本身的認識是不清晰的,他們經常以廣義的概念去理解文學,這導致了他們會將一切的書面文字,都歸類於文學的範疇之內。

這本身也並無謬誤,但是,這種認識會導致他們也會以這種廣義的文學概念來認識文學評論,而產生了對文學評論的廣義而又寬泛的理解,這種態度是不負責任的,將文學評論的科學性扭曲為了虛無性,輕視了對闡述文本意義與寫作本質的價值所在。

這一般會產生兩種現象。

1.忽略了各種作品之間客觀存在的價值分野,缺乏對作品好壞的認識。

2.對文學評論存在意義的否定和誤解。

常規的讀者或者寫作者,有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直到他們有一天能明白,文學作品不一定就是講故事和對情感的宣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再到現代主義和後現代,文學可能性是無窮盡的,文學從來沒有進步的這樣荒唐說法,我必須要強調這點,文學是變化的,而非進步的,所以如果說現在的人寫的就比以前的好,例如《斗破蒼穹》比《紅樓夢》更好,因為它離我們年代近,這種說法是荒謬可笑的,大師永遠不會因為時光而褪色,反而會因為歲月的遷變而愈顯光華。

文學是有門檻的,嚴肅的寫作正如對智慧的凝視,它不單只涉及語言學,也是涉及到了意義的可視與價值觀塑造的方式,那麼文學評論,一開始就立於這個高起點之上。

雖然我們曾一致的偏愛感性與審美的自由,反對把藝術和文學「理論化」,但是,倡導「審美的自由「的本身,是在用」審美「去對抗」理論「,然而」審美「也是需要理論的依據,這就又陷入到了一個圈套,那就是」在我們反叛和解構理論的同時,也得利用理論作為武器「。

進以引伸,其中也牽涉了科學與人文之爭,即」事實「與」價值「之爭,我們爭論二者孰輕孰重,然也難分勝負。

所以,執著於這種矛盾是沒必要的,我們把它作為在文學創作實踐中的反思和慨括,而不需」直接指導「創作實際,不是教訓,而是反思,故而,你做你的學術研究,我做我的文學創作,大家和氣和氣,就好。

我以前發過一條微博:

創作中大腦感受到的任何情況,哪怕是所謂的選擇和靈感,都有理論的依據存在,也就是說,我們主觀能感受並且寫出來的東西,內部其實都有嚴格並且規律的方法論, 然這種東西,我們只需要作為參照和總結就可以,沒必要直接來作用在你創作的本身,創作的本身,還在自我的意識訴求,寫作者本身的天才直覺和知識積累感悟。

既然身為內容的創作者,你可以不去了解它,但請一定要正視它。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需要更一步的積累和思考。


本雅明曾經解釋過他所理解的文學批評家的任務,他的解釋是從是從區分評論(commentary)和批評(critique)開始的:文學作品好比柴堆,commentary和critique的區別就像化學家(chemist)和鍊金術師(alchemist),chemist只看到木頭,而alchemist看到木頭燃燒時的青煙。我想題主問的,應該是文學批評(literary critique)的價值,也就是通過作品看到木頭燃燒的青煙,詰問生命之謎。

我們把成長著的作品比作火葬時的柴堆,它的評論者就像化學家,它的批評家則是鍊金術士。留給前者的是木頭和灰燼,作為他分析的獨一對象,後者則二心想著火焰之謎:生命之謎。這樣,批評家詰問的是生動的火焰在過去沉重的木頭和已逝生命的青灰上繼續燃燒的真理。

——漢娜·阿倫特《黑暗時期的人們》之《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1》


剛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並沒有單純的將題主問題針對的對象理解為文學作品,相對更大的,我將其理解為藝術作品。也正是這樣差強人意的理解,讓我有了下面的一個答案。

這是一副我國畫家劉溢的作品叫《2008北京》作為外行人,我們什麼都不清楚,然後,請你看看專業人士的解讀。

2005年3月6日,在美國紐約藝術博覽會上,展出了一幅名為《2008-北京》的油畫。這幅油畫原名《搓麻將的女人》,系加拿大華裔畫家劉溢所作。劉溢的太太把他這幅作品稱為《達芬奇密碼》中國版,並改名為《2008-北京》。整個作品運用古典繪畫技法結合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立意獨特地表現了五個女人搓麻將的畫面。

那時北京正將舉辦奧運會。  

五個人中是各懷鬼胎,左邊第一個的那個在這張圖中實在太怪了,其它四個都有這樣那樣的動作,大家的精力都不在牌上,只有那個女的,精力都在那個牌上。  

描述是台海局勢?  

