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有無指的是什麼?
01-28
與道德經的有無,有何關係?
鏈接:什麼是有什麼是無? - 道德經
我們的念頭起落,意識的翻覆生滅,都有一個共性
那就是相對的!
比如說這是紅色,那麼一定已經先設置了兩個概念,紅色,紅色以外其他的顏色。然後,「這個東西」是「紅色」。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概念是孤立於另一個概念而存在的。他是這個,同時,他就不可能是別的。這就是二元論。
一搞對立了,一搞兩邊了,禪宗就把他叫做「空」和「有」。說空有可能比較費解,我們可以說Yes和No。而佛法是一元論。佛法認為,「紅色」和「非紅色」是統一,而不是對立。是我們的分別,把一個完整的東西,拆成了兩半。
不管是Yes 還是No,都是我們去搞對立,搞二元,搞分辨的產物,而佛說,這個恰恰就是最大的無明。
所以地藏經會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這裡不是說我們貪嗔痴是罪業,而是說起心動念本身就是罪業。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本身就在搞二元,搞分別,搞無明,那果報就是輪迴和煩惱。
這麼一分別,就有了Yes和No。就有了空有。就有了無明。所以禪宗說,離四句絕百非。
空——不要!
有——亦不要!即空即有——也不要!非空非有——還不要!
不思善,不思惡,於么子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離心意識!參!禪宗的有無是實相,就是佛性,就是心,就是佛,即心即佛,無有文字語言能描述的。
而道家的有無是無始無明,一切妄念之根本,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有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說正相吻合。
打破無始無明就是實相,就是佛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步之遙啊謝邀!
從究竟上說,有無皆非。
從表象上說,有實「真空」,無乃「妙有」。
從相上說,有即有,無即無。兩者皆「相」。言說文字。
推薦閱讀: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