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 韓非說: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起點高,成就也大?例如名將之後也是名將~


我覺得題主對這句話的理解有問題,所以包括安林妹妹答的也有問題。

這句話本意不是說宰相,將軍都是出身很低的人做的,而側重強調只有在組織的基層干過,了解組織最基本的單元是如何運作的人,走上最高管理崗位的時候才能有傑出的表現。

宰相總理全國事務,只有在地方上處理過民政,錢糧,才能通曉行政體系的情弊,管理國家事務才能切中肯綮。 而行伍出身的將軍,更能了解普通士兵的心聲,關心他們的疾苦,士卒也樂於為之效死。

韓非子的時代就是個貴族政治為主的時代,他本人又是法家信徒,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反對貴族政治,主張人主選才不該看出身血統,而應該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善於從基層發現,選拔有才能的人。

所以題主的理解恰好反了。那種名門出名宦,將門出將種的,歷史上多如牛毛,舉不勝舉,尤其是貴族壟斷大部分權力的春秋戰國時代。


首先是這句話是哪句話?

這句話是: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 顯學

韓非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明主之將相。

韓非也是有背景的:背景是戰國中後期,長平之戰剛打完沒幾年。

韓非還是有目的的:《顯學》篇其實有另一個邪惡的現代別名:《論公知和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巨大危害》。

最後之前,韓非還是有節操的,他承認孔子和墨子都是哲人。

最後,韓非是有邏輯的:孔子一死,儒分為八,墨子一死,墨分為三,這些徒子徒孫,都說自己才是真儒者,真墨者,你聽誰的呢?這是其一。孔子和墨子都講堯舜之道,但是堯舜的時代,距離戰國幾千年了,導致孔子和墨子的學說完全相反,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堯舜之道呢?這是其二。

要我說,非蠢即壞(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

所以總結陳詞一下的話是這樣的。

這句話的目的是:上古先王之道,公知們說的很多了,陛下。然而你信誰呢?從邏輯來說,上古先王之道是不可知的。

不如我們談談軍事訓練吧。

請聽下集:韓非之死。呵呵呵呵呵呵。。。。


題主吃頓好的吧

奶茶東版《習近平用典(平裝版)》【摘要 書評 試讀】中5次出現這句話

——2014年5月9日《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的講話》

——2009年3月1日《關於幹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2006年9月13日《越是艱苦環境,越能磨練幹部品質》(《之江新語》第115頁)

——1990年3月《從政雜談》(《擺脫貧困》第25頁)

你問我敢不敢答,我說

不敢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了解基層組織運作的人才可以做宰相,了解士兵生活的人才能做將領,這玩意兒跟出身關係不大


這個很好反駁啊。

因為原句中有「必」這個字。也就是說,你要反駁,只需要舉出哪怕一個栗子來證明有沒在基層熬過的宰相,有沒在隊伍里磨礪過的猛將,就可以了。

比如明朝時期的士子們,在中央參加考試,中了棒後,成績最好的(一甲和二甲前幾名),進翰林院熬資歷,成績相對差的(二甲和三甲前幾名),就去了六部熬資歷,成績相對最差的(三甲),就去各縣熬資歷。哪怕是最差的三甲進士,這個所謂的基層幹部,實際上也是處級幹部。比如著名抗倭將領胡宗憲,成績相對來說不是特別理想,科舉中的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比起那些直接進翰林院或者中央各部委的同學來說,略差,但第一份工作依舊是知縣。 而明朝最牛逼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也就是我~蛤蛤,因為成績好(全國十二名),被選為庶吉士,進了翰林院整理文件以及學習中央精神,從此之後,就一直在中央混,並沒有下放州縣。當然,他中途請了幾年假,在基層遊歷了一番,這些基層見聞為他之後搞改革拓展了視野。但是也僅限於去基層遊歷而不是去基層主政。

