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自己偷偷藏東西怎麼辦?

從小就喜歡用零花錢買書、動漫周邊和小零食等等,但都習慣自己藏在房間的各種地方(櫥櫃、床底、抽屜等等),其實家長收拾東西都能找到,所以基本從小每年我媽忽然給我收拾一次東西我就會挨罵……

到了中學如果每月有兩百塊的飯錢,我會充50然後其他全都買動漫雜誌、想看的小說和各種想吃的東西。

現在馬上大四了還是改不了,在家裡買吃的經常自己就找個地方藏起來……喜歡手帳的各類東西和動漫周邊都還是藏著放,我媽去年冬天來我屋翻我東西當時就特別激烈的吵了一架(她偶爾會在我不在家的時候翻我東西,有次看我寫的日記還挪了地方被我發現了……)

個人對家長翻東西這件事覺得很害怕,我媽的意思是不能拿她的錢去追逐自己的愛好,她認為她生氣是理所應當的,她越喜歡翻一次急一次,我就越怕她動我東西……現在連她進我卧室,在她走進來的那一刻我都會非常緊張和恐懼。

現在因為我買了零食放在冰箱,媽媽做飯時看到了覺得我這種行為非常自私,認為我從小這種行為就是不考慮父母喜歡吃獨食的表現……

其實平時也經常給爸媽買點東西,但偶爾冒出來想自己做年糕吃這種念頭,自己買了材料自己在家炒炒完全不給爸媽說……是真的挺過分的吧……還是就是從小藏吃的習慣了所以太自私了?

現在買東西也特別自作主張,基本不和爸媽商量,比如配隱形和養小倉鼠,但每次都會敗露然後瘋狂挨罵……

我現在已經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很多事要藏著掖著了,包括和男票交往出去玩也完全不敢提,當然也是被知道了然後挨罵……

爸媽很明確的說這是我性格的問題說是我不擅長明確提出自己的需求,認為我這種人完全不能適應社會,認真說我這種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沒人會喜歡(話說得好重啊……)。但我覺得是我每次提出需求他們完全就會擋住會否認,久而久之我為了滿足自我需求,越來越習慣先斬後奏。

可能是我心理年齡還太幼稚不懂事,我肯定也有錯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改掉這種毛病……爸媽說的以後怎麼和別人生活我也有點擔心,TuT這種自私的藏東西行為可以改正嗎,該怎麼改正呢?

P.S.還有我媽之前在我生日的時候送了我一套迪士尼的紀念冊裡面有紀念銀幣之類的,價值五六百,我當時特別特別開心。然後今天她批評我的時候說,她要明白給我說清楚不是因為我過生日才給我買,而是因為單位內部不買的話是沒完成任務要扣錢……聽了之後我好難受啊。

還有從小過生日爸媽就不准我很開心,對我小孩子收禮物的行為嗤之以鼻,很嚴肅的告訴我過生日出去吃飯不是為了讓我高興而是為了讓參與我生日的外公外婆開心……

TuT而且他們大學後每次批我他們自己哭,我覺得很委屈也哭,我一想解釋他們就更生氣所以我只能一直哭……

TuT但他們真的對我特別好吧,在金錢方面儘管一直批評我也還是不停給我錢……

越想越自責。


和N年前的我一模一樣。

我的父母,在我長到十三歲時,因為偷藏了五毛錢的手鏈在學校宿舍摔桌扔被子,十五歲時我的抽屜不止他們可以看親戚孩子也能隨便看且連臉色都不許我變,二十歲在家睡覺時不許關門關了就罵我偷偷摸摸,對所有親戚同事朋友鄰居控訴(對,是控訴)我不講心裡話不交心。

我自己,正式離家前自己做主買支筆都要藏起來疑神疑鬼到幻聽(直到現在都有),離家上學以後有兩三年幾乎拒絕和父母溝通,直到現在對任何一筆非基礎開銷任何一種個人的物質慾望都有強烈的負罪和自卑感。

嗯,負罪感不是最嚴重的。

嚴重的是結果:

