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如何才能做好融合通信?

為了應對OTT廠商的競爭,中國移動計劃推出融合通信。融合通信本身並非中國移動所獨創,它指的是把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合一體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計算機網路與傳統通信網路在一個網路平台上,實現電話、傳真、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呼叫中心、即時通信等眾多應用服務。法國電信等運營商,也為了應對OTT廠商的競爭,嘗試推出融合通信,但是當前尚未見特別成功的案例。


有個朋友,發了一封長信給我,我整理了發出來,在此表示感謝!

面對OTT廠商的攻城略地,中國移動計劃推出融合通信業務進行應對。計劃中的融合通信業務分為Native和App兩個版本,但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卻始終處於「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狀態,料來這個業務的開發過程,沒有主管部門想像的那麼順利。

中國移動如何才能做好融合通信,這是一個大命題,筆者看到這個問題時,也是一陣搖晃。但是靜心想一想,筆者雖然不能從國情、規範、技術等角度來闡述這個問題,但是筆者從產品和用戶角度,發表一二看法,還是可以的。

首先,融合通信應是一個平台型產品。

為什麼說融合通信應是一個平台型產品?這是中國移動集團當前所處的市場環境和用戶對此的預期決定的。

先說OTT廠商產品的代表,融合通信的主要競品微信,它當前已經是一個平台型產品。擁有4億月活。看待微信這個產品對運營商的基礎通訊業務的衝擊,不能孤立的來看它,而是需要與微信電話本結合來看。微信+微信電話本,可以作為微信市場布局的基礎。

對於騰訊來說,它的收入來源,預期是通過生態圈來獲得收益,而基礎通訊能力,是它獲取用戶的基礎,它的基礎通訊能力做的越強、越便宜,它的生態圈獲得的資源越多,它的潛在收益越大。所以騰訊有非常強的,基礎通訊能力免費的衝動。它將微信和微信電話本分開做,應該就是為了希望利益最大化,並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避免給運營商短時強刺激,令運營商做出兩敗俱傷的行為。當然,中國移動受到的衝擊最大,聯通和電信,目前甚至隱隱有些獲益。

而反觀運營商,基礎通訊能力是它收入的主要來源,它們將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維穩,一是直面競爭。維穩,是面對當前狀態,推出一些產品應對,加大流量運營。當然,結局通常都不太好。直面競爭,是調整收入結構,降低基礎通訊費用,增加服務收入。但是運營商的組織結構,決定了他們一定會選擇維穩。維穩的話,一個投入較大精力的平台型產品,是一個好選擇,如果能收到調整收入結構的作用,會是一個驚喜。

再說用戶預期,在筆者看來,融合通信應是基於通訊錄聯繫人,但不限於通訊錄聯繫人的。

所謂「有容乃大」,如果僅是通訊錄聯繫人,如何能做「融合通信」?對於用戶來說,他對聯繫人的區分,並沒有運營商那麼明顯,通訊錄聯繫人是他的聯繫人,飛信、微信、易信、陌陌的聯繫人,也同樣是他的聯繫人,甚至基於某種需求的聯繫人(快遞、家政等),雖然用戶並不確定這個聯繫人是誰,但也可以是他的聯繫人。

有了聯繫人,不能不做基於聯繫人的服務,所以融合通信還應該提供基於擴大版聯繫人的基本溝通服務。注意是溝通,而不僅是通信。滿足更多溝通場景,才能應對OTT廠商的競爭。

綜上所述,融合通信應是平台型產品。

其次,融合通信應是一個定位與解決用戶基本通信需求,提供更好通訊體驗的產品。

筆者認為,雖然融合通信的主要競品是微信,但是不能全學微信。不同於微信的社交定位,融合通信作為移動的重要業務,應定位與解決用戶基本通信需求,提供優質通訊體驗。

原因無他,這是運營商做的產品,也是業務的一次升級。做好通信,是運營商的基本職責,如果作為運營商,做不好通信,是不是在找罵?

而社交,運營商做好過社交嗎?無論是從歷史經驗,還是內容、運營等各種角度來看,運營商做好社交的可能,看不到啊。

第三,融合通信在推出V1.0時,應儘可能簡單。

我們先分析一下微信早期的版本功能及發布時間節點。

可以看到,微信早期的功能是非常簡單的。越是簡單的功能,用戶學習成本越低,在與產品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粘性越高。

中國移動做的融合通信,筆者一個擔心,就是推出時功能十分繁複。這是移動系App的通病,明明一個工具型應用,也要整合很多無關功能,導致用戶通常只是用它提供功能的十分之一二,這個數據,筆者有做過專門的研究。

所以,在筆者看來,V1.0版本,只要有兩個功能就可以了,一個是在網發簡訊,一個是在網打電話。

最後,融合通信應解決用戶一個痛點,而且這個痛點應易於傳播。

我們還是先分析微信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事件。

可以看到,微信一個大版本,基本只出一個可以引爆市場和用戶熱情的功能,這樣易於產品的口碑傳播。如果你一次告訴用戶我做了20樣事,那麼用戶可能一樣都記不得。而你一次告訴用戶一件事,那麼他理解後,就會幫你傳播了。微信的發展就深諳此道。當然除了微信之外,其餘的互聯網產品,用戶記住它的,往往也只有一個點。

那麼融合通信應解決用戶的哪個痛點,並形成傳播呢?

