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是否能夠觀念頭?難處在哪?最後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我在了解了隆波田尊者的動中禪之後想到的,隆波田尊者說「看見」念頭,這和隆波帕默尊者的禪法似乎很像。那麼禪修時是否能夠直接去觀念頭的生起、持續、滅去?所謂的旁觀者是否只是自己的想像?如實觀照的難處又在哪裡?


我在最開始禪修的時候,理論是這樣的:通過把眼耳鼻身口五識緣到意識上,然後通過觀察意識,最後得出五蘊非我的結論。

觀察念頭,本身也是一個念頭,並不是額外會有一個什麼玩意獨立於念頭而觀察念頭。比如你餓了,胃部產生的身識導致痛苦的感受產生,這種受導致你的意識產生了與吃飯相關的念頭。但當你最開始觀察能力不夠的時候,基本上是不能在產生念頭的當下去觀察的,一般都是念頭結束以後你去回想剛才產生念頭的過程。這個回想,就是觀察念頭的念頭。

我並不了解姓隆波的兩位尊者,但是根據我的實踐,禪宗把這個過程解構為止觀:止就是停止當前的念頭,觸發觀念頭的念頭;觀就是對剛才的念頭進行分析,觀察其升起的原因以及可能會產生的後果。根據禪宗止觀理論,參話頭的方法應運而生:首先把某個行為與觀念頭的念頭產生關聯,比如每天都念經,然後當你念到「如是我聞」的時候,禪師會把你念經的行為打住,然後讓你去思考:誰在念經。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時間長了只要你自己讀到「如是我聞」,自然就會產生觀察念頭的念頭,因為「如是我聞」已經成了觀念頭的念頭的緣起;剩下的工作,就是擴大這種產生觀察念頭的念頭的緣起,比如在掃地的時候讓你建立這種反射,在吃飯的時候建立這種反射,在走路時候建立這種反射……最後讓你全天候都在產生觀察的念頭。

而觀的目的,就是讓你真切的體會到,你的每個念頭升起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有一個「我」在起作用,如同2+3=5一樣,以前你一直認為是「我」產生了5,但現在你會知道5是因為2+3的結果;你以前認為「我餓了」,但其實是身識和感受為緣產生了與食物相關的念頭。你以前認為你在念經,但是終究在某個時刻,你會如夢初醒的切身體驗到,其實是某些原因導致了你念經的念頭,這個念頭最終導致你的身體做出念經的行為。

隨著你觀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你會觀察到最細微的閃念。到那時你會發現那些粗重的念頭都是可以被拆解的,比如以前當你發怒結束後你才會產生觀察的念頭,但是慢慢的你會發現發怒到一半的時候你觀察的念頭就升起了,最後你會在發怒緣起的一瞬間觀察到這個嗔的閃念;另一個觀察能力提高的例子就是你可以觀察你夢境的形成過程,你會發現在夢裡很多的情景都源自於意識的閃念。觀察這種閃念,能夠讓這種嗔在發展成身業或者口業之前就被制止掉。

