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有哪些觀點令人難以贊同?

以下問題來自我的讀書報告,這也是我讀後覺得書中模糊的地方,苦苦思索不得解,希望各位知友能為我指點迷津

首先,在書本的後記中,作者提出了為什麼好像擁有良好先天條件的中國最終卻被征服的問題。他的回答是一切原因都歸結於中國的地形平坦,

易於統一。然而,西方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是西歐,這個地區實際上也是非常平坦的,交流起來障礙比中國南北交流小太多了。那麼,為什麼西歐始終沒有統一?

其次,有一些細節問題沒有進行交代。我想到的幾點是,為什麼馴化動物中沒有提到過魚?中國的俗語是「雞鴨魚肉」,魚絕對屬於重要的食物

來源,為什麼戴蒙德卻沒有提到過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的魚對於各個地點是否有馴化上的差距?是否魚屬於各個地區都有的食物?其次,為什麼只有地中海地區的

氣候適合植物生長。他給出的理由是,只有這個地區的植物才能滿足一年期內的快速生長,從而滿足人類的需要。然而,東亞的溫帶季風性氣候也要求植物在冬季時

候休養生息,夏季快速生長,為什麼戴蒙德卻絲毫未提?類似這樣的疑問還有很多,讓我疑惑不解。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解釋為何在貫穿中國和地中海的那個緯度內誕生了最初的文明,以及西方為何主宰世界。

1.西方為何主宰世界?

先從這個更大的問題,即西方為何主宰世界說起。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一個老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和從這個問題所延伸出的無數問題,西方史學界進行了大量爭論,甚至發展出無數學派。本書就是仍在進行的爭論的一個反映。

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主要分為兩類,分別為長期註定理論和短期偶然理論。

長期註定理論的觀點是,自從史前時期,某一關鍵因素使得東西方判然有別,從而決定了工業革命必然發生在西方。至於這一關鍵因素是什麼,以及它如何開始發揮作用,長期派內部產生了激烈分歧。諸如物質因素如氣候,地形,自然資源。以及無形因素如文化,政治或宗教。強調物質因素的人傾向於把因素開始發揮作用的時間看的極為漫長,比如15000年前,冰河時期末期甚至更為久遠的年代。強調文化因素的人把因素開始發揮作用的時間看的稍微短一些,比如1000年前的中世紀,或者2500年前的蘇格拉底和孔子生活的時代。

2.長期註定理論

粗略看來,在1750~1950年,幾乎所有解釋西方為何主宰世界的理論都是長期註定理論的變體。其中最有名的版本是歐洲人在文化上擁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追根溯源至聖經。18世紀的知識分子重新尋找了一個源頭,他們認為,2500年以前,古希臘人創造了一種以理性,創新和自由為特徵的文化,使得歐洲人與眾不同。他們承認東方人有自己的文化,可東方的傳統是無序,保守和等級森嚴的,無法與西方思想匹敵。由此,他們的答案是因為他們有優越的文化。

到了1900年,在西方的經濟和軍事優越性中掙扎的東方知識分子往往最後接受了這一論調。19世紀70年代,福澤諭吉認為,日本的文化大多源於中國,而中國在遙遠的過去就已經誤入歧途。雖晚這個問題是長期註定的,但也並非不可動搖。通過摒棄中國的影響,日本也可以達到完全開化。

而中國知識分子的觀點與日本形成對照,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宣稱,中國的傳統從根本上說仍然是完好的,中國只需要造些汽船,買些洋槍。而1895年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意識到問題的深度遠遠超過了擁有合適的武器。到了1900年,中國知識分子也開始追隨日本的道路,結論與福澤諭吉觀點相同,通過摒棄過去,中國也可以迎頭趕上。

但是,西方一些人認為東方不可能趕上。因為他們認為,文化使西方登峰造極,但那並非西方主宰世界的根本原因,因為文化本身是有物質起因的。他們的觀點是,東方過於炎熱,或者瘴癘盛行,故而無法培育出像西方一樣具有創新精神的文化,或者因為東方人口過密,消耗了所有的剩餘產品,人們的生活水平只能維持在一個很低的層次上,因而無法產生像西方那樣自由,前瞻的社會形態。

而從政治角度對此問題提供的答案中,馬克思的版本影響最大。馬克思認為,政治才是確立西方主宰地位的真正因素。數千年來,東方國家是如此的極權和強大,以至於阻礙了歷史發現的潮流。古代的歐洲從封建主義進化到資本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又帶來了共產主義,而東方卻滯留在君主專制階段,無法走上與西方一樣的道路。後來列寧和他的追隨者毛澤東等改進了馬克思的理論,聲稱一場革命的先鋒運動可能將古老的東方從沉睡中驚醒。

21世紀,史學家們發現了一些似乎並不符合長期註定理論的史實,而長期派據此修正了自己的理論。例如,當歐洲的航海大發現時代剛剛開始時,中國的航海技術遙遙領先。

幾本重要的著作爭辯到,鄭和的例子也符合長期註定理論,只是解釋更加複雜。例如,戴維 蘭德斯在《國富國窮》

中,認為中國人口密集,故而偏好集權政府,而密集的人口又削弱了統治者從鄭和航行中牟利的動機。因為所向無敵,大多數中國皇帝擔心的不是以及如何獲得更多財富,而是貿易可能使不受歡迎的商人階層致富。又因為國家非常強大,他們可以禁止這種危險的做法。

賈雷德 戴蒙德關於西方為何主宰世界的問題給出的答案是歐洲的半島地形使得小王國有能力抵禦潛在的征服者,因此偏好分散的政治權力,而中國更為渾圓的海岸線使得中央集權而不是諸侯割據成為偏好。由此帶來的政治統一使得15世紀的中國皇帝能夠禁止鄭和那樣的航行。所以《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的觀點是長期註定理論中的地理影響派。

而20和21世紀日本和中國,韓國的崛起,似乎無法再契合長期註定理論的模型。我們需要將老問題暫且擱置,而提出一個新問題:不是西方緣何主宰,而是西方是否主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長期註定理論就是為一個並不存在的西方主宰地位尋求遠古解釋,自然就是一直空談。

3.短期偶然理論

這種不確定性帶來一個結果是,一些西方歷史學家已經發展一整套新的理論,解釋為何西方曾經主宰世界,而今卻喪失了主宰地位。即短期偶然理論。它們比長期註定理論要更為複雜,並且這一陣營內部也存在嚴重分歧。但有一點是他們一致贊同的,即長期註定理論的幾乎所有觀點都是錯的。西方並不是在洪荒年代就已經確立了全球主宰地位,直到19世紀以後,在鴉片戰爭簽夕,西方才暫時領先於東方,即使是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偶然的。

對於當代學者對此問題的討論,不得不提曾經在學術界引起很大震撼的「加州學派」,代表人物及著作:李中清、王豐《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弗蘭克的《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彭慕蘭的《大分流:中國、歐洲與近代世界經濟的形成》。加州學派的主要特點為世界體系的去歐洲化,並注重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繫的研究,並切在方法上注重社會經濟發展道路的比較。

