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起源是怎樣的?關於武術有哪些系統的知識可以了解?

2:不同武術的類型與特點? 3:鍛煉見效快的武術有哪些? 4:不同武術對於體質的要求? 5:練習什麼武術適合女生或者體質弱的人? 6:練習什麼武術適合突發情況下的自保?我為了大家能夠系統地了解該類問題,試圖匯總性地來回答,但是才疏學淺,非常開心大家幫助查漏補缺,讓這個問題更準確有效,幫助更多的人能了解與掃盲。

匯總的好處是提煉共性,觸類旁通,可以系統性的關聯性來理解問題。


看到@張碩 同學非常認真的回答了問題,我頓生愧意,遂絕定認真的總結回答一下此類問題。

曾經有幸在新華山論壇拜讀了「養生無雙」的帖子,對於武術他引入了其生存環境的概念,另我茅塞頓開,在此一併惠澤給大家:

任何武術都有其萌芽和發展的環境,在那個環境下,該武術能存活並發展下來,那麼此武術就是該環境下的強者,而一旦脫離了該環境,該武術就大打折扣。

我將環境先做一下描述:分別是生死之戰,競技之戰,突發事件。

生死之戰-戰爭

古代冷兵時代的作戰,基本都是集團軍形式出現,在方陣面前,個人力量微不足道。

戰士必須各司其職,兵隨將令,陣法走位,配合熟練,做到這些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戰爭的勝利。

對於職業戰士來說,或者說為了在戰爭中盡量存活下來的士兵來說,熟練掌握殺人的技術可以增加存活機率,甚至是(打怪)升級機率。

NB的戰士針對每一種不同類型的武器都會總結出它們的使用經驗,這些經驗不斷的被戰場驗證和優化,武術(秘笈、秘奧義、劍譜)就此誕生了。

無論是斯巴達勇士還是日本武士或者秦朝武士(參看兵馬俑)在防守上都有盔甲或盾牌,盔甲可以提供足夠的保護,抵禦拳腳和輕兵器(暗器)。

而進攻就要靠弓弩,長矛,刀劍,武器的使用和優劣按下不表,先說一下在武器戰爭環境下,如何出現的徒手搏鬥。

首先,有刀劍的情況並不是只單純使用刀劍,在近身混戰的情況下,需要手腳並用,左手進行扣鎖和擒拿,右手進行擊殺,一氣呵成(參看《斯巴達300》)

其次,刀劍的壽命有限,政府發給的都是最低價供應商採購來的武器,刀劍斷掉是常有的事,此刻咋整?當然是要靠體術來一博了,日本柔術就是在這樣的使用環境中誕生的,劍術是主,柔術是輔。柔術主要靠控制對方手腕,腳腕,頸部的方法進行關節技和投技,從而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那麼在同樣的戰爭環境下,泰拳的誕生環境非常類似,泰國五百年來沒少打仗,泰柬撾地區連年征戰,使用的拳法完全一樣,互相交融,形成了今天的泰拳。

但是為什麼泰拳和柔術為什麼大相逕庭,截然不同呢?非常簡單,泰國窮,熱,工藝水平低,沒有盔甲,士兵全都光膀子上陣,手裡有刀就不錯了,很多都是直接空手上。所以發展出了 兇狠毒辣的打擊係為主的拳法。而日本戰士甲胄在身,無畏拳腳的打擊,而唯一能有效果的就是摔投和擒拿了,遠靠刀劍,近靠柔術,日本武士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戰鬥體系。

所以由於有盔甲和兵器的原因,徒手武術的效果幾乎為零。

對於大密度方陣對戰,比如中國古代冷兵作戰,戰士之間幾乎沒有間隙,後面的幾百人推著前排的人走,前排的長矛或者刀盾技法逐漸形成了非常特殊的用法,這些用法在今天的中國傳統武術中都被保留了下來,比如聽勁,比如鐵山靠,比如形意三體式的炮錘。

對於小密度方陣對戰,比如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合戰,有個幾千人就是大戰役了,兩方混戰交合在一起,戰士之間比較分散,每個人大約有三到五個身位,相對可以捉對廝殺。此刻對於個人的技術能力要求非常高,首先是靈活的移動,準確的時機的判斷,武器和體術的熟練混合運用,今天的劍道,柔道,合氣道都有繼承。

