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朱志偉《簡談悠黑之「弱」》一文對悠黑的批評?
01-28
簡談悠黑之」弱「
今天偶然發現此文。朱志偉先生對悠黑的批判集中在了「點、撇、捺的起筆收筆角度不統一,與橫豎的起筆收筆也沒有形成風格上的統一」造成的「凌亂、瑣碎和不安寧的視覺印象」上。點、撇、捺異於蘭亭黑一類「現代黑體」的設計是否真的會造成這樣的視覺問題?具備此類特性的悠黑是否如朱先生所說的那樣缺乏視覺訴求力呢?註:1.「悠黑」指方正字型檔推出的第二代屏顯字體方正悠黑,知乎上已經有與之相關的答案與專欄文章。2.朱志偉,方正字型檔前字體開發總監、首席設計師。作品有鐵筋隸書、博雅宋等。2015年9月開通個人微信平台「一字一生」,即刊登此文。
3.方正現任開發總監為悠黑設計者、書法家仇寅。
先匿了。普及一些基本知識,我想看完,大家心裡就有譜了。字體起源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還是鉛與火的時代,印刷以金屬活字印刷為主。
黑一體
1961年,為了滿足《辭海》的標題字體需求,由徐學成(組長)主持,與周金才(副組長)、謝培元、陶關生、唐永良、陳洪高、陳其瑞、陳永海(主要負責西文部分)等人一起寫出了有「中國Helvetica」之稱的黑一體,黑一之後就是黑二(同時其他組在開發宋一、宋二),黑一和黑二基本上是整舊創新的,是用原來舊有的字體,根據漢字要求進行設計,同時配合簡體字寫的。中斷文革期間,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工作受到干擾,開始搞革命運動。1970年,字體設計室的所有字體設計師被下放至上海字模一廠畫稿租,進入雕刻機車間補缺字體,組長為周金才。直到1976年左右(不精確),印研所才得以恢復正常工作,謝培元、徐學成、張家聲、錢震之等人回到印研所工作,其他人則由於各種原因調往其他單位或者留在上海字模一廠。而這期間,國家於1974年啟動了「748工程」,王選擔任精密中文編輯排版系統的總負責人。1979年,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引進Monotype照排機,把宋黑仿楷+標題宋重新修改成照排字體。徐學成主持整體設計+標題宋+仿宋,周今才負責宋體,張家聲負責楷體,謝培元負責黑體。五大字體完成後,無償提供給了作為國家項目的「748工程」,這也成為日後方正電腦字型檔基礎字體。
新鮮血液
1984年,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字體設計研究室在系統內部招聘字體設計人員,主考幾個方面:寫美術字,考考他的美術字功底。還有書法基礎的人叫他們寫毛筆字,考考功底。當時最經典的是考徒手畫橢圓形的「0」,因為同一個「0」的弧度等許多方面有講究的。從三十多位侯選人中選出了七人:齊立(謝培元的外甥),陸華平,丁舒華,宣家鑫,鄭健,談詳生,吳振平。
這些年輕人,加上第一代的老前輩們,成為了當時中文字體設計的中流砥柱,屢次獲得國內外多項字體設計獎項。
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便是由徐學成寫的徐明體,當時森澤字體公司徵稿,印研所很多人都投稿了,徐學成在業餘時候寫了一副字也拿去參賽。後來上海印刷研究所得了兩個獎,陸華平一等獎,徐學成獲得佳作獎,森澤的老闆森澤幸夫看中了這兩個人的字,希望商品化做成字型檔,並提出 11 美元一個字(一套字有 7,500 個字,兩套字就是 15,000 個字),但是在當時這些收入全部歸國家所有,個人分文未獲。日本人非常小心,請徐學成和陸華平到日本去做交流,實際想考察這二人是否有寫出整套字體的能力,每設計一套中文時,同時都要設計配套的拉丁文和數字。10分鐘後修改分割線
———————————————————————————————————————————圖居然掛了!!!!!!!待我重新上傳———————————————————————————————————————————10分鐘30秒後修改分割線———————————————————————————————————————————算了,太累,有人贊了再傳~———————————————————————————————————————————跑完步修改分割線
———————————————————————————————————————————自己列的大框架,一些細節記不太清楚了,大部分參考了http://www.typeisbeautiful.com/psa/interview-with-xuecheng-xu/《徐學成的故事》,其它是憑著記憶和翻了一些電腦上的資料、訪談,由於體量太大和版權問題就不放上來了。口述史來源於自己和朋友的實地採訪,檔案來源於上海市檔案館。推薦閱讀:
※有哪些字體下載好網站?
※論文插圖中的西文字體應該如何選擇?
※古籍字體復刻最大的難處在哪?
※有沒有類似藏文風格的英文字體?
※TypeTime! 文鼎字體設計沙龍及多媒體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