一,性格缺陷

從你的提問中已經可以看到了…習慣性反省習慣性自責,覺得只要別人說你的不好都多多少少有些道理甚至不自覺為對方辯解,哪怕反抗也是輕微的說不而不是認為自己活的坦蕩理直氣壯。

這種習慣性軟弱很可怕,發展下去輕則成包子,重則…你猜。

二,可能不能順暢的完成社會化

有一句話他們說對了,正常的社交需要順暢的表達和提出要求。家庭中的失敗案例會讓人無法正常的和社會接觸,包括社交場合和工作場合都會受影響。

三,消費觀……不說了,我到現在都不正常。

我自己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離開他們,經濟獨立。

徹底斷奶才能擺脫那種他們強加給我二十年的負罪感,讓我相信自己是一個坦坦蕩蕩的個體,才能有機會重塑性格和社會化。

整個過程短期不能完成,我現在為止花了六年多,覺得性格矯正仍有不如我意的地方。但面對父母的負罪感已基本消滅——這和離家上學時的拒絕溝通不同,沒有了負罪感才有談感恩和付出的空間,有負罪感的人只是在無感情投入地還債。

前期的經濟獨立可能會非常的苦,熬個兩三年後來就習慣了。

不是矯枉過正,是重症下猛葯。供參考。


壞消息是:你喜歡藏東西的習慣雖然可以消減,但有一定可能一輩子也改不了。

好消息是:這並不是什麼壞習慣,和自私也沒有關係,你覺得高興就藏唄,不需要刻意去改掉。

我並不懷疑你的父母對你的愛,相反,我能夠感受得到他們其實是很關心你,對你有很高期望的。但正是因為這愛的束縛太緊了,引起了你的自我認知失調,比如你藏起吃的沒有告訴父母,本質上是害怕父母的反對,但由於父母的指責,你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很自私,也就是說真實情況和你的認知產生了偏差,這就是認知失調。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得出你的父母是有很強控制欲的,這種控制欲可能來自家庭環境並不太好,或者父母的內心比較脆弱,承受不了太強烈的失控。至於具體是怎麼造成的,我鼓勵你多和父母聊聊自己去挖掘,特別是他們小時候的經歷。一般來說,小時吃了苦引起不安或者被父母管得過緊、被忽視,都可能導致這種控制欲。

他們是嚴重的經驗主義者,對自己的成功經驗有一種過分的執著,並且為了維護自己脆弱的「安全環境」,他們像捕獵的狼群一樣,總是仔細搜索著任何會導致失控的危險,比如你藏吃的不告訴他們,這就是一種他們無法理解的信號。強烈的不安會導致他們習慣於從最壞的情況來思考,要把一切危險扼殺在搖籃里。這種不安引起的恐慌又會讓他們根本沒有耐心和你好好交流,直接就強行把不好的苗頭壓下去。他們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道德大棒和家長權威,很顯然你被道德大棒敲打得太多,以至於自己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比如你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這「可能」會影響你的學習,僅僅是這種可能性就已經要讓他們抓狂了,他們根本沒有如何不靠學習來鹹魚翻身的經驗,於是立即就用道德大棒讓你「重歸正軌」。「你不能用我的錢玩樂」,這個道德大棒已經有些扭曲了,但你的母親只想儘快解決問題,她根本就來不及意識到這種與自己女兒分得如此明確的身份會不會傷害你們之間的感情。你偷偷藏年糕也立即被父親以最糟糕的推測進行了教育,說你自私只是希望你儘快「改正」,至於這是不是事實他們已經沒有空來關心了。

當然,光是防賊還是不能放心,於是你的母親開始主動出擊,偷看你的日記來尋找「證據」了。

這種嚴格的控制讓你的自我意志非常小,整個家裡都是父母的絕對領域,這讓你很沒有安全感。在你的心裡對學業以外的花花世界也是有無比的期待的,但就是由於父母總是以道德優勢來壓制你,監視你,你也開始覺得追求愛好是不道德的,並且只有藏起來,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你才能暫時卸下防備,放心投入到自己的愛好里去。正是這種偷藏東西的行為保護了你珍貴的自我意志,讓它不至於全部被父母的壓制吞噬。

