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 P2P 網貸是不是和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情況有點類似?

問題比較啰嗦

前段時間讀了講美國金融危機的書《大而不倒》,裡面講到美國的金融機構將大量分散債務打包再散賣給投資者,自認為找到了一個低風險高利潤的賺錢方法,是一個多贏的結局,信用低的人借到了錢,投資者獲得了高收益並規避了風險,金融機構賺到了手續費。

在經濟向好的情況下,這個模式能夠行之有效,但是如果經濟下行,出現了原來認為不可能出現的大規模違約,就導致了極為嚴重的連鎖反應,因為債務經過多次打包、分包、槓桿,如書裡面所說:一家英國的教師退休基金根本不知道他自己買入的法國的某款低風險金融產品其實包含了美國次級債的槓桿產品(書不在身邊,大概這個意思)

書中提到:次貸危機中,甚至連我們公認最安全的貨幣基金(法國巴黎銀行旗下)都出現了暫停兌付的情況

=========↑美國的情況=============

=========↓大陸的情況=============

再看國內的P2P,我現在投資的項目有:餘額寶和陸金所。餘額寶不說了,陸金所3個月的項目回報率7%左右,半年的有7.5%,最近出的V8理財,一年期,30萬起,能到8.8%,個人覺得是非常驚人的收益(平安旗下公司擔保、接近信託收益卻比信託低很多的起步價)

但是我仔細看說明書,發現他就是債權轉讓的模式,即平安A子公司借錢給借款人B,A子公司再將債權拆分賣給網路投資者C、D、E...,投資者對平安A子公司的債權由平安的子公司Z來擔保。

再看其他的P2P公司,那些皮包公司、詐騙平台就不提了,宜信算是比較大的吧,他們的理財項目年化12%,一個計劃2、3千萬,推出來十幾秒預定光。

他們的操作模式就是吸收不同投資者的散錢,再去分散借給不同的借款人,高回報卻低風險,是不是和當初信誓旦旦的美國投行的說法一樣呢?因為分散了投資風險,即使出現個別違約都不會對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

看看他們的規避風險的方法:

陸金所有擔保公司,但是擔保公司也是平安旗下子公司,相當於哥哥給弟弟擔保,萬一他們的爸爸不行了,那兩兄弟都是自身難保。(雷曼等金融機構的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在交易中起初起到了擔保交易的作用,危機爆發後卻成了吞噬現金的黑洞,最後把宿主都給吃了***信用違約互換產品不知是否理解正確?***

P2P網貸有所謂風險備付金,10%,那麼10%以下是違約是安全的,如果出現超過10%的違約,平台也無能為力,再看宜信的散標,很多HR信用級別的借款人(按照宜信人人貸的信用評級依次為AA、A、B、C、D、E、HR),HR為最低,但這不妨礙投資者把錢借給他們,全部滿標,這樣信用等級的人,在傳統金融體系里可能是借不到錢的,但是他們穿了一身P2P的馬甲就能借到錢,這是不是風險?(美國的窮人原來是沒有資格貸款,買不了房的,但是因為有了債權打包再分包,貸款機構就願意借錢給他們了)

==============↓提問=============

綜上,我們是否能認為——中國的P2P金融行業暗藏著導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類似的易燃的導火索,有可能導致一次悲劇性的泡沫破滅,並讓中國投資者經歷一次刻骨銘心的風險教育?

但是我也想到了我國的金融玩法可能遠沒有美國來的複雜,那麼多層的打包、分包,槓桿化,也許中國P2P的確存在著風險,卻是不同數量級的風險。

我非業內人士,也沒什麼投資經驗、經歷過什麼經濟危機、沒有掌握許多數據並能理解其意義,瞎扯幾句,見笑了。。


完全不是一回事...

美國當年的金融危機是他們激進的房地產金融政策+貪婪的金融衍生品設計+沒跟上形勢的金融監管造成的。

激進的房地產金融政策讓很多不符合資質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也低息能跟兩房和商業銀行貸款購房。

貪婪的金融衍生品設計指的是兩房、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作通過發行金融衍生品把這些貸款層層分割、打包、組合發售給全世界的投資機構,由於交易鏈被拉長,投資人根本無法追索到原始的借款人。此外最終的貸款價值也隨著層層加碼喪失了本應有的合理價值。

沒跟上形式的金融監管指監管單位被華爾街利益捆綁,沒有在正確的時機出相應的監管政策。

再扯下去或許還有貨幣政策推波助瀾了一把。

國內的P2P,題主對幾個平台的基礎認識有明顯誤會,先解釋一下:

1、餘額寶不是P2P

2、人人貸不是宜信人人貸,是另一家公司,他們對借款客戶是有描述中提到的多級信用分級機制,但受限於國內信用數據不完善,那個評級沒什麼價值。如果看他們的信用標,大部分都是HR級,而機構擔保標和實地認證標都是A級。不要被這個評分級別唬住啦,基本沒用。機構擔保和實地認證都是跟借款人當面接觸且驗證了實際資料價值走了風控政策的,評級馬上A級。而信用標是純線上借款看不到本人資料容易造假容易遭黑中介詐騙因此絕大部分都只能是HR級。

以下為我整理的P2P投資者教育脈絡的一些前置問題,臨時寫的內容,歡迎斧正:

1、P2P和眾籌都是解決了實體經濟中過去金融機構(銀行)未解決的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個人融資難,從而逐漸得到上層的認可,從以前的發文禁止到承認金融創新到開始監管。

最新一個消息是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的講話:吳曉靈全面展望互聯網金融:「P2P和眾籌最有前途」

為什麼?因為P2P和眾籌跟比特幣、支付這些不一樣。他們確實能幫助從銀行借不到錢但資質又還不錯的人獲得新的融資渠道。這是能大大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對大環境來說,有點風險沒關係,收穫&>風險就行。對個人投資者來說,要自己能看得清風險,選擇性投入。

2、當前P2P不同產品模式,風險不同。理論上說面向工薪族的借款,其風險是小於面向企業的借款的(受益也小於),行業危機對個人收入衝擊有限。而工薪族借款,其用途往往是創業、購車、裝修與消費,金額偏低(人人貸是上限50萬但件均也就6W/筆),和動不動個人就要幾十幾百萬的房屋貸款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至於所謂的P2B,企業來跟眾P融資幾百萬甚至幾千萬,這種方式需要對平台和企業有更深的了解。如果確實資質還不錯但銀行不受理那麼其在P2B平台上的抵押物是否真實是否能快速變現?拿汽車來做抵押這種借款似乎就很受歡迎,前不久兩家汽車抵押類的平台都據說拿到了億元人民幣級的投資。我個人以為P2B的核心是該企業確實資質不錯、抵押物變現能力強,這種條件下選擇P2P是因為比民間借貸資金成本低,否則就有可能受行業危機和道德危機衝擊。因此能真正做好P2B的平台都很不容易,P2B的投資者要比P2P的投資者更多用心,當然標也相對好投一些啦……

3、一般人看著P2P借款如火如荼,實際背後有大量不符合資質的借款人/企業被拒掉。除非是騙子平台,否則任何一家P2P公司都會在風控上投入極大精力。發掘到符合資質的借款人/企業,才是P2P(含P2B)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此過去的P2P公司走的都是宜信線下布點的模式,後起的互聯網P2P走的是線上平台+線下布點的模式,有利這種平台走的是與機構合作讓機構提供借款人/企業的模式,大致是這三種吧。

4、為什麼都是長期借款?為什麼不用信用卡?為什麼不跟朋友借款?

長期借款能夠攤薄還款壓力,真實的借款人往往更願意選擇24期以上的借款,而不是想像中的長期利息大我就不借了。

信用卡本質上是個支付工具,只是因為銀行掌握了你的消費信息從而能夠選擇對你發放信用貸款。但是信用卡的信用貸款往往需要你購買東西時辦理分期,或者銀行根據你的消費記錄主動給你推薦信用貸款,不靈活不方便。此外信用卡的發卡量也並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覆蓋面那麼廣或者額度足夠大。如果是採用套現來獲得資金,那1成本得加上套現成本2可能停卡。

不跟朋友借款很正常。大額借錢誰借你,親戚都難借錢了現在。

……

所以,回到題意,當前中國P2P環境與美國08年金融危機是截然不同的:

1、大部分P2P平台(不分線上線下)做的都是小額信用借款,面向的借款人實際是符合資質但從銀行借不到錢的人,和美國沒有收入或者一點點收入就能貸款幾十萬美金購房,在單筆金額上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借款人還款能力上也不是一個級別。中國政府也並沒有創立兩房這樣的機構以激進的金融政策去鼓勵發放個人信用貸款。民間企業自負盈虧去做,風控做得挺好的。

2、P2P目前沒有金融衍生品設計,債權轉讓模式是合法的(具體可以自行搜索),早期線下P2P都是走這種模式。只要轉讓過程中通知到了原始借款人,該合同法律上就有效。只是現在的P2P會更多走先有借款人然後再找出借人的模式,平台在其中只是起個撮合作用。為什麼?錢來得太容易啦,幹嘛要走受爭議的債權轉讓模式呢?只要我能找到借款人,然後再找出借人不就可以了么,幹嘛要先找出借人付出利息成本,然後再對接借款人呢?沒必要啊!這都是不正規有風險且違背平台利益的做法。

