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電影 致命ID 的結局?
我看到一個不在那的人 今天又不在那 我希望他永遠不在
請去看看這個,我覺得解釋的很好致命ID完全解析 (致命ID 影評)
一遍看下來的朋友大抵都弄清了故事的懸念與結局,汽車旅館中的11個人雖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徵和背景故事,但並非真實存在而是殺人犯憑藉過往遭遇的記憶以及內心深處的想法而分裂出的11個人格。
小男孩——內心的所有怨恨
「騙婚」男女——對正常家庭的渴望
酒店老闆——母親所犯的盜竊罪
過氣女星——母親因年老色衰不受客人喜歡
妓女——母親的身份
司機——善良與所有的面思想
在逃犯——違反假釋條例
這當中只有一個是有罪的其他的均無罪,在心裡醫生的治療下,幾個人格必須互相面對並磨合,使最終只剩下一個人格留存主體中。其實醫生的本意是想通過暴力手段保留最後的善良人格。
豈料殺人犯最終無法釋懷小時候的遭遇而在潛意識中想要保留那個最邪惡的小孩人格,於是在意識中設局殺害了所有人,保留了那個自己想成為的人。最終把代表母親形象的妓女殺害,也寓意著選擇不原諒媽媽。
電影結局處,胖子在押解車中殺死了醫生與同行的警察,不少網友猜測他會像分裂出的假警察人格一樣開著警車到處作案。不過毒毒卻以為,胖子殺人犯最終會被逮埔且因沒有人格分裂而被判處死刑,畢竟最後定格的鏡頭主色調是如此光明。不管怎麼樣,我希望他會永遠消失……
以下只是我個人對結局的理解^_^ 由於法官會議的討論,我覺得豬腳胖子是真的殺了人,如果只是單純的覺得他自己創造了很多人格,讓這些人格互相廝殺的話,那麼現實社會中他也不該由於惡意殺人而被準備判死刑。 就像是最後一幕中胖子腦海中分裂出的小男孩殺了女豬腳,那麼胖子腦海中女豬腳的這個人格就消失了。但是同時,現實中他也殺了押解他去精神病院的看管者。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大膽的推測,他曾今在一個汽車旅館中居住,並且喚醒了他體內的不同人格,他在腦海中殺死的不同人格,實際上現實生活中也殺死了數目相同的人。只是在他殺這些人的時候,他完全是沉浸在自己的不同人格世界中的。 也就是說,在他的人格世界中,仍有一個代表惡的小男孩存在,並且他在現實中殺死了押解他的看管者。故事有一種未完待續的感覺……
精彩之處在於他的11種人格。最後邪惡人格勝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男主小時候收到妓女媽媽的虐待,影射童年陰影太大,所以結尾有句,妓女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來一語雙關。我倒是覺得他不是在殺人,(雖然外在表現是這樣子)但實際上他在自我保護。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這是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本來心理醫生可以留[曾經做過警察]的司機的人格,他是非常善的,不過,患者胖子里有一個[自己是兩個押送犯人中的一個,殺掉押送自己的警察,自己冒充警察]的假警察人格,這個惡必須由善去衝掉,最後,兩方都死了。
心理醫生原本是想讓患者胖子的10個人格互相殺害,留下一個以後只想好好的,種橘柳果園的妓女paris的人格,但還是失策,心理醫生沒有想到存在患者胖子體內有11個人格, 多的那1個就是小男孩。
小男孩在最後佔據了患者胖子的人格,他殺死了心理醫生和開車的,說了一段話,影片結束。也許在暗示患者胖子今後會分裂更多惡的人格。
這場遊戲,心理醫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只是深深地感受到,不能輕視一個沉默寡言的小男孩的力量。小男孩就是一個細節,可惜心理醫生可能不知道這個細節。因為小男孩不說話,心理醫生又是通過患者胖子的錄音去分析他內在有多少種人格,所以當小男孩爆發,主導了患者胖子的人格,自己被殺了。
千算萬算,也不會想到,自己竟毀於一個小男孩手上。
這個多重人格分裂患者胖子眼睛一直在移動,他的內在世界真的好豐富(∩′﹏`∩)。
更豐富的,是編劇。
佩服那些想像力豐富的人。
這個想像力豐富,全世界都是你的。越單純無害的人越有可能是最危險的人
