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電容比作蓄水池是否模型正確?

電容充電的本質是,電容負極板的電子被電源抽到正極板去,電源並不提供額外的電子,所謂電容多出來的電荷,只是電容本身自帶的電荷,所以才能通過短接正負極來放電。那麼「蓄水池說」顯然就不符合這種模型呀!為什麼以前老是聽別人這樣比喻呢?說是一個大水缸插了兩個管子,一個進水一個出水。不管你們的模型是怎樣的,我只想有這樣一個效果「短接管子兩端就能有水流動(放電),並且能量能全部釋放掉,一丁點都不會剩」。如果你的模型做不到,那麼這個模型就是有問題的。


把某種東西比作另一種東西並不是說兩者性質完全一樣,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只是為了方便記憶才進行的比喻。

如果對自己不理解的東西,強行將他映射在熟悉的事物上,只會越走越歪,為解釋而解釋,映射應該是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為了減低記憶容量才將已經理解的知識映射到熟悉的事物上去幫助記憶。

忘了上面這段話是在哪看到的了,當時感覺說的挺對的就記下來了。


謝邀。

這個只是高中階段把電流類比成水流的一個自然延伸罷了。只是輔助理解,深究沒有多大意義。

從靜電學的角度,電容代表了電荷量和電壓之間的線性關係:

Q_i=sum_jC_{ij}V_j

從交變電場的角度,電容是把電荷聚集——分散效應的效果抽象成的一個模型。


物理上當然沒問題

但一些覺得數學很重要的『物理學人』可能不認同;或者一些『數學家』不認同吧。他們可能會要求兩者有同樣的『數學本質』才能類比,而不是同樣的『物理本質』。

比如說,你用蓄水池來比喻電容,我說,你的水壓的傳遞方式明顯不是電磁場的傳遞方式。雖然水壓的傳遞你可以說是『力場/聲波』,但『電場/電磁波』不等於力場/聲波。往經典上說,你的聲波,『壓力場』,是縱波,我的電磁波是橫波,還有電磁兩個分量,什麼張量矢量,我能比一些老師說得更複雜;往相對論上靠,你的聲波沒有相對論效應(不是我說的啊),我的電磁波那是妥妥帖帖的相對論.... ;往量子上靠.... 我編不下去了....

這就過了

如果我們 focus on 物理過程,而不是『數學形式/方程』,那電容 vs. 蓄水池基本上挑不出什麼亂子來吧?

電容的合理比喻,是不是應該是兩個「大水缸」,用管子連起來,電源(水泵),從其中一個水缸N 中抽水,N的水位降低了不少,把另一個水缸 P 中的水位抬起來不少...... 水泵有吸程和揚程,就像電源有電壓(電勢差)一樣...... (我不保證P缸里的水,都是來自N缸,你也沒辦法保證正極的電子都來自負極)

然後你用管子(裝滿水的)『短接』兩個水缸,你放心,一打開『開關』,管子中『立刻』就有水流動,不會出現300米長的管子,你打開開關之後,一秒鐘之後管子里的水還沒有全體流動起來的情形的。(放心,水流速度不會有300m/s 的).... 當然,這個『瞬間』,不能超過水中的聲速,{好吧,我看誰敢說電線中的電場[變化]傳遞速度能超過電磁波的速度}。

至於說,『瞬間』釋放完能量,那這個『瞬間』2,應該是顯著大於前面那個『全管子水開始流動的瞬間1』,沒錯,換成電流也是這樣啊..... 我看哪個工程師敢說『電流的瞬間2能小於瞬間1』

你看,這個水流模型,不僅不是問題,反而,讓我們的理解更深入一點了吧?

『模型』,不是讓你面面俱到啥都一樣的.... 要那樣就別什麼『模型』了..... 隨便找個物理過程,誰給個模型都能挑出來『做不到』的地方,那咱們就啥模型都別用了?

『模型』的選擇,是幫助我們把握現實的本質,忽略影響不太大的一些因素的。當然了,哪些情況下,哪些因素是『本質』,哪些是『忽略因素』,這是一個物理人應該考慮的問題.

比如說,章北海在同步軌道用手槍隔5公里打人的時候,軌道因素(子彈橢圓軌道)能不能忽略,能不能無腦當『失重』?這個就得有個基本的常識和估算。當然,目標要太空城我覺得可以忽略,目標是小白鼠我覺得不能忽略,目標是人..... 那就得估算,目測是夠嗆....

