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教一個問題,六入處是不是對應的就是身念處?謝謝!?

其實我問題挺多的,不好意思,見道是從六根處觀因緣起修,把前五識附於意識上來?法塵(念頭?)屬於身念處的範疇?心念處的修行和見道是什麼關係?(是不是見道在六根門裡修,較粗,而後面的修道在受心法中修,更加細微,其中心念處直接修的是能觀的心,而身念處由於較粗只能在六根里觀?)個人還有一點好奇,五陰是不是其實只是心的自然狀態,而修行到最後是不是就是撥開雲霧見天日?謝謝。


謝謝題主。並非如此……六入處和四念處是從不同角度去講的,六入處、十二處、十八界強調的是於感知和被感知現象的六種大略分類,而四念處則是強調的在「身受心法」四個念住上面用功。我們的一切覺知現象都不外六處,所謂「齊識而還」,一切都處於感知和被感知里,可以說四念處里的任何一種修習也是通過六入處來覺察;而四念處中的每一個念住的覺知都具有可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並不是特意要這樣或要那樣。在練習四念處的時候,建議不要強行思維特別是代入理論進去生搬硬套,如實覺知身受心法,知道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去特意聯繫「這裡是運用了什麼什麼概念,我按照教法的理論已達到了如何怎樣的程度」,不是這樣的……

關於你又說到了「五陰」,其實五取蘊其實和六處十八界一樣,都是對於感知和現象的粗略分類罷了,只是前者更強調感知和現象的功能特徵,後者更強調是「哪一類型覺知」的特性。見道就是初果了,不存在必須要修習哪一種念住才能初果的,修習任何一種入手都可以通達見道,但是在見道之前必然是「具四念住」即以不限於入手時的某一念處的修習了。

而至於此後的狀態,不要過於期待也不要刻意預設,否則會給自己很多條條框框反而限制自己,始終以每個當下來覺知,始終以自己的煩惱增減來判斷修行。取得的成果亦不需要過度去探討比喻,只要明了在修行之前的貪嗔痴,會被逐漸削弱即可,而你所形容的「撥雲見日」,實際上並非在心外,本身就存在於我們感知的一切里,而我們之前不知道,有一條道路我們通過修習可以在此中找到超越優悲惱苦的機會,這條路就是四念處。


謝邀。 @狗進炮 基本上已經回答你的所有問題。

至於所為的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其實是沒有的。因為見道和一般的「發現」所帶來的恍然大悟是不一樣的體驗。

見道後,八正道就有了意義,如是住最終可證阿羅漢。未見道,說行八正道是屬妄為。

見道者,即能見當下自身因緣,自此能見因緣相續而不再受其內容染住。道不在外、只在緣我。當下緣我是苦受、即有苦受觀,有戒定者,能如實知此刻苦受因何貪嗔痴而建立,明見所建立如何顛倒後,則自然不再顛倒,當下緣我苦受自然無有,即正思惟。如此皆如實明了無常,本空,本無必要建立,只是緣我不自覺而建立,凡所建立依住皆顛倒。如此,定更定,佛說增上定,有正定。

如此不放逸地精進,即正精進至果位一一證得至究竟是名無學,阿羅漢。


不是,六入處是感官五根及意根攝入外在色聲觸法等六塵的佛理名相,屬理論,屬於佛教的經教部分的教法,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因緣合和的由自己感官所營造的當下瞬間無常變動的身心世界內;身念處,是以色身為所緣對境的心念覺察觀照的安住修,屬實踐,屬於佛教的實證部分的證法 ,是止觀修行初步的身解脫為之後更加細微的受心法打基礎。兩者不在一個層面,不能混淆。行持身念處的時候,就要完全放下理論名相。就是學習經教就是學習經教,不要做實證的修持,做實修時就是做實修,不要又扯到名相上去。

學習修行要有次第,學多少就理解多少,就消化多少,就做到多少,資糧道的理與事,都沒學修到位的話,想見道做什麼?做學問嗎?尤其在家學佛修行不比出家,應理到事到,再進一步的理到事到,漸次螺旋往複的上進。


這些名相要去仔細研究,非常耗時費力,聰敏者也須花上三年才基本清楚。修學佛法重在實證,許多般若類經如&<&<心經&>&>等類,說的都是悟後的境界,用於悟後的印證,都是理論範疇,用在修證的指導少有用得上的。我們還是應該在有見地的師父指引下,取其一門修習全身心投入一直到底,不死不休,或可證道,即使此生未克成就亦可不失人身,為下生打好基礎。到自證自悟的那一天,自可知凡夫為何本來是佛,何為空,何為大圓鏡智,何為六神通,為何祖師說本自具足。

順便說一句,禪宗祖師說的禪為無上法門,決沒有錯!此生可證佛,自己可以知道,與求來生再證來得更實際。


推薦閱讀:

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不是一種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
《金剛經》生活 - 第九品
天命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有千手千眼
普度各類眾生之殊勝密法(19)大圓滿與禪宗?

TAG:佛法 | 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