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佛教消除妄想與現實社會追求功名的衝突?

還想提一問 也是很久的疑惑 佛教所追求的是去除妄想 分別 執著 那麼我們在世間 肯定都是有所追求的 工作的升職 學習的進步 不都需要我們慾望的驅使 我們的執著 我們如何平衡和如何看待佛教這種思想與我們現實的結合和衝撞呢?如何作用佛教的思想在日常呢?


我們要拋棄的是對一切的執著。而不是一切


如何平衡,其實不需要平衡,因為消除貪嗔痴和積極生活絲毫不衝突。你可以認真學習,追求高品質生活,佛陀的教導是希望你消除「執著的」追求,就是得不到高分,高職位就痛苦,得到這些就欣喜不已。由於「執著」成功而不擇手段,一旦失敗就覺得接受不了,痛苦異常,這樣的引起痛苦的「執著」才是需要消除的,並不是連追求一起消除。

您可以好好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但要去除這些「執著」,做到得失不驚,這樣才能快樂生活。

佛教是去除您對事物的貪嗔痴,以達到消除煩惱的目標。

並不是連事物一起拋棄了~

祝幸福~


關於這個問題,佛法對「欲」並無意見,四如意足之中還專門有「欲如意足」這一項,作為一個人,思想行為驅動環節中的欲不是必須和貪掛鉤的,三毒中的貪並不是人思想和行動所必須,作為一個佛弟子在世間生存做事修行,完全可以不違佛法,遠離三毒。建議認真研習《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以及上下文部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清凈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云何善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空,無相,無願。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舍。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去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凈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侯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云何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舍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佛子,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穩

伎樂聚會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願眾生 舍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升樓閣 當願眾生 升正法樓 徹見一切

若有所施 當願眾生 一切能舍 心無愛著

眾會聚集 當願眾生 舍眾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戶難 當願眾生 隨意自在 所行無礙

舍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入僧伽藍 當願眾生 演說種種 無乖諍法

詣大小師 當願眾生 巧事師長 習行善法

求請出家 當願眾生 得不退法 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 當願眾生 勤修善根 舍諸罪軛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 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

著袈裟衣 當願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

受闍黎教 當願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受和尚教 當願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

受具足戒 當願眾生 具諸方便 得最勝法

若入堂宇 當願眾生 升無上堂 安住不動

若敷床坐 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結跏趺坐 當願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修行於定 當願眾生 以定伏心 究竟無餘

若修於觀 當願眾生 見如實理 永無乖諍

舍跏趺坐 當願眾生 觀諸行法 悉歸散滅

下足住時 當願眾生 心得解脫 安住不動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著下裙時 當願眾生 服諸善根 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 當願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 當願眾生 獲勝善根 至法彼岸

著僧伽黎 當願眾生 入第一位 得不動法

手執楊枝 當願眾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凈

嚼楊枝時 當願眾生 其心調凈 噬諸煩惱

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嗔痴 蠲除罪法

事訖就水 當願眾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凈調柔 畢竟無垢

以水盥掌 當願眾生 得清凈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當願眾生 得凈法門 永無垢染

手執錫杖 當願眾生 設大施會 示如實道

執持應器 當願眾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發趾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

若在於道 當願眾生 能行佛道 向無餘法

涉路而去 當願眾生 履凈法界 心無障礙

見升高路 當願眾生 永出三界 心無怯弱

見趣下路 當願眾生 其心謙下 長佛善根

見斜曲路 當願眾生 舍不正道 永除惡見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見路多塵 當願眾生 遠離塵坌 獲清凈法

見路無塵 當願眾生 常行大悲 其心潤澤

若見險道 當願眾生 住正法界 離諸罪難

若見眾會 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見大柱 當願眾生 離我諍心 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應敬禮

若見高山 當願眾生 善根超出 無能至頂

見棘刺樹 當願眾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見樹葉茂 當願眾生 以定解脫 而為蔭映

若見華開 當願眾生 神通等法 如華開敷

若見樹華 當願眾生 眾相如華 具三十二

若見果實 當願眾生 獲最勝法 證菩提道

若見大河 當願眾生 得預法流 入佛智海

若見陂澤 當願眾生 疾悟諸佛 一味之法

若見池沼 當願眾生 語業滿足 巧能演說

若見汲井 當願眾生 具足辯才 演一切法

若見湧泉 當願眾生 方便增長 善根無盡

若見橋道 當願眾生 廣度一切 猶如橋樑

若見流水 當願眾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見修園圃 當願眾生 五欲圃中 耕除愛草

見無憂林 當願眾生 永離貪愛 不生憂怖

若見園苑 當願眾生 勤修諸行 趣佛菩提

見嚴飾人 當願眾生 三十二相 以為嚴好

見無嚴飾 當願眾生 舍諸飾好 具頭陀行

見樂著人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歡愛不舍

見無樂著 當願眾生 有為事中 心無所樂

見歡樂人 當願眾生 常得安樂 樂供養佛

見苦惱人 當願眾生 獲根本智 滅除眾苦

見無病人 當願眾生 入真實慧 永無病惱

見疾病人 當願眾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見端正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 當願眾生 於有惡人 不加其報

若見沙門 當願眾生 調柔寂靜 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 當願眾生 永持梵行 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 當願眾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 當願眾生 堅持志行 不舍佛道

見著甲人 當願眾生 常服善鎧 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 當願眾生 永離一切 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 當願眾生 於諸異論 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 當願眾生 得清凈命 不矯威儀