--

以上對念頭觀察的目的是,把你從錯誤的認知中糾正過來,然後根據緣起的理論去觀察十二緣起,然後觀察苦產生的原因,消失的原因,最後利用十二緣起的原理去滅苦。


謝謝題主的邀請。

如您所言,禪修中「看見」念頭是可行的,實際上我們一直都在看見念頭、陷入念頭,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建立在對當下每個念頭的認知之中的,而踐行四念處只是讓我們從這種事實中如實地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就像隆波帕默尊者所說的「從念頭的世界裡醒來」,讓心成為觀者、覺行者、喜悅者。隆波田動中禪是一個非常好的通過動作來覺知這種真相的手段,在這種方式下,其和出入息念乃至於念誦「佛陀」、「布多」一樣,除了「參照物」不同外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當你在實行動中禪的那些動作時,就如同最簡單的「翻掌」這個動作下,對掌心向上和向下的覺知已是不同的念頭,其間片刻的停留和移動的過程是不同的念頭,每一個當下的念頭都存在其生、住、異、滅的過程,乃至於一開始你的覺知在於動作的過程之上,而其中由於散亂、外界的影響而把注意力跑到了其他的東西之上,同樣也是不同的念頭,而這個注意力轉移的過程同樣是無常苦無我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隆波田尊者的動中禪雖然形式上是使用動作來輔助觀察,卻是屬於一種「心念處」的禪法。也許一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些動作毫無意義,只是讓自己的身體進行不同的行動而已,但是持續精進下去,覺知下去,就會「從念頭的世界裡醒來」,也就是那些森林比丘們所說的「去分離身心和五蘊」,聽只是聽、看只是看、以至想只是想而已。

引用一位同修討論時候的體會:

「視覺與心拉開了距離,心沒有陷入在具體的某個物體上,而是覺知到整個「視覺」,好像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屏幕。畫面移動,只是畫面動,轉頭,轉眼睛,也感覺是畫面在動,玩遊戲時候的感覺,動的是屏幕里的畫面,屏幕和玩家並沒有動。看到這些後,心裡思維,視覺不是我,是被覺知的對象。看心變化,面對忘失,掉舉,一看到它們,就是從中醒來的時刻,對他們似乎也沒什麼情緒了,看到只是看到,不厭惡它們,已經是一種熟悉的情況了,心不會認為它們特殊、不好。醒來後,好像也不怎麼有壓制操控心的那種行動了,多數時候,醒來後就是自然地順下去,不做停留,接著知道後面發生的事情。」

就像您問題里描述再次提到的,「所謂的旁觀者是否只是自己的想像」,這也是這種修行方式下最大的難點了,實際上「所謂的旁觀者是否只是自己的想像」這個問題的存在與否,其區別就是這種「觀者」的體驗是如實的還是刻意的。因為一旦以「分離五蘊」為目標去修行,或者聽了很多禪師的開示、學習了很多這方面的經文,有可能把自己的修行往這方面刻意地營造一種「觀者」的體驗,這是不合適的。要避免這種情形仍舊還是回到簡單的那句話,「如實地覺知當下」,而不以造作追求體驗為目的,哪裡有刻意,哪裡就有苦升起,哪裡有苦升起,就在哪裡覺知、哪裡滅苦。如果是有密集的時間去修行的話,堅持隨緣而行,隨順覺知觀察當下所知的部分,應當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的,初始階段可以進行一些思維上的引導,比如有控制的心力、刻意的想法,便去正思維作無常想無我想,隨著持續的深入逐漸放棄引導而隨觀覺知念頭的無常無我特性,所謂的「刻意」而升起的控制實際上仍是無常苦無我的,當正念覺知觀照它,它會和其他諸法一樣滅去。如果是日常生活里的覺知,那這種正思維的引導可以用到的地方則非常多了,用於守護根門,引導觀察引起你痛苦感的事物的無常苦無我特性,作四正斷是非常好的。

如果堅持一段時間後發現此方式與自身並不相應,可以考慮換一種方式,根據我自己經歷的,對於經行、行住坐卧的身念處的覺知,還有另一種方式則是馬哈希體系下的「動中之止」的方式,通過放緩節奏、精細化地分解覺知對象來進行修行,這種方式即是一開始就通過「刻意」而更深入一些「定」去觀察,因為並非是問題描述里的重點這裡不多作展開了。

最後要達成的目標當然是佛教里永恆的主題「滅苦」,通過對自己認知的訓練而達到煩惱的減少、負面情緒的調御。而在法義的層面上則是讓你切身地去覺察和體會五取蘊的無常苦無我特質、緣起法、四聖諦,站在四聖諦苦和苦滅的角度去隨順觀察,降伏煩惱,對於很多事物不再鑽牛角尖。北傳地論里關於四念處和出入息念部分的描述有一段非常切合最後這個問題,即修行這些看起來十分樸實的方式的意義是什麼,「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云何悟入,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可以看出最初所謂的「悟」並非「參」,而是通過持續地精進而通達理解,此處的「入出息」放到隆波田動中禪中實際上就是對當下任何動作的如實觀察覺知。

