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於「一悟即至佛地「你怎麼看?

謝幾位回答,若如幾位朋友所說,那應該說」一悟即得阿鞞跋致「,或是「一悟即同佛知見」。六祖原句說」至佛地」,佛地,即是超越菩薩十地,等妙二地的究竟圓滿地,一悟就達到究竟佛地。

--------------------------------------------------------------------------------

可能提問不太準確,我換個提問方式吧。

五祖傳衣後,禪宗事實上已經分為兩支:以慧能為代表的南方禪、以神秀為代表的北方禪。北方禪主張漸修漸悟,悟後起修。這比較容易為人所接收,事實上從六祖時期直至現在,北方禪都更為流行(神會不惜身命於滑台論戰後六祖禪法方才興起,分為五家七派,不久大部分流派就絕嗣了)。

而南方禪法主張頓悟,見性成佛,無修無證,悟無所得,一念即超十地。南方禪風批判住心觀凈,長坐不卧,禁止學人打坐讀經,主張以心印心,不留文字。世人也都說,禪宗艱險,無門得入。

南方禪特點鮮明,與北方禪有明顯的不同,某些觀點甚至互相矛盾,與教下所說更是差之千里。但如今到處都是北方禪法所傳的「住心觀凈」、「悟後起修」,而且以教下觀點解讀壇經以及禪宗經典,遠離六祖本意。

所以,我想問的是,如何用南方禪法解讀「一悟即至佛地」


量變達到質變,沒有往昔的累積,如何來的今天的頓悟。

修鍊是非常實際的事情,幾十年都保此一念,念念提斯,不令間斷。有朝一日,根塵脫落,虛空粉碎,方悟實相,本不生滅,本來具足,原來修與不修都是多事。

踏踏實實的做人做事,借事煉心,借人檢心更實在,更管用,更接近道。


個人拙見:這裡有不會退轉的意思。

禪宗的一悟,至少已經明心見性。雖不一定能直接登佛地,但也不會退轉成凡夫了。

看禪宗的著述,很多大德在明心見性後還是要繼續修的。


原來您問的是這個-------六祖原句說」至佛地」,佛地,即是超越菩薩十地,等妙二地的究竟圓滿地,一悟就達到究竟佛地。

楞嚴經有具體解釋,佛把從菩薩到佛分為五十五個位次,大概第三十五位次就可以稱為佛地了: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後面還有二十位次,方盡妙覺,成無上道(究竟佛地)。六祖說至佛地,沒有說至究竟佛地。

------------------------------------------------------------

補充:

經文1:先立無念為宗----------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深,是為大錯。

經文2: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有覺或無覺都不對。

確實經文給人以怎麼想都不對、無門可入的感覺。

讀佛經,常能看到上述看似自相矛盾的句子,而有以下幾種反應:

1、直接崩潰,我還是念佛吧。

2、逼急想飛,迷不自識,作種種解,千奇百怪。

3、認為佛經不是讓我們想的,什麼都不要想。

4、實修吧,不實修不可能理解。

5、集中專註思維觀察到極致,忽然意識到,此想、此意識是虛假的,也就是想蘊空、識蘊空。

唯有最後一類(這一類方法包含多種)方法不犯作病,符合六祖所說解義離生滅,或許可能一悟即至佛地。


若如deep-pro所說,那應該說」一悟即得阿鞞跋致「,若如傅驥兄所說,應該是「一悟即得佛知見」。

——從各自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答案各自安然。

1,禪無進退,破知見,十地等妙敢喻破鞋,畢竟無所有不可得。

2,一悟即至佛地。

這裡得明確一下佛的含義。血脈論云:佛是自心,莫錯禮拜。佛是西國語,此土雲「覺性」。覺者,靈覺。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皆是自己靈覺之性。

3,如上:佛就是靈覺之性。明見自己的靈覺之性,就是一悟至佛地。

靈覺之性中有進退可循否?不也;

靈覺之性中有知見否?不也;

靈覺之性中有十地等妙二覺分段可得否?不也。

4,又雲,靈覺之性只法身佛也,報化未得安敢言佛地?實不知一性三身,本自具足,不待因緣時節耶。


悟後心情美好了


禪宗也要漸修的,六祖壇經不是有么——理須頓悟,事須漸修。

沒有漸修,頓悟也是不可能的,猶如空中樓閣。

不過你問禪宗說法,那我就說咯

一悟成佛按禪宗來說就是當下承當,我可以成佛。

一般人都想,釋迦牟尼佛都要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我這一輩子能夠成佛么?都有這個疑惑,不敢承當。

禪宗祖師就有這氣勢,我就是佛,與諸佛一個鼻孔出氣。

所以禪宗才會有很多公案,裡面祖師們呵佛罵祖,都像是說老子天下第一一樣。

如果不肯承擔,恐怕還是不要學禪咯。

(具體參禪方法請自行拜師學習,這裡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咯)


覺悟本來是佛。

佛者,覺也。

生命即覺,覺即生命

(沒有知覺的生命還能叫生命嗎?)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只因不覺,妄成眾生

一但開悟,即平等佛

(好比同等的電視機,不因放映星際穿越而大,也不因放映昆蟲總動員而小)

如何開悟,請看下文

道即非道,非道即道。某即非某,非某即某。我(能覺)即非我(所覺),非我(所悟)即我(能悟)。自(生命/心)他(宇宙/物)不二。你什麼時候學會把立體的看成平面的,大約就離悟道不遠了。(眼前三維外物=圓滿平直的心鏡)


推薦閱讀:

當代有明心見性的禪者嗎?

TAG:佛教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