說實話,電流可比水流好計算多啦


比喻要看相似的地方,如果本體和喻體必須一模一樣那就不是比喻了。


可是水流比電流難算多了;把蓄水池比作電容還差不多


不造你為什麼覺得這個模型是有問題的,因為單就你的描述來說這個模型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說電容就像是蓄水池但是沒有人跟你說電子就像是水啊。這個模型是從能量的角度建起來的,不是從粒子的角度。

然後至於能量是不是全部釋放掉一點都不會剩,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瞬間,我覺得。。你開心就好。

問題描述:

電容充電的本質是,電容負極板的電子被電源抽到正極板去,電源並不提供額外的電子,所謂電容多出來的電荷,只是電容本身自帶的電荷,所以才能通過短接正負極來放電。那麼「蓄水池說」顯然就不符合這種模型呀!為什麼以前老是聽別人這樣比喻呢?說是一個大水缸插了兩個管子,一個進水一個出水。不管你們的模型是怎樣的,我只想有這樣一個效果「短接管子兩端瞬間就能有水流動(放電),並且能量能全部釋放掉,一丁點都不會剩」。如果你的模型做不到,那麼這個模型就是有問題的。


取決於你要模擬什麼情況,如果認為它是一個小範圍內的定值,計算一定頻率下寄生元器件的RC帶寬;或者在一些積分場合單純計算其電荷處理能力,是可以把它視為一個具有單位容量的自由電荷的容器的。但一旦涉及到動態過程,例如積分的具體過程、小信號的狀態之類,這種類比就不適用了,根本原因主要是其它答案中描述的:水箱的儲水過程線性度與電容充放電完全不同。其次一些材質的電容有各自不同的C=f(V),MIS結構的電容有一個帶「溝」的特性,只能預估工作在反型區域的特性,或者靠模擬解決。一些其它電容介電材料會隨頻率變化,也需要特殊分析。


模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針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模型,如果你要完全符合電容性質,那電容的模型只能是自己。


所謂比喻,是要你通過一個熟悉的事物的某些特徵來了解另一個事物,並不是完全一樣。


我這個人腦袋遲鈍,就喜歡類比去理解一個東西。我當初直到現在還是用蓄水池來理解電容的。水平有限,大牛們認為不妥的地方請指出,當做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言歸正傳:

我是這麼類比的:

1.電荷比喻為水分子,最終電容儲能比喻為水的體積,電容的電壓比喻為水位高度。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水位為不能突變,有了電容充電電流的持續,才表現為電容電壓的變化;有了蓄水池水流的連續流入流出表現為水位高低的變化。

2.一旦一個電容容量確定了,類比為一個蓄水池的三維形狀確定了,注入電流,電壓升高,注入水流,液位升高。注入電流大,注入水流流量大,電容電壓,蓄水池水位升高的速率快。如果電容容量特別大,蓄水池橫截面積特別大,同樣電流,同樣水流流量,電容電壓,蓄水池水位也有變,但幾乎不變,1.0和1.0000000001的變化,幾乎相等。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同樣一個水龍頭,那個茶杯接水搜的一下滿了,液位很快變化,拿個洗臉盆接水,能看到液位緩慢變化。

3.實際真實電容有一個耐壓參數,比如2200uF50V的大電容,其容值一定,比起理想電容,其電壓不能無限大,太大介電質受不了擊穿,同理,紙糊的圓柱形容器,水位太高,容器壁被壓破,一壓破水位一下就掉了,類比於電容的介電材料。

4.還記得全橋整流嗎?一個蛇形的電壓被幾乎整成平坦的就是電容選的大,類比於大截面蓄水池,不管你流入還是流出水流,我的液位就是幾乎不變,等效為大電容,只要你電流不算太大,流入一點,流出一點,我的電壓幾乎不變。

5.說到電容不能不說到電阻,電阻,不同阻值電阻類比於不同開度的閥門,是控制流量的,控制電流大小的。

但是也要說一句,類比終歸類比,但不是,但不是,但不是。

說起電容像蓄水池,那麼電感呢,私以為,電感有點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你敢堵我試試?分分鐘給你把水位抬高,分分鐘想要按原來的流量去,去奔流入海不復回!你疏導我試試,怎麼疏導,我差不多該流多少還多少,液位可以低,流量不想變。


