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名字叫可汗》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里都出現了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衝突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可參考印度歷史,自15世紀莫卧兒帝國開始統治印度後,由於統治階級信奉伊斯蘭教,而廣大下層人信奉印度教,尤其到第5任皇帝奧朗則布統治時期,一改之前的宗教和解政策,開始排斥印度教,對下層印度教徒收人頭稅,破壞印度教聖地改修清真寺,而後莫卧兒帝國衰落後,印度教又對穆斯林進行報復,如此往複,現在依然遺留的問題都是爭奪聖地的鬥爭。而印巴分治也加劇了對立,極端印度教徒認為穆斯林不應該屬於印度,而應該屬於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則對任何印度國內對穆斯林的傷害認為是敵對行為,所以只要印巴關係不好,這種情況就會一直持續


伊斯蘭教原來是印度的統治宗教, 印度教也是佛教在印度消亡後產生的。

英國統治印度後為了打壓原有的統治階級,開始鎮壓伊斯蘭教,挑動2者之間的矛盾。

http://www.2musli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946extra=page=1

2011-4-15 23:31:54 上傳

下載附件 (61.29 KB)


伊斯蘭教很早便出現在印度南方,那時人們是歡迎的。印度教對伊斯蘭教的某些不寬容其實是對自身的不寬容。

孔雀王朝前後,在印度西北旁遮普地區出現了印度希臘化文明,而一位來自希臘的大使Helidorus甚至可以在印度立下石柱表明自己是薄伽梵大神的信徒,就是希臘摧毀了旁遮普的印度部落。笈多王朝結束後,匈奴人也曾經佔領過北印度,殺人毀廟之事也做了很多,最後印度王子還是寬容了犯下罪行的匈奴的首領,僅僅判處其流放,後來匈奴人在印度慢慢消亡和融入其他種族了。

然而,當加信仰伊斯蘭教的加茲尼的馬哈茂德意欲入侵中世紀的印度時。印度教在印度已經開始了變質,尼赫魯和潘尼迦都在各自的著作里指出:那時的印度社會好似在外部形成了一層鉛質,阻礙了它和外部的交流。那時的人們很不願意一個人或者一件事被玷污之後再變得潔凈。

與此同時,種姓制度凝固了印度社會,婦女成為了宗教的傀儡,薩蒂之風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密教大學超戒寺的老師破壞宗教規定飲酒,還談情說愛;婆羅門和商人的寺院不僅助長了神女色情業,還裝點和收藏著巨額財富,同時這樣的寺院也成為儀式的中心(相反在吠陀和奧義書時期,森林和祭壇是儀式的中心)。

那時,一個皈依過伊斯蘭教的人要想回到印度教,婆羅門認為即使拿牛糞清洗這個人許多天,他也不能變得潔凈。而王室的貴族們為了避免自己宮廷里的女人受到彌戾車人(一開始指波斯異族人,後來指南印度的某些黑人,最後被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用來指代伊斯蘭教入侵者)的「玷污」,強迫她們投身火堆。

從馬哈茂德開始的毀廟,殺人,印度教民族主義就在醞釀之中。到了莫卧爾皇帝奧朗則布時期的人頭稅和強迫該教之事終於使得印度分裂為多個民族國家。

加之英殖民者殖民政策偏向印度教,國大黨的政策亦然,同時國大黨還要求伊斯蘭教不能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在他們看來,印度只存在:印度教式的伊斯蘭教,印度教式的錫克教,印度教式的耆那教,印度教式的佛教,等等。印巴分治在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看來就是一次慘痛的失敗。他們時至今日還在主張著印度「收回」巴基斯坦。順便提一句,所以在他們看來,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類似於美國對台軍售。


各宗教所信仰的神都是不同的,各宗教的教徒都會有敵視,互稱對方異教徒,各宗教之間存在衝突是十分常見的。印度教算印度的傳統宗教,伊斯蘭教是阿拉伯人侵入印度所帶來的。


推薦閱讀:

穆斯林如何看待古蘭經里的這些文字呢?
為什麼作為無神論者的假教徒堅稱麵條神教是荒謬的?
韓國電影「哭聲」的這些隱喻,坑了所有想知道真相的觀眾!
落水鬼王老三升城隍的故事

TAG:電影 | 歷史 | 印度 | 伊斯蘭教 | 印度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