生死之戰-暗殺

這個從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通常是行動方有幾人甚至十多人,針對目標用各種手段的襲擊,目的為殺死。

既然是暗殺,對於行動方來說要求隱蔽與快速,在目標方進入戒備狀態之前,結束任務。一旦目標方進入戒備狀態,暗殺的隱秘階段就結束了,雙方只能進入對峙狀態。暗殺的武術傳承比較系統的有忍術。

而對於被暗殺者而言,就意味著時刻提防,劍不離手,吃飯,洗澡,睡覺都處於戒備狀態。反暗殺的武術傳承比較有特色的是居合道,講究的是在斗室之內遇襲如何快速的應變之道。

競技之戰-對決

從古希臘、古羅馬競技場的角斗一直到清朝的武舉考試,再到現代的奧運會以及各類大賽,1V1的模式就沒有停歇過,1V1被看作是爭奪最強者名譽的戰鬥,是光明正大的戰鬥,規則對雙方都是相對公平的,戰士只能靠自己的身體、技術和意志最終戰勝對手而站在舞台上。

競技之戰的優秀繼承者包括泰拳,拳擊,柔道,蒙古跤,跆拳道,劍道,擊劍等等,這些武術在它們各自的環境下發展了上百年,各路高手不斷將競技推上高峰。

並且這個發展是持續的,在各自環境體系里比較完整的繼承和發展。

現代環境與規則下發展較快的武術體系包括自由搏擊,桑博,巴柔等等,它們的出現時間不長,但是汲取各家之長,參與者眾多,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系統訓練與提高技術,在現有規則下飛速發展。

突發事件-衝突

這個情況古代現代都有,比如搶劫,劫持,綁架等等。情況的級別有大有小。大到有規模有組織的武裝劫持(搶銀行,搶大巴),小到毛賊路口堵小女生。襲擊方都是早有準備,而被襲擊方通常都措手不及。此時對於被襲擊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局面的判斷,要判斷事態的走向,是否會升級到生死之戰,被襲擊方第一選擇應該是避免事態的升級,避戰,沉默,有選擇的順從,從而將損失控制的最小,從長遠來看這樣的處理是比較恰當的。但如果你有足夠的理由進行對抗,比如已經升級到生死之戰,有重要的人或者東西需要保護,或者你的身體和技術足夠強大。

衝突的情況種類很多很複雜,也幾乎沒有規則可言。詠春,洪拳,空手道,大致就是從這樣的環境中孕育而生的,經過歷史的考驗。所以相對的這樣的複雜環境適應性會更強,當然泰拳,劍道這些久經戰場考驗的武術應對這樣的環境也是行之有效的。

在此糾正一下「傳統武術無用論」

確實在現代競技場上,傳統武術相比自由搏擊,泰拳,空手道,跆拳道甚至柔道都沒有競爭力。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傳統武術主要來源於戰場,技法依託於武器,在徒手的現代擂台上,很多招式不能使用,傳統武術水土不服。另外一個原因是傳統武術當下基本是在民間殘存發展,缺乏系統的科學訓練,缺乏比賽交流,身體綜合素質以及抗擊打能力和職業運動員都有較大差距。

那麼是不是說,中國傳統武術相比泰拳,自由搏擊和空手道就毫無勝算呢?不對,這個我前文已經說了,要看規則,比如是在一片樹林里,交戰雙方身體素質接近,並且可以使用冷兵器的話,中國傳統武術勝面占絕對比例。比如練習八卦掌的中國選手利用詭異的身法,繞樹而行,一對鴛鴦鉞飛舞起來銀光一片,使用各種詭異的角度向你的頸動脈,股動脈發起連番猛攻,稍一佔便宜轉身就走,毫不戀戰。此時大開大合的直線流派的劍道,泰拳都機會不大,因為它們沒有針對這種環境進行過研習和訓練,而八卦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再比如水滸里描述的阮氏兄弟,水戰了得,MMA選手上了船也就是菜了。這些都充分的說明了各種武術對於孕育它的環境的依賴性,在什麼環境下就結出什麼樣的果實。這就是為什麼在今天的競技舞台上我們看到散打總覺得,散打不能代表中國傳統武術的原因。