如果條件具足,能參加一次有比丘尊者們指導的禪修營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之後放到生活里可以應用受益的地方很多,祝願題主一起精進於解脫道。


能否有覺觀到念頭的能力,完全看您具備甚麼工具。

例如:一般的人眼,看不到某些光譜的光線,所以,就算我們再注意,也看不到在可見光範圍外的光,但若用偵測光譜的儀器,我們就可了解更廣的光譜的存在。

念頭亦然,沒平靜下來的人,念頭一閃即過,平靜的人,卻常能體驗到閃過的念頭。

禪修,練習覺知觀察,就如培養自己有錄影機的兩種能力:

1.覺知的敏感度:讓您覺知道的更清晰;

2.觀察後的記憶:錄影容量大小的擴充,讓您從好像有此經驗到確實記憶經驗。

禪修,若能達到禪境,心一境性,就在讓您漸體驗體會趣向如實。

心一境性,從這詞上了解,就可知道,在禪境中,是單純的,一,所以,沒有被附加上的經驗或知識所影響,也就是再多的附加,它都沒影響您的心一境性,因您能保持心一境性,所以您能持續在禪境。

誰處在哪,這時不是重點,所以還在禪境的您也還沒被內外緣遷出禪境,此種狀態,有些人用類似第三者在覺觀一般的來形容,別在乎自己是否是第三者,在乎時,或被牽著走時,可能就是您離開禪境的時機(當然,要看念住您所緣的能力,能力強的人,任何情境都可當作所緣"非常熟練的法念處")。

禪修最後要達成的目標,因人而異,很明顯的古印度四禪八定與佛陀教導的四禪就非常的不同,學習佛陀教導的四禪,初禪及二禪是共世間的,也就是都是達到禪的狀態。

三禪以後,佛陀的教導,三禪的正念正智,是出世間禪法,也就是因為練習覺觀苦集滅道,熟練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之後,開佛智慧(見緣起),而能達到的正念正智,這讓您開始能真正修行,漸漸究竟滅苦。

練習四念處,若能以五蘊為所緣,由於五蘊是動態的,所以,自己是在練習動態的所緣,例如:

靜坐時:以鼻孔附近皮膚的觸覺為所緣,呼吸的空氣經由鼻孔進出,鼻孔附近皮膚的覺知,會變化(如:強或弱),這是動態的。

經行時:以腳底皮膚觸地(或鞋)時的觸覺為所緣,身體重量的加持,讓自己覺觀腳底觸覺非常容易,踩下時重,提起時輕,覺知的敏感度或覺知性是相對性的,所以由重壓到沒重壓,這會是持續的有覺知性,但如以上所說,這所緣是動態的。

練習動態的所緣,尤其經行時的容易念住,讓自己更容易達到心一境性,沒試過經行的師兄,但有腿力的,可嘗試練習經行,舉末學自己的例子:通常末學先經行(慢走)四十五分到一小時,再靜坐約四十五分到一小時,通常結束時,全身軟綿的程度,自己試了就知道。

直接練習觀念頭?

自己試試看,非常平靜時,是有可能的。

末學自己的例子:

末學是經由身受心法念處次第練習的,進度非常慢,但每經過幾個月回頭看時,都有些許進度,這次第讓自己能練習趣向如實,而漸得如實法,有如實知如實見的能力,就能了解正見,就可能行於中道,如雜阿含301經所說。

身念處熟練,練習受念處時,若自己很容易回到身念處而無法練習受念處時,可多練習覺觀眼、耳、鼻、舌等根的觸,夠開放了之後會讓自己較容易能念住於受念處。

受念處(覺觀苦)非常熟練之後,自己會有機會發覺到自己漸能覺觀到與受(苦)相關的念頭,這就是開始練習心念處的好時機,心念處熟練後,自己會發覺自己漸能覺觀到與苦相關的(渴)愛、(執)取、有(習性),這就是練習覺觀苦集的好時機。

若能更熟練,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就可開始修行,而究竟滅苦。

如實觀照的難處在哪裡?