若見於王 當願眾生 得為法王 恆轉正法

若見王子 當願眾生 從法化生 而為佛子

若見長者 當願眾生 善能明斷 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 當願眾生 恆守正念 習行善法

若見城郭 當願眾生 得堅固身 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 當願眾生 功德共聚 心恆喜樂

見處林藪 當願眾生 應為天人 之所嘆仰

入里乞食 當願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 當願眾生 入於一切 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 當願眾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見不舍人 當願眾生 常不舍離 勝功德法

見能舍人 當願眾生 永得舍離 三惡道苦

若見空缽 當願眾生 其心清凈 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當願眾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當願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見慚恥人 當願眾生 具慚恥行 藏護諸法

見無慚恥 當願眾生 舍離無慚 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法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 當願眾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從捨出時 當願眾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 當願眾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盛暑炎毒 當願眾生 舍離眾惱 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 當願眾生 證無上法 究竟清涼

諷誦經時 當願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諦觀佛時 當願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頂禮於塔 當願眾生 一切天人 無能見頂

右繞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繞塔三匝 當願眾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贊佛功德 當願眾生 眾德悉具 稱嘆無盡

贊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睡眠始 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金剛經中有行動指導:應如是生清靜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在工作中,行動上,努力地工作,心不要執著於升職不升職上,升職了,也不特別喜悅,不升職,也不特別難過,讓心保持在一種不那麼容易波動的狀態上。

在學習中也如此,行動上,認真地去學,心中不要執著於分數、名次。分數高了,是正常的,分數不高,也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使心保持一種如如不動的,但又不是心死如灰的狀態。

我很欣賞 @楊樂的回答:我們要拋棄的是對一切的執著,而不是一切。


謝邀。上面已經答的很好了,我來是抖機靈的。

這是生活。

這是佛法

想要平衡?恩,先問問老虎答不答應。


記得百喻經上有個譬喻,一個人想要喝水,到了河邊,又不喝了回頭就走,人家問他為什麼不喝,他回答說一下又喝不完一河的水,那還不如不喝(大概意思應該是這樣)。人總會把學佛定義為無欲無求,然後望而怯步。個人覺得,學佛本身不應該成為一種負擔,只需要把它安放在你能接受的位置就好。一步一步來,相信題主以後會知道自己該選擇什麼。


我對這個問題是這麼理解的:佛法要我們摒棄的是執念,而不是執著。

執念是一種結果,執著是一個過程。

執念是對事物好壞的判斷,覺得得到了就高興,得不到就痛苦。由於有了好與壞的執念的判斷,人就會隨欲而思,隨欲而行。為滿足執念不擇手段,「成功」了就欣喜,就放縱;失敗了就痛苦,就懷疑。這是佛法要我們自己去覺察,去消除的。

執著是對生存的一種狀態,保持正念,保持專註,實時覺察。消除貪嗔痴,積極生活,認真學習,追求高品質生活和精神的升華。


放不下就拿起來,拿不起來就放下吧!

記得一則禪(xin)宗(ling)故(ji)事(tang),大意是說:青年問禪師,我心中一直有名利的妄念,如何才能放下。禪師沒有說話,只是給他一塊磚頭,讓他舉著不要放下。青年照辦,舉了一個時辰,手酸想放下。禪師喝令他不要放下,青年只好繼續勉強支撐。又過了一個時辰,青年實在舉不動了,禪師淡淡地說,拿不起就放下吧!青年頓悟。

你放不下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的拿起,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拿起,而空談放下,是可笑的。只有拿起來,你才知道要不要放下。只有經歷了人生,你才懂得取捨。

你想創業,你想發財,你想得名和利,那麼就去追求吧。當你因為苦苦維持一家公司感到吃力的時候,當你經歷破產,合伙人勾心鬥角分資產的時候,當你見過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時候,當你的心理承受不了了的時候,自然會放下。

有人要問了,如果我創業很順利,成功了呢?對於這種人,我只想說,我們做朋友吧!


其實問這個問題,就意味著已經選擇了世俗,或者說,心還在紅塵里。

真的心在佛學裡的時候,是不會問這種問題的。

問這個問題就意味著你不知道人生好多事是早已預定在那裡的,我們以為此刻的追求,不過是沿著早已寫下的路,要有多強大的心,才能逃脫命運。

說偏了,佛學的層次遠高於此。在那裡,命運不過是因果的細微末節,塵世不過是一剎那,所有的執著不過是認假為真。

說不下去了,因為我不是真正的懂得,去讀佛經吧!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入了門,是好的開始,修行的路跟打怪升級好像,一級級的升上去了,才明白,明白了就是明白,不明白的,得走到那,才能明白。


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顯現不縛執著縛」

好好去生活去追求一切,同時不忘了觀察自己的內心。生活就是旅程,做自己想做的,同時又有佛法來讓你看自己的內心。

因為佛法不是條條框框,而是「自凈其意」

永遠記住,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住題主擁有快樂豐富的人生!


您的問題等價於如何在日月同時掛在天空的時候保證月光不受日光的影響.你覺得有可能嗎?一定是傾向於一方的.哪怕你詭辯再好能說服自己也能說服別人,一旦去實行的話到最後一定是竹籃打水的啊.


推薦閱讀:

現在人對禪修到底知道多少,禪是什麼?
禪學 禪修 禪商三者合一才能在生活中起大用
禪給予她真正的美,自帶香氣,由內及外
如何找到優秀的禪修導師可以很好地指導修習止禪和觀禪?
內觀療法和內觀禪修有什麼區別,區別在什麼地方?

TAG:佛教 | 宗教 | 佛學 | 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