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青少年階段的「校園暴力」是否普遍,程度如何,有沒有相關研究?
非常嚴重,轉載一份數據:http://www.legaldaily.com.cn/locality/content/2015-06/03/content_6110954.htm?node=73681
校園暴力的特點: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調查顯示:
浙江大學《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社會心理研究》調查顯示:
校園主要暴力行為:
1. 粗言穢語、辱罵欺辱,中傷、譏諷、貶抑受害者;
2. 打架鬥毆,對受害人進行人身攻擊;
3. 損壞受害者的書本、衣物等個人財產;
4. 恐嚇、威脅、脅迫受害者做其不想做的事;
5. 網上傳播謠言進行人身攻擊等。
校園「小霸王」是怎麼出現的?
家庭:
過度溺愛導致任性驕橫等不良心理;
不良家庭環境讓孩子背負過多壓力,易催生心理障礙。
校方:
只重視成績而忽視了道德教育;
平時缺乏管理,出事時又急於息事寧人。
社會:
不正之風、網路負面信息影響學生是非觀;
部分媒體過度過細再現犯罪過程。
司法:
法律界定不清晰、懲戒不嚴;
法制教育缺失。
我國刑法對犯罪年齡的界定:
14周歲以下:完全無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6周歲: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據2013年我國未成年犯抽樣調查分析報告未成年人犯罪時的年齡以14歲-16歲的巨多,約佔總量的三分之二,其中14歲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明顯上升。
面對校園暴力,近半數受害者選擇沉默,2011年一份針對超過700名學生的調查顯示:
注意這些跡象,或許孩子已經遭受校園暴力:
1. 無故出現身體傷痕;
2. 個人物品經常損失或丟失;
3. 如廁習慣改變;
4. 經常沮喪甚至有自我傷害傾向;
5. 不願上學;
6. 出現長期失眠等睡眠問題。
告訴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怎麼辦:
1. 保持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有機會求救;
2. 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 人身安全永遠放在第一位,不要激怒對方;
4. 一定要及時跟家長或老師溝通情況;
5. 遇到自己和對方力量相距不是太遠時,可以考慮使用警示性的語言來擊退對方的企圖。
預防和應對校園暴力,家長應該怎麼做?
1. 重視與老師、學校的溝通和聯繫;
2. 對孩子進行預防教育;
3. 孩子萬一遭遇校園暴力,家長應保持理智;
4.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親自關係。
打死你
首先說一下我來自天津從小到大呢一直比較瘦也不算太高170出頭。上了快11年學也沒有人欺負我,和同學以及我們年級的同學關係都很好 有一次在地鐵上碰到了一個大媽素質不是很高 當時人很多 我被擠在門口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大媽開始罵我,同學開始幫我拔創我也很感動的。所以我覺得吧 發生校園欺凌這種事情和個人有很大的關係
肯定普遍啊,我覺得每個學校都有
還能怎麼辦 讓被欺負的去學習散打唄
經濟較發達地區比較多 主要還是文化建設和執法力度吧
越落後的地方越普遍,這種落後體現在經濟上,思想上。十幾歲的學生根本不計後果,所以往往程度可以很低也可以高到成年人都無法接受,特別是現在網路興起,這種欺凌更容易被傳播,對受害人的傷害會越來越高。
並沒有被【欺凌】過。寫答案是為了不被代表。
很普遍,尤其90後一代,很多人都是生活在校園欺凌的陰影之下。
我覺得非常普遍,至少我認為在08~14年間我的中學時代是這樣!
不能說是一種普遍化的存在,但絕對不容忽視。每個學校都有那麼一批穿校服的「社會哥」,他們代表的就是一種畸形無理的黑暗勢力。但這種人一定不是大多數,他們只是學生網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可以欺負大多數人。而且這些人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在打架鬥毆施虐施暴,他們可能只是隔三差五搞點事情。
但是,但是,但是。
他們可以欺負大多數學生,他們打人施暴的目的早已超越了欺凌層面,而是一種自我標榜的行為 。打得越狠越有威信,事情搞得越大越有脾氣。木棍、磚頭、小刀、甩棍、西瓜刀甚至是一些明令禁止的砍刀,都可以是他們的工具。而且打起來毫不顧忌,只管威風,只管玩命。置對方生命於不顧,更不談什麼尊嚴、心理陰影。校園暴力不普遍,但極其惡劣遍。推薦閱讀:
※作為青少年,該如何看待同性戀?
※青少年如何對待陌生人的不遵守社會道德的行為?
※如何看待 古田順子被殺案(亦稱綾瀨水泥殺人案)?望深度解剖。
※青少年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
※怎樣評價文學創作類APP湯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