末學的猜想:沒在一開始就練習趣向如實。
末學很幸運,能聽懂師父說的,同樣坐在講堂內聽開示(約一百多人),末學不知有多少師兄真照著師父說的做(或許大半都是照著自己理解的做),每次與師兄姐討論,末學提醒"趣向如實"時,好像從得不到熟識師兄姐的共鳴。

練習禪修,可能會練習出另一套習氣(頭上安頭或以妄止妄),別小看經行時覺知腳底的觸覺是非常容易的,這就在練習(趣向如實)覺知,覺知熟練後的所緣,在練習念住所緣時,自然的就在練習觀,自然的就很容易達到心一境性,又在為將來練習覺觀苦集滅道舖路。

如實,由字面解釋就知,別加油添醋,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觸只是觸。

若能由一開始就能趣向如實的,您很快就能常處禪境(因為如實的念住,當然心就只在一處),越能常處禪境,就越有機會練習觀(您就漸能如實觀照),這是相輔相成的。

聽大師們說的,或聽末學說的,就算您能背起來,或說出另一套更完美的,都不如先親身體驗禪境,再練習覺觀苦集滅道,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您就真了解出世間法的味道,認知及概念永遠無法取代事實,我們可用認知及概念溝通,但沒真正嚐過的認知及概念,在出世間法來說,沒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之前,就是無法真體驗。花個幾年的功夫,是值得的。

感恩!

祝福!


動中禪是一條從身念住通往心念住的路,雖然以手部動作起步,但最終目的是培養覺性看見念頭的起落生滅。

但是動中禪不提倡刻意去看念頭,因為念頭很微細,初學者很難一開始就看見念頭,所以動中禪通過練習相對比較粗重容易覺察到的手部動作和往返經行來培養覺性,等覺性強大後,覺性自然會去看念頭,而不是那個「我」刻意去看念頭。

隆波田有個很生動形象的比喻,相信每個學動中禪的人都知道。他把念頭比作老鼠,覺性比作貓,把培養覺性的這個過程比喻為養貓。因為貓抓老鼠是本能,根本不需要訓練,天生就會。而覺性看念頭也是本能,不需要刻意訓練它去看念頭,覺性強大後自然而然就能看到念頭。

看念頭的難處在於覺性不夠強時,經常會陷入念頭中打轉而不自知。所以動中禪七日法談中反覆出現隆波田尊者的諄諄教誨,「只管養貓」。看念頭是覺性的事,與「我」無關。

說到最終達成的目標,就我而言,是內心的自在。一種不再被妄念左右,隨情緒起伏的自在心境。希望縱然有一天,我事業失敗,至親亡故,甚至自身重病纏身面臨死亡,我都能坦然接受,勇敢面對,因為這就是無常。


什麼是觀智? - 知乎專欄 這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釋了什麼是觀。

如果具體劃分,觀是由:覺知和平等心共同組成,就如同馬車的雙輪和鳥的雙翼。

那什麼是覺知呢?

什麼是覺知? - 知乎專欄

平等心

平等心不是壓抑 - 知乎專欄

三篇文章詳解了什麼是觀,下面就不贅述其內容了,直接回答你的其它問題。

什麼是觀念頭?

觀念頭也叫觀法念住,是四念處的其中一支。

如果精準的來說,使用百分之一的念頭去覺知念頭叫觀法念住,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注意力去覺知念頭,也叫觀法念住。

舉個例子:有個人需要將東西從小區東門搬到小區的西門,而在搬的過程中,你恰巧看見了,你只是掃了一眼,你知道他在搬東西。同樣的,有個人需要將東西從小區東門搬到小區的西門,而你受到指派,需要全程監督他,於是從他搬起東西的那一刻,到走的每一步,都你清晰的了知,一直到東西放下,你清晰的知道他所有行為的全過程。

兩種情形,都可以定義為:你看到 了他搬東西。區別在於你對這個過程是否足夠的了解。

觀法念住也是如此!