20世紀90年代,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王國斌,彭慕蘭以及王豐主張不管從哪一方面考察,遲至19世紀,東西方之間的相似之處仍然要比差異之處多的多。

安德烈 岡德 弗蘭克認為東方的條件實際上比西方更有利於工業革命的發生,但是偶然因素的介入改變了這一狀況。哥倫布的錯誤標識著歐洲在世界體系中地位發生變化的開端。而後白銀供應縮水引發亞洲政治危機,卻促使歐洲開始實現工業機械化,以製造在亞洲市場更有競爭力的產品。1750年後人口增長,在中國導致貧富分化,引發政治危機。在英國,則為工廠提供了廉價勞動力。

而傑克 戈德斯對此不敢苟同,他認為,直到1600面以前,東西方的優勢大致相當,都由強大的農業帝國統治,複雜的神職系統守衛著古老的傳統。18世界,從英國但中國,遍布瘟疫,戰火,將這些社會推向崩潰邊緣,然而大多數帝國還是恢復了元氣,重新鞏固了正統思想統治。 而西北歐的新教徒摒棄了天主教傳統。正式這種反抗行為推動著西方走向工業革命,掙脫古代意識形態的束縛。而這些都不是長期註定的,一些偶然事件本來有可能完全改變整個世界的進程。

彭慕蘭在《大分流》中認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原本便是一個偶然事件。1750年,東西方都在走向生態災難。而西歐,尤其是英國,只是運氣好而已。與弗蘭克的觀點一樣,西方的運氣始於發現美洲,從而產生了一個能為工業生產提供動力的貿易系統。但與弗蘭克不同,他認為遲至1800年,歐洲的好運仍然有可能喪失。為了給英國早期粗糙的蒸汽機提供燃料,需要大量的木材,事實上,人口擁擠的西歐無法提供如此大量的木材。就在這時,第二次幸運降臨:英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便於開採的煤炭儲備。西方一夜之間克服困難,主宰了世界,根本不是長期註定的,這只是最近發生的一個奇特的巧合。

儘管兩大理論派別內部都有諸多分歧,但是它們之間的戰線劃分了兩種關於世界如何運行的涇渭分明,針鋒相對的理論。有些長期派認為,短期派只是在兜售以次充好,政治上正確的偽學術;短期派則回應,長期派是親西方的辯護士,甚至是種族主義者。

有時間再補充完這個問題和書中提到的另一個問題的討論,也是這本書的重點:為何在貫穿中國和地中海的那個緯度帶內誕生了最初的文明。


中國是國際鐵礦石的最大買主。2008年中國共進口4.4億噸鐵礦石,佔全球海運鐵礦石比重約為52%;而日本進口約1.0526億噸,佔比重約12.3%;韓國進口0.4954億噸,佔比重約為6%。

上帝給了一盤萬里無礦的文明開局。

而進入現代文明的門檻就是鋼鐵。

不光我們貧礦。日本韓國也貧。

所以晚進一點很正常。

當年張之洞,太祖都沒有想到現在會是這個樣子吧。

世界鋼鐵產量第一是中國(不含河北)

第二是河北(不含唐山)

第三是唐山(不含瞞報)

第四是瞞報

鋼鐵洪流時代早隨著伊拉克的炮響而灰飛煙滅。

半導體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晶元時代方興未艾。

下一步會是哪裡?天朝不會再落後了。


提問讓人無力吐槽。

1。誰說西方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是西歐?平坦的西歐與西方文明發源地有芝麻綠豆的關係么?

看了西歐的地勢地形圖,海邊,平坦,沒錯。問題在於,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是古希臘,不關西歐什麼事。以愛情海為中心的這些地區,地形支離破碎。(見下圖)

作者為什麼說地中海?因為這些文明起源地就在地中海裡頭。(見下圖)

2。魚在人類肉食中佔有多大比重?

下圖是2000年~2009年中國家庭人均購買肉類數量表。其中,豬肉排第一,家禽排第二。通過簡單計算可知,魚肉排在牛肉、羊肉之後,人均購買量小於0.1kg。

又查到古希臘人的飲食:「古希臘人的主食是麵包和麥片粥。他們常吃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魚,至於其他肉類,除了飼養的豬和偶爾捕獲的鹿、野兔等野味以外,很少吃其他肉類。」(維基百科:古希臘飲食文化)

以上第一點說明中國人主要吃豬肉,魚在當代中國人的肉食佔比非常小;第二點說明古希臘居民主要吃小麥製成品。

3。魚算不算馴養動物?有沒有必要馴養魚?

地中海周圍的居民在地中海里馴養魚,實在沒這個必要。要吃魚,出海打撈即可,包括現在。

我們說馴養動物,主要指的大型哺乳動物(豬牛羊馬),以及家禽(雞鴨鵝)。為什麼?因為上邊說了,這是人類主要的肉食來源。為什麼不馴養魚?因為在河邊的,下河捕撈即可;在海邊的,下海捕魚即可。

魚在豬牛羊馬雞鴨鵝這些肉食巨頭面前,是芝麻綠豆的問題,或者說,實在不是問題。


1.在大規模遠洋捕撈技術成熟前,魚在食物里占的比重極小.在現代歐美絕大多數魚類還是靠海洋捕撈.人工養殖是現代科技下的產物.

2.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什麼時候成了西歐?

英國.西班牙.義大利都各自被天險保護.註定了歐洲容易出現地區強權.

3.亞洲地區成功訓化的水稻因為對水的需求太高不容易普及.


基本上一字不漏地通讀全書,逐一回答題主的疑問。

首先書里比較詳細地說明了,西歐不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糧食的種植以及文字從新月沃地區域(今伊拉克)自西向東傳播,經由地中海才到達西歐。

而西歐的地勢談不上平坦也談不上崎嶇,恰巧是作者所說的中等程度的分隔。地區之間可以交流,又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法國和西班牙之間隔著比利牛斯山脈,法國和英國之間有英吉利海峽,阿爾卑斯山橫跨了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奧地利。

其次,作者的觀點是,對於大型動物(馬,牛,駱駝,草泥馬等)的馴化更可能對文明走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牛極大提高了農耕效率,馬則是運輸和戰爭中最重要的助力。中國古代不斷地受到外族入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蠻族擁有更為強大且機動的騎兵部隊。

而只能作為食物的動物(豬,雞,羊,魚等)的馴化對文明的貢獻是較小的。豬因為佔據著東亞民族動物食物的主導地位,出鏡率稍高。魚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日均蛋白質,所以在書里沒有存在感也是理所應當。如果仔細閱讀,你會發現作者至少提到過一次對於魚的馴化:新幾內亞某個地區的農民因為挖水渠系統養魚而人口激增。