實際上,縱觀明朝,除了早期和末期(特殊情況,沒辦法),幾乎很少有官員可以從基層一步步熬到中央的,更別說熬進內閣了。基本上,考試成績就決定了明朝官員的未來定位。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嘉靖年間的內閣大學士桂萼,中科舉後被分配到地方當了幾任知縣,政績還不錯,後來升任南京刑部主事(雖然南京各部無實權,但也算是中央六部),如果沒有後來的歷史機遇,估計他能一步步熬成一個副部級退休。但是由於隨後爆發的大禮議事件,他投機了一把,成功了,升任吏部尚書,後來又進了內閣,算是地方官逆襲的典範。他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一段話:一個人的命運吶,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我不知道我一個南京的刑部主事,怎麼把我選到北京去了。

說完了文官,再來說武將。

明朝承襲了宋朝的部分傳統——文官帶兵。雖然明朝也有專業武將帶兵,但局限於中低層次(總兵),而到高層次的(總督),則必然是文官統帥。明朝有名的軍事文官多得很,從於謙到王陽明到胡宗憲到袁崇煥、洪承疇、盧象升等等。這裡就不再舉例。

可能韓非子的原意指的是負責具體打仗的將,而非運籌帷幄的帥。那麼再來看職業武將。

明朝的名將有很多,比如明初的5大公爵,比如東南抗倭的戚繼光、俞大猷,比如抗倭援朝戰爭的李如松幾兄弟,比如抗清的祖大壽和鎮壓農民起義的曹文詔、左良玉等。

明初的那群武將,沒什麼可說的,因為他們就是跟著朱重八從最基層一步步打上去的,靠砍人來攢軍功。

說說戚繼光,他確實是名將,名氣很大,而且也確實是一直在隊伍里奮鬥,並不是中途出道。但是,他是世襲武官,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正四品登州衛指揮僉事。而他承襲的時候才10歲,被朝廷正式任命的時候才16歲。好多武將砍了一輩子人,可能才混到正四品,而他小小年紀已經贏在了起跑線。所以,戚繼光是出身行伍但非一步步從基層砍人混上來的職業武官。

再比如李如松,由於他爹太能砍人了,他年紀輕輕就是從二品都指揮同知了,起點比戚繼光還高。後來也是火箭提拔,當上了山西總兵。所以,你要指望他從當小兵砍人開始攢經驗,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的個人經歷又有一定的特殊化。因為,他打小就是跟在他爹身邊的。他爹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兇狠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因此他也算是間接地在砍人攢經驗。

當然,像左良玉、曹文詔這樣的人,自然是一步步從基層砍人,才混到高級武官來的。但是我竊以為,明末那些名將里最猛的,卻是半路出道的盧象升。

明末的那群起義的農民,當然有良民,但也有不少心狠手辣的刁民,張獻忠就是個代表。能被張獻忠、高迎祥和李自成稱作閻王的,大概也只有盧象升了。而且盧象升不僅是帶兵布陣很猛,他親手殺人也很猛。大多數的軍事文官,都是坐鎮大後方運籌帷幄,而盧象升則是身先士卒,帶頭砍人,而且他玩的是100多斤的大砍刀。你要知道,盧象升不是出生在偏遠地區,也不是生下來就很猛的少數民族,他出生在江南這種鶯歌燕舞、靡靡之音的地方,家中長輩也不是殺豬的,而是官宦文人家族(祖父是知縣、父親是秀才)。中科舉後分配工作,他去的也不是兵部,而是每天和數字打交道的戶部。

更關鍵的是,盧象升不僅手狠,心也很辣,他幾乎從不接受流寇的投降(張獻忠最怕的就是這個),本著流寇全死光世界就清凈了的基本原則,他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我把古青的話簡化一下,韓非子說的是理論上官僚組織應當如何選拔人才,題主你的理解是「歷史規律應當如何總結」,這完全是兩碼事


一定是趙括啦,從來沒打過戰就能把他父親說倒,能代替廉頗出任統帥,起點不能算不高。四十幾天,就讓趙國損失四十萬人,名聲不可謂不大。題主,滿意不?