明確一點,電路中的載流子是電子。電源只提供電勢差,但是不提供任何額外的電子,它的工作僅僅是讓電子動起來,類似一個搬運工。

——

待修正:容器應該是敞口的,不應該密封。過幾天過來重新修改模型,先別看了

——

電容的兩個極板,是兩個密封的瓶子,裡面有半瓶水。如果把空氣看做質子,水看做電子,那麼整瓶水因為正負粒子數量相同而顯電中性。

電源就是抽水機,不提供額外的水分子,但是能搬運水分子。

抽水機把左瓶的水抽到右瓶中去,叫做充電。

電容充電過程

密封瓶子,兩個瓶子的液面保持住了,左瓶氣壓低,右瓶氣壓高。(左邊凈質子多電勢高,右邊凈質子少電勢低,電子傾向於流向高電勢的地方)

電容充電完畢

用管子連接兩個瓶子,因為左右氣壓不平衡,水會像瘋狗一樣從右瓶沖向左瓶,

短接電容兩端放電

直到兩邊液位再次恢復中性,氣壓也相等,沒有了電子流。

電容放電結束

完美~ ??乛?乛??

電容存儲了什麼?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電子,其實存儲的是電子製造的的電場。靠電場去推動電路中電子的流動。

相比之下,電源推動電子運動的方式和電容完全不一樣(雖然它們都可以當電源)。發電機切割磁感線,感生磁場發電,氧化還原,堆積電荷。這4種電源,有著功能上的相似(都可以當電源),但是推動電子的方法完全不同。

有誰突然有了大膽想法的?

由此看來,所謂A極板有正電荷,B極板中會「令人驚奇地」產生等量的負電荷,就是一個沒有解釋清楚的說法。更不是什麼靜電感應造成的,只是簡單的搬運而已。

電容裡面靜電感應的真正作用,見文末有趣的實驗。

---------------------------------------

蓄水池,真的是蓄水池嗎?

所謂蓄水池,就是單獨看一個瓶子呀!!!另一個瓶子被隱藏了!!但是,所謂蓄水池也僅僅是「插了一個管子的蓄水池,而且是密封的」這種非常規蓄水池!

隨著正極抽走電子,瓶子內氣壓越來越低,剩下的電子越難抽走,一旦外部抽電子的電壓下降,電子會被吸回電容器;

同時在負極板,隨著電子的塞入,瓶子內氣壓越來越高,越難塞進電子,一旦外部電源電壓下降,負極板的電子就會蜂擁而出。

在電路中的電容想要維持自己的電壓,就必須保持住電子的數量。外電壓一旦下降,因為外部正負極板之間有通路,電容的電子就會傾向於中和對方極板,因此,在電路中,電容的自身的電荷電壓是無法保持住的,總是隨著其兩端的外部電壓不斷變動。

兩個極板配合,代替電源完成電源的工作,整個電路切換成了「電荷電場驅動模式」。

電容單極板蓄水池模型


大膽的實驗假設,不是靜電感應,而是靜電荷之間的吸引力!用電池憑空創造凈電荷!

理論流:按照上述理論,電子轉移到其中一個極板後,該極板會帶上大量盈餘的電子,按道理,我們用手摸這個充滿著大量盈餘電子的物體,一定會感到觸電。因為電子想中和這個中性的手,一部分電子遊離到手上去了。

但是實際上,我們用手摸充滿電的電容的某一個極板時,並沒有觸電,電子好像被鎖在了電容里,靠的就是靜電吸引。

電源每搬運一個電子,在電容內部,被搬走的電子和對面的質子就會產生靜電吸引,互相有被拉向對方的力,電子能鎖定在電容里,不會輕易地轉移到端子接觸的物體上。

若想構成一個只可以充電的電容,只需要兩個分割的物質、可以存儲電荷,並且接入電源即可。但是,如果你想得到一個既可以充電又可以鎖住電子的電容,必須要兩個接觸面非常靠近才可以。道理跟前面一樣,必須足夠強的吸引力鎖住對方。

上文中的瓶子模型的瓶塞,就代替了這個靜電吸引的作用。

容納電荷,電荷能有效相互吸引,才是一個「完整的電容器」

——

有趣的實驗假設,用電池產生凈電荷 !