剛看完,抒發一下自己對主人格(小男孩)的看法吧,沒有人發現他的主治醫生們都一直在說男主有10個人格,可是在男主的精神世界(汽車旅館)中有十一個人嗎?我認為所有人都忽略了那個小男孩的存在,是因為中間他繼父說過這個男孩平常不怎麼說話,而在汽車旅館發生一系列意外的時候,雖然他是兇手,卻大部分時間都安安靜靜當一個旁觀者,我認為這樣才使得小男孩這個人格沒有被發現。另外,我認為這個小男孩最後會成為主人格也並非偶然,男主是在小時候收到刺激才分裂出這麼多人格的,想必那時他分裂前最後一個人格狀態會保留下來,被激發的新的人格們隱藏起來,做一個幕後推動者,最終多重人格被迫同時存在時,消滅一切其他人格。
另外,妓女人格(Paris)留在最後被消滅我覺得也不無道理,像【彗星來的那一夜】一樣,當多個人生道路/人格道路放在你面前時,往往會選擇看起來結局溫馨的那一個繼續扮演下去,這也是最後妓女問警察你看到了什麼,警察說我看見你在橘子園的原因吧,其實是希望自己能過上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吧。
because 「我媽媽是個妓女 」在他的人格中 「妓女沒有第二次機會」黑暗面
Motel當晚發生的事相當於男主的一個夢,一個噩夢。就像你晚上做夢一樣,裡面所有的角色都是你自己控制的,不用過於糾結劇情的科學發生情況,所以對於男孩怎樣具體的殺人步驟可以直接忽略,因為這是一個噩夢,是男主裡面那麼多人格的相互鬥爭。審訊過程司機的人格被律師告知一定要殺死另外那個可怕的兇手人格,否則所有人都會被他殺死,而最終本尊也會被這個可怕的人格佔據。於是司機人格回到本尊夢中,環顧一周,發現只剩下假警察,女孩,和自己。他知道女孩的人格是善良的,於是拿槍和假警察同歸於盡,讓女孩那個善良的人格留存下來。於是這裡可以看到:暫時只有善良女孩的人格的本尊變得很善良而且顯得很無辜,律師也求情成功把他判到療養院。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和寧靜:他只想過平靜的生活,回到他的家鄉種橙子。可是,可怕的是,所有的人都忽視了小男孩那個人格,其實他才是最可怕的,童年陰影的人格一直埋藏在本尊的內心深處,以致所有人包括司機人格都沒有發現其實兇手是小男孩。所以當最後一切似乎都歸於平靜的時候,本尊內心突然之間又出現了小男孩的人格,那個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對他影響最深最恐怖的人格,把最後活下來的善良人格殺死了。於是影片最後本尊徹底地被這個可怕的人格佔據,夢醒回到現實,直接把囚車上的律師勒死。所以這一切,都相當於男主的一個噩夢,一個內心深處所有人格相互鬥爭的噩夢。當晚里人格的相繼死掉引發了人格們的討論,最後驚奇地發現大家的相同之處:這正正是同一個人!只是他們代表了本尊不同的人格,也可能和本尊的成長曆程密切相關。看完本片後,我驚嘆的不是當晚發生的事件有多麼恐怖,而是驚嘆於整部電影的敘事結構和手法,如果你們按照我這個思路再去回想,整部電影一點邏輯錯誤都沒有犯,十分合情合理,事實上電影通過「本尊被押解審訊和律師法官們對案件的討論」這條線已經把整部電影的紋理梳理得相當明朗。前後照應的小男孩「when I was going up the stairs, I met a man who wasnt there , he wasnt there again, I wish hed go away」讓人細思極恐。尤其是影片以小男孩這段幽幽說出來的話做結尾,在這個涼意頗濃的晚上,著實讓我對整部電影久久不能回過神來,回味無窮。感覺就像是早上醒來後,仍然對昨晚做的噩夢一樣,思索良久。本尊自己內心裡最深處的童年陰影造成的小男孩可怕人格,將永遠佔據他以後的肉體了,即使他在中途過程中也奮力抗爭了良久,其餘人格的出現正是本尊內心矛盾的呈現。就好像抑鬱症一樣,內心會持續陰暗抑鬱,中途也會嘗試努力抗爭欲變樂觀強顏歡笑,但最後還是改變不了最深處的陰暗,無法戰勝困擾自己良久的心魔。性格就是本質,很難改了。一部讓人緊張得很舒服的電影,彷彿把你帶進本尊當晚那個可怕的噩夢。電影結束後小男孩溫柔的那句「I wish hed go away」一直在我耳邊環繞。其實所有人性本都是善的,明知惡的東西纏繞在內心,縱然想千方百計地把它革除,可它就是一直存在,埋藏在內心深處,揮之不去。
尚有些仗,全力亦打不上。
多重人格,最後邪惡的人格戰勝了善良的人格。
男主角在意識中每殺一個人,在現實中就會做出實際的殺人行為。意識中殺了妓女,但現實中殺了那名心理醫生。現實中男主角殺了六個人,也就是他在汽車旅館就個不見了的屍體。在心理醫生的引導下回去殺掉後面的4個人也就是其餘的四個人格(其實還有五重人格),由於男主角的身體是被綁在凳子上的,所以沒有真正的做出實際的殺人行為。這個「不愛說話」的小男孩就是潛藏在最深處的第十一個人格,沒有被心理醫生髮現。
小男孩逆襲了==欺騙了所有人。
妓女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