隨著你的獨立,你的判斷力在加強,這種父母影響帶來的不安確實會消減,但這已經形成了安撫你內心不安的安慰劑。只要你覺得不安,就有可能用偷藏東西的方式來安慰自己。自我的強大是個漫長的過程,你也沒有必要急著馬上就改掉。

解釋了這麼多,最後就你的認知失調一個一個解決吧:

1.你偷藏東西,有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是不道德的事情,和自私更沒有關係。即使你偶爾不想和父母或者男友分享你的秘密,這也並不代表你自私,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些小秘密,這是自我意志的體現。

2.你的父母很愛你,你不用怪他們把你管得太緊。由於他們高度依賴自己的經驗,所以會忽視很多主觀意願對事情的影響。比如在他們心目中,子女對父母的愛就像野草一樣,只要種下就會發芽,並不需要什麼呵護。他們認為子女愛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感情並不需要經營。他們只是缺少經營,並不是對你沒感情。所以你就必須要更加註意同父母、同伴侶間的情感經營,你自己要無比清楚感情必須靠經營來培養。同時,你也能容忍父母的經驗主義,慢慢用孝心去感化他們,證明你對的,他們也沒有錯。愛就是這麼能夠包容矛盾的東西。

願你能一切隨心,祝你幸福!


這很明顯是你父母的教育的問題啊。

但是你和他們說也是說不通的。

從小你喜歡做的事情都被他們罵就是你的習慣的原因啊,但是他們自己不會意識到,也不會承認。

如果你以後有機會自己出去住了,可能有辦法緩解。

所以早日爭取獨立吧。


小時候喜歡偷偷藏錢,喜歡藏在書裡面,玩具裡面,因為覺得可以給自己一點驚喜,以後突然找到,啊,感覺好開心,發現了錢,財迷……

大部分驚喜都是我媽找到了,我自己藏錢,卻因為記性不好,總是忘記了放在哪裡了,而我媽呢,從一次給我打掃衛生,發現我喜歡藏錢,她就樂此不疲的找錢了。突然我有一天有想買的東西,剛好我又想起來我有藏錢,我發現錢沒了,我問我媽,她說用了,無奈啊,好像當時想買一個吃的吧。後來還是買了,我媽給我的錢。不過我依舊還是喜歡藏錢。

上了大學也喜歡 。

今天早上找一個化妝品,翻箱倒櫃,打開一個盒子,裡面全是鋼鏰,早飯的錢有著落了。錢不在多,突然有意外的錢跑出來,還是很開心。

吃的倒是沒有藏,因為覺得會壞,小時候會藏糖,後來化了,心疼了好久。 因為那些糖啊,我還哭了,我家裡人說我像一隻小老鼠……

現在不會藏吃的,有時候會屯吃的,吃貨啊!

其實我覺得這沒什麼,我們沒偷沒搶,藏東西,沒有影響別人。我父母說用錢有度,錢給了我,怎麼用,自己抉擇,別亂花就好。


我其實也有這個習慣, 買了什麼東西第一件事首先想到的是該藏哪。因為在他們心中感覺給你平時的零花錢都應該是按著他們所期望的方向去花, 而他們心中的方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因為我媽總是收拾我屋子,所以經常會發現, 發現以後總是說, 然後我現在也練就了二皮臉, 你說你的,我干我的。 我的觀點是跟父母濕度的溝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希望你更好, 但這個世道很多時候都是好心干錯事。 如果構圖不成, 等畢業以後自己有經濟能力搬出來, 人還是需要點小愛好的, 但總是藏著掖著的愛好, 總覺得會變味。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之所以能夠形成這樣的習慣你父母是脫不了責任的,肯定是教育的問題,你偶爾犯錯就會挨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藏著掖著的壞習慣了。


是不是極度缺乏安全感?

家是爸爸媽媽的家。不是你的家。


明明是別人犯錯,卻要自責不懂事,這種受虐傾向真是令人厭煩。

身在地獄,還從自身找原因,不去責怪地獄,真是沒法說了...........


