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業是否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金融業和金融從業者可以得到哪些機會?
近幾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利率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離岸金融市場,亞投行等等一系列事件飛速推進。金融市場似乎飛速發展越來越自由。
請問我國的金融行業是否來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國的金融行業和金融從業者可以得到哪些機會?之前的很多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國都不存在或者名存實亡。接下來會有哪些可以大展拳腳?
恐怕關注一下監管合一更有意義
謝邀!
機會肯定存在,如果你想進去的話,建議你找一個切入點,比如你能勝任的崗位,然後站在全局去思考,你就會發現你未來的發展方向。機會大大地,可以名正言順的圈錢了
中國的金融行業現在確實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時間點,過去處於金融市場主導地位的證券和銀行如今都遇到了比較大或很大的問題,股市目前仍然處於消除泡沫的下行階段,並且對於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反彈的可能,甚至還會加劇下行趨勢。而以國有銀行為首的各大銀行則深陷壞賬危機,從工、農、中、建四大行公布的2015年年報來看四家銀行的凈利潤都為1%到3%之間,非常可疑,存在財務欺詐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四大行基本在過去的一年中沒有實現盈利,甚至還可能虧損了,民間估計壞賬總額達到4萬億人民幣左右,二三線城市的支行分行的處境基本都比較糟糕。儘管政府年初放開了債轉股,但是這之間還有非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很多陷入債務危機的公司的負債額度已經遠超他們的資產,銀行對其股權的收購比例和股價都沒有具體的操作細則,另外銀行需要將這些股權通過資本市場的轉手給消化掉,目前國內的資本市場短期內對於類似產品的消化能力遠遠達不到4萬億的規模。
而中國銀監會對於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又過於嚴格,就目前而言制約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目前大紅大紫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受到嚴重的制約,不同於銀行成熟的信用體系,互聯網上的借貸行為不需要太多的個人信用評定,所以其作用只是被限制在了幾萬元以下的小額度借貸行為,因為對於貸款者而言這筆資金即是最終收不回來也是可以接受的損失。互聯網金融成功就成功在大基數的積累,但是在其信用體系全面升級之前很難再有大的進步,而各種亂相終將為銀監會找到足夠的理由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封堵,進一步遏制發展。
中國現在的資本供需非常的不平衡,民間借貸活動還是很常見的。一個比較有前景的發展方向是縣級以下的信用社,中央政府每年發布的關於農村金融發展的相關文件與銀監會的實際監管行為在很多地區是相違背的。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銀監會勒令鄉鎮金融機構解散,返還本金。所以直到現在縣級以下的金融服務是非常稀缺的,嚴重製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中國金融行業的欠發展和銀監會的監管制度脫不開關係,但是政府成立銀監會的目的是好的,銀監會也確實有其存在的意義。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還是得看簡政放權和政府執政思路的改變。
以上只是基於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角度講的,題主要只是想提高收入的話還是先去公募混幾年然後去私募打拚吧。傳統金融業,比如銀行,躺著有利差也能賺錢的日子是基本過去了,互聯網金融,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興趣,改變了用戶跟銀行直接接觸的習慣,控制了支付場景,當然銀行作為國家金融支柱,倒是不會倒的,國家都說了要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後更多的體現在後端,賺錢依然賺錢,但沒有以前那麼賺錢了。券商也是一樣的。金融業從業者在變革的時代要有點憂患意思,不要有鐵飯碗的想法,不能躺著賺錢,有競爭,就會有淘汰了,學習跟上時代步伐還是很重要的。
根據前一個階段資本市場的波動,同時也為了適應我國金融發展混業越來越多的趨勢(監管體制仍是分業監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已經提出,要對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嗯!不知道建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怎麼樣?
與其抱怨,不如想想:1、人民幣國際化:離岸市場有戲,英國、新加坡等的轉向與此有關,人民幣離岸交易、儲備和投資業務具有較好的前景。2、利率市場化:價格管制放開了,可市場參與主體沒有放開或者說正在逐步放開,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新的市場主體設立及影響利率形成機制的業務開展具有較好前景。
3、金融風險顯性化:高速增長支撐下中國金融風險積累,在經濟增速降低時開始顯現出來,河南非法集資號稱處理不當將影響河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所有成果。危中孕育機會,市場自有風險消除機制,金融就是風險定價,對金融風險管理與交易業務將有巨大空間和現實意義。
4、產業資本化:中國產業資本整合重組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轉型最為典型的特徵之一,用資本的力量帶動經濟提質增效,互聯網領域已開始一系列合併收購(滴滴與快遞,百度、攜程、58等),國內併購、定增、資管等業務具有較大發展機會。現在我說說大多數人所做的金融吧,在廣州深圳這些地方哪兒都是所謂的金融公司,從股票白銀黃金石油期貨現貨多得是,但是他們最終目的就是讓你們投錢進去幫忙開戶,各種手段,裝女孩子加你QQ微信啊,說玩這個多好多好啊,即使你進錢,還是兩個月內讓你虧光。
有毛機會。利差收窄,監管缺失,看看台灣銀行業你就知道什麼叫金融民工了,穿得破破爛爛的,中國銀行業未來就那樣。除非學歐美,儲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貸款利率市場化
互聯網+金融已經搞垮了一大片實體行業,但是中國金融體制下監管力度不嚴,國人還充斥著投機倒把思想,有時候機遇也可能是坑
不管怎麼發展中國的經濟基礎是command system 共給需求都不是價格控制 資源配給 市場反應都有一定弊端 但不會出現嚴重的金融危機算是好事
個人認為,是到了超狂時代,雖然不致於走到華爾街的地步,但是,該來的總是會來的,急躁的習性已經吞噬了不少行業,多一個不多!
推薦閱讀:
※懶人經濟學:葛優癱背後的商機
※如何在mc中設置一個可持續健康的經濟體系?
※英國今日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脫歐對英國經濟影響的分析》
※如何看待蔡洪平「歐美開始4.0版革命 中國卻還在淘貨」這篇文章?
※基礎知識講堂:收益率曲線,如何用它預測經濟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