筆者認為,應該是流量清零,即融合通信用戶,套餐餘量將不再清零。套餐清零,因為虛擬運營商的教育,用戶的痛感越來越強烈,這是一個運營商遲早都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在融合通信中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即可贏得口碑,又不必花費巨額運營費用。

為什麼不是更低資費呢?移動體系內的人,一提移動優勢,必提更低資費。在筆者看來,從移動財報可以推出,移動客戶的人均ARPU值,在40-50之間,這個值並不高,降資費的空間不大。況且對用戶解釋清楚最低資費,資費便宜這件事,也非常困難,什麼樣的資費算便宜的資費,便宜到什麼程度是最低資費?蘇寧易購的為你而省的口號,對用戶的鼓動性,可沒多大。

回答完這個問題,筆者聽說融合通信要變成和飛信了,真是大吃一驚。群里問了幾個朋友,「你們覺得和飛信是什麼?」,所有人異口同聲「飛信落魄了,被吃進和品牌了」。哎,希望融合通信,不要還沒誕生,就註定過去…


融合通訊兩年後重答:

運營商沒有開放的心胸來做好融合通訊。融合通訊不應只是幾個ip化的應用,而應是連接應用和用戶的橋樑,幫助應用與應用交換數據的平台。

融合通訊的使用場景應該是這樣,只要知道你的號碼,我們之間就可以分享任何內容,特別是那些不是文件的內容,比如呼叫記錄,遊戲物品,商品信息。也不局限於只能用URL,客戶端的展現能力可以完全發揮出來,社交平台最核心的價值可以完全提現

原答案:

中國很多產品(國外沒注意到這個現象),按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思路來做,能做成就見鬼了。

有句古話說:取其上,得其中。要想做到最好,抄是抄不來的。


融合通信發展機會

經濟快速復甦、國家財政支持、大型活動舉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DT標準制定等因素的帶動下,我國政府與公共安全行業市場將迎來高速增長期。另外,未來幾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仍將處於大規模建設期,這將帶動配套的融合通信設備需求快速增長。另外,融合通信產品是各國公共安全部門實現有效指揮調度的必備裝備,交通運輸、能源、林業、水利等公用事業部門為了提高生產運營效率和保障生產安全,也普遍有配套融合通信設備和服務的需求。

隨著數字化、寬頻化、移動化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與創新,通信業發展面臨重構、開放、競爭、協作的新環境。通信業應著力突破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關鍵技術,加強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加快應用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展融合業務,開拓新興服務消費領域;加速產業鏈垂直整合和行業資源重組,促進形成產業間融合發展和互動發展新格局。

融合通信行業存在問題

1、融合通信市場的標準不統一

現在的融合通信市場處於戰國時代,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對融合通信概念的詮釋也不盡相同,這種混淆的局面並不利於融合通信市場的發展,各廠商之間統一標準,開放介面已成為融合通信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對於我國融合通信的業務技術標準仍在制定,但由於融合通信涉及互聯網、電信和IT等多個領域,相應解決方案多樣,因此標準制定工作面臨挑戰較大,進展緩慢。

2、融合通信技術的安全性問題

融合通信在為用戶打開協作大門的同時,也開啟了新一輪的安全風險。融合後的網路不僅融合了各種網路的優點,也融合了各種網路的缺點。各種安全缺陷將或多或少地給融合後的網路運行帶來各種安全問題。而且,融合後的網路在能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的同時也必將面臨一系列新的安全缺陷,如網間信息的安全交互等。

融合通信產業未來五年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速

1、融合通信行業規模預測

根據我國融合通信行業的歷史數據規模,結合當前4G的興起,以及下游需求對行業的拉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融合通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未來5年,我國融合通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保持在20%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6億元。

2、融合通信設備市場預測

前瞻根據融合通信設備的歷史發展規律,結合當前互聯網、電信等的快速發展,預計未來5年我國融合通信設備市場將保持在1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我國融合通信設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89億元。

3、融合通信軟體與服務市場預測

隨著融合通信技術的完善和用戶對融合通信實際應用要求的不斷提高,面向使用者接入的軟體應用系統與系統集成服務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市場部署和普及的關鍵。前瞻預計到2020年我國融合通信的軟體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47億元。

融合通信未來的四大趨勢

隨著企業內部、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溝通越來越緊密,通過融合通信實現工作協同的訴求已經越來越強烈。「融合通信」也正朝著提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無差別溝通的目標大步邁進,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技術的變革和演進,移動性、視頻化、雲協作和社交元素增加將成為融合通信未來發展的四大趨勢。


推薦閱讀:

新鮮出爐!數字信號處理思維導圖!
新「基站」傳奇
在 LORIOT 創建你的 LoRa 網路
手機上的4x4 MIMO是什麼?平時用得上嗎?
2g3g4g下,干相同的事,消耗的流量是一樣多嗎?

TAG:移動互聯網 | 中國移動 | 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