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路中長期沉默或潛水的人的心理是怎樣的?
明白了「經營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更值得和重要的事」的類似道理後,你也會一起明白所謂的「分享」,你的所見所得所感所經歷,即使是小到朋友圈這種地方,依然與你圈子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關係。
你的光芒萬丈照耀不到他們的生活,反而可能還會閃痛他們的眼並引來反感。除了父母至親摯友,能夠為你的成就和欣喜而真實高興的人並不多,能夠理解你所感所寫的人也不多。
我所以為的「人的成長」,其中有一點就是「有能力和方式經營好自己現實的生活,不會落到一天不上網就覺得空虛」。
社交網路能給人一種病態的「存在感錯覺」,通過社交網路數倍放大自己的情緒和能力還有交際圈,長此以往,要麼陷於虛無縹緲的「互動和稱讚」中虛度光陰,要麼沉迷於辯論、刷新和撕逼引以為豪,滿足於「女神又發自拍了,好美么么噠,多發一點」的吹捧或者「文采飛揚寫得太好了,我是您的小粉絲,好愛你喲」的誇讚,除了整個人變得更加浮躁,什麼也沒有。
更殘酷點的還有,一個成天發N條狀態刷屏的人,要麼是搞營銷賣面膜迫於生計推廣,要麼書讀得太少感慨過多閑得發慌無病呻吟。
至少在中國,大家對一個成天在社交網站上頻繁展示自己喜怒哀樂的人的心態並不寬容,反而覺得這種人承不起重,嘰嘰歪歪沒點擔當,大部分人並不在意你的情緒,可能只會厭惡你摔個跤也要九張圖「我好痛嗚嗚嗚」,婆婆媽媽沒個盡頭。
真相其實是,隨著年齡增長、社會職業、經歷和掌握的資源被時間累積而變化得千差萬別,圈子得不斷地打破、更新、重建,髮狀態有可能是為了維繫遠方的情感,沉默也許是去做現實中更值得花精力的事,生活是自己的。
畢竟你遇到的大部分人如果缺少情感的維繫,只會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某段,差一點的互道珍重從此兩忘,好一點的看著朋友圈的狀態,淪為「點贊之交」,無論如何,如上所言,能真心為你高興的人不多,那麼首要做的事就是無論潛水還是當個「新聞推送機」,一定要自己開心。
感謝閱讀。
↓
被誤解卻是表達型人格的宿命。
↓
有些人,天生擅長分析別人。
分析完了以後的事實會證明分析的很多時候是對的。
會感覺很細思極恐。
會不會也有那麼一雙眼睛可以透視完整的我自己呢?
↓
安靜時感覺五感更加纖細,思維更加靈活。謝邀。我幾乎從不發朋友圈、微博消息。原因很簡單:
我有朋友,我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會與他們分享。打電話、在微信一對一聊天、QQ,有很多途徑可以聯繫到他們,我和他們的關係也很好。
但在社交網路上,並非所有人都是我的朋友。我不孤僻,我有向他人傾訴的需求。前提是這個人值得我去向他傾訴。我的一舉一動,是我自己的隱私。我不想讓一個自己並不了解的人,看見我的喜怒哀樂。我不需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當然,知乎上並沒有認識我的人,我發的答案多以觀點為主,沒有社交需求。就這樣。=====================================================
[習慣性小尾巴]自己的公眾號,把生活揉碎了,給你看。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提及的故事~微信號:mengshuhzhttp://weixin.qq.com/r/KEhVTczE2ZGmrYgu9x06 (二維碼自動識別)
越長大,越發覺得時間寶貴,不可浪費。
所以,不要在無用的人和無用的事上面花時間。(這其實是一個【舍】的過程)
無用的人:比如刷朋友圈和QQ空間,很多人從其量只是熟人而已,很多你接觸之後覺得也不可能發展成為朋友。
那麼,他們發的東西其實和你沒什麼關係,你也沒必要去了解他們在幹些什麼。畢竟,一輩子很短,你只能做一些值得做的事情,關心一些值得關心的人。
當然,捨棄這些,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很多人都是在網路尋找存在感。人歸根到底是社會性的動物,需要獲取他人的認同。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認識的人越多,在朋友圈上發個動態,點個贊,自我的存在感就越強。但其實,很多人際關係都是廢的。他們根本算不上你的朋友(多說一句,也很少可能發展成你的人脈。人脈和你自身個價值有關)。充其量就是見個照面,打個哈哈。生活圈子一旦不同,就不會再聯繫了。