只是不想挨說而已,很多事說了他們也不會同意,臉皮薄自尊心還強,不想被人說,對想做的事又很執著。

我爸媽管我也挺嚴的,但是真的挺關心我,對我也很好,所以他們有時候雖然管得太過了,我也不會很生氣,也盡量不讓他們生氣。

但是自己該辦的事還是要辦的,至於藏點東西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覺得,只要你自己是清醒的就好,長這麼大也懂是非了,只要不幹壞事就好了。

其實我也有這種毛病,比如最近因為晚上要拿鹽和醋洗臉,明明家裡有,我還是去超市買了,然後放在我卧室,我媽看見了也沒管,可能是習慣了吧。

我上中學那會兒到處藏東西,主要是藏書,所有能藏東西的角落,為了藏東西我主動打掃自己的房間,屋子裡像賓館一樣,衣櫃里的衣服疊得超整齊,所以我媽也不怎麼打掃我的房間。這樣我就可以在衣櫃里,床墊底下書櫃里各個角落藏小說,床底下的地板被我摳開兩條藏日記。

看完了之後覺得沒有收藏價值的書,就送同學或者捐給校圖書館,再者看書省的話,看上去還是新的,可以便宜賣回給書報亭,中學生可愛買了,店家也愛要。當然了我也很愛去圖書館,但是中學圖書館書有限,也只有中午能看不到一個小時,所以還是得買書。

因為當時我會借各種書給同學,還因此交了一些朋友,平時可以交流討論,他們會用mp4拷電影借給我看,我覺得還挺好的啊,只要不太耽誤學習就好了。

就是這樣高考後我自己收拾房間,還收拾出來了將近兩大箱書,我媽又氣又覺得好笑,我自己都覺得神奇,這麼點大的房間能藏這麼多東西。

現在的話家長管得松一點了,書也買得少多了,能看電子版就在手機上看了,自由時間多了也可以去圖書館看,所以也沒什麼好藏的了,日記我就每天身攜帶,吃的也放書包里,最近減肥我也不會在書包里囤很多零食了~

出去玩我就喜歡泡圖書館,吃,還有看電影,不會買太多東西。和同學玩就早上出去,趁爸媽下班之前回來,把屋裡打掃乾淨,最好把飯做好了,基本不會被發現,被發現了也不會太說我,做點討好的事總不會錯的。因為自尊心比較強,臉皮比較薄,也不好意思表達感情,所以嘴也不是很甜,洗腳捶腿什麼的也不好意思,那就多乾乾家務吧,做飯洗衣服把家裡環境弄好了,家長也會開心很多的。

總之我覺得想做的事,覺得不是壞事就可以去做,和家長絕對不能硬來,多想想辦法,很多事還是有辦法解決的,態度好家長管得也會松的,大家都要開心啊~


講真,我現在都工作了,但是我買東西還是會偷偷藏起來,不管是買衣服買書還是買護膚品啥的都會偷偷藏起來,買了零食也會拿回房間藏起來,偷偷吃,,,做這些就是為了避免我媽念叨我,因為我無論買什麼她都會數落我,不管我需不需要、、、、


我也是這樣,以前小時候愛買言情小說,我媽看見一本撕一本,有次從同學那裡借來的漫畫書,也被撕了,但是跟同學講說我媽撕了實在是太丟人了,我就說泡水了然後用零花錢又買了一本還給人家。

還有就是我特別喜歡看小說,網上下載的txt文本,存在mp4或者是電子辭典里。我媽覺得影響學習,直接把我的東西全砸了。然後我初中高中活的都很悲催。。。

這些還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媽絕對有很強的控制欲,我只要哪一點沒按照她的想法做,我能被打哭。我現在也愛藏東西,習慣了。我現在還是覺得很丟人,匿名好了。

當然我媽絕對超愛我,就是性格如此改不了的。我的建議就是:接著藏,藏嚴實一點,或者經濟獨立了直接搬出去住。在媽媽面前要懂得變通地服從。

前面看到一個妹子說溝通的,我想起來前幾天看一個電視節目,講的就是一個媽媽特別愛管她兒子,我旁敲側擊說了幾句那個媽媽要是一直這樣會有操不完的心,我媽就怒了,她覺得我不懂父母的辛苦什麼什麼,念了我一中午。。。我早知道就說那個媽媽太偉大了(??д??)