實名反對 @顧子明答案。韓非子系法家始祖,韓非子一書講帝王之術不假,但是此句話本質上是講一種文武官員晉陞機制。 州郡也好,卒伍也好,泛指基層和中下層工作經歷。至於焚書坑儒的原因,相信 @顧子明一定是歷史沒學好,焚書坑儒,坑殺的以方士居多,應該理解為反迷信活動。 回到此題,既然題主想反駁的話,我紅朝有一絕佳例子:溫相。 州郡,卒伍代指基層和中下層工作經驗,意為經歷過基層歷練的人才能成為高官。 由此不得不佩服執政黨的官僚淘汰機制,由基層開始,層層淘汰,最終選出進入海里的幾個人,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既保證了基層經驗,了解下層情況,又高屋建瓴,善於從大局把握問題。執政黨的官僚選拔機制還是沒得黑的。


謝邀;這個問題其實我不想回答的,因為牽涉到意識形態;而且大家都是從正面理解這個問題,遺憾的是,事與願違;

我先從宰相這個稱呼說起;宰本是君主的總管家的稱呼(總管家類似於《甄嬛傳》裡面的大太監蘇培盛這個角色),相是輔助的意思,就是說宰相是從國君的家臣發展起來的;所以,用家臣的頭目管理國事,這就是宰相的實質。也是很多人根本想不到的地方

宰相的稱呼恰恰最早見於《韓非子_顯學篇》這句話:「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所以,當宰相的大前提是兩個:

第一,你是國君的家臣,就如蕭何是劉邦的家臣一樣,明主之吏啊,不就是皇帝私人的官吏(不是國家的官吏)的意思嗎?!

第二,你必須在基層呆過,這裡的州部意味著基層

這兩個條件估計很多人看不懂,具體就是

當宰相的第一條件是只從州部提拔,(不然的話韓非子就不會倡導了--反過來說明,以前是直接任命貴族,連州部任職這個不是條件的條件也免了)

  1. 這裡的州部根本不是我們一廂情願所認為的基層,而是類似於福州、廣州這樣的省級行政單位----省代表地方行政單位是從元朝開始的,秦漢之前是州郡,比如秦始皇統一,分天下三十六郡,漢朝分十三州;真正的老百姓當一個吏都很難,何談當官?!更不用說當州官了;

  2. 州部作為基層,老百姓是沒有資格無法享受的,有資格的享受的是家臣;家臣下『基層』起碼是州,而且只是鍍金,不是真正的紮根基層(最多是了解基層);何況,人家下基層的目的是為了當宰相---即使是號稱紮根農村的知識青年最終也返城了呢,何況一個家臣?!

當宰相的第二條件是家臣:很多人對這句話選擇性地理解,以為一個草民到了州部就有機會當宰相,幼稚;真正的草民即使再能幹也只是個村長;知府的公子容易當知縣,平民之子退休是副處已經是做夢了;要當宰相根本不夠格--因為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硬體:家臣;

不是有句民謠嗎「村級幹部是打出來的,鄉鎮幹部是喝出來的,縣級幹部是送出來的,省級幹部是生出來的」?!韓非子的這句:「明主之吏啊,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就是對民謠的最好詮釋;

  • 「明主之吏啊,宰相必起於州部」這句話的翻譯就是「省級幹部是生出來的」,因為只有生出來的才是自己人(某個人就說過這樣的話:還是我們的孩子可靠,不會掘自己的祖墳,江山是我們打下來的,因此繼承這個江山也應該是我們的後代」。所以,單筆最高受賄金額1.6億元,創建國以來單筆受賄金額之最的被判處死緩的原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就有句名言:「作為共和國長子,我們不壟斷誰壟斷!」

  • 「猛將必發於卒伍」翻譯過來「村級幹部是打出來的」,換句話就是說,你如果不是家臣,你再能打,最多就是個村級幹部;「

對於老百姓來說,韓非子這句話更像是忽悠,意思是說「你給我好好乾,高層職務就是你的。」做夢呢,捏捏大腿看疼不疼;

韓非子說這個話本身就已經將老百姓排除在外了,本身是庶民的人居然瞎起鬨;

最高票答案說「韓非子的時代就是個貴族政治為主的時代,他本人又是法家信徒,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反對貴族政治,主張人主選才不該看出身血統,而應該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善於從基層發現,選拔有才能的人」。

作者對韓非子的理解顯然是錯的,因為韓非子的唯才是舉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在家臣的範圍內唯才是舉;具體就是