你知道你有憤怒的念頭在心中升起,可以叫做觀法念住;你知道它的升起,以及變化,以及消失的全過程,也叫觀法念住,區別在於你投注了多少的注意力。

觀念頭可以練習,但要看你怎麼觀。

為什麼要修觀?

修觀是為了開發:無常、苦、無我的智慧

例如:當你禪坐時,你清楚的知道腿會痛,當腿慢慢麻木時,你清楚的了知,慢慢的,麻木會轉化為疼痛,然後再慢慢的轉化為麻痛,再到劇痛,再到針扎一樣的痛,你清楚的了知這個疼痛變化的過程,到達極致後,疼痛會慢慢消失,慢慢的就猶如電流一般,通達輕鬆起來,再過一會麻木會再次降臨。隨著持之以恆不斷的練習,你的心就會產生出經驗,你清晰的知道疼痛和麻木是無常變化的,心也就不會輕易再因為疼痛等感受而產生憤怒。回到生活中,你一天的工作讓你很疲憊,酸痛麻癢的感受充斥著你的全身,一般人這時便會開始感覺到難受、焦躁,乃至不耐煩,而經驗豐富的禪修者會知道,這一切都是在無常變化的,他們的心依舊會趨向於平靜,而不會因為疼痛,酸癢而憤怒,不耐煩。

念頭也是如此,我們憤怒,貪慾,焦灼時,我們會強烈執著於我們的念頭,我們想要破口大罵,我們迫不及待的想要擁有對方,想要得到某件事物,如果不能滿足,心會焦躁難忍,而禪修時,這些情景都會浮現,而經驗豐富的禪修者會開發出無常的智慧,不會輕易被念頭所左右,會客觀且理智的對待問題。

禪修則是要培養與痛苦共處的過程,而能與之共處的過程有多久,便能理解為心的定力有多強。心的定力越強,便可以在觀察念頭時投注越多的專註力。對心無定力的人而言,一旦念頭來臨,馬上就會隨念頭開始打滾,翻轉,更何況禪修時痛苦的感受和念頭會一波波衝擊著你,若沒有強烈的定力,又如何能夠做到深入的觀察念頭呢?我們很快就會被念頭所帶走,所以對於觀察念頭,定力越深,便能觀的越深。


只有在身體覺受消失之後才可觀得起念頭的生滅,而在這之前,在念頭的相續性沒被斬斷之前,你也是同樣認為自己在觀念頭的生滅。但你在無意中往往加入了一個觀念,讓這些念頭不要起,並不是說真正的能觀到念頭的生滅,而在這個地方才能真正的觀到念頭的生滅。

念頭的生滅只能在定中然後才能到念頭之間的距離,而且不能達到念頭的滅盡,念頭真正的滅是在如來藏狀態的,必須是如來藏狀態。

下面介紹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四念處。

四念處,從四念處做起。知道生活中該怎麼做,因為四念處就是生活中的佛法,怎樣應對生活的,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去管理自己的心。

四念處其實根本上沒有四念處這回事,沒有一個人教一個特別的四念處,因為四念處本質上是一種比較,是通過我們這種意的相續性狀態和定中的人進行比較, 然後才發現四念處這回事。一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知道心該怎樣做,心怎樣關注自己的心,那麼在生活中他表現的和一般人都不一樣。一般人是隨著這種境界跑的, 而他隨時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的,他隨時知道該怎麼做的,人們就把他的這種狀態,起了個名字叫四念處,四念處就是那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的行為,所作所為。並不是說某一個人釋迦摩尼或者某某大師憑空的發明了一個四念處。那麼咱們這段話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呢?就是你想真正的練好四念處,你就必須打坐,經常打坐,而且能達到一定的狀態,尤其你能夠接近入靜或者入定,那麼這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做好四念處,要不然你的四念處一定是照貓畫虎的,似像非像。

