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上的多空大戰是怎麼打的?

一直聽不懂,既然是打仗,怎麼個戰法?雙方的武器是什麼?打法是什麼?各自的目標是什麼?怎麼才叫贏?怎麼才叫輸?有做空機制的情況下怎麼打,沒做空機制的情況下怎麼打?


沒有做空機制下就沒有多空大戰了。

無非看多VS看空,口水戰而已。

有做空機制下才會有多空對戰。

美國市場正好有倆我熟悉且比較典型的例子:HLF,TSLA。

HLF是明確主力多頭和空頭,TSLA是不明確多頭和空頭。

HLF來回拉鋸了2年,TSLA也交火了一年多,兩隻股票都遇到過逼空。

兩隻股票多方和空方博弈的關注點不同,空方借股票方法也不同。

其餘市場的經典案例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眾收購案。

打法么,這個就複雜了,一想要好長就不想打字了。。。。。。

難怪我拿不到贊,果然還是態度不到位啊。。。。。。

---------------------------------------------------------------------------------------

看看今天有沒有時間,有時間詳細說說,如果懶神不附體的話。

----------------------------------------------------------------------------------------

沒有做空機制就不多說了,只強調一點,沒有做空機制時,唱空方的觀點一樣要警惕。

唱空方甚至可能比唱多方更惡劣,唱空在沒有做空機制時是穩賺不賠好買賣。

有做空機制時。

還得搞清楚什麼才叫多空對戰。

80%情況下是沒有多空對戰的,最大的賣壓來自其他多頭,雖然吸引了一些禿鷲,但無關大局。

假如這時有一個機構非常想買入或者賣出,會有一些基於行為學的博弈。

總的來說就是儘可能利用這些禿鷲迷惑或者拖延同行,有時掩飾不成或許會手段略顯粗暴。

這會兒看起來似乎多空交火非常激烈,實際上時間尺度拉長點,市場風平浪靜。

不過這種純粹基於行為學的博弈對於trader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有空時參與其中有益於換位思考。

扯到這裡有點不到頭緒了,直到意識到誰特么喜歡多空對戰啊,都是逼不得已的。

優秀的空頭,比如國內大家耳熟的 muddy waters research和他家好基友rigrodsky long。

在選定目標做完調查後,都是同時發難,一個發布做空報告,一個發動起訴調查。

就是要讓管理層暫時手忙腳忙,無法快速做出反擊,方便他們獲利平倉。

至於偉大的空頭,這裡空白太小,寫不下了。推薦去看the big short/大空頭,品味下the greatest trade ever各中韻味。

然後就輪到群眾喜聞樂見的失敗空頭了,多空對戰往往發生在這個部分。

有我羨慕的Bruno Iksil,嫉妒的Bill Ackman,恨的,錯了錯了,同情的Brian Hunter們。

這些案子正好能反映多空對戰時,雙方的一些手段,和如何判斷勝負。

這裡先說Bill Ackman,因為他的故事最精彩,同時行為也是最理智的,某種角度上他只是功敗垂成。(絕不會告訴你僅僅是因為作為equity trader,對這個市場最熟。。。。。。)

這是股價。

紅點處為Ackman大致的成本價所在。

故事大體經過從下面可以了解。

Icahn VS.Ackman:金融電視節目史上最偉大口水戰(上)

Icahn VS.Ackman:金融電視節目史上最偉大口水戰(下)

那天整個trading floor都在看熱鬧,我下注會出現嗶嗶嗶嗶大獲全勝,印象頗深。

這裡主要關注兩點,逼空,和請求司法調查。

一旦陷入多空對戰,逼空是空頭永遠的軟肋。出於盈虧比不對等的考量,一旦空方獲勝優勢不明顯,就會招致大量禿鷲加入多頭,試圖直接逼迫空頭止損。也就是說,一旦陷入多空對戰的局面,技術面上一定是不利於空頭的,程度會有些差異。

一個公司的股票,在宏觀環境固定的前提下,股價受基本面和供需雙重驅動,當供需對自己極端不利時,獲勝的方法就是改變他的基本面。大部分股票類多空大戰,最後判定勝負的關鍵都在於此:如何影響公司的基本面。