一個電池,一個平行板電容器。

平行板電容接入電源充電,A極板電子被抽到B極板中去,兩個極板帶相反電荷,並且被對方的電場吸引,鎖死在電容極板上。

如果拿驗電器接觸一個極板,按照理論,驗電器應該是沒有反應的,因為電荷被吸引到中間去了,被靜電吸引鎖死,沒有多少電荷會遊離到驗電器上。

有趣的是,如果把兩個極板拿開會怎樣?按照理論,靜電鎖死效應減弱消失,兩個極板都帶有凈電荷,並且可以隨意流動!用驗電器觸碰這兩個極板,驗電器的兩個小鐵片應該會張開,代表靜電發生了轉移!

這時候用手摸被分開的極板,應該會感到觸電!有木有!用電池製造了凈電荷有木有!有木有!收集到金屬球里!搞事情有木有!

如果實驗成功,那麼上面的電容模型就是對的。有誰能做做!

————

我崇尚看電路就是看電子流動,負電荷移動,才能看到真正的本質過程!

剛剛查了一下,範式起電機和我想差不多!

高壓電源正極接傳送帶,高壓電源負極接大地和極板,傳送帶和極板距離很近,且能存儲電荷,二者構成了電容器。電源把傳送帶的電子吸走,塞入大地和極板共同體,轉軸不斷旋轉,把傳送帶裸露的質子轉移到上方,上方中性鐵球的電子被傳送帶凈質子吸走,鐵球自己帶上裸露的質子,得到電子的傳送帶送回起點再被電源吸走電子送上去,循環往複,整個過程可以總結成"不斷地把上方鐵球的電子吸走釋放到大地中,讓鐵球赤裸裸的質子越來越多,產生高電勢"

我勒個去,一不小心,就是一個發明……


首先要弄明白電容是什麼。

在《電路分析》中給出的定義是:電容是電量與電壓之比,也即 C=frac{q}{u} 。電量,它等於電流與時間的乘積, q=it ,於是電容C的表達式可以寫為:C=frac{it}{u}

中學生特別喜歡用水來比喻電氣現象,我非常不主張採用這種辦法。因為兩種現象的本質是不同的,水遵循的是流體力學的原理,而電氣現象遵循的是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和量子力學原理,兩者沒有共同之處,只是在某些情況下有點類似而已。

如果一定要把電容比作蓄水池,我們由電容的定義來看看到底水池中何種參量與電容對應。

我們看下圖:

已知水池的水深是h,水池的底面積是S,並且此水池的邊線完全是平直的,無論它可能是個圓筒形的水池或者可能是立方體的水池,但它的任意截面面積一定是相同的。

由上圖可知,水池的總水量是: Q=hSgamma 。這裡的h是水池水面深度,S是水池底部面積,而 gamma 則是水的密度。

對比電容的定義。我們已經知道 C=frac{q}{u} ,也即 q=uC

兩式對比,我們發現電壓u類比於水深h,那麼電容C自然就類比於水池的底面面積S與水密度的乘積了。

水池底面面積與水密度的乘積單位是什麼?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密度的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兩者的乘積單位是千克每米,即kg/m。

這就是水池與電容C對應的參量:一個很奇怪的量,也許要叫做水池底面積每單位高度的水量,把它乘以水深就得到水池水量。

水池底面面積S越大,水池的容量也越大。電容容量C越大,它儲存的電荷自然也就越多。

如若我們設想該水池的深度h可以不斷地加深,而又不採取加固措施,則到了一定程度,該水池的結構一定會發生垮塌。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不斷地讓電容充電,而不去管電容的耐壓等級,則到一定的程度,電容的兩極間一定會發生擊穿,電容報廢。所以,電容的耐壓是一個關鍵參數。

關於電容的水池模型我只能講到這裡,這已經超出我的意願了,畢竟我是用水來比喻電氣現象的堅決反對者。笑!

知道為何?我認為,任何一種物理現象,一定要採取就事論事的態度去分析它,這樣才能看出它的本質。如果用其它某種事物去比喻它,也許能夠解決一時一事,但進一步分析後,會發現帶來的後果是很惡劣的:我們根本就無法繼續下去,畢竟該物理現象與比喻對象是毫不相干的兩回事。

所以,用水來比喻電學現象,對我來說,只此一回,下不為例。

===================

這個帖子的評論區很有意思,許多知友對電容的容量定義似乎不是很清晰,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在我的書《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的原理及其控制技術》的4.5節中有如下說明:

在書中的表4-16中給出了無功補償電容的計算方法,如下:

我們從這些表達式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電容值和電容容量的換算方法。

書中給出了一個計算實例:

