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富有人情味的「中國設計」?
「比如筷子,不知道大家對筷子有沒有了解,中國傳統筷子長必須是七寸六分長,難道這七寸六分的長度用起來最舒服嗎?當然不是。讓外國人去設計筷子肯定會有其他很多顛覆性的設計,而且用起來也很舒服,那我們的老祖宗為什麼還要定七寸六分長呢?因為人有七情六慾,所以取七寸六分長。為什麼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頭夾一些東西那麼難,為什麼還要這樣設計呢?因為天圓地方,圓的一頭象徵天,方的一頭象徵地,用天的一頭去夾菜,所以入口的一頭是天,這叫民以食為天。為什麼拿筷子還有固定的姿勢?學起來很難啊,為什麼還要這麼用筷子?仔細觀察正確的使用姿勢會發現,一根手指在上,一根在中,一根在下,這叫做天地人三才之象。筷子一根主動一根不動或者叫從動,學名叫動靜結合,中國叫陰陽結合。一根筷子,說了這些,不知道大家對可能性設計和中國注重精神的設計有了一定的了解。
再給大家說幾個吧,中國傳統的斤兩計算式十六兩為一斤,為什麼是十六兩?算起來多麻煩?天上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加起來剛好十六顆星,這就是警告人做買賣的時候不要缺斤少兩,少一兩,福星就沒了,少二兩,祿星就沒了,三兩,壽星就沒了,中國的設計和日常生活處處在規範和提醒人們怎麼做人,怎麼做事」見到這麼一段說法,不確定是否有根據,但覺得挺有趣的。想問問各位是否從史籍或是長輩處得知過一些類似的例子。
我們中國老式客廳都是東邊放個花瓶,西邊挂面鏡子,這是取「東平西靜」之意。
右側進門處放一個掛帽子的柱子,即便男主人不在家,也會有一頂帽子掛在那裡,喻示家裡是有男主人的,也代表了男主人在家裡的地位。一直提到了筷子 我就來補充幾點筷子上的東西 么么噠
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 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於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品箸留聲: 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賤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4擊盞敲盅: 這種行為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捨。這種做法被視為極其下賤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想到的是中國式的園林建築,亭台樓閣,花園水池。國外發展到現在的所謂豪華別墅的原型不就是我們的老建築。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先人在住有結構木頭房子得時候,老外還在住石頭堆的土堡(所謂的城堡)
歪一下,小時候吃飯,奶奶規矩頗多,碗里剩飯粒就是長大了娶麻子媳婦,吃飯說話長大了娶傻媳婦,用筷子把飯壓實了長大娶矮媳婦,如今我女兒一歲半,看著還算對得起群眾的老婆,總覺得她應該感謝那些年吃飯時不聲不響不壓不按不剩一粒米的我
從描述來看,建議把問題修改為:中國文化
長軸距
喝茶時候也有些類似這樣的說法比如說茶盞的蓋,托和杯就是代表著天地人。向茶葉中注水時和把茶水從茶壺倒到茶杯里時要逆時針轉。好像是邀請別人喝茶之類的意思。杯中茶葉都只倒到七分滿。意思是做人要留有三分餘地。
支付寶?
「人情錢」。我不知道是不是整個中國大陸都是這麼叫的。哦,我想起來的,貌似大多數地方「隨份子」吧。{我竟然這麼隨性。哇~~}我有很多很多次從大人嘴裡聽到多多少少有關「人情」二字的情況。在我看來(就是那個不太懂事的我):「有什麼親戚朋友請客可開心了,又可以吃好多好吃的啦~~啦啦啦~」這就是我為什麼不能理解大人在面對請帖時錯綜複雜的表情。
有兩件事我記得挺深的。
- 是我在朋友圈刷到的一條。大概說的是我的那個朋友在某天參加了小學同學的婚禮云云什麼吧啦吧啦的。這本已經讓答主灰常的震驚了(答主96年出生)。然而!!!重點來了!!!我竟然發現了這麼一句:「第一次包了一份大大的紅包,雖然紅包里的錢是爸媽給的。」說真的,答主可能見少識微,不太能直觀感受並理解我這個年齡的人就開始互相送人情的情況。
- 第二件事是和答主有直接關係的了。是一個好基友的20歲生日,我和我老爸提起這事,他老人家竟然問我要不要他資助我包個紅包給那個壽星。我當時還好喝的不是鹽汽水,不然估計要噴他老人家一臉二氧化碳了。我真的是想不通,就是一個單單純純的過生日,為什麼要上升到給現金紅包這麼高端的層次上面來呢。!!!!!!當然了,作為一個知書達理,家教嚴明,涵養深厚的男孩子,我肯定不會連禮物都不送,可我就是不能接受。我才「區區」20歲,就要和自認為骯髒無比的「人情錢」打交道!!讓我慶幸的是,當天出席的所有朋友都是送的禮物,這是一種含蓄的表達,有別於那種暴力的現金帶來的刺激。看來我的好朋友們還並沒有被這個世道所同化。其實我真的好希望,等多年後我結婚的時候,那群最好的朋友們不會去給我一個比一個厚的紅包,而是一個比一個用心挑選的禮物~hohoho,當然我很怕各種聖母說:「那你索性連禮物都不要好了。」要是我朋友不給我禮物的話!!我會把你從我的婚禮現場趕(轟,攆,踢,推,組合拳)出去的,沒錯,真話!
再多的我也不引用了。這倆大概就能看出來,最後划下來能有動輒一兩千,兩三千軟妹幣的大紅包的可能只有我大天朝啦!辣么!說這個是中國設計應該不為過吧!哈哈哈!英國
據統計,英國人參加一次別人婚禮的平均花費是440英鎊,大概相當於他們一周的薪水。平均每個英國人一年要參加5次婚禮,這就要花去2200英鎊。
不過與國人不同的是,英國人參加婚禮最大的花費並不是份子錢,而是自己的服裝費用。英國的女人們都會為參加婚禮專門購買新衣服,在每次參加婚禮440英鎊的花費中,給新婚夫婦的禮金平均只有100英鎊多一點,剩下的都被用於打扮自己了。
德國
德國人也很注重送禮,但他們只送禮品不送錢,。不僅生日婚禮送禮,親朋好友聚會也會送禮,夫妻父子之間也會送禮。禮品講究經濟實用,不在乎錢多錢少,只在乎情深意濃。有時一束鮮花,有時一盒巧克力。送者不覺吃力,受者受寵若驚。
但是與中國人不同的地方是,德國人在接受禮品後都會當面打開並表示感謝。主人還樂意把收到的禮品都擺出來,像是禮品大展覽。客人不會為自己的禮厚而沾沾自喜,也不會為自己的禮薄感到不好意思。主人更不會以禮品厚薄把客人分個三六九等,所有客人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
很多東西不能輕易被顛覆,因為這是文化。無關乎方便,實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