空方手段大致不離發布做空報告,請求司法調查,直接起訴公司等。

多方手段主要有控制董事會,公司重組,發起收購要約等。

但一切的核心,始終在於影響公司的基本面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變化。

這個時候技術面的熱鬧本是無關痛癢的,一群禿鷲自娛自樂順便收割點韭菜罷了。

另外說些別的,大規模做空一個公司的股票,需要直接和長期投資者談妥出借時間,出借利率,回補條件。同時還要準備好詳細的法律文書,買入大量期權或者CDS來做PlanB預防對手可能的違約。這都是非常高昂的額外成本,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假如這個工作做的不夠到位,那麼參見另外一起做空案。。。。。

這也是我認為Ackman理智所在,雖然這次做空失敗告終,但風險始終在可控區間,其實是一次非常好的做空案例。

最後附送一個update:

打是親罵是愛?昔日「死對頭」Icahn和Ackman又成好朋友了

Bruno Iksil,身在倫敦的鯨魚養殖專家。倫敦鯨事件是什麼? - 金融

那幾個答案都是極好的,就不再贅述鯨魚養殖始末了。

只說這個案例里的獵鯨部分。

這些獵鯨人的行為只能說:great policy arbitrage。

迫使呆萌揮淚斬巨鯨的是一個既虛無縹緲,又實際可循的東西:風險。

任何機構,都不會去承擔極端風險,volcker rule以後,賣方機構這方面規定更為嚴格。

嚴格意味著強硬,往往還伴隨有粗暴。

雖然交易員們大多奉行never stop order,但實際上大家心裡也清楚,所有人背後都有一條懸崖。

大部分時候,胖胖的交易員們不會將懸崖暴露到對手的視野里,若情況不對會主動退出。

但,哈哈哈,好喜歡這個詞。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人或主動或被動吊在懸崖邊,並且因為七七八八的原因被其餘人知曉。這時候被市場要求朝懸崖邊擠一擠,讓個位置出來是必然。

這種機會是非常罕見的。

一來,對手盤的得知是非常困難的,除非對方吃了個駭人聽聞的頭寸以至於ABC來回猜,否則無法得知對手盤的具體信息。無法得知具體對手盤,你就無法得知對手的懸崖在哪。

二來,即使得知了對手盤,能估計出對手懸崖大概何處,也不意味著有絕佳的機會。可能是流動性非常充分,可能是已經完美對沖,可能是敞口最大風險可以接受等。

因此假如發現這種機會,一定要勇敢的咬上一口。

這種情況與上面股票博弈略不同,當抓住大魚時,交易品種的價格變動就足以迫使對方認輸。

說起來,這麼大隻的鯨魚,王總同事們只用3W美金的香檳用來慶祝有點太省了。

除開Bruno Iksil的倫敦鯨,上面的volkswagen併購案其實也算這一類 。

最後就是魔鬼/土豪交易員們了。

賣方有Jerome Kerviel這種大空頭,買方有Brian Hunter這種大多頭。

為什麼空頭正好在賣方多頭正好在買方。。。。。

這也是最粗暴的多空對戰,all short/buy,直到精盡人亡。

這個沒什麼具體好說的,違規操作,菜雞互啄。

也不對,Brian Hunter還是可以說一下的。他對於天然氣市場內在運作邏輯的觀察和總結是非常精彩的。貪婪驅使著他投下了一個無腦的賭注,要不然混到今天,知乎應該沒有地位比他高的。

這個答案挺不滿意的,還有很多可以補充的但說清楚好麻煩,就這樣吧,肚子餓了,吃肉去。

------------------------------------------------------------------------------------------

再也不寫長答案了。

拙計的表達能力要寫一個答案太痛苦了。

以後專心點贊。


327國債事件


用錢打的,哪方錢多,哪方就是贏家,哪方順應了大勢,哪方就是贏家。


單純的股市多空還不明顯,加上股指期貨等槓桿產品

空頭對行情看跌,裸賣出期貨,打壓市場,如果市場信心崩潰,等待下跌一定額度後,買回裸賣的期貨,平倉賺取差價


推薦閱讀:

無償推薦股票算不算是善舉,合適么,能不能跟?
炒股就是炒預期,這種說法對嗎?
當心了!下周一起,你的股票賬戶或被中止交易
沒人喜歡聽的話和沒人注意的事
聊聊美聯儲加息,講人話

TAG:股票 | 股票市場 | 股票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