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為什麼叫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小說里有關於射鵰的這點么,還是純粹瞎取


鐵木真叫道:「射中的有賞。」

神箭手哲別有意要郭靖一顯身手,拿起自己的強弓硬弩,交在郭靖手裡,低聲道:「跪下,射項頸。」

郭靖接過弓箭,右膝跪地,左平穩穩托住鐵弓,更無絲毫顫動,右手運勁,將一張二百來斤的硬弓拉了開來。他跟江南六怪練了十年武藝,上乘武功雖然未窺堂奧,但雙臂之勁,眼力之准。卻已非比尋常,眼見兩頭黑雕比翼從左首飛過,左臂微挪,瞄準了黑雕項頸,右手五指鬆開,正是:弓弩有若滿月,箭去恰如流星。黑雕待要閃避,箭桿已從頸對對而過。這一箭勁力未衰,接著又射進了第二頭黑雕腹內,一箭貫著雙鵰,自空急墮。眾人齊聲喝彩。


@那魯果多 @小小賊 我以為,要從金庸想表達的思想解釋。

射鵰有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有對侵略的控訴和對戰爭的思考。

在小說里開頭不久就安排了一出射鵰的好戲。

鐵木真和郭靖自然都是「射鵰」英雄。

在小說末尾又安排了郭靖對於武功,戰爭的思考(撒馬爾罕屠城和華山論劍)以及於鐵木真煮酒(彎弓)論英雄的橋段,並借郭靖之口否定了鐵木真,借黃蓉之口肯定了郭靖才是真正的英雄,說出了金庸想表達的觀點。

射鵰,英雄這倆關鍵詞都說清楚了,還有一個傳字,這不用多說了吧?畢竟整部小說就是在描寫郭靖的成長史和感情史(實際上感情史也是成長史,畢竟郭靖的感情從來都不僅僅是男歡女愛,飽含了太多大義糾葛)

以上可以看出,射鵰英雄傳這個名字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這裡想額外說兩點

1.很多人為了顯示自己看過射鵰並「讀懂」了射鵰,便到處宣稱射鵰的真正主角是黃蓉,說黃蓉才是射鵰的靈魂。我說,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雖然我也更喜歡黃蓉,但也不敢如此誤解原著。不錯,黃蓉的筆墨幾乎趕上了郭靖的筆墨,甚至是主要劇情的推動者(畢竟會來事,有趣,招人喜歡 呀,不知不覺又吹了一波我蓉 )但無論是從書名看還是從金庸想表達的主題看,郭靖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要我說,黃蓉可以算射鵰的骨(推動情節),郭靖才是魂(中心思想)。要說黃蓉重要,那也沒什麼問題,畢竟骨魂缺一不可,我看射鵰可以看做雙俠制,雙主角。

2.主旨不等於主線。很多人說射鵰的主線是家國大義。這得是多大誤解,翻遍小說看看濃墨重彩寫靖蓉家國大義的佔了多少,有沒有超過一半?主要的還是寫的小兩口的成長吧,畢竟射鵰英雄傳,傳字才是根本。真正家國大義更濃的反倒是專門寫情的神鵰俠侶。按我一個朋友小小賊的話說,射鵰是一部帶有家國情懷的成長史。按另一位朋友那魯果多的說法,說是一部靖蓉虐狗史也不是不可以。

3.如果把主旨當成主線,就很容易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把對比無限提高,拿楊康對比郭靖。於是康慈都能成為一條支線,甚至是主線…所謂四大主角大概除了某魔改版誤導,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然後強行加一大堆戲之後還會覺得自己加的好,畢竟男二么,哪能這麼單薄,說我魔改的,那一定是你們沒看懂射鵰。

真想送這波人六字真言。

好好好,即便主旨當主線,即便要對比,難道不該對比鐵木真?楊康算老幾?過神他爹?


郭靖曾經射過雕,而且一箭雙鵰。

但是這個點不是重要的故事點,而且離開篇很遠了,我不信金庸能事先想好。

我跟個人感覺,他是想寫蒙古大漠上的故事,用射鵰象徵成吉思汗等人英武豪邁的氣魄。


射鵰英雄傳在台灣出版時,因為書名中有「射鵰」二字,台灣當局以為其影射大陸毛主席的《沁園春 雪》中那句「只識彎弓射大雕」,有親近共產黨之嫌,因而不準出版,金庸不得已改書名為《大漠英雄傳》,方得於台灣出版,其實書名為次,只要華人讀者記得書中的郭黃之戀、五絕蓋世,


台灣當局以為其影射大陸毛主席的《沁園春 雪》中那句「只識彎弓射大雕」實在有點扯,明明毛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金庸卻偏要寫《射鵰英雄傳》,針鋒相對是很明顯的了:「英雄人物,並非爾輩,真正英雄,成吉思汗耳。爾等不去討回沙皇蘇俄佔領我之兩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土,還把藏南徒弟奉送印度,還好意思說別人『只識彎弓射大雕』」,所以奉成吉思汗為真正英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大江大海1949?
B1#2 2017讀書簡報歷史篇上
2017年看過的書裡面,最喜歡這10本
那個賣了十一次血的男人—【許三觀賣血記】

TAG:豆瓣讀書 | 射鵰英雄傳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