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事,和值得的人。
懶……
我以前是個一天至少一條朋友圈的人,
內容無非是:朋友合照(你們看啊我有好多朋友一點也不孤單)自拍(你們看啊我花半小時ps的照片多美)美食照片(你們看啊我生活多滋潤)曬包曬首飾(你們看啊我多有錢)心情不好時抱怨的文字(你們快來安慰我啊嚶嚶嚶)。。
。說到底無非就是:1.求關注 2.炫耀而如今我是個一個月更新一次微博且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導火索是失戀,失戀後我拚命想證明自己過得好,然後把朋友圈經營的豐富多彩,然而後來我終於累了,不想和ex較勁了,我看到我內心其實過得一點都不好,於是刪除了所有朋友圈繳械投降
投降後我開始逼自己多看些書,多和有意義的人交往,
慢慢的我發現現實的生活真正充實了,也就沒什麼炫耀的心思了,而且也沒那麼多時間P圖,發圖,等留言,回留言了,然後我發現,省去了好多無用的社交,再也不用和有些人維持著假惺惺的點贊之交,心情也更爽了把精力用在值得交往的人身上,和她們討論工作生活,生活變得更積極了,
不開心的時候找信任的朋友私聊,得到的是真實的關心,而不是朋友圈留言那種不痛不癢的問候,最主要的是,不再強迫性的刷刷刷之後,時間多了,我把這些時間利用在充實自己上,生活更充實,人也更上進了。這個時候我再去看朋友圈那些發自拍的,心靈雞湯的,曬美食的,覺得好膚淺。。覺得這些人一天到晚不努力工作學習凈吃喝玩鬧好low
於是就更不想發朋友圈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發,
是再也不會為了發而發了。有的人說發朋友圈是為了社交,
我的觀點是:你自己沒有能力,一切社交都是無用社交~ 總之如果有誰和我一樣,年紀25歲以上,發朋友圈、微博是為了顯擺或者求關注,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生活多麼豐富多彩的。望早日回頭是岸
悶聲發大財
一句話也不說是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為他們喝彩!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發條狀態隔三差五就會去打開看看有沒有人贊,評論。看看哪些人贊了,誰贊的比較快,評論寫了些什麼東西,要不要回復,回復些什麼,xxx怎麼沒有出現,Ta是不是還沒有看到。
怕失望,怕沒人關注,怕在意的人沒關注。
還不如不發,不去期望沒有失望。
而且懶,懶得去社交,去聊天,去嘻嘻哈哈嘰嘰喳喳。一個人大多數時候也很好。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話多會暴露我的愚蠢…………
1. 不管是為了何種目的的社交,自己的High Value是最有效的前提;
1.1 經歷了對人足夠多的失望,明白這世界上願意和你分享情緒、inner world這些瑣屑的人,終究只是少數,不再去進行一些無謂的努力;
1.2 只有你自己先發光,別人才會有興趣來了解你,和你一起喜怒哀樂;【石頭】和【金子】發同樣的朋友圈,說同樣的話,效果是不一樣的;
1.3 因此,有效的社交,必然是以你自己本身的High Value為依託的;(人們不願承認自己的勢利,然而當你真誠地以上帝視角觀察他人和審視自己,便會坦然承認勢利是自己和世人的共有本能)
2. 真正的Display of High Value需要建立在真正的High Value上自然流露;
3. 努力實現自己的High Value比打腫臉充胖子更重要;
奧卡姆剃刀:前段時間,某個全身心負能量爆炸的日子,我把朋友圈全刪光了,刪的時候覺得好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發來幹嘛,愚蠢可笑。現在的新朋友圈建設原則是:只為滿足自己的紀念需求、務求能讓新朋友迅速了解自己、寧缺毋濫。
各種群,除非有必要,或者特別有興趣說些什麼,否則也懶得說話。
再不會強迫自己努力去「融入」和「討好」,如果你是【金子】,這種「融入」不可能會費力,甚至別人會來主動迎合你;反之,你是【石頭】,再怎麼努力「融入」,也很難成為圈子的核心;
請再讀一遍開頭加粗的123。
那是不是就走到另一個極端了呢?也不是,我現在很久才啟用一次朋友圈功能,但我會主動去關注一些好友的相冊是否有更新;我在群里很少說話,但需要熱場和救場的時候,我也會出來吆喝一聲、或是幫陷入尷尬的小夥伴引走話題;有話題時,也會和個別朋友單獨私聊。除此之外,我對別人沒有更多需求,也沒有必要對別人有更多需求。
說到底,社交網路不就是為了獲取外界認同、情感共鳴和生活分享,以及潛在的分享資源的盟友么?
