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三國中只有魏國被篡國?

曹氏家族人才眾多,反而成為三國中唯一被權臣篡國的國家,是不是因為魏文帝對親屬的苛刻對待?


感覺自己可以搬運自己的答案呢。

魏國這邊的問題:

夏侯尚(夏侯淵的侄子)和曹真(曹操的養子)、曹休(曹洪的侄子)應該是曹操特意培養給曹丕的第二代嫡系將領。

曹真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軍事;曹休為征東將軍,領揚州刺史;夏侯尚為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剛好就是曹魏政權東、南、西三個前線都督。

可惜啊,曹魏的第二代核心領導,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命短。曹丕、曹彰、曹植、曹真、曹休、夏侯尚全都沒有活到234年,就連諸葛丞相都比他們命長。

第二代核心領導的迅速退場,導致曹魏政權的第三代核心領導還沒成熟起來,曹宇(曹操之子)、曹爽(曹真之子)、曹肇(曹休之子)、夏侯玄(夏侯尚之子)何晏、秦朗(均為曹操養子)這些人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尤其是燕王曹宇,明明中央都決定了,就是你來執政,你硬是要謙虛,完全沒有以國家大事為己任的長者之風,換做是你哥曹植,他就會念兩句詩:「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像你這樣一謙虛,劉放、孫資這樣的小人就有機可趁,司馬懿就上位了。

曹宇真是對不起自己的表字,曹宇,字彭祖,彭祖以長壽著稱,莊子曰:「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吳國:

孫權死後,孫峻殺害諸葛恪,並沒有引起強烈反彈,是因為吳主孫亮批准,孫峻本人也是託孤大臣之一,但孫峻很快就死了,他臨死前竟然把權力交到了孫綝手裡,於是呂據等託孤大臣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孫綝鎮壓了呂據等人,後來出兵壽春又戰敗,身無寸功就廢掉了孫亮,那麼失敗的權臣還要在那裡作威作福。自己作死,孫休就和丁奉一起送他一程。

吳國這邊的權臣還沒有培養起來就撲街了。

蜀漢:

諸葛亮有先帝親授的權力都沒有「行廢立之事」,蔣琬費禕這些諸葛亮一手培養的人才又有何德何能?姜維又一直遠離朝中,陳祗和黃皓內外勾結又是劉禪放任的,季漢這邊哪有欺凌天子的權臣?


魏武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旗號就是匡扶漢氏天下,剿滅亂臣賊子------最後天下未定,就按耐不住性子,連面子都不要了,連皇后都敢殺。最後還要掩飾一下:我做周文王,我兒子做周武王吧。

魏文帝逼著漢帝禪位,連他的妹妹,漢獻帝的皇后都怒斥詛咒他:老天有眼,絕不讓你長久!在魏漢禪讓之前,只有王莽這麼干過,其餘的王朝要麼是一代代積累,最終一統天下,要麼靠個人逆天的能力削平群雄,無人不服------老曹家這麼干,是天下還沒有平定,你說的再好聽,這個篡奪的名聲是跑不掉的------道德上無法要求臣下忠義,自然也無怪司馬氏在後面仿效啊。

-------------------------------------------------------------------------

劉備的地盤是自己打的,又向來以仁義自詡,最後時刻託孤與諸葛亮------在我看來,這個集團是最有凝聚力的集團,只是上天不佑------要知道,三國中只有季漢,沒有權臣某亂,沒有皇親國戚生事,被人滅,國力不足而已。季漢沒有篡國,靠的是道德上的制約。

孫權,父兄打的地盤,自己籠絡江南地方豪強,形成彼此制約,一族獨大的局面無法形成,所以也沒有篡國,靠的是利益制約。


因為蜀國前有拿不下長安不篡位的諸葛亮,後有費禕和姜維互相制衡,因為吳國權臣都姓孫……


沒有為什麼。就是時間太短,很多事情來不及發生。


漢唯一有能力,有威望篡位的人是諸葛亮,奈何諸葛亮是個絕對的忠臣。即使在諸葛亮死後,他的政治遺產也影響了二十多年,直到費禕死後,姜維在政治和勢力上都處於弱勢,方才被緩則佔據主動。以陳祇任尚書令為代表的蜀中勢力上台徹底動搖了蜀漢的國本,然而最後的結局是投降。如果沒有被滅國,將來發生篡位不是沒有可能得事。

吳國孫氏和本地士族的鬥爭一直延續,孫氏不得不依靠本地士族來維繫統治,卻也明爭暗鬥不斷,反應在陸議身上體現的比較明顯:為吳國出了很大的力,卻也想在繼承人身上繼續為家族撈好處。處於這種平衡的關係下,吳國沒有人有必要跟孫氏撕破臉。

曹氏政權的建立幾乎完全依靠曹操的個人能力來完成對廣大地區的佔領和各地豪族的壓制,但他是舊秩序的毀滅者,卻不是新秩序的建立者。曹操死後,曹丕是沒有能力駕馭曹操的遺產的,而曹操也沒有一個像諸葛亮之於劉備一樣,可以舉家託付並且有能力管理好曹家的人,所以曹丕只能向士族讓步,來坐穩皇帝位。但要注意,整個曹氏政權跟士族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向士族出讓權力會讓他們壯大,並在皇權衰弱的時候落井下石,來完成他們的利益最大化。這一切出現在曹叡死後,曹爽可以信賴,但卻是廢物一個;司馬懿有能力,但他本身就出身於河內司馬氏。而皇帝曹芳本人也沒有任何政治資本,所以在高平陵之後,皇權已經成了一個空架子。下一任皇帝曹髦看上去很有氣性,但以皇權向臣下發威的時候,結局卻是被弒,可以看出曹魏的皇權已經衰落到了什麼地步。這種局面下,要麼被外敵入侵,要麼就是內部政變。但是並沒有足夠強大,且符合士族利益的外部政權,所以篡位也就理所應當了。


大神的評論基本上說明白了原因,我就補充一點點吧

曹魏,主體是以夏侯和曹姓為主的,其他包括荀,司馬,陳都是世家

曹魏一代:曹操,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等,不敢說是古今罕有也稱得起是一時無兩

二代:曹丕,夏侯尚,曹真,曹休,夏侯霸等,雖然遠遜一代,但也稱得上是尚有餘勇可賈

三代:曹芳,曹奐,曹爽,夏侯玄等,除了夏侯玄勉強還有些能力,其他的要不就是眼高手低,要不就是胸無大志,內里糟粕,難堪大用

說白了,除了培養時間不足以外,本身能力也就是中人之姿,怎能敵得過司馬懿等人?


人多並不代表「拳頭」大。

倖存者偏差不適宜強行上理由。


因為曹丕和曹睿太短命,曹芳又是個小娃娃,小娃娃當政,皇權就會不穩定。皇權穩定的時候,士族算個屁啊,來幾個殺幾個,由不得司馬家囂張。


推薦閱讀:

高平陵政變曹爽真的去許昌就有出路嗎?
【寒硯三國】三馬食曹與魏晉之際的政局
歷史上,徐庶投曹後真的不再獻一計了嗎?
司馬懿洛陽立廟的真實性?
請問曹操時期的汝潁集團有哪些人?

TAG:三國 | 曹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