最後一個問題,作者確實說只有西歐地區的植物才能滿足一年期內的快速生長,從而滿足人類的需要。但這句話是有語境的。這裡的語境是:作者試圖解釋為什麼從新月沃地傳到地中海的作物在地中海生長得更好。地中海比起新月沃地有更好的氣候條件,而新月沃地為了不斷地出產糧食,環境遭到了破壞,所以導致今天,糧食的發祥地之一已經不產糧食了,反而是地中海地區成為了糧倉。

這個語境跟中國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們的糧食生產不是從新月沃地借來的,是獨立自主開發的,種的東西也和新月沃地不一樣,所以沒什麼可比性。

最後,試著從更高的角度回答題主的問題。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人類史觀,非常偏向地理決定論。本書的主幹是,由獨立發展的兩塊大陸的戲劇性碰撞(歐洲與美洲)開始回溯,探討為什麼是歐洲人消滅了印第安人,而不是反過來。是民族本身的差距?還是因為有的民族的出生點太差?直接答案就在書名上,因為歐洲人擁有槍炮,對病菌的抗體以及鋼鐵科技。但如果一直往前回溯,會發現槍炮,病菌和鋼鐵是糧食的集約型生產,動物的馴化導致的。而是否擁有可馴化的動植物和適宜的地理環境又是糧食生產的基礎。

由此導出作者的觀點:森林巨魔和暗夜精靈本來沒有智力和創造性上的區別,只是暗夜精靈的出生點恰巧有月井可以補血加魔,才衍生出了更複雜的文明社會,發展出了魔法,文字,外交手段,最終在戰爭中擊敗了巨魔,讓森林巨魔變成了野怪。

但沒有哪個模型或者理論是可以解釋一切問題的,這個也不例外。作者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按理來說中國是世界最早的糧食產地之一,並且地理條件優越,科技和經濟一路領先世界上千年。但為什麼中國在十六世紀後就停滯了,以至於徹底落後於西方,還險些被征服?

作者對模型提出的補丁是:中國地理過於平坦,以至於長久以來一直是統一的大帝國。而對於一個沒有競爭對手的大帝國,創新和發展完全受制於統治者的態度。皇帝的一個決定就能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明朝說海禁就全國海禁,而西歐則相反,哥倫布拜會了很多國家的貴族,雖然吃了很多憋,最後還是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加這麼一個補丁聽起來確實有些牽強。我認為作者對東亞文明的認知還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列舉的事例有有些奇怪。比如經常說中國文字是個很落後的系統,比如想用和牛一千克超過100美元論證牛是很晚被引進日本,因而數量不多。。。拜託和牛那麼貴完全是因為好吃吧。。。


西方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是西歐

兩河希臘羅馬。。。這麼清晰的環地中海節奏,怎麼就西歐了呢。


說句廢話吧。此書問世已經20年了,以社科理論的更新換代速度來說,再過個20年,那本書裡面一半以上的原創性觀點都多少存在問題,但是這並不能抹殺它所帶來的思維衝擊的影響力。這就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想想馬克思的經濟理論的現在的尷尬地位就知道,想提出絕對正確觀點是多麼難了。

扯遠了。


馴化動物不僅僅為了蛋白質,裡面談馴化動物主要和交通與工具有關。(蛋白質對應食人風俗

魚又不能拉磨犁地,就算是出傳奇魔法師所羅門的以色列,也只有一小撮人能拿大魚當交通工具

氣候講的是作物馴化後遷移的便宜程度,所以需要路徑上氣候有相同的季節遁環。所以才說橫向大陸和縱向大陸。

另無記錯的話,東亞產糧區長期在40N以南,和地中海差不多緯度

說起來,呆萌德這書似乎很像失控一類講信息的(逃


地理因素對中國的統一是決定性的。

中國處於最大的農業文明區與最大的游牧文明區衝突區,這種衝突決定了農業文明只有通過加強內部團結才能生存下來。

秦國本來就是游牧的基因,沿黃河順漢而下,滅中原各國有天然地理優勢。

秦滅的主因之一就是修建防禦游牧文明的長城而內耗太大。

漢武帝是中國大一統集全形成的又一標誌人物,他通過在內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方面強化集全,戰勝了匈奴。

秦皇、漢武是中國大一統的標誌人物,他倆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調子。這調子背後有地理原因。

正是因為面臨游牧外患的威脅,中國內部才形成了強有力的大一統。這不是和孟子所說的有點像嗎?「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西歐平是平,但缺乏強有力的外部刺激,不但形成不了大一統,反而長期保留著大量的小型封建國家,這和中國周代的分封有類似,大大小小的封國數以百計。

周也一直受游牧的衝擊,比如西周滅亡,除了周王胡作非為,犬戎入侵是重要原因。


關於輪子的故事:

墨西哥發明了輪子,但是因為大型牲畜提供動力,所以一直淪為孩子的玩具。

--

我對這個結論非常不認同。 中國有獨輪車,其運輸能力絕對比人力強大。一個成年人可以運輸三四百斤(獨輪車),如果是純粹的體力抗,我看一般不會超過200斤吧?

為什麼有輪子沒能發展出獨輪車用於運輸? 純粹歸咎於沒有牲畜我覺得太牽強了。


此書的價值在於跨學科觀點。這也是這本書看得我最驚嘆和感慨的地方:科學已經各自為政分道揚鑣在各自領埋頭深挖很久了,結果只是局部複雜度增加而沒有實質突破,而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要跳出局部看整體才能見全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可能不是那些結論,而是一種豁達縱橫的觀察方式。

當然,我覺得相對老羅狂推的《美國種族簡史》,這本才是能根治種族主義的良方。

但這不是一統江山的啥金科玉律,只是作者一家之言而已,當然不可能值得全信,得了普利策獎也不行。

但是,至少作者是在深入研究各個學科前段發現和孜孜不倦鑽研聯繫上得出的結論,如果要質疑也請不要太輕浮,這種還沒讀透認真思考就急著唱反調的駁斥還是太無力了,「馴養」這樣的基本定義都沒鬧清楚就質疑,怎麼都讓人有「書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感


最近剛好看完這本書。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馴化動物中沒有提到魚?