儘管在現代的競技擂台上,中國傳統武術沒有現代武術那麼給力,但是傳統武術還是有非常多的優點,中國傳統武術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基於殺戮的技法融入了對於哲學的理解,這是非常璀璨的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標誌符號。同時中國傳統武術,尤其是內家拳非常懂得身心的統一,是強身健體的優秀法門,而泰拳基本過了30歲就是一身傷了。傳統武術要想能夠在現代競技舞台上擁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改變當前的體制,傳統武術作為文化的瑰寶,首先需要以國家之力建立一個平台,將傳統文化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借鑒泰國和日本,大力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還原歷史環境,沉澱精華,制定標準,潛心鑽研,在文化宣傳方面做功課,當年一部《籃球飛人》可以讓那麼多孩子愛上籃球,武術也一樣。

武術練習與身體素質的要求

攻擊來源於速度、力量和準度。很多「外家拳」需要大量的身體素質的鍛煉,比如拳擊,泰拳,空手道,跆拳道、都需要大運動量的基礎肌肉練習,再通過大量實戰來練習準度——包括空間、時間的掌握,眼力和判斷力以及技法的準確性。

防守來自於身高、體重、骨骼強壯度、肌肉厚度以及最重要的意志力,除了身高以外其它幾樣都可以通過鍛煉得到增強。

中國武術有古話叫做「一力降十會」,就是描述身體素質與經驗技巧之間的關係。

那麼對於新人來說,如何根據自己的既有身體素質來練習武術呢?基本上如果你身高體壯,反映敏捷,頭腦冷靜那麼你練什麼都成,看自己喜好。如果是身子壯,個子不高,尤其是上身比下身長的體型適合柔道。如果是反映敏捷,身體精鍊,適合劍道和柔術。柔韌性好的,能劈叉,能跳躍的,適合跆拳道。如果是身子不好,體弱多病的,恭喜你,幸虧你生在中國,內家拳最適合你了,只要堅持10年,身體會有質的提升,養生延年也是不二的選擇。

練習見效快的武術是什麼

中國拳諺有云:「一年跤三年拳」,「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上面一個問題已經說到了,最好基於自己的自身條件來練習,這樣事半功倍。不過對於武術來說確實也有投入產出比高的,就是所謂相對速成的。比如近身聽勁摔投系的武術就比打擊系的武術上手快,而且對於自身的素質要求也相對低,主要是靠技巧。擒拿系的武術更是如此,熟加練習在突發事件中會有好的回報。

未完待續


在下正在學習一種內家拳,從我目前了解的內容回答一種傳統武術的特點和訓練方法,歡迎指正交流。

1.我們理解的「功夫」

在傳統武術中,我們常談到」功夫「,我們認為,」功夫「是力量與速度的結合,就是能在最短的速度裡面發出最大力量。

顯然,通過各種訓練都可以提升這種」功夫「,特別像散打,拳擊以及各種力量練習都是效果顯著的(這是後天的力量練習)。

而中國傳統武術也是有其特殊的、完整的訓練系統(市面上看不到吧),通過這種特殊的訓練,訓練出人的先天本能(我們常拿嬰兒手抓東西做例子,先天力量的練習),修習拳術或者臨陣對抗時出來的反應都是本能反應,換句話說就是」功夫上身了".

2.訓練方式:練習柔和,發力剛猛

我們練的這門內家拳,練習的時候都是非常柔和的,講求放鬆、柔和。

動作要整,「整」很簡單就是一動則全身皆動,一停全身皆停。這樣練習的可以保證以後發力時候發出的力氣是全身的力氣。

講求鬆柔就是要化去肌肉的僵硬、僵力,這樣可以保證發力不是局部肌肉僵硬的力量,而是全身整的力量。

3.功效

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這八個字是我已經體會到的。

氣質會改變,這個是我認真觀察過的,初學者練習一段時間之後都能明顯感覺說話做事氣勢更開闊,精神面貌更好。

4.適合人群

老少皆宜。據我所知所接觸,很多傳統武術都是從靜止的樁功和柔和的動作開始練習的,那麼這樣的練習對體質的要求很低,更多的是心性的磨練。體質很弱的同學,平時也不適合做劇烈運動,練習舒緩的內家拳對恢復體質幫助非常大。當然體質越好,基礎也就越好了。