以上內容供參考。


愛因斯坦:沒有數學的物理是瘸子,沒有物理的數學是瞎子。

從問題與回答看,很多人把物理學成了數學,只剩下數學公式,壓根就沒有理解物理原理。首先,什麼是電容?容的意思是包含、盛,電容就是個容器,盛放電荷的容器。池子是不是容器?當然是,因此,它們有共性。用直觀形象的池子來幫助理解電容的某些特性,完全沒有問題。其次,為什麼很多人理解不了用池子類比電容?因為沒有理解電容,只記住了有關電容的一堆公式,更有甚者,混淆電容與容量。建立的模型是錯誤的,越看越荒誕,自然理解不了,比如張工給出的圖。張工給出的圖,池子里的水是放不出來的,灌水的阻力是恆定的,??

建議參考@HmKenny的模型,雖然還可以把模型做得更好,但八九不離十。

一來手機不方便畫圖,二來是懶,就不上圖了,將就著看。

補充一張圖:

看圖,不多說了。

大家都知道,整流後的脈動電壓/電流包含交流成分,我們可以在負載(純阻性固定負載)兩端並聯一個電容器,根據容抗的數學表達式可知,只要容量足夠大,它對交流成分的容抗就足夠小,於是交流成分被旁路,流經負載的只有直流成分。如果把物理學成數學,就是這樣解析電源濾波電容的濾波原理。

於是,有人問:設整流後交流成分佔比為A,直流成分佔比為B,使用濾波電容濾波後,輸出給負載的是B?

這就是把物理學成數學的惡果。


我喜歡把電容比作水杯,把電壓比作水位。

如果電容的一端接固定電壓,比成水池是沒問題的。這時拿兩個電容,兩個一端不同電壓,一端相同電壓的電容,必然會像水流一樣調配的。

題主的問題是電容只有一個,別說一個電容,一個水池你把水底和池口接在一起也研究不出什麼。

如果把杯子底部往上抬,那麼水池水位又會相對提高,這也是電荷泵和柵壓自舉的基本原理。

在解決問題必須先定性後定量。有的時候用簡單的比喻說不通,反而證明你的電路模型有問題。電容比作水池可以簡化你的問題,解決定性問題。


這個視角沒問題,機械、流體、電氣系統的背後都是微分方程刻畫的數學模型罷了。只要方便自己理解,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都行。


電容可以比作蓄水池,為神馬不可以呢?

一個是蓄水池,一個是能量池

就像抽水蓄能和超級電容儲能一樣

儘管儲能原理不一樣

但是,本質都是能量的充與放

還有,

題主描述的電容充電的本質,好像有問題...


也還是可以的,雖然總覺得彆扭,並且這是一個會漏水的蓄水池還不是一個有多少水就能用多少水的蓄水池。


可以這麼理解,你也可以把抽水蓄能電站理解為一個大電池


首先聲明下,沒系統的學過的不要看我接下來寫的回答,免得誤導你

這些比喻只是出於回答題主對電容的比喻,以及好玩而已

====================

如果非要把電流比作水流的話,那麼電壓也就對應著水壓

從電容的定義和一般電容器的性質上來看(電壓與電量的關係)

電容器應該對應的是一個帶彈簧的活塞,也就是作為一個儲能元件,把能量轉化為其他形式以達到了儲能的目的,我這裡的例子它是轉化為彈簧的彈力,這種保守力。

當然也可以說它是個蓄水池,不過一般的開口蓄水池不滿足水流量守恆(對應電荷守恆,即這個電容器的流入電荷量始終等於流出電荷量),所以我認為彈簧活塞這個比喻更恰當。

這裡我們只考慮的是電容對應的是什麼流體元件,也就是對於理想電容器,我們考慮的物理量只有電荷量,電壓,電流。

那麼我這裡構建的對應模型帶彈簧的活塞也是一個理想的流體元件,只考慮「儲水量」,水壓差,水流量。

(這裡的「儲水量」實際上是指活塞偏移量L所對應的水體積,假設活塞截面積為S,那麼這個「儲水量」即為LS;水壓差即為Lk。)

與電容的定義Q=CU相類比可得「儲水量」="水容量"*水壓,即LS="水容量"*Lk

那麼"水容量"=S/k,(活塞截面積與彈簧彈性係數之比)

