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和禪修的修鍊目的是相反的嗎?

一個是忘掉自己。一個是時刻觀察自己。


謝邀。

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反的。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坐忘」和「禪修」的概念,已經被用錯,用爛了,尤其是後者。在當今的世俗,人們一說到盤腿打坐,就扯什麼「禪修」,「坐忘」。

我們需要回到本來的概念。

「坐忘」,出自《莊子 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不說什麼深的,我們望文生義,也能知道它描述的是道家「天人合一」,「物化」之類的思想。但不是說人傻坐著,一盤腿,就「坐忘」了,要知道修行是有步驟的:心齋,攖寧,坐忘,這是《莊子》里的描述的過程,標準的道家修行。

那麼在這之後呢?「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出自《道德經》)這就是下一步的口訣。

簡單來說,玄門修行在有一定的靜功之後,就進入一種恍惚的玄妙狀態。《悟真篇》云:「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由於文字的局限性,這個過程難以用語言描述得非常清楚,所謂「智者易悟,昧者難行」是也。

我之前強調《心印經》的重要,若君是明眼人,就能夠發現《心印經》開篇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修持的過程。

道家的講完了,現在講佛教的禪修。禪修一詞如前所述,早已被濫用。禪修的含義很廣,我們舉一個狹義的例子:「參話頭」。

比如在打坐時配合息法,吸氣時念「阿彌」,呼氣時念「陀佛」,即「禪凈雙修」。此時在心頭髮問:「參禪念佛的是誰?」這就是在培養你的覺照力

重點來了,既然有一個問題在心頭,時時保持觀照,那麼如何「黜聰明,離形去知」呢?更不用說進入「恍兮惚兮」的境界了。這兩者是衝突的。基於這一點,有些人號稱佛道雙修,我向來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至少在打坐上,他修行的第二步就邁不出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討論與全真教融攝禪宗思想是不同的。不管何宗何派,下手的功夫必須是一個確定的方法,不可能既這樣、又那樣,否則只能顧此失彼。而對於心性上的磨練,援引理學或是禪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坐忘者,身心脫落為最終境界,去我執,法執,空執。

禪修者,了悟本覺,心不隨境轉。得大圓滿基礎地,而不退轉。

更有行走坐卧皆為禪,時時刻刻專註於一處,心中自然不存在雜念,漸除八識田的污穢,得清凈心。

坐忘>禪修

禪修是坐忘的基本

坐忘是禪修的一個階段


坐忘指的就是那一種,修行的法門。禪修有很多法門。部分容易出偏入頑空


坐忘是名坐忘非坐忘,禪修是名禪修非禪修,這有啥好相同或者相反的呢···隨便什麼方式,結果都是為了那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境界···當然也同樣稱為境界非境界····


一回事。

作者:天瓶雲水

鏈接:如何學習禪修? - 天瓶雲水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朋友提出問題:既然大腦無法思考形而上的問題,那麼心靈的智慧怎麼才能啟動呢?答案是靜坐。佛家稱之為禪修;道家稱之為打坐;莊子稱之為心齋;顏回稱之為坐忘;王陽明稱之為靜坐。

在靜坐這個問題上無需太執著,有時間就一個人靜靜的坐著,會產生很多你平時根本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有些大腦想不通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了。只要誠心誠意與心靈對話,不要為自己辯解,傾聽心靈的聲音,這時,你的私慾就出來了,你就開始認識自己了。

如果願意再往前走,就可以從「觀念頭」開始,然後「觀空」······。不要急於求成,一切自然而然,該到哪個境界自然會到。禪修無需跑到什麼僻靜的地方,所謂「心遠地自偏」,真正想修行的人在哪裡都一樣。

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喬布斯都是信仰禪宗的,他們經常打坐,但境界相差很大。喬布斯是西方人,其思維方式不利於學習禪宗,所以境界上還很低。但即便如此,他也在靜坐中獲得很多靈感。

學習經典的前提是信。東西方聖人都是親證,幾千年前,相隔萬里竟然悟出了同一個真相,殊途同歸,這難道是巧合嗎?我們與聖人的境界無異於天壤,還是老老實實地學習修行吧。告訴大家一個經驗,打坐過程中一旦小悟,就會在瞬間明白儒釋道聖人的學說都是真理,無需任何思考,當下篤信無疑。只是無法表達出來而已。這就是王陽明說的:「此須自己體認出來,非言語所能喻。」,「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爾要知我苦,還須你自吃。」。

聖人的學問不是空談,是實實在在立竿見影的,「為己之學」,因為只有先為己才能為人,自己不覺悟怎麼讓別人覺悟?自己不快樂怎麼讓別人快樂?

追求真理的人是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的,一旦把學問打通,就解脫快樂了。

微信號rdtpys


從概念上看是相反。

不過,不知道道教還有沒有這麼修的,道家功夫很多都是守丹田、守祖竅、轉周天、運河車。。。感覺沒忘啥。


推薦閱讀:

《道德經》到底是講什麼的,為何被那麼多人推崇?
解老:《道德經》第十六十七十八章 歸根復命
我們所做的事到底有何意義?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TAG:養生 | 道家 | 禪宗 | 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