對脾氣最好。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內家拳的訓練方法的,如果不喜歡還強練的話,對身體沒什麼好處。所以最好是對脾氣,優哉游哉慢慢練,循序漸進。

不評高低,各取所好。

第一次回答問題,文筆不好請多諒解。傳統武術中的東西太豐富了,在下學淺,有興趣我們可以多交流。


個人練形意,回答一下@周瀟兄的問題。另一位仁兄的描述的確欠妥。武術沒那麼神奇。八卦的鴛鴦鉞的確是克制刀劍的好法門,其脫形於鐮刀。練得好是非常克制刀劍的。鎖拿刀劍是一絕。其長出來的那一塊等於鐮刀刃,殺人也很輕鬆。但,對比於現在的現實環境來說,第一,日本劍道的劍較長,用鉞必須近身,這給用鉞者提高了難度,步法必須出眾,身法必須快。若是在狹小地帶,用鉞者容易佔便宜。同時周兄應該沒什麼實戰經驗,或經驗僅限於劍道館和擂台。所以對於環境對功夫發揮的影響。真實格鬥也不會
「一對鴛鴦鉞飛舞起來銀光一片」。真正的生死較量其實就是秒秒的事。接觸了,基本也就分了生死了。

個人去劍道館玩過。不得不說劍道有其優勢,特別是那一招下劈,卧槽!一出手就是連續不斷,噹噹噹噹,小短勁加步法追著你砍。基本是第一下接不下來就很難翻身。我的 應對也很簡單,用形意的橫拳勁,手裡雖然握的是他們的木刀,但法是槍法,基本他第一下下來我就槍身一棍滑開他的刀,直取咽喉。後來他們說我耍賴,不玩了。所以各門武功有各門的特點,不要看低哪一門也不要看高哪一門。拳無好壞人分高低。


武術起源於軍事,興盛於宗法門派,終究成為體育運動


寫了好幾個武術的帖子,都沉了。

現在對武術的概念都是武俠小說和功夫電影來的,距離真實很遠。先掃盲再說起源吧。

一、武術掃盲

我們的教育尊重科學是對的,但是沒有教會人不迷信科學。

武術是中國人對自然和身體理解的一部分。

追求的先是力量,就是樓上某兄台說是深蹲,八卦掌入門有打著拳跑圈,武當至今學員早起也是先跑步。基本的身體訓練和現代體育是一致的。

但是,打死人不需要很大的力量,而且中國人對身體弱點有充分的認識,對發力技巧也有充分的認識,這一點至今是領先的。力量不用很大但是能要命就夠了,力量太大意味著肌肉多,體重大,反而影響速度。霍元甲力量大出名,其他高手大多不是靠力量出名的。

對身體能量的中國化認識,所謂整力,靠身體協調發力,調動足夠多的肌肉來做功。

實際上現在的格鬥同樣強調這個,彼得阿茲的掃腿就是腰力帶動的。現在國內的100米運動員到了一級水平,也是靠腰力,二級則靠腿的力量,這是有論文有測試的。

武術首先要筋骨抻開,所謂現在的柔韌性吧,其實現在的體操訓練有點武術的意思。柔韌性好,放鬆,發力順暢阻礙少,不用很多的肌肉也能發出很大的力量,而且整體發力,打擊力對傷害人體來說足夠了。

能打死人了,但是關鍵是要打的上,所以到了一定階段武術追求速度。孫祿堂有個撿草帽追汽車的典故上了報紙新聞,薛顛號稱快的看不清身形,楊露禪號稱對手找不到他。即使現在練花架子的套路武術運動員,速度速率也比普通人快的多。

武術對能量聚集、發力有自己的一套認識,也許科學還解釋不了,但是動作速率是能測的,外國人科學看武術節目測過一個練蛇拳的女的,就是快。

速度有極限,到了一定程度也就無法再快了,傳說李書文能憑空打出鞭子的響聲(蔣介石台灣時期的保鏢,李書文的徒弟回憶錄寫的),按照現在的物理解釋,末端到音速了。

然後就是反應,所謂的敏感,這個也沒法解釋。動物是有個感覺的,你靠近個貓狗,它有警覺。武術能把人這個潛能找回來。感覺敏銳了,反應就快,反應快,在動作速率同樣水平下就佔便宜。