@圖靈Don的回答已經很完善了,補充兩點:

1、養魚對環境的要求更大,在效率上明顯比其他動物要低。

2、魚在整個人類農業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的影響力很小,除了作為一種不太划算的蛋白質來源外,幾乎沒有其他作用。

第二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會被西方征服?易於統一隻是其中之一。

1、我天朝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領先各國,最後竟然拱手讓出了政治和技術的優勢,確實讓人費解,按理說我天朝手裡的牌好到不行。然而很多時候好與壞都是相互轉換的,我天朝壞就壞在條件似乎有點太好。中國在地理上四通八達,沒有什麼內部障礙,使得我天朝初期發展十分迅猛,很快就基本形成了統一的大國,內部競爭基本被消除,而皇帝們幾乎總是傾向於保守而不是改革。同時之前我天朝與外界溝通的橋樑新月沃地地區被蒙古鐵騎基本踏平,使得我天朝與歐洲先進文明之間的交流幾乎中斷,事實上成為了歐亞大陸東邊的一個孤島。內部競爭被消除,外部競爭看不見,統治者保守,改革每每無疾而終,衰落是必然的。

2、歐洲的地形並不是像題主說的那樣平坦,至少在易於統一的條件上沒有中國多。沒有像中國一樣橫貫東西的大江大河,阿爾卑斯山是天然的屏障,海岸曲折,統一難度極大,但又不足以使技術和思想的傳播停止下來,內部競爭充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也從來沒有哪一個專制君主能夠像我天朝一樣切斷整個歐洲的創造之源。一切都剛剛好,沒有任何短板,既是運氣也不是運氣,鑄就了它的繁榮。


國家起源的自然解釋

——讀《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有感

《槍炮、病菌與鋼鐵》是美國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的代表作。從表面上看,他給我們講述了現代世界及其諸多不平等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指出了環境對人類歷史的重大影響。但從深層次看,筆者認為,戴蒙德是在強烈的問題意識主導下完成這樣一部力作。他在嘗試回應一個人類社會科學永恆的命題,即「國家的起源」的問題。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對於人類社會科學發展歷程來說,是不言而喻的。舉例來說,中世紀的時候,神聖羅馬教廷從「神創論」的角度出發,將國家的起源因素定位在上帝的創造;啟蒙時期以來,契約者嘗試從「人民主權和社會契約」的角度出發,打破了天主教神學世界觀,將國家的起源歸因於公民個體理性的自由讓渡權利結果;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啟蒙主義者描繪的「理性王國」只是一個理想主義的產物,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壓迫和統治,因此他將國家起源的原因界定為階級社會之起源。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還有很多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嘗試對人類現代國家的起源原因給出不同角度的解釋。然而,這些解釋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即國家的起源除了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還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左右,這便是本書的最大貢獻。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自然條件是一切影響國家起源的社會因素之基礎,現代國家的起源歸根到底是不同自然環境作用之歷史結果。

一、文本思路的整理及其內容分析

首先,作者觀察到了一個「反常」的現象,即同樣處於前現代社會、擁有共同人口特徵的波利西亞群島上,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進,群島之間表現出了明顯的政治社會差異。這種政治社會差異具體體現在部分群島上演化出了明顯的經濟專業化、社會複雜化和政治組織化等方面。然後,作者嘗試對此「反常」現象做因果機制的解釋,找到現象背後的影響變數。作者使用了控制變數的比較研究方法,依託「求異法」,他概括出不同群島之間的差異所在。作者發現,群島之間存在島嶼面積、地形破碎程度、糧食生長情況和人口隔離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地理因素的差異與不同島嶼的政治社會差異」之間的相關關係就這樣被建構出來。

但是,以上的分析框架還只是在研究問題的基礎上,對一個「反常」的歷史案例搭建了一個區別於傳統「國家起源」學說的理論框架。這個分析框架的作用條件、作用邊界、解釋力以及對經驗材料分析的妥帖性等方面都需要回到經驗領域,依託更多的歷史案例進行考量。

於是,作者將研究視野進一步放大,不再局限于波利西亞的群島之上,通過梳理和考察歐亞大陸的歷史,豐富拓展已經建構的「國家起源之自然解釋框架」。作者發現,作為宗主國的歐洲國家和作為殖民地的拉美國家之間的最大差距在於,歐洲國家具備拉美國家欠缺的,以鋼鐵武器、馬匹為基礎的軍事技術、傳染性流行病、航海技術和統一的行政組織與文字等方面的優勢。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表明,這些優勢都將轉化為工業文明的發展和現代國家建構的決定性優勢。作者認為,導致這些因素產生的「中間變數」是歐亞大陸具備拉美地區欠缺的糧食生產優勢。正是這些糧食生產的優勢,導致了歐亞大陸人口的快速增長,由此帶來社會分工的擴大和語言、技術的發展。更進一步地分析可以發現,歐亞大陸之所以具備糧食生產優勢,是因為當地最早出現可馴化的動植物,包括杏仁、蘋果、稻穀和馬匹等物種。最終,作者找到了影戲那個可馴化動植物生活成長的核心原因,即亞歐大陸天然具備的優異自然環境與氣候條件。

二、對「自然決定主義」的一點反思

顯然,作者給出了一個關於國家起源的自然主義解釋,其最大的現實意義在於它打破了部分西方人固有的「人種決定論」。在作者看來,世界不同民族的差異不是民族天生的,而是自然環境作用的結果。這是本書最大的時代價值。然而,它卻表現出了另外一些危險的傾向,值得我們在文本的基礎上做更深入的分析。

在筆者看來,《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的文本邏輯很有可能演繹出一種人類政治文明的「自然決定論」方向。這是一種單一的唯物主義國家起源學說。所謂人類政治文明的「自然決定論」,具體指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是氣候條件、自然條件等方面決定的結果。這類似於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提到的「自然條件決定不同國家的政治制度形態」觀點。這種邏輯推到極端便是,在戴蒙德看來,人類社會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自然宿命論」的結果。具備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優勢的大陸將天然地形成糧食和人口優勢,進而轉化為政治秩序和國家機器的優勢。按照作者的分析框架,個人認為可以做這樣的「狂想」,即如果有一天地球發生了巨變,人類文明回到原點並重新起步。只要我們在地圖上標出具備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優勢的地球將最先形成經濟專業化、社會複雜化和政治組織化等現代社會的表現,並征服其他缺乏自然優勢之「落後國家」。

然而,我們簡單地進行跨國歷史對比即可發現,「自然決定論」的解釋力非常有限。舉例來說,作者在文本中提到的較早出現可馴化動物和糧食生產優勢的新月沃地,如今卻成為終年飽受戰亂紛擾的地區;具備天然氣候優勢和糧食種植優勢的東南亞地區卻在近代成為西歐國家入侵的殖民地。由此可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絕不簡單地按照「自然決定論」的發展方向演繹,背後可能有更多的影響變數,主導社會歷史的發展。簡單地以唯物主義的分析視角解讀世界不同地區的國家起源,只會在很大程度上磨滅人類社會政治制度的偉大價值。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人類文明具備超越簡單物質邏輯的可能,人類的政治制度才可能跳脫出「物質必然性」的束縛。這才是人類之所以為人而非動物、具備「自由意志」的終極體現。

無可非議,《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的理論貢獻在於它將社會科學對「國家起源」的研究從單純的社會因素分析,擴展到了自然因素的分析。儘管筆者在上文中提到了一點關於「自然決定主義」的反思,但這本身並沒有駁倒作者的論證邏輯,而只是在自然主義邏輯的基礎上強調可能有其他的變數對「國家的起源」起到影響作用。