以上說的都是認為水是不可壓縮的,忽略粘度的,忽略流阻的,忽略慣性的,忽略活塞質量的,活塞不漏水的。。。。等等理想條件下來談論電容所對應的流體元件。

這個假設可以滿足題主所說的「短接管子兩端就能有水流動(放電),並且能量能全部釋放掉,一丁點都不會剩」而且可見把它短路時水的流速是無窮大的,和理想電容短路時的情況一致。

當然這裡的假設是你的水管接頭是那種自封式快速接頭,拔開之後不漏水的

===========

接下來再來討論下電源,電阻,電感,變壓器,二極體,三極體

0,導線

這是一個我們要放在最前面的東西,導線,很容易比喻為水管

理想的導線對應的這個理想的水管是剛性的,沒有阻力的,而且不漏水

前面說了這裡認為水是不可壓縮的,忽略粘度的,忽略流阻的,忽略慣性的(可以認為密度為0)

這裡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電路里的基爾霍夫定律所對應的「這個流體系統的『基爾霍夫定律』」

(想問伯努利方程哪去了的同學可以看一下流體密度為0的伯努利方程是什麼樣子)

另外因為水壓沒有負的,所以這裡討論的水壓應該全都是水壓差

1,電源(真正的定義請自己看書,以免產生誤導)

電源作為一個產生電勢差的元件,我認為應該對應的是一個水泵,有的比喻說電源是高處的蓄水池其實是不太準確的(電池還差不多)

那麼可知:

電壓源對應恆壓泵(特點是泵的進出口壓差恆定,流量隨負載變化,比如一些增壓泵)

電流源對應恆流泵(特點是泵的流量恆定,進出口壓差隨負載變化,比如齒輪泵等)

2,電阻器(真正的定義請自己看書)

電阻的定義I=U/R,那麼就對應了水流量=水壓差/流阻,其實由泊肅葉定律就已經給出了Q=Δp/R

這個比較顯而易見。(水流阻力在前面比喻電容的時候其實是忽略掉了)

3,電感器(真正的定義請自己看書)

電感器其實也是一種儲能元件,從電感的電流電壓關係上來看,電感就像是流體的慣性,(或者說從這裡開始我們才開始考慮到前面所說的「水」其實是有質量的啊)

那我們是不是能依然忽略水流的慣性去考慮這個比喻呢?畢竟如果這裡考慮了水的慣性,就不好解釋導線里的水流了

(這裡要注意不要混淆慣性這個描述,只是看起來效果像水管里的水有慣性,但它不是流體的慣性更不是導線里電荷的慣性,注意)

那麼根據電感的定義,我們可以構建一個這樣的元件

與前面的電容器相同,是一個活塞(看前面的圖),但是沒有彈簧,而活塞有質量m。這個活塞的截面積和質量就對應著自感的大小(算一下得到"水感量"=m/S^2)

但是這個模型不能滿足我們水流是連續不斷的要求,有一定的局限性。那麼我們就選擇一個能連續運轉的元件

即一個液壓同步馬達/泵,簡單直觀的話可以看做一個理想的齒輪泵或者羅茨泵的結構

那麼根據自感的定義,可知,一個電感器就相當於一個的電感量就對應於轉子的轉動慣量,或者轉軸上連一個飛輪。

而這兩個比喻都能對應一個現象,就是突然斷開載流的電感,電感兩端會有很高的電壓

就像上面說的,所用的水管是自封式快速接頭,瞬間斷開等同於瞬間關閉水管通路,那麼對於水管里的水或者說活塞或者轉子實際上是一個碰撞過程,關閉得越快壓差越大,即水錘效應

4,互感和變壓器

(暫時沒想到合適的對應的流體元件)

5,二極體(理想二極體)

這個最簡單了,單向閥吧

6,三極體,場效應管(比較粗糙的比喻)

三極體的工作原理有些書上直接使用了一個三通管道的模型,通過基極電流成比例地控制發射極電流,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液壓同步分流器和三極體有點相似但我覺得從負載的角度看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這裡要注意下)

那麼場效應管就是水壓控制流量的嘍,參考先導式減壓閥的結構

================

暫時先這麼多吧


我想你們老師不會說電容的機制就是蓄水池的機制。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同國家生活用電電壓不相同?
核裂變為什麼能釋放巨大的能量?鈾235的能量又來自哪裡?既然鈾235含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何能保持穩定?
「淺談」熱力學第二定律
怎樣用Universe Sandbox模擬三體運動?

TAG:物理學 | 電路 | 模擬電路 | 電學 | 電氣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