實證到心動在先,這個是往往是達到一定程度才行的,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夠實證到這個階段,尤其從定中開始向咱們現在這種狀態降的時候,也就是退、出的時候。他一定有一個先決定,決定要動,然後開始起心動念,然後才能夠指揮動身體。尤其是當你達到一個高級禪定中的時候,也就是先有一對對念頭產生,然後其他念頭相續性產生,隨著相續性念頭產生,然後再開始產生這樣一個出的這種心念,這種念頭,接著身體的覺知這些才能提起,才有可能出的。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對心觀察的比較清楚的,現在如果沒達到那種狀態,那是無法觀察的非常清的,即使概念上知道也是不行的。所以這個實證一定要踏踏實實的,只要實證你一次達到一定狀態,那麼以後在生活中你就知道是怎麼樣的。就知道這個四念處該怎麼做的。

------------------------------------------------------------------------------------------------

以上是思維本體學老師和師兄們答疑時摘取的內容。

歡迎對修行充滿興趣的師兄們加入思維本體學禪修原理析要群341628566,以後會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解疑。


需要有足夠的定力才能持續、清楚地觀察念頭,否則在不知不覺就會陷入念頭裡面。

根塵和合生識,根、塵、識三者和合生觸, 觸生受、想、思,持續地觀察,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生起必然滅去,沒有實質,無法令人滿意,也沒有一個恆常、獨立、主宰的「我」存在。


難就難在念頭微細,而且能觀也是念……目標當然是斷舍欲貪,進而證得無常苦空非我……


謝邀,以下僅供參考。請實修去驗證。

第一需要注意的:直接觀念頭,是可以,不過請一定記住一件事,你是拿著一個類似」我要觀察或我要注意」的內容的念頭在觀察其他念頭。而如果沒有這個念頭,連有沒有什麼觀察者也不好說。北傳這邊說能所雙亡的說法,即能所本身就是一對緣起,同樣的一句話,一念起,三千世界現。換句話說,若一念不起,三千世界不現,此時假設還有觀察者,那麼其觀察什麼?它什麼都觀察不到啊,所以此時,還能觀察的功能還在運作嗎?修佛要做的恰恰就是要覺知每一念的過程,因為念頭只要起來,觀察就開始運作了,然而能不能意識到觀察的功能已經開始運作,就需要藉助類似」我要觀察或我要注意」的內容的念頭,然而請注意,我說的是類似這樣一個念頭,即這個念頭的起來要比這句話要短的多,而它的最終形式就是一種剎那的直覺,即一種極度接近念起即覺的能力。

第二需要注意的何為念頭,所謂念頭,絕不僅僅是指你的思念,即很明顯的文字形式的一句話,如果這是念頭,那麼一念的時間,就不會是剎那那麼短了,這一念是指你觀察到外界後,大腦指揮身體做成各種反映的各種指令,也就是你觀察時,你肉體(五種感覺器官的)的各種微妙變化,情緒的各種微妙變化都算是念頭的作用,而從解脫即破我執的角度講,你要觀察到那些各種自發的身體反應和情緒反應是怎樣升起的(或者說各種身體的習性和情緒的習性),從這個過程中找到那個恆審思量的內心機制,即末那識,這是打破我執的關鍵,同時你會發現那個總是左右各種行為和情緒的貌似在暗示身體是我的衝動(俱生身見)只有不被這種機制和衝動左右,才算打破了我執,即從內心上真正相信了身體非我,念頭非我的生命無我相的真諦,而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繼續觀察,和加深這種相信。直到觀察到,這種相信讓連保住任何念頭或身體的變化的衝動都不再有的時候,便會慢慢的進入涅槃境。而北傳這邊是不會利用觀察和這種相信徹底滅掉這個衝動,即不進入涅槃境,而是繼續觀察各種身心境的現象的剎那生滅,觀察到更多更具體的現象變化在。