你期待著這些,是打算花費許多時間和心思經營這些,同時賠出去許多忐忑不安,還是努力經營自己,讓自己配得起這些?
【期待】是一種珍貴的東西,我會把它好好放在自己身上,不再輕易地交給別人了。如果能長得好看隨手爆照,
如果能年薪百萬生活無憂,如果能家庭富裕享受生活,如果能實力強悍逼格滿滿,我相信多數人在社交網路中會更活躍些~朋友圈都關掉了。覺得這樣過的更自我一些。
我是這麼想的,不管是什麼社交平台,髮狀態,本質是一種輸出。
買了個什麼東西,輸出一下;看了什麼書,輸出一下;畫了張畫,輸出一下;來了offer,輸出一下;但這裡有兩個問題:
首先,「輸出」是先需要「輸入」的。
如果一個人一段時間內什麼都沒有做,那麼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如果你抱著一個完成任務的心態去「經營」自己的社交平台,那還是活自己嗎?那就是為別人,為虛榮心而活了。個人並不喜歡這樣。其次,輸出過多,會引起其他觀者的嫉妒心理。
各種社交平台都是從熟人開始,都是平台層次差不多的人,形成正面情緒就很難了,嫉妒心理慢慢堆積。就像看奧巴馬發推特如何如何,和看到同寢室的誰髮狀態如何如何,心態是不一樣的。最後,如果說不想攀比;自己也是要畢業的人了,專註自己的事情都來不及,哪有心情看別人。
那麼社交工具對我來說就剩下一個「記錄」的功能。(寫簡歷的時候還是挺好使的。)於是我自己寫日記就完了,何必發朋友圈。
順手就關掉,懶得開了,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區別。除了拿社交平台做生意發廣告的,用朋友圈加班打卡給老闆看的,那麼這個對他來說必不可少。其餘都是被消費的人,被別人的信息消耗了你的時間,也沒得到成比例的收穫,顯然不值得。我覺得自己有時候特別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分享成就怕被當作炫耀,分享失落怕被認為無病呻吟。好不容易字斟句酌發了一條動態,過了一陣子又會覺得不妥然後默默刪掉。
通訊錄的人數慢慢增長,認識的不認識的、熟絡的陌生的,掃一掃搖一搖就能加好友。但我卻不想讓一個和我不熟悉的人通過我的朋友圈來判斷一個我是什麼樣的人。
而表現自己的慾望卻還是有的,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分享欲,只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有點畏首畏腳。有些想表達的看法和生活感悟,怕別人不理解,因為並不是所有人的三觀都一致。有些好的壞的心情,怕說了沒人在乎,畢竟那只是自己的生活,對別人沒有什麼影響。
所以啊,對於我這個敏感狂來說,只是不太想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現自己罷了。而我覺得,在朋友圈這個社交網路里,除了家人和幾個好朋友外,其他人都是不熟悉的人。
我把原來的一些碎碎念設置成僅自己可見,把本來公開的心情就變成了私人的東西,有時候自己翻翻,覺得朋友圈也像是日記,過去的生活也都記錄在上面,既然都是過去的生活,不如就把它們藏起來吧。而朋友圈又是和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所以我也會潛水,朋友有了新動態或者看到有意思的動態我會默默點贊、會評論去互動。
