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肯定黃金分割比是因為被動接受概念?還是主動覺得有美感?
01-28
黃金分割是普遍存在在大自然中的,人類只是通過大量的對比、統計得出這一理論。
人類在早期接觸到的沒有過多的人為產物,導致了已經熟悉並認知這一「比例」,甚至是潛意識的。當一個人面對一幅根據黃金分割繪製的簡單幾何圖形與一幅相差甚遠的圖形時,大多數人會覺得接近黃金分割的圖像更順眼舒服。這些人可以沒有美術基礎,可以是從未聽說過黃金分割一說,但當這一比例普通存在在自然中,普遍被使用時早已受其影響而順應了這一審美趨向。就如人類已經對人體的比例普遍有一個認知,當面對一個比例協調一個上身較長的情況時,會本能地認為前者更正常,後者缺乏美感。
從時間線上看,最早提出黃金分割比例的人——
沒錯,就是這個老頭兒,費希納。
康德曾經說由於人們無法通過實驗來測量心理過程,所以心理學絕對不可能成為科學。沒多久就被費希納啪啪打臉。費希納年輕的時候是研究物理的,後來生了一場重病,眼鏡不太好使以後又得了憂鬱症,於是乎忽然對宗教哲學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關注起來,關注著關注著就成了心理物理學的專家。
心理物理學啊!居然能把「心理」和「物理」這兩種概念用數量關係聯繫在一起,此人實在太牛逼了啊。在他所有的研究中,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最熟悉的就是關於黃金分割比例的實驗了。
這個實驗描述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研究了人們對各種矩形的偏好程度,像這樣——
然後發現當矩形比例最接近1:0.618時最受人們的喜愛。後來到了20世紀初,又有另外一位心理學家用不同方法重複了這個實驗,得出的結果基本一樣。再後來,有不少科學家就沿用了黃金分割比例來研究生物的比例和美感,藝術家和設計師則利用這個比例進行創作,使得它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知名度也越來越大。
所以呢黃金分割比例本身就是科學家研究出的,最符合人類審美的一種比例。當然這只是一種普適性結論,而現在的人們多多少少會受到「黃金分割就是好,就是妙」這樣的心理暗示,畢竟它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0&<
這樣,算是回答了樓主的問題吧~~
我印象中,初中幾何是這樣說的,黃金分割是前人對某些不錯的作品進行了測距,然後發現許多接近1:1.618這個比例,然後通過更多數量的統計,得出來的結果,後面還有通過尺規作圖做出來的。
推薦閱讀:
※窮人如何拍出魚眼鏡頭的效果?
※美工怎麼起步?
※平面設計師面試時需要注意什麼?面試時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的么?
※身為互聯網行業的設計師,你覺得不會畫畫(指專業素描、水彩等等),對設計能力的精進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