可能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當中有多少受虐狂。如果你打他們罵他們他們就會很開心。

他們非常害怕別人愛他們尊敬他們,每當他們做了什麼能夠引起別人的愛和尊敬的事情時一定要再做一些事情來破壞這種氣氛。

題主的父母就是這樣的人,明明是給孩子賣了東西卻一定要打壓孩子開心的感受。明明是給了孩子錢用卻一定要讓孩子不能放心的使用。

如果你表現出了超出他們想像的戰鬥力跟他們剛正面,他們就會屈服的。然後你可以重新定義相處模式。


答主你有沒有試過跟父母心平氣和的談一下。

我理解你的父母可能在談話剛開始一會就會開始情緒激動,然後指責你。

但是還是希望你別害怕,冷靜下來,安撫他們聽你說完。

我第一次跟我媽說,我喜歡這個。那時我也有點害怕,然後還是大大方方的說出來了。

然後我用一個小箱子,把我喜歡的周邊什麼的都放好,箱子放在柜子第二層。

我媽當時頓了一下,看了我一眼,我也並未有顯示出畏縮。

後來她沒有再罵我。

過了兩年,她把我的小箱子拿走,放家裡的照片了。

給我買了更大的箱子。

我也有溝通問題導致的激烈爭吵,她因為不理解我,覺得我不再愛她了,所以出言惡毒咒罵。

我也是不懂,她說什麼我信什麼,從十二點哭到早上6點,精疲力竭。

這叫相互傷害。

答主可以試試好好溝通下?

加油~


相信,你多幾次這樣「明目張胆」的自我分析和反思,你就會多一些落落大方和坦白。

習慣和環境這事,真的很難改。即使你此刻成功逃離這兩樣東西,你的骨子裡也還是有這個印記在的。只不過現在要思考的是,這個「習慣」是否影響到你此時此刻此身。若有影響,有這方面的困惑,希望你不斷保持清醒地自知,在每當這個「藏東西」的念頭出來時,有意地去分析它,去化解它,自然而然把提起來的手放下……一次又一次,你會慢慢改善,甚至成為另一種「習慣」。

但是,說真的,這個外顯行為是可以更正的。但是,你心裡的某些東西卻很難去除,比如未來的某一次,你已經可以將買來的東西不藏起來,但是你在「藏與不藏」做鬥爭,做選擇時,你內心總會有不甘、不平,甚至是怨憤或覺得委屈。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個反抗者,可以反抗邪惡,同時也可以反抗正義。

比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這個世界上「藏東西」是件壞事,而你經過更正,努力地改善了這一舉動,你告訴自己爸媽的反對是正確、正義的。但是你心底里仍會有一絲「我憑什麼要屈就自己……」。或是,如果你生活不如意點,你又會加個前綴和理直氣壯,「我已經活得那麼累了,你們憑什麼不讓我在這件事上開心下……」

總之,認真對待你的情緒,並且先學會和它對話。或者,覺得對話累的話,那就乾脆在「事件發生時」選擇沉默和不思考。反正,成年人的記憶力都不好的吧(七秒魚~)

其實,我覺得,這世上除了少數幾個真理或幾對對錯外,大多數事情是分不清誰對誰錯的。所以你不用先去判斷對錯,再去糾正錯誤。任何事情出現,如果它的存在傷害到你,影響到你,給你壓迫,那你就試著調節。

讓自己處在一個更舒服的位置上,難道不是解決所有事的初衷和前提嗎?

加油!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小孩子會不太願意和他人分享物品?
女兒兩歲,感覺對媽媽過分依賴,只要媽媽不在就表現地比較焦慮、不安,是不是小孩內心缺乏安全感?
如何教育一個問題多多的二年級男生?
我這樣是不是傷害了一個孩子?
「不喝奶、不吃飯、不睡覺,媽媽不要走」 | 磨人的分離焦慮,到底應該怎麼辦?

TAG:心理 | 兒童心理 | 父母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