網上有個香港人打遍全國找真功夫的節目,少林武當各個拳種都打過,各位可以看看,有一集是找少林心意把的,可以看看主角被虐的多慘。其實就是速度和反應明顯佔優,即使肌肉遠不如香港這個人。網上還有個少林和尚對空手道的視頻,大家也可以搜搜,看看雙方的動作速率。

(視頻,RTHK功夫傳奇 CH2 禪武少林)說功夫無用的,各位不用嘴炮,去河南和視頻裡面幾位過過招不就知道了?

武術還有排打,就是打磚頭,碎酒瓶一類的,這個其實不新鮮,泰拳踢樹榦,國外還有破壞兄弟,無法是皮膚磨出繭子。骨骼通過不斷的微型骨折靠身體的自我修復增加骨密度和硬度。誰都能練,不算是中國武術特有的東西。

至於套路表演,你就當是舞蹈好了,本來是攻防總結的,讓肌肉形成記憶,加快速度。但是現在都練成舞蹈了。但是舞蹈跳的好,也是要柔韌、速度、爆發力的。就是花架子的,普通人也未必乾的過,格鬥運動員空手能打過他們,都帶個匕首就未必了。具體可以參考《殺破狼》裡面的吳京,就是拿一匕首打長拳,泰森遇上未必不掛。

二、武術起源

從目前的記載看,武術起源和兩個地方關係很大,一是戰場,一個是宗教場所。

冷兵器時代,雖然是大集團作戰決定勝負,但是個人格鬥能力的訓練是必要的。形意拳的起源一直有岳飛練兵的說法,八極拳是一個乞丐(有說法是流亡的明朝軍官)傳開的,太極有刀盾技法起源的說法。一些小門派,如北京有點名氣的醉鬼張三,其實追溯也是明朝軍官傳的功夫。

就是說,清朝明國大量的民間武術,其實都是軍隊武術在民間流傳的結果。武術的一個起源是軍隊為了培養個人戰鬥力的發展起來的,目的是提升士兵的身體素質和格鬥技巧,增強單兵作戰的戰鬥力。

不過,士兵是要求速成的,也就是兩三年訓練就要用的上,而中國武術的訓練體系異常複雜,有很多感悟的東西,感知的東西。明顯不是能速成的。這就涉及到武術的另外一個起源,宗教場所。

筆記小說裡面,武將都是跟道士學的。其實一直到民國,武術家也往往從深山裡面的和尚道士哪裡學東西,薛顛二次成名,就是號稱從一個老和尚那裡學的功夫。

李書文在給軍閥當保鏢期間,軍閥也養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自己功夫不太行,但是武術知識異常豐富,他的一些訓練技法被八極拳長春分支記錄保存了下來。

從現實角度看,和尚道士有土地,有香火,初步脫離了生產勞動。有的是閑工夫修鍊。而他們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識,需要學習哲學。寺廟道觀有財產,需要武力保護。他們對武術做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傳統武術體系不僅僅是個身體訓練,而是有大量天人合一的哲學指導。要意念,要感覺,有各種各樣的訓練方法,通過實踐對人體的認識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對人類本能,生物潛能的開發也達到了相當高的高度,這是武術區別於普通格鬥術的地方。

武術技法,格鬥技巧其實有人的地方都有,泰拳、拳擊不說,用兵器的日本有劍道,歐美其實也是有非常完整的武器技法的,不是電影裡面亂砍,有人專門研究過西方武器技法,人家的劍法也是很科學很講究的,只是中國人不知道罷了。

可以說,宗教場所是武術的研究所,而戰場是武術的表演舞台,這兩者互相依託,互相促進。宗教場所不行的時候,往往戰場的失敗者會躲進宗教場所避免迫害,同時把戰場武術帶進宗教場所,而宗教場所對武術做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又會帶入到戰場。