我覺得在社交網路上最好的狀態就是:網路是網路,生活是生活。高興了就點分享,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會覺得沒有相互點贊而關係尷尬。而許久不更新動態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會認為社交網路是洪水猛獸無營養耗時間。一切都順其自然,生活還是它原來的樣子,它不過是一個工具,只是有些時候我們投入了太多不該有的心思罷了。「我就靜靜的看著你們裝逼」
1 沒有立場的時候,或者說沒有公開了的,能夠代表「輸贏」和「面子」的立場的時候,我能把精力放在傾聽別人和自己的觀點,以及思考上面。跟人吵輸了然後承認自己錯了,這太費力氣,還是默默地發現自己錯了然後偷偷地改比較省事兒- =
2 我沒有「紅」這個需求
3 真正希望我好的人並不多,我願意付出感情,我願意讓他們知道我過的怎麼樣的人,也不多。何必委屈他們和不相干的人看一樣的東西,看面具,看我怎麼搏出位。
4 狗肚子里裝不了二兩香油,我叨逼叨不出什麼對觀眾有用的乾貨
5建議題主多參考此題下的低贊或零贊答案,長期沉默的人都有「不迎合潛在點贊者」這個特質。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在社交網路中那麼多人那麼活躍。我基本不發微博,不怎麼看朋友圈,看看同學群里的對話,很少發言,微信中同事很少,一般只互相轉賬。然而我也不是那種天天忙到沒時間的學霸或者工作狂。不害怕寫得東西被人看到,相信「事無不可對人言」,也認為沒必要對誰都說。最重要的,我覺得與自己相處比和別人相處更重要,因為無法逃避。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我不關心你的狀態,也認為沒有多少人會特意關心我的狀態。我覺得我與這個世界是平等的,各自安好,那便可以了。唯一例外的可能是知乎。因為上面的一些知識和觀點是需要琢磨的。但是答題很少,願意匿名。多數時候改了又改,還是放到草稿里了。畢竟,如果你寫日記都少,說明你對自己都沒什麼可說的,那又有什麼必須和別人說呢?
朋友圈,QQ空間如今幾個月更新一次。有句話說存在感弱的人,其實很見外。大概說的就是我吧。沒有敞開心扉,也沒有不痛不癢冒泡,那一天有事發生了,貼上一句感慨語句,其內容只有自己看的懂。為了不傳遞負能量,那語句盡量積極向上。當一個人真的過得很好或者很不好的時候,基本社交軟體沉默。
本來的我也是三天兩頭就會發朋友圈或者說說微博,特別是開心的時候。
可是一到不開心,對世界失望時,就會各種刪掉,或者設置為僅自己可見,並且很長時間不發。
發動態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表達欲或者傾訴欲,可是遇到失落的時候,就會想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大概這樣更加安全,對於沒有安全感又太在意別人看法的人來說,就像自己關在小世界裡,別人看不到我,注意不到我,也就傷不到我。自卑。覺得自己沒有可曬可分享的東西。每天平平淡淡按部就班,沒有天南海北的旅遊照,沒有縱談古今的讀後感,吃的很平常,過的很普通。沉默久了,連分享一則推送都要反覆修改要說的話,就好像回答這個問題,也是來來回回的刪改。是對自己表達能力,知識儲備的不自信,同時又過分擔心別人怎麼看你,其實也沒什麼人會關注啊對不對~也會在沒什麼人關注的小號上發發日常,感覺像一個日記本,把自己某年某月某日的狀態記錄下來,給自己看。就好像回答這道題,給自己看。
在天涯看到過一個帖子,大意是覺得那些能忍住在朋友圈什麼都不發的人很酷,其中一個回復直擊我心:
長得一般工作一般家境一般不會書法繪畫聲樂演奏手工藝,寫不得文章做不出美食養不來寵物,沒錢出國旅遊買車買房買奢侈品,而且交際圈不廣志同道合的好友不多,更缺乏暗戀者追求者。總之生活平淡沒啥亮點,發些無病呻吟的話只會落得無人評論點贊的尷尬境地,不如乾脆啥也不發裝做自己是個沉默寡言深沉內斂的人。
