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怎麼確定某個金屬是放射源?

因為平常我們並不知道掉在地上的金屬,塑料或者其他的對自己有害, 所以我們該如何鑒別哪些是對身體有害的呢?

或者更大範圍的, 日常生活中, 我們怎麼知道哪些材料對自己有害?

(新聞出現後,瞬間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到處是危險, 有一種恐懼感)


放射源丟失一般發生在工地,普通人是接觸不到的。我聽說的放射源丟失致害全是不知道的民工把那玩意當成鑰匙鏈撿回家去玩了...

要辨別的話,一般放射性金屬是很重的,你可以掂一掂金錠試試,如果感覺比金錠還重就比較可能是放射性或者有毒金屬了...也有很多同位素材料的放射源 比如鈷60,可能沒有金子密度那麼大,這個時候你可以拜託朋友貼身戴在身上幾天,如果過幾天朋友沒死的話呢,就可以放心接觸啦!

另外關於恐懼感,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超過20萬,致傷致殘不計其數。感覺你更應該擔心這個....


關於放射源, 習慣上常把用於γ輻射照相探傷、放射治療、輻射加工和輻射效應研究等目的的γ放射源,專稱為輻射源。

日常生活很少能碰到,醫院有可能碰到(放療等),工廠碰到概率更大一些(探傷)。

對照下日常輻射劑量:

西弗,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為1西弗。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日常工作中不接觸輻射性工作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因為空氣中的氡輻射)為1000-2000微西弗。宇宙射線400微西弗,吸入(主要是氡)
2000微西弗 ;食入(鉀-40等)300微西弗。

飛行機組人員年均接受天然輻射的有效劑量為3000微西弗;採礦人員年均接受天然輻射的劑量為2700微西弗

醫療輻射照射,拍一次胸片的照射劑量為120微西弗;胸透為1100微西弗

一次小於100微西弗的輻射,對人體無影響。 一次性遭受40000微西弗照射會致死。

如果你不在工廠礦廠工作,也不再軍工工作, 又不在醫院工作。那好吧,你這輩子都見不到放射源。


真的害怕的話,買個蓋革計數器吧


推薦閱讀:

瀝青集料
聚焦丨當代藝術中材料形式的多樣構成
為什麼金針菇不好消化,容易以食物原型從腸道排出呢?
神之傑作—智能紡織物發電
回收舊塑料的3D列印筆

TAG:健康 | 電磁輻射 | 材料 | 金屬 | 電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