關於宗教是武術研究所的理論,除了少林、武當,還是一個活化石提供證據,就是西藏的寺廟。這些寺廟是有武僧保護的,而藏密內功有相當高的層次。醉鬼張三晚年就是學了一門藏密的內功,至今西藏的寺廟裡面還有這些內功修鍊方法的記載。

藏密內功最淺顯的入門功夫,拙火定,西方人是做過測試的,某大和尚逃到印度以後的事情。另外這個東西可能不能中國獨有的,印度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可能也有這類東西。

而在真正的冷兵器戰爭,是重甲騎兵弓箭火器的天下,武術起不了多大作用。因為沒有多少單兵空手或者輕甲戰鬥的機會,武將單挑更是少而又少。

武術能起作用的地方,是街頭鬥毆、刺殺、保鏢,所以清末民國武術家(職業武師)基本都在這些地方混飯吃。

霍元甲他老爸是保鏢的,李書文師兄在官府當武官,孫祿堂給總統當保鏢,所謂大武術家基本都有官僚、富人養起來當保鏢,當公子武術教師的經歷。後來武術人才是干情報的好手,李書文的徒弟劉雲樵傳說就是抗日時期王牌間諜天字第一號,後來當過蔣介石的保鏢。

某內家拳在在解放後一度被叫黑拳,因為上海流氓鬥毆用的是這個。

三、武術的格鬥能力

其實,現代體操的起源就是西方練兵用的,解放軍現在體能項目裡面還有單杠。武術不宜神化。就像你上學一樣。天賦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老師和學習環境很重要,這些因素加起來最後決定你能考清華,還是上不了大學。

武術家也是,格鬥能力實際也是天賦身體,後天努力程度,頭腦對武術的領悟能力,以及老師的教授培養,實戰經驗,實戰中的領悟綜合出來的。天才是萬里挑一的。這個天才還得努力,還得能碰上好老師,最後可能出一個格鬥大師。

工業化以後,能吃苦的人越來越少,武術練好了用途越來越少,人才凋零是必然的。成名能打的武術家,都是幾十年放棄個人享受,能吃苦的。練成了可以當軍閥保鏢,拿36萬人民幣(1800大洋)的月薪。環境沒有了,出人才就難。

武術值得發掘地方其實很多,力學技巧這些東西,大家可以看看中央台的一個太極的專題,用感測器詳細記錄太極大師的動作,分析其中的力學原理。

更難以發掘的是訓練體系,在陰陽五行太極八卦黃帝內經這些東西指導下的訓練體系,這些東西現代科學還解釋不了(探索頻道,科學看武術節目解釋不了武術的抗擊打能力,其實那個是毛皮,武術玄的東西多了去了)。譬如被武俠小說神化了的點穴(其實,很多門派功夫到了一定層次的水平都有這個東西的訓練,我知道一個小門派的第一步基本功的入門基礎考核標準是徒手掰斷瓷杯)

因為現代科學是古代埃及,古希臘,阿拉伯帝國,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這條線發展起來的,理論體系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不配套,沒法解釋。有待現代科學進一步發展吧。


武術的起源估計得從第一個拿起木頭棒子的北京猿人那開始說起了


在駁斥「傳統武術無用論」的那一節里,基本上都是在YY,靠想像怎麼有說服力呢?還「一對鴛鴦鉞飛舞起來銀光一片」,你不知道老話還有一句「一寸長一寸強」么?你持械能打贏空手的當然沒什麼話說,要是說能打贏劍道的就太扯了,且不說武器長度優劣勢對比明顯,劍道選手長期對抗練習培養出的極強的距離感和反應速度絕對不是傳統武術練習者能夠比擬的。你只要找個劍道入段的選手試一下就行了,隨你鴛鴦鉞舞得多好,碰都碰不到一下。


1、武術我覺得最早起源於戰場。比如戰國時代秦朝軍隊強盛也演化出來陝西的紅拳

2、武術 有一類分法是內家拳和外家拳。內家拳起源一說是張三丰,一說是岳飛,還有說來自戚繼光,主要注重拳理和內功

3、就我個人練習形意拳來看,武術沒有見效快的,都需要常年累月的練習。我師傅就說過,如果你去鍛煉肌肉,短期見效很快,但是一段時間不練功夫失去的也快,傳統武術就是見效慢但是堅持下來後不容易下身