開始是因為覺得沒有必要展示。
活得認真不需要讓人知道,活得稀里糊塗讓人知道了也沒什麼意思。
後來發現社交網路已經變成現代社會的一部分了,不僅僅承擔娛樂功能,更是全方位接管生活。那就,來吧。偶然發現大家發的都是一些旅行、菜品、曬娃、新衣等等,大家好像都過得比自己開心很多,很少有人真正發一些真實的遭遇、心情和想法,而生活應該是喜怒哀樂五味具全的。朋友圈只是大家努力構建出來的一個虛假的世界。刷多了發多了點贊互動多了就會以為真實的生活應該是那樣的。遠離虛假,回歸真實的生活才是正道。
米萊:如果言之無物,倒不如索性不說。
不累人亦不為人所累~~~
【好朋友之間是如何變淡的?】倪一寧:為什麼沒人承認,是社會資源地位見識差距變大,你的苦悶他無法理解,他的彷徨在你而言,是變相炫耀。兩個人無話可說,只能…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346629/answer/36304753 (分享自知乎網)
我在諸高票答案中只看到了五個字:「道德優越感」。
每人都有選擇的權力,但如果永遠要以貶低打壓異見者來彰顯自己的話,我只能說我慶幸沒同你們做朋友。或者,提問者本身就是想挑起這樣的爭論。奉勸一句:天下你喜歡我不喜歡的事情很多,不用動輒就問「(不)喜歡XXX的人都是什麼心態?」這樣的問題自帶黑屬性。「天天刷屏髮狀態的除了賣面膜的就是無病呻吟的」,「只會讓自己沉迷於虛擬的社交關係。」這種以偏概全三觀不正的答案都能高票,我也只能呵呵。——————只能強行分割————
先聲明: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分享自己狀態的人。喜歡但不沉迷,這是我對幾乎所有事情的態度。
社交網路永遠代替不了真實的人際社交或者朋友之間的聯繫,但卻是現實的極好補充。我會偶爾給朋友打電話,和他們見面小聚,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互相在社交軟體上互動。因為,見面也好,電話也好,只是間歇的行為;而社交軟體的存在,滿足了我們碎片化的互動。有人會說「我並不需要這樣的碎片化互動,純粹是浪費時間」。沒問題。我的朋友們也有很多常年在社交網路潛水或者隱身的。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互動與感情。
問題在於你不需要不代表別人不需要。所以,永遠不要用自己的喜惡去評判別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永遠是這樣。
我真正的朋友們,我會樂意關注你們分享的一切東西;而我堅信,只要我表達的是我真實的生活和感悟,哪怕傳遞了絲毫的正能量,也值。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不是嗎?孤單是一個人的盛宴,不需要別人參與或窺探,生活,本就是孤單
好像我有資格答啊。
我在網上的QQ簽名一年沒換過,7*24小時隱身,不發任何狀態和什麼說說的,微信朋友圈發的消息是0,不點贊不給朋友回復,在各個SNS匿名,一個網站一個馬甲,不能匿名的就想辦法註銷,不能註銷的就棄了,而且我每天都把知乎匿名答題的次數用滿,但是現在我的主頁回答數和贊數還是0。
要說心態么,曾經我也用心經營過SNS,早期圍脖和twitter幾百真實粉,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些沒卵用,為了「取悅」我的讀者,我發沒條消息都得仔細考慮,買個東西拍個照片怕被人吐槽是炫富,想吐槽點什麼的時候想會不會得罪人?被領導看到怎麼辦?而這是我用SNS的初衷么?然後我仔細想過了之後,就覺得這些都沒用,想說什麼就說就好,我玩SNS是為了娛樂而不是被娛樂,於是就變成了現在這樣。每個特定的狀態都想被特定的人知道,當這個(些)人對你不在關注了,也就選擇了沉默。