當然,這種觀察,說到底是不會有盡頭的時候,所以,北傳這邊也講無量諦,當然,你應該是南傳修者,所以北傳的這一部分,你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簡單說就是,南傳到了破我執後,就逐漸不想再和任何名色法的世界打交道了,而北傳這邊還是不會介意和各種名色法世界打交道,並把這個作為救助更多眾生的知識。


能觀所觀都是一路貨色,實際就是念頭看念頭,沒啥奇特之處,法門都是功夫,功夫說白了就是有為法,日漸精熟,佛說做功夫就像彈琴,弦松不鳴,弦緊則斷,不要太強求,也不能太稀鬆,程度自己掌握,尤其觀心觀念頭很容易心念集中在頭部,你越用力觀,越執著所謂的看見念頭,腦袋越緊張,不要這麼玩啊,搞不好血管崩壞了。觀念頭很簡單,人最不缺的就是念頭,時刻纏著你,打不跑罵不沒,說觀就已經觀起來了。


不需要觀念頭,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人心,任何執著的話,在打坐時候,是一念不生,一塵不染的。任何一念皆為執念,一念不生,一塵不染。打坐時,出現任何的念頭就滅了它,一路滅,滅到圓滿為止。

最終的目標就是你一個屁股下去,一個念頭都不會起來,但你還是知道你在打坐,在練功。覺知力強的修者,甚至能感覺到,甚至最終控制念頭的生成。


禪修是否能夠觀念頭?難處在哪?最後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答:最下等的禪修是【觀念頭】。最上等的禪修是【觀法性】。難處在【笨】,最後要達成的目標是【我法俱空】。

這個問題是我在了解了隆波田尊者的動中禪之後想到的,隆波田尊者說「看見」念頭,這和隆波帕默尊者的禪法似乎很像。那麼禪修時是否能夠直接去觀念頭的生起、持續、滅去?所謂的旁觀者是否只是自己的想像?如實觀照的難處又在哪裡?

答:請問:心能否【觀心】?你用【心】去觀【念頭的生起、持續、滅去】,跟用心看著【爐火不要熄滅】有何區別?旁觀者的存在、跟你有何關係?【如實觀照】中的【實】是小乘的無我。如此而已,有啥稀罕?


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謝邀

據我所知,網上的信眾都是沒有證得禪那的。強行作答很可能誤導別人。 也可能引發回答者自己的我慢等五蓋,甚至有可能妄語。沒有特殊的必要也最好不要隨便分享自己的禪修經驗。這類問題最好參照南傳法師們的開示和禪修指導。

我參與知乎的主要目的在於引發信眾對南傳佛法和進一步禪修的興趣,積极參加南傳禪修班,而不是胡亂指導禪修。

觀念頭是可行的,難處在於五蓋重。目標很明確:選擇適當的時機去參加南傳禪修班。


不好意思,不請自來的回答。

古人(曹洞宗)用題主說的路子參禪,二三十年找不到消息的比比皆是;現在人還用這路子恐怕很難很難有什麼結果。

當然,參著玩的話就無所謂了。

念頭一生,要立即覺知且返回去『』找『』……什麼時候能不『』找『』到深山老林里去,就該有點門道了。


不能,在有和沒有中間就想傻傻的在哪裡都是有沒有想什麼有好像有什麼的狀態,本我的超越。加油:)


小乘斷六根,中乘斷一念無明,大乘斷無始無明,最上乘直示真如佛性,此四乘大意也。六祖壇經云:「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參禪之目的究何在耶?曰:在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果究如何耶?曰:洞澈本源,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不受後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此乃人類最究極之目的也。

http://www.10kbuddhas.org/index.do

月溪法師


推薦閱讀:

究竟入輪迴的是哪部分?
《金剛經》中的故事—三千大千世界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內觀 | 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