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這個維新和現在的改革異同在哪?

周800年,對現代社會改革有什麼啟發?

戊戌「變法"為什麼不學 明治用」維新「

從佛法角度如何看維新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語出《詩經·大雅·文王》

那什麼是「舊邦」呢?邦,猶「國」。周在氏族社會本是姬姓部落,後與姜姓聯合為部落聯盟,在西北發展。周立國從堯舜時代的后稷算起。與之相比的成湯的殷商也是由原來的子姓部落不斷融合兼并發展而來的,換言之,周與商的年代一樣久遠,而且與商是並存的關係,這就叫做舊邦。

那麼什麼是「維新」呢?這裡的維新和後世的維新不是一樣的概念。維,是一個語助詞語,表示判斷。也就是說,維新在這句詩里,就是新的意思。古時奴隸制和封建制國家的君主宣揚自身承受天命來統治天下。周本來是西北一個小國,曾臣服於商王朝,文王使周發展強大,獨立稱王.奠定滅商的基礎,遺命其子姬發(武王)伐商,建立新興的王朝。

所以詩句本身強調的是周朝雖然是一個與殷商一起發展的國家,但是周朝的建立是得到天命承認的,這是政權合法性的強調。

而現代的變法、維新、改革這樣的辭彙都不是原來詞語在古代語境中的意思。這一點是要強調的。

以上是對題主的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

周代800年的歷程里,出現了很多事,從周公定禮,到平亂三監,分封唐衛等等等到孔子出生再到三家分晉,西周變為東周,期間還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諸子百家等等事。相對於當時的人們說,請允許我用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來描述: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這個時代留給我們的財富太寶貴了,任何人都可以對其中的任何事件有所啟發,對其中的任何思想有所吸收,這些思想,故事,人物都是現當代改革過程中可以參照的基礎材料之一。但是具體是怎麼樣的,這要看是誰來見仁見智了

以上是對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的回答

======================================================================

戊戌變法的本質就是學明治維新,戊戌變法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叫 百日維新 ,這是中學課本上的,如果畢業了,請再複習一次,如果沒畢業,請認真學。

以上是對題主第三個問題的回答

======================================================================

如何從佛法角度看維新?佛說,能渡世間苦難者即是菩薩。縱觀歷代要變法的人,都是本著一顆為國謀,為天下謀,為蒼生謀的心思,而這些心思需要的是對世間疾苦感同身受的心腸,有這樣的大慈,發救濟天下的大願,作匡扶社稷的大行,這就是菩薩。如果有人能夠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不用某個宗教承認,天下的百姓會自發去紀念,紀念久了,也就是證得羅漢金身或者是菩薩果位。

以上是對題主第四個問題的回答

======================================================================

ps:其實我只想解答第一個問題,剩下三個,姑妄聽之可也,絲毫不信可也,阿彌陀佛,老衲去也。


我只回答這句話在現在的意義吧

在近代的學者中,對這句話有思考的,我想要首推馮友蘭先生,他有兩個觀點:

1,現代化侵入中世紀

說東方被西方侵略,並不確切,不如說是現代化侵入了中世紀世界。中國要在現在世界生存,就必須現代化

——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第二章

這是說,中國實質上是全方位落後,而不是與西方各有所長,不要對傳統文化過於保守。

同時,中國的落後與文明無關,西方中世紀同樣很落後,現代化的中國將是偉大的。

中國的新命就是現代化。

2,闡舊幫以輔新命

凡古老的名族,都有許多文化傳統,後來的人應當溯其源而究其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之是繼承,因為這是歷史在舊基礎上的發展;從之改之結合起來,這個民族的特色就表現出來了。

《詩經》有一首詩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我把這兩句詩簡化為「舊邦新命」。這四個字,中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足以當之。

「舊邦」指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新命」指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闡舊邦以輔新命,余平生志事蓋在斯矣。

——馮友蘭 《康有為「公車上書」後》

這段說,我們要的是現代化的中華文明,「現代化」與「中華文明」缺一不可。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自己的文化,馮先生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闡舊邦以輔新命」。


推薦閱讀:

《道德經》明道如費
徹悟 道德經 第三章 為無為
徹悟 道德經 第46章 平衡容量
徹悟 道德經 第37章 以朴鎮欲
徹悟 道德經 第12章 去彼取此

TAG:國學 | 佛教 | 明治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