越長大越發現,
有一類人,他們的動態頻率越低,說明他們的生活越豐富,過得越開心。因為能分享他們喜悅和難過的人就在身邊。
「為什麼還沒人發紅包?」
懶
我是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我不快樂,同時我也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感到自卑,真的,我半年多來從未真正從內心快樂過,我去五星級酒店吃自助餐,因為不快樂,所以不發朋友圈,我去旅遊也因為自卑不想引起別人注意,我也不發。他們潛水,或許有些人是因為內心強大,也或許有些人只是因為內心壓抑
怕沒人關注自己,缺乏安全感,怕自己寫的東西不能得到關注
大多時候是因為沒刺激點,一沒恩愛,二沒娃,三不是吃貨!然後就是肚子里沒貨呀!
你不覺得了解別人的點點滴滴,而對方對你一無所知的感覺很爽嗎!!
保持神秘感
找到個可以回答的問題 。 QQ空間大熱時一直不感興趣 有個微博幾乎不上 從大學開始刷豆瓣 到後來卸載豆瓣只刷知乎 從來只看少回 感覺只有攝取需要 不需要互動 或許因為我從初中開始寫了二十多本日記 早已習慣單機版個人版
覺得自己的很多事,不足為外人道。
沒事揣測別人心理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每天都在幹嘛。
就我自己來說……
就是
懶不用刷存在感更關注自己的生活更關注自己的內心
①悶聲發大財
②士別多日,刮目相看。③三觀已趨於成熟。2年沒有在網路社交圈裡發動態了。已經學會了經營好現實生活,所感所悟所歷單獨與在乎你的人分享,你在乎的人常聯繫。因為沒有遇到可以暢所欲言的人,所以只好保持沉默嘍
既然都沉默已久,忽然活躍起來豈不奇怪得很,索性繼續高冷。
"但凡是使用過一年以上的賬號,那些一時跟風註冊隨便玩玩的,幾乎都是最後漸漸忘記了密碼,也懶得找回就不再登錄,留下一片沒有營養的狼藉。而顯示著「該用戶已註銷」和「他還沒有任何微博」的,卻往往在這個網站里傾注過太多的感情。"
有時候看到想回答里已經有想說的了,就不麻煩了。看到想回的,又覺得回了可能回糾纏不清,還是看看過了吧
看朋友圈過程如下:發現小紅點。雖然知道沒什麼新鮮的,來來去去都只不過是段子,雞湯,秀恩愛…反正無聊,看一下,大家都在幹什麼吧。哇,她又自拍了,沒什麼漂亮的,看看大圖吧…咦,挺漂亮的。哇,他又在秀恩愛了,這不是虐狗嗎!?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我也想有一個女朋友啊。啊,她又去國外玩了,這是紐約吧,機票多少錢,單程1600,好,我要存錢,但是簽證怎麼簽呢?要找大使館嗎?(一邊拉下畫面,一邊陷入了沉思)他又開始發牢騷了,為什麼要在朋友圈發呢,我可是他最好的朋友啊,看來歲月無情啊。 (一邊拉下畫面,一邊陷入了沉思)啊,原來昨天阿森納贏球了,來評論一個吧。(刷刷地評論一個,表示祝賀)終於刷到上一次的朋友圈了。嗯,發些什麼好呢? (一邊上拉畫面,一邊陷入了沉思)我的生活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啊…別人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給我點贊吧…好,我現在就去找一些大事情來做,做完之後再發個朋友圈,嗯,就這樣吧。(再次進入潛水模式)
