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中的卧槽馬為什麼叫「卧槽」馬?

被卧槽馬白抽車的時候,會默默地「卧槽」一下?

上面是題主自己調侃的,為了明確一下問題,再解釋一下吧。

「卧槽」 二字和解?卧是躺卧?槽是馬槽?

躺卧在馬槽里,或者在馬槽的旁邊躺卧,表示伺機而動?

但是卧槽的位置已經明著將軍,和這個意思不合吧!這是問題一。

問題二,在棋盤中,象上面的一格叫卧槽,有什麼典故嗎?


「卧槽」二字組合,做為「我肏」這個本是不雅,且有經轉音而弱化,用於表驚嘆的詞

的委婉講法/寫法,是極為後起的講法/寫法。請莫前後誤置,因果錯置且顛倒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驥,好馬;櫪,食槽。

千里是什麼玩意?車!

翻譯一下:一匹優秀的老馬趴伏在食槽里,其實他媽的他是想吃車。


第一,卧槽馬是一個象棋術語,卧槽馬能打能退,相當兇狠。卧槽的意思就是隱藏,不起眼。馬卧槽幹嘛?它等著機會來一下子呢!看似不起眼,萬一沒留神就完蛋。至於那一格為什麼叫卧槽…我也不知道…

第二,騾馬的力量自腰起,要是腰力不行就稱為「卧槽」。聽說過去的騾馬市上懂行的人拿手探牲口的腰眼,牲口要是不行就趴下了。(只是聽說沒有親眼見過,現在幾乎沒有買賣大牲口的集市。)

沒聽說過卧槽馬是罵人的話。這都是網路時代才出現「文明」罵人詞兒。真他媽有意思。


我認真想了想題主的問題,想起來郭德綱一個包袱。

郭: 我那天去商場買東西,看見一個包,真好,哎呦喂的,人家那個包啊我給你說……

於: 您等會,您等會,什麼您吶?

郭: 哎呦喂啊?

於: LV人家那是。

郭: LV?不是不是,那包老貴了,我看人一看價碼牌都:「哎呦喂!」。

於: 好嘛,合著這牌子是給嚇出來的。

我估計卧槽馬和這個一樣啊。

首先這個馬其實可以很快,在對方三七兵頭上,你只要不攔著,它兩步就下去卧槽了,你還沒回過來神,一看馬將軍了,心裡詫異啊,脫口而出:「卧(四聲)槽(二聲)」表示疑惑不解。

然後你又發現墊不上子,只能動老將,而對面在你的將門一側有士角炮,當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卧(輕聲)槽(四聲)」表示驚訝和難以置信。

最後你迫於無奈把老將亮出來,因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 沒幾步就被將死了。你有:「卧(四聲)槽(輕聲)」表示懊悔和不服。

而這一切都是由這一個馬而起,因此得名吧估計。


可憐孩子沒見過馬槽。


卧槽馬,八角馬,還有高吊馬。 我感覺應該是相對說的,八角馬,也叫馬掛角,就是在九宮的一個角上。高吊馬,是在九宮正上方偏一格的位置,所以叫「高」吊馬。 再有就是卧槽馬,卧顧名思義就是躺在那,對比高吊馬,卧槽馬就是在九宮側面,和九宮平行的位置,好像馬卧倒在老帥的側面進行攻擊,所以叫卧槽馬


以下回答只是一個猜想。

首先卧槽肯定不是表達情緒的詞。如題主所說,解釋為伺機待發似乎也有問題。不過換個視角解釋倒是不違背。

猜想:卧槽馬最初並非殺法,而是一種布局。此槽乃己槽,非敵槽。

馬進邊路後回37路,形如卧槽。而卧槽處的馬,可以迅速上馬與另一路馬形成盤河的連環馬,若配合56炮,巡河車,見勢不妙送中卒。其戰鬥力想想也不能說沒有。而馬也算得上潛力股了。

剛出現可能就像一種飛刀,專克當時盛興的布局,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後繼無力,就好像現在沒幾個人用棄馬十三招了,這布局又談不上精妙,精彩的譜就沒有流傳下來。不過將這個卧槽點的名字留了下來。


「槽」肯定是馬槽,「卧」?讓誰卧?這是一匹能讓敵方主力卧在馬槽里的馬。在馬槽里幹啥?讓馬吃唄。


馬在那個位置與將形成一長方形似馬槽,就像馬卧槽中,遂叫卧槽馬


象前面一格就是「卧槽」,馬躍卧槽,就是卧槽馬

用「卧槽」表示「我肏」都是近幾年的事,「卧槽馬」這個象棋術語都不知道出現多久了,至少在明朝的《金鵬十八變》里就有

而且卧槽馬未必就抽車了,和「我肏」更沒有關係

「卧槽」本來的意思都不明白?


曹操曾夢三馬同槽,後司馬氏三父子取曹氏天下。


不為什麼,就是口口相傳而已。

獼猴桃為什麼叫獼猴桃。因為你媽第一次拿給你看就告訴你是獼猴桃。

卧槽馬為什麼叫卧槽馬,因為我爸第一次教我下棋就這麼告訴我。

屏峰馬、當頭炮、馬後炮、卧槽馬,這些都是詞能達意的好術語,輩輩相傳而已。

老師說了,讀古文沒必要逐字解釋。你能會意就OK!

卧槽馬我理解為達摩克里斯之劍。


這玩意叫;槽,看著是密封,無缺口對不對?

結合卧的解釋;卧槽馬就是只要進入這一步,就是100%的死棋,沒有任何出口,解法。


樓上解釋都什麼鬼,卧槽馬不應該理解為「暗樁、潛伏、地雷」之類的意思么


大概是被下到的人都會驚呼一聲「我操」而得來的吧。


推薦閱讀:

象棋為何不能按兵不動?
路邊下象棋的人為什麼常勝?
許銀川和胡榮華巔峰誰厲害?個人傾向許。?
象棋和軍棋,請說明哪個更好玩以及理由?
在中國象棋棋盤上,棋子「馬」從一個頂角走到斜對角最少需要七步,用數學怎麼證明?

TAG:語言文化 | 俗語 | 象棋 | 語言表達 | 中國象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