在大部分平台上,比如在人人貸上投資給借款人,你會得到一份合同,上邊有借款人的身份證、真實姓名和相關借款協議,受法律保護。你是能追索到真實借款人的,不存在美國金融危機投資人找不到借款人的情況。

3、美國金融危機前,監管政策是放任。中國目前P2P的監管政策也是放任(嚴格點說應是觀察),但兩者有根本不同。美國當時的金融形式是激進的,而中國當前的金融形式太太保守啦,融資渠道少,投資工具少。如果07-11年中國監管層嚴厲打死當年的宜信和當年的人人貸,這幾年就不會有那麼多收穫了。

不過,由於國內P2P投資者教育不足,充斥了一些騙子平台、自融平台,部分投資者完全奔著高息去,屢屢發生一些P2P平台跑路倒閉的新聞。受制於這些壓力和媒體的不正確報道,民間有P2P行業監管的呼聲。

只是,與其說這是監管不足,不如說是投資者教育不足。應有的財經媒體並沒有去正確認識行業正確教育投資者。可是,難道過去他們就做好股票教育和基金教育了嗎?不照樣是以爆眼球新聞為目的?同樣的,在P2P教育上他們依然做不好。

投資者教育不是媒體高高在上宣講的做法,你一主編/主筆或許還沒有一個老投資者有真知灼見。需要相關人員真的把心跟投資人貼在一起,利用互聯網產品設計手段,建立一個包容度高的認知框架。

前幾天看數據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數近6400萬,這可以說是被P2P和餘額寶教育出來的用戶(眾籌相對貢獻量小)。這些用戶散落在各大互聯網金融業務平台里,可是,投資者教育有哪怕一點點跟上了嗎?是否還是平台不痛不癢的發點公關稿,或者第三方平台走老式的Discuz模式?或者新浪門戶模式?可新浪自己都不怎麼樣還學他呢……或者金融產品超市模式?這種模式只指望投資者來你這裡購買產品可你為投資者做了什麼?

P2P有風險,但要正確引導投資者看待、認識其風險,以P2P目前的收益和風險保障機制,絕對值得短期(1年)內將其作為投資中的一個配置(11年就開始投P2P的現在都輕鬆賺了不少吧?),至於長期,誰說得好呢,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更好的投資工具出來。

金融創新都是有風險的,但是只有金融創新,才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如果這項金融創新是能促進實體經濟的,那就不會有大問題。中國目前的金融環境,是創新太少而不是創新太多了。

=================

利益相關:剛變成P2P從業者不久...

看更多P2P投資者有價值信息,請關注 P2PCN

http://weixin.qq.com/r/djg7I93E94CIrZlA921k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覺得一樣的。只是規模沒那麼大。

在監管不完善的情況下,p2p平台作為盈利的中間商,面對業務經營壓力,必然會為了增加借貸項目,從而逐漸放鬆對風險的控制,造成不良信用貸款增多。另外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資信平台,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很難完全收集,很難知道借款人是否在多個p2p平台借款。

如果發生大量信用違約,那麼肯定想雪崩一樣波及各大p2p平台。

不過畢竟p2p的規模不大,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傷害肯定遠遠小於次貸危機


算了吧,按道理來說,越大的機構,信任程度應該是越高的,國內大機構信任程度還如此低的情況下,談P2P?P2P看起來信用不比地下錢莊好多少。地下錢莊,給的高的月息百分之十幾,半年多都翻倍,為啥選個P2P?

不管怎麼分籃子裝都沒用。有個人說的很好,分籃思想其實沒啥好的。只是拿一個風險和另外一個風險對沖,如果風險程度是一樣的對沖,其實你分不分籃,都是一樣的概率。


網貸中國 http://www.wdzg.com


次貸危機最大的問題是,證券資產的標的房產存在明顯泡沫,已經遠遠偏離價值,而且數目巨大導致很多人真的還不起

現在國內的P2P對應的資產都是房車抵押,還有一些小額貸款,風險係數小很多

但國內的P2P確實借鑒了華爾街的資產證券化的手法,加上國內監管比較嚴格,還沒有到泡沫起時


推薦閱讀:

江南憤青:十篇文章看懂次貸危機(一)
次貸危機之後的金融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
次貸危機是怎麼回事?
如果不久的將來中國發生次貸危機,那麼作為老百姓現在可以做的準備或預防是什麼?

TAG:次貸危機 | P2P網路借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