至此,我們才能更加清楚「國家起源之自然解釋論」的解釋力、分析邊界、作用條件具體是什麼,以此獲得更好地和作者進行理論對話的機會。對於「國家的起源」這個永恆的政治學命題,顯然還需要依賴更多的實證研究,才能給出更好的解釋框架。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對人類知識的貢獻已經想當偉大了。


我不知道題主是怎麼看槍炮細菌與鋼鐵的,題主的大部分問題書里都有解釋,當然接不接受是另一個問題。

首先,文明為什麼發源於地中海沿岸。

這不是氣候問題,書里明確說了,文明發源於新月沃地和中國。不僅僅是地中海沿岸。

理由很簡單,只有新月沃地和古代中國有足夠多的容易馴化的植物和動物。

這包括植物穀粒足夠大,不會返祖,一年生,動物性格溫和,體格合適等等條件。

第二,為什麼魚類沒有早期馴化。

非常簡單。因為早期採摘生活只能維持基本溫飽,沒有足夠的多餘勞動力。植物只要撒種子最容易,動物圈起來就行。魚類?那可要挖池塘,小心伺候啊。將來捉也不容易。腦洞大開馴養魚類的史前人類都餓死了,因為效率低就這麼簡單。

第三,為什麼歐洲和中國比較,中國落後了。

作者的解釋不一定正確,我照抄而已。

作者的解釋因為中國地勢平坦又相對隔離,歐洲地形複雜又有幾個大島,比如阿爾卑斯山脈,英格蘭島之類。導致歐洲很少統一。所以中國決策錯了整個落後,歐洲好多國家政策不同總有對的。比如大航海,中國海禁就都禁了,西歐有人海禁有人出海,總有選擇對的。這是書里的解釋不一定對。

這書核心的解釋就是地理位置決定論,和人種無關,哪裡有合適的動植物誰就先發展,然後看是不是有足夠廣闊的經度跨度決定潛力,剩下的就是靠大規模農業產生的大量人口建立城市,產生的槍炮、細菌、鋼鐵來收割了。

所以要認真看書,呵呵。


馴化篇,

古人馴化其他動物最大武器是時間。

書中所說的一些不能被馴養的動物的原因,理由有些勉強,,,比如書中為認美洲的野牛沒有被馴化是其性情暴躁和沒有需求,,

古人最初馴化的那些動物絕對和後來的家禽家畜絕對不一樣,不管是生理或是性情上。

至於說沒需求,則是個類似雞與蛋的問題。


作者提出了為什麼好像擁有良好先天條件的中國最終卻被征服的問題。他的回答是一切原因都歸結於中國的地形平坦,易於統一。然而,西方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是西歐,這個地區實際上也是非常平坦的,交流起來障礙比中國南北交流小太多了。那麼,為什麼西歐始終沒有統一?

針對樓主這個原因,我曾看到一篇文章推薦大家看一下。(點開就可以聽)

歐洲的分裂與中國的統一(上) 靜雅思聽

歐洲的分裂與中國的統一(下) 靜雅思聽

首先從地理形勢上來入手。中國與歐洲在面積上相差不大,就地理情況而論,中國要遠比歐洲複雜。

中國的西部和北部都被可怕的沙漠所包圍,西南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青藏高原,全國的平原面積與歐洲相比要少的多。就軍事行動而言,歐洲更適合大規模軍事行動,乍一看是比中國更容易征服和統一的地區。然而當你再細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其實不然。

歐洲雖然沒有沙漠和高原這樣惡劣的地理區域,卻有著眾多的半島地形,歐洲的半島不但多而且大,例如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巴爾幹半島等等。不但如此,這些半島還往往有特殊的地理屏障來隔斷,像亞平寧半島頂部如帽狀的阿爾卑斯山脈,伊比利亞半島頂部的比利牛斯山脈,巴爾幹半島頂部的多瑙河,這就形成了一個個局部封閉的地形,而在這種局部封閉地形的內部,則是大片的平原和適合農耕的丘陵,地形上的險要加上完美的糧食基地,當地人口的糧食完全可以自給,這就是可以立國的根本。而在中國,封閉的地形雖然也有很多,但能夠達到內部糧食自給自足的卻只有四川而已,其他的不是生存環境太過惡劣,就是糧食自給不足,根本不具備建國的條件,整個中國倒是一個完美的封閉地形。
而且中國重要地區的地勢是北高南低,軍事進攻從北方向南方推進非常便利。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北向南的軍事推進也非常誘人,是所謂的漸入佳境。在中國的統一政權大多是從北向南進攻的。二十世紀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在南下一度受挫後,轉而與中國國民政府軍在上海、南京進行大規模的會戰,要由東向西發動攻勢,讓中國的東南戰略物資得以輕鬆運進大後方,日本的失敗在武漢會戰後就已成定局了。這種猶如流水般的地勢在歐洲卻是沒有的。可以說中國是利於統一的封閉地形,歐洲則是完全離心的開放地形。

