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給民航飛機駕駛艙配彈射座椅?

可以規定飛行員在飛機即將墜機的時候才彈射啊,非得陪著死才夠意思嗎?


即使不考慮技術上的問題,也必須面對下面的問題:在軍用飛機上,成功地使用彈射座椅可以使全部的機組人員脫困,但是在民航飛機上,不能使全體成員脫困的彈射座椅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在旅客脫困前還是脫困後彈射好呢?


技術上不可行。成本上不划算。


人一旦有了退路,在緊急情況下就不會儘力而為,這不是後天的意識可以控制的,就像是潛意識裡的東西。


給民航飛行員加裝彈射座椅

1.技術上可行么 當然可行

其實幾乎就是把軍用技術照搬過來:改加彈射座椅 座艙上部結構大改(其實基本就是換裝成玻璃)以使得可以炸開缺口 飛行員配抗荷服

具體參照轟炸機彈射(下圖是H6彈射資料)

當然 大家都知道大型飛機彈射程序極其複雜 成功率也很低 H6多起事故中印象中彈射成功保住過人命的就一次 還不是全保住 拿過來一些資料大家感受一下難度:

【理論上,6位轟-6的機組乘員(轟-6K為集中布置4位機組乘員)均有自己的彈射椅與逃生艙口,2位駕駛是朝上彈射,4位機組員是朝下彈射(轟-6K全部機組乘員都朝上彈射)。不過在成功彈射前,必須讓飛機依循技令讓時速低於620公里(轟-6K放寬到時速850公里),還得實施6-8個順序不可顛倒的手動彈射準備步驟,且依照特定機組員逃生順序依序執行,否則會出現氣流干擾問題導致其餘機組員無法脫離。這種不人性化的設計要成功執行,只能仰賴正駕駛用機內通話系統統一下達口令指揮;到考量到事故發生時機組員可能陷入負傷甚至恐慌狀態,要如何有如機械般完美以人力實施全套逃生步驟,簡直有如天方夜譚,這也讓轟-6發生事故時逃生成功機率極低。

根據解放軍目前公開的紀錄,1969-1995年轟-6共發生8起事故,共有41位機組人員犧牲,成功逃生者僅2位】

這直接導致了H6或毛子那邊Tu16出事時機組都傾向於迫降而非彈射 雖然會受傷但保住性命可能性更大

因此雖然技術上可行 樓主你應該已經感受到了它的難度 因此雖然是可行 但真正答案卻是【impossible】

2.經濟上可行么 當然也可行

反正就多花錢么 以色列航空都能在它機隊肚皮上加裝紅外蛋干擾裝置 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改裝彈射系統

可第一 這錢肯定不少 與其在這上花錢不如把資金投入維護和保養以降低事故可能性

第二 花了這麼一大筆銀子 就獲得第一段中的那點逃生率 值么

因此又一次 可行變成了【impossible】

3.道德上可行么 恐怕這次不行

這個詞其實用的不太準確 我就是想說請各位自行想像一下 你花了錢買了票 結果卻上了一架只能救機組不能救你自己的飛機 你願意么

就中國乘客這素質 還不馬上砸飛機遊行鬧著要給每個乘客都加裝彈射系統

再者 咱假設那套系統運行成功率100% 你還相信出了事後機組會全力挽救飛機以及坐在飛機上的你么 他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發停車就嚇得自己逃命去了棄你於不顧?

就算他保證他不會 你相信么 你還敢坐這家公司的飛機么?

又一次 【impossible】

綜上所述 無論怎麼講 只給飛行員加裝彈射系統這條路是不可能的

在今天以及可見的將來 只要航空技術沒有出現革命性的變化 對民航來說 想讓每個人都是活著上天活著落地的最好辦法 仍然是嚴格的適航標準 高要求的維護及保養 以及飛行員的嚴格訓練系統

當然 還要高素質的乘客們


首先,客艙是密封加壓的,基於此理,飛機對機體結構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允許有任何缺口。而彈射座椅的設置就需要相應的一個彈射通道。戰機可以把上方的艙蓋炸開,而客機要炸就要炸開艙頂,而且駕駛艙頂還有操作頂板,用傳統的「炸艙頂法」有可能會炸不開,加大炸藥量可能直接炸死機長了。所以駕駛艙不可以配有彈射座椅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角度來簡短的回答:a.在主觀方面,作為後面拉著上百人的商業客機,如果危急時刻飛信員跳傘逃生了,作為乘客您還能信任這家航空公司嗎?作為商業航空基本倫理,緊急情況下,機場是要在所有人員撤離後逃生的。b.戰鬥機不僅僅是有彈射逃生系統,飛行員是同時裝備抗荷服和呼吸維持系統的,可以在高空、高速的情況下對彈射跳傘提供有限的保護,試想西裝革履的民航飛行員如果彈射出去又會是什麼結果呢?


民航機穿的都是常服 戰鬥機穿的是飛行服 帶氧氣面罩的


彈出來缺氧還冷,不摔死也凍死,再說了,飛行員跑了乘客怎麼辦


推薦閱讀:

機載防撞系統和ADS-B系統有何區別?
現在最先進的客機,是否存在理論可能,在垂直尾翼掉了的情況下安全返航?
為什麼飛機黑匣子不能記錄視頻信息?
如果飛機的黑盒子設計的是可以不被損壞的經受得起墜機的,為啥整架飛機不能這麼做呢?
直升機墜毀怎麼逃生?

TAG:飛機 | 航空 | 民航 | 航空安全 | 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