不懂,不知道該說什麼,怕說錯了被鄙視,猶豫某句話該不該說,結果話題很快過去了。打字太慢話題過去了。說了沒人接茬會不會很尷尬,還有就是覺得呆在那裡看你們討論熱熱鬧鬧地就挺好。
一名常年潛水黨留。。。第一,有可能他們把你屏蔽而已。
第二,現實世界太精彩。~~~~~~~~~~~~~~~我就屬於經常髮狀態,難道不好奇我是怎麼想的?下面開始更。我是一入大學開始頻繁髮狀態。雖然現在少了。為什麼?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是一個人,我喜歡一個人自習吃飯出去玩,說白了,懶得約,湊合別人的時間。偶爾發現一件好玩的事情無人分享,就想到的朋友圈。說起來像我要和誰誰誰社交,其實無非是打發無聊的時光。很少在朋友圈矯情或者炫耀(大多數表面的炫耀都是在自黑而已),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孤獨,單純喜歡一個人,而且我是個話嘮,回到宿舍能在整層樓轉來轉去,串宿舍說不停的,所以白天的時候付諸於誰?朋友圈,單純無聊,喜歡看就看,不喜歡就屏蔽我咯,我反正無所謂。就醬。我覺得我真是單純的 懶- -
以前看到傻逼,就想讓他不那麼傻,後來就懶的幫了,再後來就覺得自己說的話,乾的事兒有時也挺傻逼,慢慢就不說了,人傻少說話
默默的給你們打分
懶。
當我加了我的父母老師之後就沒發過說說。。
寫什麼呢?晒成就,人家覺得你在炫富炫耀;曬悲傷,人家覺得你在無病呻吟;曬心情,誰又能真正體會到你的這份心情呢?
所以索性就什麼也不說了吧,「天涼好個秋啊!」有時候不想交談,是因為我心情不好,不想讓朋友擔心、不想讓仇人幸災樂禍。
有時候長期不上網娛樂,是因為我忙,多少門主修課都需要認真學習,我根本不能浪費時間去玩樂。怕發現其實根本沒人在意你
習慣做一個透明人
前幾天整理抽屜,突然翻到以前初中高中大學時代寫的東西,吐了,趕緊銷毀,真不敢相信自己以前居然是這樣的傷春悲秋,只是因為一點點小事,中二的受不了。
所以在完全了解了旁觀者的心情之後,現在是絕對不會寫那種朋友圈了。
自己被自己酸死,自己被自己笑死,也是種體驗。
PS:很慶幸當年MSNSPACE木有了(⊙ω⊙)只是想自己靜靜地待著,偶爾看看別人的狀態
思來想去,還是取消了微信朋友圈的設置
有可能你在人家朋友圈的標籤之外。
組織一段既能表達情緒又能給別人看懂的話,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心情的起伏片刻即逝,我實在懶得多花心思
對於牽掛之人的喜與憂,以及我願告之的苦與樂,我自然會用心去傾聽,親自去吐露。
我們的生活,關心的人自然會關心,不感興趣的人照樣不感興趣,何必多花那些個時間和心思,我太懶,嫌麻煩加的群大部分潛水,偶爾感興趣的才會出來聊幾句不發朋友圈,qq空間不用,不怎麼用社交軟體心理狀態正常,然而就是不想在群裡面說話,不想發朋友圈,不想發qq空間,覺得沒什麼好發的,很無趣沒什麼意思
可能她(他)只是很忙。。。
可能是因為打字太麻煩了吧。。。
關鍵有時候說些不好聽的會被罵,我很玻璃心的
當虛榮心不做聲時,我們的話也很少。——————《道德箴言錄》
我一般情況下是屏蔽微商不看他們的朋友圈(憑什麼浪費我時間看呢,又不給我錢)
屏蔽有可能要聯繫但是互相有點討厭的人,不讓其看朋友圈剩下的分組
朋友(分享生活點滴,乾貨只給他們看)自私的人(遇見好東西就不給他們看)討厭鬼(炫耀貼專門給他們看,氣死他們)不傷(不如我的同時期起步的人,生活已經固定,我過得更好只會傷害他們眼前的小幸福,會有選擇的不給他們看)很多時候自己記錄的心情都是僅自己可見作為一個總是潛水或者脫離社交網路的人一定要匿名回答這個問題。
玩過的SNS有:QQ空間,人人網,微博,朋友圈,豆瓣,知乎。