其次從兩個地區的文化上來講。在東亞,輝煌的文化只有一個,就是古中國文明。其餘東亞國家無不直接間接上受中國的影響。與中國文明的獨一性相比,歐洲文明卻要複雜的多。歐洲的本地文明是以地中海為中心的古希臘文明,但與歐洲相距不遠的兩河流域早早的就誕生了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同期在北非也有輝煌的古埃及文明。儘管後兩者都不屬於歐洲,但兩者對於歐洲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可以說現代歐洲文明就是這三者不斷撞擊下產生的。在這一地域產生了諸如亞歷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等偉大的跨洲帝國,然而軍事上的征服卻無法長久,文化上的差異讓一個個帝國崩潰了,相比之下,古羅馬能夠用他驚人的生命力保持大部分歐洲統一數百年,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最後從歷史上的巧合機緣來講。這個世界上就是有許多的機緣巧合改寫了歷史。假如中世紀的英雄"紅鬍子"----弗里德里希一世能夠活著參加十字軍東征的話,加上法國的腓力、英國的理查,基督教收復聖地,奪取北非和中東的伊斯蘭文明區,並非不可能。而如果不是病魔及時奪去帖木兒生命的話,伊斯蘭文化會在中國建立一個新的大帝國也有可能。在歐洲最有可能統一的時期就是古羅馬和日耳曼加洛林王朝了。也許是上帝喜歡有一個吵鬧的歐洲存在吧,這兩個帝國的根基都不鞏固。古羅馬存在時間最長,經歷了國王制、共和制和帝國制三個時期,這個偉大的國家創造了"千年帝國"的神話,卻倒霉的把自己的黃金時代全投在了奴隸制時代。在她最興盛的共和制和帝國制時代初期,整個羅馬帝國完全是奴隸制的,帝國內部的矛盾極其尖銳,羅馬每新征服一個地區,就增加了一批與羅馬終身為敵的仇敵。由於奴隸制社會的特質,這種矛盾不但不會緩和,反而一天天在激化。最後,偉大的帝國分裂了,帝國的象徵羅馬城的大門被奴隸們打開。帝國在各民族心目中,是一個罪惡的像征,是一個倍受咒罵的"大淫婦"。分裂出去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雖然一度收復帝國大片領土,但恢復奴隸制的作法是不得人心的,這些領土在不久後就又喪失了,從此羅馬帝國再也沒能復興。在羅馬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加洛林王朝,完全是日耳曼人武力的產物,他們沒有能夠維持帝國統一的文化,而古羅馬帝國留下的文化此時也被戰爭毀滅殆盡,儘管王朝沒有奴隸社會那樣尖銳的社會矛盾,他正處在日耳曼人原始軍事聯盟的分裂期,緩緩地進入封建社會,被加洛林王朝滅亡的墨洛溫王朝,也是日耳曼人建立的,歷史上的墨洛溫王朝曾經經歷了幾次分裂,這種傳統也被加洛林王朝繼承,查理曼大帝死後,加洛林王朝被大帝的三個兒子所瓜分,這也是現代歐洲德、法、意三個大國的雛形。兩個最有希望的帝國接連崩潰,歷史開了個不公平的玩笑,如果羅馬帝國能進入封建社會的話,歐洲也許會在羅馬榮耀的光環下統一。而加洛林王朝如果不分裂,歐洲也有一絲的希望會統一。歷史也對中國開了個玩笑,不過是一個有驚無險的玩笑。中國在戰國時代就完成了封建化,在長時間的混戰後,秦帝國在完成了國家統一與文化統一。這種統一也不鞏固,儘管秦始皇想出了各種辦法,在他死後不久,秦帝國還是接受了始作俑者的懲罰,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帶著延續了二千年的"暴秦"稱號覆滅了。在秦帝國的廢墟上漢帝國建立了,這種情況類似於西方古羅馬帝國覆亡時,只不過接替秦帝國建立的新帝國,不是由日耳曼人那樣的野蠻人建立的,新帝國保護了原有的文化,並將其發展。漢帝國的初期由於長年的戰亂,人民離散,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在盛行乘坐馬車的年代,達官貴人們也只能做牛車,這時的帝國人力和財力都非常脆弱。就是這個時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卻強大了起來,為了保護自己的帝國,劉邦北上反擊侵入境的匈奴人,反被匈奴人包圍。假設當時匈奴人將圍在白登的漢軍消滅的話,就意味著一個中國居魯士大帝的死亡,而中國在當時根本沒有另一個強力的繼承人。匈奴人長驅南下,後果簡直是不可想像,秦帝國及秦帝國以前的一切努力可以說就是白廢了,中國仍要重新進入戰國時代,也許還要重新進入春秋時期的奴隸社會。多虧當時匈奴首領的多疑與短視,劉邦得以逃出重圍。漢帝國在歷史上存在了四百年,統一也就成了中國歷史的主流。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書筆記

——過渡鳥

本書所要解決的終極疑問:為什麼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民族,遵循著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有些民族發展成使用金屬工具、有文字的工業社會,有些僅僅發展為沒有文字的農業社會,還有一些仍然處於使用石器的狩獵採集社會?為什麼最終是使用金屬工具、有文字的社會(歐亞人)征服了或者消滅了其他類型的社會(如非洲人、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人),而不是相反?

而作者心中的答案:糧食生產(終極原因)→槍炮、傳染病和鋼鐵(直接原因)→歐亞人征服了非洲人、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人(結局)

我把書的大致內容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歸納成兩大部分:

一、糧食生產(動植物的馴化)這個終極原因是如何導致病菌、文化修養、技術和集中統一的政府這些直接原因,最終使得歐亞人征服了非洲人、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人?

二、為什麼掌握糧食生產優勢並且最後帶來槍炮、病菌和鋼鐵的是歐洲人,而不是非洲人或印第安人?

第一部分:糧食生產(動植物的馴化)這個終極原因是如何導致病菌、文化修養、技術和集中統一的政府這些直接原因,最終使得歐亞人征服了非洲人、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人?

首先分析糧食生產(動植物的馴化)可以帶來的三個比較直觀的優勢:

優勢一:更多的人口

首先,糧食生產可以獲得更多的卡路里,也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人(軍事優勢之一)。在野生的動植物物種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人使用,通過對我們可食用的那幾種動植物的選擇、飼養和種植,使它們構成每畝土地上生物量的90%而不是0.1%,我們就能從每英畝的土地中獲得多得多的卡路里。其次,牲畜通過提供肉類、奶脂、肥料以及拉犁養活了更多的人。最後,糧食的生產要定居的生活方式,固定的居所縮短可生育間隔期,從而促使人口變得更加稠密。(一個經常變換營地、以狩獵為生的母親在前一個孩子能夠學會快步行走,趕上大夥而不成為累贅之前,她使不能生第二個孩子的。)

優勢二:糧食貯藏

定居生活可以使人們把多餘的糧食儲藏起來。(居無定所的狩獵採集部族經常流動,無法保護儲存的糧食。)多餘的糧食儲備可以養活國王、官員和其他專職的人才,為文字的產生和其他技術的發展提供可能。

優勢三:大型哺乳動物

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在鐵路發展之前成為我們的主要陸路交通工具,如馬在之前的戰爭中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這三個優勢又進一步導致了病菌、文化修養、技術和集中統一的政府這些直接原因。

更多的人口(優勢一)和馴養大型哺乳動物(優勢三)帶來流行病菌。

先介紹下流行病的四個特點:

一、傳染迅速而高效,使整個人口在很短的時間內受到感染。

二、都是「急性」病:在很短的時間內,你要麼死掉,要麼完全康復。

三、獲得康復的人取得抗體,使他們很長時間,甚至使一輩子不會複發。

四、這些病只在人類中傳播。

病菌迅速傳播意味著當地人口中的每一個人很快就受到感染,之後不久或者死去,或者康復獲得抗體。病菌除了活人體內使不能生存的,所以人死了這種病也就消失了,直到又一批後代達到易受感染的年代——直到一個受到感染的外來人使一場流行病重新開始。(法羅群島麻疹病史)只有在比較多的人口中,這種病才會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地區,直到原先受感染地區出生的嬰兒達到足夠的數目,這種病又會卷土從來。所以為了維持自身的存在,這些病需要足夠多的人口,足夠稠密的人口,這樣,到這種病快要衰退的時候,又有一批眾多的易受感染的兒童現成可供感染。

所以流行病不可能在小群狩獵採集族群和刀耕火種的農民中存在。小部落人口少不僅意味著他們承受不了從外面帶來的流行病,而且意味著他們沒辦法演化出自己的流行病去回敬外來人。

那人口稠密為什麼會導致流行病?