  • 不看血統;擴大官員的選拔範圍,以前是僅限於貴族本身,現在擴展到了庶民,

  • 看出身;韓非子給庶民當官設置了根本不可能逾越的門檻---是貴族的家臣,否則你政審就通不過

所以韓非子的本意並非作者一廂情願的理解,誤以為是對老百姓不拘一格降人才

糾正一個概念,宰相這個術語根本不具有現代政治意義,與現在的總理、首相的內涵截然不同,原因很簡單:宰相首先是家臣,然後才是官員;

將管理一個國家政務的最高官職稱為宰相本身就意味著家天下

普及一下常識:宰相的官職比宰相這個稱呼起源更早,楚國設置「令尹」,齊國、秦國設置「相」,宋國設置「大尹」,吳國設置「太宰」即是。輔助齊桓公建立霸業的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傑出的宰相。秦統一後,宰相之職稱作「丞相」。

  • 漢武帝後,宰相的職權轉到尚書台,其長官叫尚書令(宦官擔任稱中書令)。
  • 東漢末年,權臣董卓、曹操等恢復丞相或相國之職。
  • 魏晉以後,尚書台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尚書台的長官、副長官都是宰相之職。另設中書省為文書處理機關,其長官為中書監和中書令,中書監和中書令也是宰相之職。
  • 隋唐兩代,宰相名稱有所改變。中書令隋代稱內史令、內書令,唐代稱右相、鳳閣令、紫微令等。尚書令因李世民為秦王時曾任此職,後來不置,所以唐代尚書省的長官只有左右僕射。
  • 北宋另設中書內省于禁中,為宰相的辦事機構,稱「政事堂」、「中書門下」、「中書」等。宋代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其長官樞密使、副使與福相稱執政官,與宰相一起合稱「宰執」。
  • 明代廢除中書省及宰相等職,設立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格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號稱「輔臣」,首席大學士稱「元輔」、「首輔」,職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
  • 清初仿明制。實際任宰相職務的,是康熙時的「南書房行走」,雍正以後的「軍機大臣」。

在各種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為頻繁,無定職、無定稱、無定員,這是由君主專制的根本性質決定的。君主既離不開宰相,又最擔心宰相權力過重,大權旁落,這是宰相官職不斷變化的主要原因。

猛將必發於卒伍,說的是皇帝對提拔軍事將領的要求;也是兩條

  1. 家臣,大家看看衛青 霍去病這種名將就是典型的家臣,軍隊不能國家化啊

  2. 下基層,而且打仗要兇猛

家臣下基層,大多是當監軍,就如扶蘇這個蛋炒飯下基層,連總司令蒙恬都得聽他的;

打仗是需要真本事的,所以需要能打的,而底層最能打,所以,猛將就只能在底層選擇,遺憾的是,對被選拔的底層是有條件限制的:不是我們一廂情願以為的沒有任何背景的草民,而是貴族家裡最底層的家奴,比如鰲拜,衛青(衛青原來是養馬的);

草民在戰場上一般是炮灰,乾的好的話可以當個伍長(類似於班長);遍觀歷史,有幾個名將是出身底層?!

當將領本身是需要門檻的---軍事素養、知識底蘊;出身底層乾的好的話,大多是李雲龍的結局:自殺

真正將「猛將必發於卒伍」落到實處的大多是開國時期,比如徐達、湯和這類人,但是最終還是炮灰;

和平時期幾乎不可能,和平時期連戰爭都很少,何談猛將?!

別瞎起鬨!!!!


小皮特,肯定算吧

講道理,這句話很多人理解錯了

觀容服,聽辭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試之官職,課其功伐,則庸人不疑於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

翻譯A:

察言觀色,孔子那麼聰明的人都看不出能不能委以大任。

用實際的官職來測試,用政績來評價,誰都不會錯的太多。

因此明智的君主,宰相絕逼要從州官里挑出來才行,猛將絕逼要從士兵里挑出來才行

翻譯B:

察言觀色,孔子那麼聰明的人都看不出能不能委以大任。

用實際的官職來測試,用政績來評價,誰都不會錯的太多。

因此明智的君主,文武官員一定是經受考核而非夸夸其談的人

支持哪一個,你們看著辦吧

想不明白就問問你們的語文老師吧


這句話是呼籲,不是總結。


非歷州縣不擬台閣。這是唐朝的規矩。

猛將這個詞很有意思,可能更近似於李衛公的斗將守將之分,籠統的理解為名將,不見得準確。


起於州縣者死於州縣。

起於朝堂者終歸朝堂。


我覺得題主不能以邏輯證明的態度讀古文,古文多以事論理,不是做統計研究。不然首先就是作者和讀者的出發點就對不上了。


一個人起點高成就也大和這句話並不矛盾。

出身富貴之家的人,其成長過程受到庇護,但年少之時不會讓他突然空降在某個重要的職位,必然放之於卒伍州部,一鍛煉能力二增長閱歷,猛將宰相皆非泛泛之輩,需以能力成事,以閱歷服眾。

他們和真正草根的區別在於:「卒伍州部」對平民百姓來說是一座山,絕大部分人都會止步在這裡;而對於那些擁有精英血統的人,是既定的進退自如的機遇,他們選擇進去,到了某個需要的時間,再選擇出來,此時金光閃閃,再走向廟堂之上就不會因出身貽人口實。這也是所謂的「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州部與行伍都是基層,答主對這句話的理解有問題。文意應該是,一個好的宰相和將軍一定要從基層做起。

從基層做起,往往經驗豐富,閱歷充足,經歷過很多磨練,是出類拔萃的。再者,秦漢開始名臣名將之後也大多是有基層經歷的。只不過升遷較快,畢竟朝中有人好做官。

韓非所處的時代是貴族集團統治的,這句話也是對當時按血統任官的一種抨擊。

當然也不排除例外,這句話說的是大概率事件,用小概率事件反駁沒什麼意義。至多說明這句話太絕對了。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家世顯赫,沒當過小兵直接以軍官成名。

項羽是第一猛將,他也沒當過兵。

韓非自己就沒當過州部,他是韓國公子。

蘇秦直接以說王侯成名,掛六國相印,沒當過小官。

宰相發於州部,那麼難道一開始成立編製時就沒有宰相嗎?

猛將發於卒伍,那麼難道軍隊編製以後剛開始就沒有將領嗎?

當然是錯的。

事實是,我拉大旗帶隊伍,領導班子早內定了,不可能等著下面的人冒尖再選拔。根本來不及。

以後,我的兒子照樣不用當小兵,可以直接做領導。

比如官爵是可以世襲的,大家都知道。一品官的兒子直接可以做四品還是五品官來著。這就是封妻蔭子中的蔭子。

什麼發於卒伍,都是因為韓非就是個就知道嘴炮的傻逼。徒有紙上談兵的能力。他對秦國政治不明不白,自己連自保都做不到,貿然去說始皇,最後落得個死在牢里的下場。可以說是最失敗的政治家。

宰相必發於哪裡?根據我的經驗,宰相必發於世家。

猛將必發於哪裡?根據我的經驗,猛將必發於世家。

不信你查歷史書去。

精液決定一切。真的。

讓什麼韓非死去吧。


。。。也要看歷史的進程。比如: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軍改後,東部戰區陸軍正副司令員均為將門之後。觀海內參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至少有四位將軍出自將門,他們的父輩都參加過解放戰爭。

http://3g.163.com/touch/article.html?docid=BO6K6MAV0001124Jqd=pc_adaptationoutsidelinkversion=B#sns_weibo


有什麼區別么?問題在哪裡?將門之後,官宦之家也都得有基層的積累,所以任職中央都得有幾個省市的經歷,所以很多接班人都先到公司的具體職能部門學習呀,今天中央新上任各軍區領導都是基層逐步上來的,將門虎子也都是有實戰經歷的。。。這個問題問得是什麼呀?


推薦閱讀:

哪個地方的人最不排外?
怎樣安慰人?
上知乎的時候,你們認為哪些好習慣值得推崇?
長輩被所謂的「傳統文化」洗腦,走火入魔,應該如何對應?
義大利人的民族性格是怎樣的?

TAG:歷史 | 軍事 | 人文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