高考完玩QQ空間,實在發現不了什麼特別的樂趣,對裝飾空間還需要Q幣這種事情覺得特別麻煩,於是棄。
大學開始人人網,開始覺得好神奇啊,什麼小學同學都找到了,於是寫日記啊,傳相冊啊,聊天啊。大學畢業時發現自己以前寫過的東西就像傻叉,傳過的照片也不怎麼好看,於是刪刪刪。研究生,同學們似乎都成熟了不少,很多同學就不怎麼玩人人網了。畢業工作後就徹底棄了,現在貌似密碼都忘記了。
微博,是從開始有的時候就玩過,飯否大家聽說過沒?飯否我都玩過。後來發現微博是個很不能保護個人隱私的地方。棄的原因在於,很多朋友不玩了,出現了很多大V,大V成天刷屏,我對他們的言論毫無興趣。
朋友圈,也算是很早的一批用戶。開始晒晒曬,有覺得拍的好的照片就曬。然後發現自己像傻叉,就把那些矯情的照片和文字都刪掉了。後來發現朋友圈是個很浪費時間的地方。今天誰誰去哪裡了,誰誰吃什麼了,誰誰追了什麼劇,誰誰結婚生娃了。說實在,別人的生活和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幹嘛要為這些碎片信息浪費時間?於是,就把朋友圈功能停用了。
豆瓣與知乎就是個隱形的存在,豆瓣用來記錄書畫影音這種文藝活動,知乎上就靜靜地看大V們撕逼。
-----------------------------分割線---------------------
脫離SNS後給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點贊之交很容易分清楚。
專註於自己的生活,內心很安寧。不要告訴我你看這個曬那個曬心裡一點波瀾都沒有。
有時間專註自己的愛好,專註自己的文藝活動。會覺得自己充實起來。
離雞湯和謠言遠了許多。微博 空間 朋友圈……一個一個戒掉以後,我發現的厲害的東西只能跟自己分享。
幾年前總愛在一些社交媒體發一些矯情並且中二的文字,底下一片贊一個,說得不錯,666 諸如此類。漸漸的覺得這麼多人關注我,優越感爆棚。
現在把那些東西刪了之後,隔了好久發了一條動態,然後同學們評論:終於看到你了、你終於復活了、好久不見了,在幹嘛呢?然後blabla又是電話又是信息。。。。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我的朋友們幾乎都不會去參與,因為我們都知道對方的生活,性格,發條動態無非是無病呻吟一下。所以慢慢的就在社軟里沉默了。 發了動態之後,希望得到心理的滿足,給自己一種原來還有很多人在意我的假象,可是發完之後,期望的沒得到,反而心理落差更大。甚至發完之後還會有秒刪的心理。有了這種感覺,還不如去做些喜歡的事情充實自己,找個時間和幾個朋友們聊聊天,讀讀書(有那麼多書發什麼動態啊)想吐槽寫書評啊。。。。。本人微信朋友圈 有幾個從來不發內容的人 羅列如下 A 浙江某細分行業 材料類 浙江第一中間商 朋友圈除了幾張旅遊再無其他東西 B 深圳某攝像頭工廠老闆 從無朋友圈內容此二人共同特點 愛泡妞 我想 你們能明白了吧
懶
覺得朋友圈很low覺得自己也很low
就靜靜的看你們bb。。在座各位都是。。。。
其實我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淺薄。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球的時候大家總喜歡刷屏?
※為什麼年紀較大的人更願意分享別人的文章而很少發原創內容?
※是什麼原因讓你關注一個粉絲很少的人?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健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