原因一:農業社會的人口密度比狩獵採集社會的人口密度高得多。

原因二:人生活會產生污水,狩獵採集族群經常更換營地,而農民使定居的,生活在自己排放出來的污水之上,從而為病菌從一個人的身體進入另外一個人的飲用水源提供了捷徑。

原因三:有的農業人口把自己的糞便收集起來,當作肥料撒到農民勞作的農田裡,增加了傳染的機會。

原因四:城市的人口密度更高,衛生環境更差。

原因五:農村健康的農民不斷地移居到城市,補充了城市裡因疾病而死去的人。

原因六:世界貿易路線把歐洲、亞洲和北非連接成了一個巨大病菌繁殖場。

在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前,這些疾病是無法存在的。那當人口達到一定規模時,這些疾病又是從哪裡來的?

答:從家畜和寵物流行病中變種而來。天花、蕁麻疹和流行性感冒這類傳染病都是從馴化的動物身上突變衍生出來的。如麻疹、天花和肺結核來源於牛,流行性感冒來源於豬和鴨,百日咳來源於豬和狗。

人類歷史上致命病菌的重要性,可以從歐洲人征服新大陸並使那人口減少這件事得到很好的印證。馴養動物的人成為第一個感染者,而這些人又逐步產生了強大的抵抗力,當有部分免疫力的人與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病菌的人接觸時,流行病於是就產生了。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於病菌的,要比戰場上死於歐洲人的槍炮和刀劍下的多得多。

有人會問:為什麼印第安人沒有把可怕的病菌傳給西班牙人?

原因一:出現稠密人口的時間晚於舊大陸。

原因二:美洲三個人口中心並未由於經常性的快速貿易而連接起來,從而形成巨大的細菌繁殖場。

原因三:新大陸極端缺乏馴化動物。

糧食貯藏促進了文字的產生和技術的發展。

糧食貯藏對文字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早期的文字使為政府機構的需要服務的,而使用文字的人是由生產糧食的農民所種植的多餘糧食養活的專職官員。狩獵採集社會沒有發明出文字,甚至也沒採用過任何文字,因為他們沒有需要使用早期文字的機構,也沒有生產為養活文字專家所必需的剩餘糧食的社會機制和農業機制。

糧食生產對技術史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原因一:定居的生活方式是同我們採納糧食生產聯繫在一起的,定居使人們能夠積累不便攜帶的財產。四處流浪的狩獵採集族群只能擁有可以攜帶的技術,在變換營地時不能有陶瓷和印刷機之類的累贅。

原因二:糧食生產使發展經濟專業化社會成為可能。

原因三:在其他原因相同的情況下,技術發展最快的是那些人口眾多,有許多潛在的發明家和許多競爭的地區。而糧食生產會帶來眾多的人口。

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塊,包含有數量最多的互相競爭的社會,也是擁有糧食生產開始最早的兩個中心(新月沃地和中國)的陸塊,它的東西向的主軸線,使得歐亞大陸一個地區採用的許多發明較快地傳播到歐亞大陸具有相同緯度和氣候的其他地區,它沒有把美洲和非洲的主軸線切斷的那種你嚴重的生態障礙,所有歐亞大陸對美洲和非洲大陸擁有技術上的優勢。

大規模人口和糧食儲藏促使社會結構趨於複雜

組織糧食生產產生餘糧儲備,使經濟專門化和社會層次化成為可能,促進了社會複雜程度。

人口增多促進社會複雜程度。

一、為了解決社會內沒有親屬關係的陌生人之間的衝突,必需要有完全控制武力和解決矛盾衝突的中央集權管理機構。

二、隨著人口增加,共同決策越來越難以做到,一個大型社會如要有效地做出決定,就必需加以組織並使之置於中央集權的控制之下。

三、大型社會的再分配問題也要依賴於中央集權行政管理機構。

四、大型社會更依賴於分工和交換。一個由幾十個獵人組成的族群佔據著的很大一片地區,在這片地區內,他們可以獲得對他們來說必不可少的資源。隨著糧食生產帶來的人口密度的增長,原來那片地區可能就顯得偏小,越來越多的生活必需品將不得不從這個地區以外的地方交換獲得,這種交換的需求要求人口稠密的地區去養活大型複雜的社會。

在過去13000年中,人類的主要趨勢都是較大的、較複雜的單位取代較小的、較不複雜的單位。

原因一:國家擁有武器和其他方面的優勢。

原因二:擁有人口上的優勢

原因三:中央決策者擁有集中軍隊和資源的優勢

原因四:官方宗教和愛國熱忱使他們的軍隊在作戰時視死如歸

第二部分:為什麼掌握糧食生產優勢並且最後帶來槍炮、病菌和鋼鐵的是歐洲人,而不是非洲人或印第安人?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世界上只有幾個地區發展了糧食生產,而有些生活在生態條件適於糧食生產的地區,卻沒有發展出農業,也沒學會農業?

我們先看下新月沃地(位於歐亞大陸的西亞)——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糧食中心——具備什麼樣的糧食生產優勢。

有利條件一:新月沃地處於地中海氣候帶內,冬季溫和而濕潤,夏季漫長、炎熱而乾燥。在這種氣候下生長的植物必須能夠熬過漫長的乾燥季節,並且在雨季來臨時迅速恢復生長,如新月沃地的穀類和豆類植物,都是一年生的植物,也就是說這些植物本身會在乾旱季節逐漸枯萎死去,然後種子在乾旱中休眠,並準備好在雨季到來時發芽。一年生植物必然是矮小的草本植物,不會浪費氣力去生長不可食用的木質部和纖維梗莖,會把自己很大一部分力氣用來生產大籽粒的種子。有些樹木的確也可以產生可供食用的大種子,但是這些種子的適應能力還不能使它們度過漫長的夏季,因而不適合人類的長期儲藏。

有利條件二:新月沃地許多作物的野生祖先本就繁茂而高產,它們大片大片地出現,使得狩獵採集部族在栽培植物之前就定居下來。

有利條件三:雌雄同株自花傳粉的植物比例很高,從而使農民選擇的作物保持遺傳優勢。

為什麼其他四個類似地中海氣候的地區:加利福尼亞、智利、澳大利亞西南部和南非沒有產生過本地農業?新月沃地的優勢在哪裡?