4、傳統武術沒有說特別區分體質,畢竟骨骼驚奇萬中無一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其實鍛煉了還是可以增強體質的

5、女生或者體質弱的就不適合太剛猛的,太極就不錯,但是其實真正的太極絕對不是公園大媽那種健身操也是非常辛苦技擊性非常強的

6、武術的技擊效果都不錯,比如我師父的太極拿來技擊就非常恐怖。我覺得形意拳就很適合實戰,民國的拳術大師很多都是練習形意的


我個人給題主個建議,一是找個好老師去認真學習一門傳統武術,二是去看看有關武術,中國古代冷兵器等方面的書籍,這裡我推薦你先大概看看於志鈞先生的《中國傳統武術史》和馬明達先生的《說劍從稿》,等你自己跟師父學習器械後再去讀戚繼光,俞大猷,吳殳等人著作


孔慶東專門開專題研究中國武術的,有講座的,非常值得一看。雖然不喜歡這個老五毛,但是講座做的不錯。


空手對兵器就算是高手也沒有十足把握的。。。空手奪白刃基本屬於高難度技術。傳統武術不是說必須靠兵器。成熟的兵器使用技巧可能的確發展在徒手格鬥技術以前,中國的徒手格鬥技術應該成熟於明清時代政府禁民間兵器以後。唐代民間已有成熟的劍術,李白就善長劍法。有武器用哪會傻到空手打。

武術沒什麼神秘的,一樣練的是速度力量步法時機,沒什麼神功存在;武術優勢之處在於發勁巧妙,身法靈活,立體進攻,手法多樣。技術上來說比西方格鬥術全面很多。至於有效性,哪種格鬥術練好了都厲害。只是好些武術不純靠練肌肉,更適合瘦弱者,以小勝大。

女性力量不足,適合練巧打和身法靈活的拳。太極八卦詠春之類的。防身還是一靠膽二靠腦,光學幾招防身術臨到頭根本用不起來的,反而激怒歹徒,事態更糟。


武術沒我們想的那麼神奇,只是技擊的一種手段,不過裡面富含了中國的很多文化因素在裡面。

技擊是力量、技術、反應等多種因素綜合起來的,對於體質弱的人來說,很難說學一門速成的技擊方法,首要的還是提高體質。學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肯吃苦,沒什麼捷徑的。在體質到達了普通水平之後,就可以去練習一門技擊方法。散打、跆拳道等都可以學習,見效也快,一年半載肯定會有點成果。中國傳統武術分門別類很多,比如外家拳和內家拳,北拳和南拳……如果說想練習中國傳統的武術,我建議你去學習形意拳,技擊效果好一些,見效也快一些。學習傳統武術最重要的是肯吃苦,還有就是找個有真功夫的師傅,要不學了很久還是花拳繡腿,不堪一用。


沒有一門拳是十年就能出門的,因為但凡有影響力的拳種都在傳承過程中加了很多複雜東西。要掌握全貌,一輩子都不夠

真正武術已經消亡了,原因是真傳一句話,師父們都「餓死」了

假武術有的在掙扎,有的賺大錢,而全心投入的武人前仆後繼被涮而不自知

看到有那麼多老外練空手跆拳柔術ufc和「武術」,也就eggding了,反正大家都沒有,大家一起熱鬧就好

關於起源,應該是上古戰士身上普遍都有的東西,隨著人口激增,戰爭規模擴大,冷兵器、弓箭、火器乃至兵家陣法的廣泛應用,漸漸被湮沒和「修正」了,更適合於民間「傳承」,成了複雜的手藝 技藝 甚至 文化了

古代戰士身上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也許這類圖能看點端倪

以上純屬瞎說請勿對號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武術中,內功和內家拳存在么?如果存在,是個什麼概念?有什麼樣的效果,或者能力?
象形術雲法解析與演示視頻
【松濤館流】KWF矢原美紀夫的屈體三法
少林功夫出身的許世友將軍的武術能力究竟如何,有其他關於這方面的史料嗎?
【徐vs雷】本季最強洗地!徐曉冬打得超傳武!

TAG:健身 | 傳統文化 | 武術 | 自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