注意左邊的日本女孩,表面平靜的臉上透出神秘的笑,準備隨時兩手攤牌。   

站著的台灣小女孩眼盯著中國女孩,手裡的刀纂的很緊,幾乎按奈不住...而美國女孩緊張的關注著台灣小女孩。   

美國女孩把雙手放在腦後,做出一副事不關已的姿態,但目光卻始終注視著站立著的台灣女孩,似乎在用眼神阻止她。   

東風-東亞局勢,指台灣;拿刀的小姑娘代表台灣;紋身的姑娘代表中國大陸,俄羅斯在和中國偷偷換牌的時候,暗地裡還和美國有一腿,全神貫注於牌局的是日本,準備隨時攤牌。GOOD。很形象、很生動。   

補充一點,東風是什麼?東風是中國對付美國航母的唯一利器——東風型戰略導彈,中國已經亮出了東風,才使得美國不敢公開支持台灣。   

中美俄三國勾心鬥角的時候,小日本漁翁得利,專心於牌局。     

旁邊的台灣手持匕首,即對中國不滿,也對美國不滿,而美國人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曖昧。表面上事不關己,實際上有些怒氣,是要台灣安穩一些吧。     

俄羅斯就像上面說的,一面與中國私通,另一面還知會美國。雙頭鷹嘛。     

東風應該指的是現在中國形勢一片大好,而手裡的兩張牌,一個朝鮮,一個伊朗。中國在和俄挑選好打的一張牌。     

牆上的三個人,分別是當年依靠的對象,孫靠日本,蔣靠美國,毛靠蘇(俄)。三位先賢注視著當今的世界,感慨良多啊。     

至於衣服,我想,日、俄的政策都是赤裸裸的,而美國衣著光鮮,包裹著自己,讓其他三國不知所措。   

一個不能忽略的細節-----美國上衣光鮮,卻沒有underware,這個與眾不同的行為藝術很容易被忽略。 美國穿著衣服,是不是指的NMD和TMD

(圖片和後面的內容均摘自網路)

我想這大概是一個解釋,為什麼需要對文學或者說藝術作品進行評價。


我記得初中時候看讀者的一句話:文學是水中的倒影,哲學是夜空中的啟明星,史學是尋找沙漠玫瑰之所以為沙漠玫瑰。文學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樣,把一個時代的風貌反映出來,就像魯迅的作品,把當時社會的各種病態刻畫得入木三分,讓大家看得到,重視得到;而哲學,就像北極星一樣,為迷途的人指引方向;沙漠不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玫瑰,與玫瑰也沒什麼近緣關係或相像之處,歷史是個每個人都可以幫她裝扮的小姑娘,拋開一切偽裝,追本溯源,博古通今才是史學的任務。

文學評論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求同存異。否定是重要的,但是比否定更加重要的是求同存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作品本身往往就存在很多難以找到標準答案的觀點,但是,就算你抱有不同的態度,只要你明白作者的觀點,並以包容的心態去表達,你就該作者的知音。


闡釋與說明,判斷與評價,引申與發揮。


難道只有我自己覺得:文學評論只是自己感悟與心情的一種宣洩 嗎?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對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的認識,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人生閱歷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觸和體會。私以為,沒有人能完全寫出作者的本意,除非他自己。所以我們能給的只不過是自己的理解,那麼也就是只能「僅供參考」了


文學批評應該:1、批判三偽文學,指明三偽文學和文學的界限,讓作家往文學的方向走;2

發現文學動態;3、比較文學作品和作家;4、解讀文學作品解讀作家。


1、在發表對某一作品的見地時看到了自己的高低

2、在準備發表對某一作品時看到了他人的高低

3、在對某一作品進行了解時脫去了作者的偽裝真正走進一個人


千里馬在挑伯樂


所有的文學評論都有它的意義,但對於閱讀評論的人不一定都有價值。

文學的存在就是思想交流,文學評論的存在使得文學的思想交流更廣泛或具體化。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評論是為了讀,讀是為了再評論。如是往複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卡夫卡的《一次鬥爭的描述》?
如何評價巴金的《家》?
如何評價「下半身寫作」?
你看過哪些精彩的「國內作家」評論「國內作家」的文章?

TAG:文學 | 評論 | 文學評論 | 書籍評價 | 文學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