優勢一:新月沃地是世界上屬於地中海氣候帶的最大地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優勢二:新月沃地的氣候變化最大,每一季,每一年都有不同,這種氣候變化有利於植物群中數量特別眾多的一年生植物的演化。相較其他四個地區新月沃地擁有種類繁多的一年生植物品種。全世界56種最有價值的種子植物有32種分布在新月沃地,而智利只有兩種,加利福尼亞和南非各只有一種,澳大利亞西南部甚至連一種都沒有。

優勢三:新月沃地短距離內高度富有變化。高度變化意味著可以把收穫季節錯開,而不是在一個高度上由於收穫季節集中而無法應對。

優勢四:新月沃地不僅擁有大量重要作物的野生祖先,而且也有大量的得到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的野生祖先。當今世界上5種最重要的已馴化的哺乳動物有4種是在新月沃地馴化的,包括山羊、綿羊、豬和牛。而其四個地區卻很少或者根本沒有適於馴化的野生哺乳動物。14種古代大型食草類馴化哺乳動物的野生祖先有13種分布在歐亞大陸,而剩下的一種分布在南美。

有人會問:那麼為什麼大量的非洲和美洲的哺乳動物未能得到馴化?(馴化可定義為:使某種動物在圈養中通過有選擇的交配,使其與野生祖先有所不同,以便為控制其繁殖與飼養的人類所利用。被用作役畜的亞洲象只能說使被馴服了,不能說是被馴化了,因為它們在圈養的狀態是不交配的。)

要能得到馴化,每一種候補的野生動物都必須具有許多不同的特點,缺一不可。以下是6組馴化失敗的原因:

原因一:日常食物。

一種動物在吃另一種動物時,能量轉換的效率通常在10%左右。一萬磅的玉米才能餵養出一頭1000磅重的牛。如果你想要養一隻1000磅重的食肉動物,那你就得用1萬磅重的食草動物去喂它,而這一萬磅重懂得食草動物又需要10萬磅的玉米來飼養。由於這種根本性的缺乏效率,沒有一種食肉的哺乳動物為了充當食物而被馴化。

原因二:生長速度。

為了值得飼養,馴化動物也必須生長迅速。

原因三:圈養中的繁殖問題。

很多哺乳動物在圈養的狀態下是不交配的。

原因四:兇險的性情。

動輒殺人的傾向使得很多本來似乎理想的動物失去馴化的候補資格。

原因五:容易受驚的傾向。

像瞪羚這種容易受驚的動物在被圈養的情況下容易被嚇死或者撞牆而死。

原因六:群居結構。

群居動物適合於放牧。

總結:歐亞大陸率先獨立發展出農業的原因是:碰巧比其他大陸的民族繼承了多得多的可馴化的動植物組合。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一些鄰近的狩獵採集部族從這些核心地區學會了糧食生產,而其他一些鄰近的部族則被來自這些核心地區的糧食生產者所更替了?為什麼糧食生產的傳播速度在各個地區會不一樣?

歐亞大陸的主軸線是東西向,相比之下美洲和非洲則是南北向的。處於同一緯度的東西兩地,白天的長度和季節的變化完全相同,氣候方面也很相似,所有動植物沿東西軸線傳播要比南北軸向傳播更迅速。大陸軸線走向的差異不僅影響糧食生產的傳播,而且也影響其他技術和發明的傳播。如最早的輪子是用來運輸農產品的,早期的文字只限於生產糧食養活的上層人士使用。一般說來,對作物、牲畜以及糧食生產有關的技術進行頻繁交流的社會,更有可能也從事其他方面的交流。

總結:歐亞大陸擁有糧食生產開始最早的兩個中心(新月沃地和中國)的陸塊。相較於美洲和非洲大陸,它的東西向的主軸線,使得歐亞大陸的糧食生產和其他許多發明能夠較快地傳播到歐亞大陸具有相同緯度和氣候的其他地區,從而擁有更快的傳播速度。

第二部分結論:「擁著著比其他大陸多得多的可馴化動植物組合」和「擁有板塊內更快的糧食生產傳播速度」兩個因素使得歐亞大陸擁有了糧食生產優勢。


沒看這本書前,以為這本書說的是槍炮、病菌、鋼鐵的社會史。其實讀了前言這部分,就知道不是了,1998年的這本書嘗試回答新幾內亞官員耶利提出的一個問題。由這個問題出發,作者一開始就否認了種族論,認為是槍炮、病菌、技術、文字、上層架構征服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美洲及太平洋諸島。但這是個偽答案,產生這些的根源是什麼呢?

作者根據自己多年在太平洋諸島經驗,結合歷史數據,推斷人類從採集狩獵轉向農耕馴化經濟是關鍵,書中沒有深談這個過程,只是說存在採集狩獵經濟和農耕經濟的競爭,而且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有了經濟積累和剩餘,人口密度增加,孕生上層建築、文字、技術等等,具體可以書中細讀。農耕經濟的興起與地理、緯度息息相關。相比較,歐亞大陸與美洲、大洋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相比有巨大先天優勢,馴化植物的營養及可食性,148(還是149)種食草類大型哺乳動物中馴化了13種,公元前2500年 前就已經完成了。亞歐大陸的東西走向相比較美洲的南北走向(最窄處只有40英里),人、物、畜生、技術的交流程度遠勝於後者,不論這種交流方式是戰爭還是貿易。

花了三四天讀完,有些沒細讀,譬如語言文字的那章,讀起來太費勁。覺得可讀性比《全球通史》要高,沒有那麼多的敘事,起碼了解了新幾內亞島在世界地圖上為什麼一分兩半,那裡的土著為什麼沒有被細菌毒死。

知道了阿茲台克在大航海之前有2000w人。

知道了皮薩羅滅印加的小細節。

PS:題主說魚,書中馴化圖表確實沒有,因為魚不是馴化動物,更不是大型哺乳動物。馴化,書中有定義,自己找!


這書是戴蒙德的代表作,在美國很受好評。在我看來,這本書是美式的「政治正確」的作品,將人類發展的差異全部歸結於地理原因,基本上可以算是「地理差異決定了人類的發展程度」,而沒有探討在其他領域對發展程度的影響。人人生而平等、種族之間平等、人種之間沒有優劣之分絕對是正確的,但這本書一味討好的論證方式反而讓人覺得說服力不足。

個人認為,除了地理因素之外,文化因素是影響人類發展程度的又一關鍵原因,試想中國為何在歐洲文藝復興後迅速落後?這顯然不能用地理決定論來簡單解釋。戴蒙德這本書的意義在於,使得某些自以為拿著科學證據的種族主義分子徹底失聲,在人權和人類發展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甚至有一點理論基石的感覺。

再者說,書嘛,就是要對比著看的,取其合理之處就可以了,對技術細節蠻可以在其他地方尋找答案。戴蒙德只是一個對人類發展史有興趣的分子生物學家,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千年難得腳踏文理工三界的全才,對這一點要有清醒的認識才好。但是,他以科學的角度論證歷史問題的方式倒是確實讓人嘆服。


統一的基礎是相同的文化。中國是方塊文字,雖然各地區方言發音不同但都是相同的文字,而西方的拼音文字更加容易被各地區拿來進行本地化,從而衍生不同的文化。好像有個紀錄片是這麼講的,覺得蠻有道理。


推薦閱讀:

如果近幾年收復台灣,會進行焚書嗎?
書?文學社會學
《賈想:賈樟柯電影手記 1990-2008》
如何在這個快餐時代保持自己的品味和耐心?
怎樣才叫有資格評價某事?

TAG:歷史 | 書籍 | 槍炮、病菌與鋼鐵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