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具體的謬誤有哪些?
一邊強調這是一本成書於上世紀40年代、距今約70年的書,一邊又拿看待如今日本人的眼光對這本明顯不是在分析如今日本人的書下結論,說幾乎沒有參考價值。要知道,廣大同胞里,有興趣去了解日本的本身就是少數派,讀過《菊與刀》的更是少之又少,邏輯太奇怪可是會誤導不明真相的群眾的知道不知道呀。 (?_?)
先說我的結論:謬誤談不上,只要不企圖拿此書來認識現代的日本和日本人,而是把它當歷史書來讀,這本書就是有幫助的。
再具體來說就是,當今的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思想和行為,已經幾乎沒有任何是和作者寫的一模一樣的了。以現代眼光來看這本書如果感到誇張和不可理喻那可是一點都不奇怪。即使這樣,如果在和日本人接觸的時候發現一些看上去奇奇怪怪的行為,在讀書的時候也許會驚喜的發現原來過去的日本人就已經這樣了。但是這些明顯的偏差(如果非把這稱為謬誤的話)是時間帶來的必然結果,與此相比作者沒去過日本所以她很片面什麼的這類原因在我看來不值一提。另外,作者動筆時間在二戰日本投降一年前左右,如果對"明治末期大正至昭和前期(包括二戰前中後)這段時間的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這種奇妙問題有興趣的人,此書對你的幫助和別人相比會有質的飛躍。在這種偏差太多的情況下,沒太大偏差的內容就很容易找到。再加上我認為依然有參考價值內容一併粗略寫出來。並不會很細緻,而且因為標準基本基於生活中的直接經驗,個人觀點傾向嚴重,建議批判性贊同。身邊的是2009年武漢出版社,一兵版本的《菊與刀》,章節翻譯如有不同以此版本為準。
第一章 研究課題---日本
作者談到一些人類學基本的思考方式。如果實在覺得此書對日本的描寫不值一讀,那就看看她談日本的時候她在談些什麼。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當時的日本人對戰爭的態度、對天皇的忠誠、對傷員戰俘的態度、不投降主義。第三章 各守本分
當今日本人的禮儀,包括行為上和語言上的表現,可看作過去森嚴的等級制度在現代的一種表現形式和殘留的結果(但不是全部原因)。對姓氏的說明。學習中國文化過程中為讓其適應日本社會而加以改進。對等級社會的說明,江戶時代一些社會情況。歷史角度分析日本人"細緻"和"安全"的關係。
第四章 明治維新
有關明治維新的一些情況。當時日本人的"順從"的表現(可聯想為什麼可以做到結果上舉國參戰)。 對神道的分析。第五章 歷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對"恩"的看法。戰爭期間日本人極端的自我犧牲行為以及看似較真、莫名其妙的易怒行為。第六章 報恩於萬一
對孝道的分析。皇室是永恆不變的(現在也是。但神聖光環消失了。)
歷史角度看日本人遵紀守法。第七章 情義難當
歷史角度看日本人的責任感及部分強迫症。第八章 洗刷罪名
歷史角度看日本人的較真和強迫症。對日本人愛自殺的一種理解。歷史中一些矛盾心裡的具體表現。第九章 人情世界
對肉體享受的態度,泡澡、睡覺、性(觀點很深刻哦)、酒。"每個人與每個民族的生活中都既有溫和的時候又有兇猛的時候。不是一個必上天堂,一個必下地獄。兩個靈魂都是必需的,不過要在不同的場合發揮不同的作用,但兩個都是善的。"(此觀點神奇嗎?太新穎以至於到現在都還因為過於震驚沒有完全消化…)
對日本的哲學的解讀。對日本關於戰爭的電影的吐槽。第十章 道德困境
在不同領域的不同行為準則和方式。(現在真的不是《四十七士》那樣的時代 快醒醒)(這章實在太糾結,不知怎麼評價。可以看一下對"恥文化"的解讀。現代也依然強烈。)第十一章 自我修養
歷史角度看日本人的壓抑。一些宗教、修行方法和自我修養的關係。(不熟悉,當作了解和參考)第十二章 兒童教育
和現代基本都已不同,可當作對當時兒童教育的了解。第十三章 投降後的日本人
日本投降當時美國人希望日本走向什麼樣的道路。大概就是這樣。如果有興趣可以當作歷史書讀一讀。
閱讀方法友情提示:1 帶有"任何、必須、一切、總是、都、絕、最"等等詞語的句子,經常成為全世界各類選擇題中的常見錯誤選項。 2 作者搬出具體事例時,就當看故事。
再說一遍,這是一本,歷,史,書。
祝各位閱讀愉快。最大的謬誤應該是「和時代脫節太嚴重」和「不嚴謹」了吧。菊與刀成書於上世紀40年代,皇國時代的日本和當代被民主改造後的日本差異太大,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還有一點,作者甚至沒有在日本生活過哪怕一天,僅僅只是通過被拘禁在美國的日本人群體作為對象進行觀察進行記錄、分析,然後通過閱讀日本古代文獻甚至小說來了解日本,這是極其片面且不嚴謹的;就好像通過讀《三國演義》來了解現代中國人一樣荒謬。
關於《菊與刀》的評價,我在這個問題里已經寫過了——怎樣評價《菊與刀》? - 須盡歡的回答。在這裡引用一段中的話先做陳詞:
但畢竟她以一個非東方人的視角,加之對東方的文化並不能有太好的理解,有些地方難免是用美國人的角度來審視日本文化乃至東方文化,這是有所偏頗的。書中不乏有一些錯誤。但是,在那個時代,能在她僅有的條件下,著書論述成如此模樣,不得不讓我等後生感嘆。
好了,下面我的答案會比較長,結合我的推薦閱讀版本 菊與刀(插圖評註版) (豆瓣) 進行答題,每一章會單獨羅列出來。答案多數是對書中的現在於我們看來可能謬誤的觀點以及對應謬誤的觀點評註進行整理。引用部分為《菊與刀》劉峰的譯文。下劃橫線部分為該書評註部分薩蘇的點評。以下不再單獨拿出來說。主要針對書中本尼迪克特老太太的一些明顯錯誤。或因文化不同理解錯誤,或因考據不詳肆意猜測等。考慮菊與刀內容較多,且我沒有找到我推薦版本的TXT格式,書中原文和評註部分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敲上來的。所以不能一次答完,不定期更新。
第一章 任務——了解日本
人類學家已對亞洲和太平洋的一些文化有所了解。日本文化中有一些社會風俗和生活習慣甚至與太平洋島嶼上的原始部落的風俗和習慣是極其相似的。比如,有的是和馬來西亞的相似,有的是和新幾內亞的相似,也有的是和波利尼西亞的相似。根據這些相似內容來推測古代的移民或相互交流的情況是一項很有趣的工作,但我認為了解文化相似性的價值不在於研究這種可能的歷史關聯,而在於藉助於這些相似性或差異獲得了解日本人生活的線索。
這段描述會讓我們這些中國讀者瞠目結舌。作者顯然認為日本的文化和波利尼西亞土人更接近,而對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根本不了解。千百年來,日本始終在從中國文明中汲取養分,無論它的文字、政體、經濟等任何一方面,都可以看到鮮明的中國烙印。至於和馬來西亞、新幾內亞乃至波利尼西亞,要找出他們的相似之處,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並不僅僅是我們的看法,如果問日本人,中日之間在這件事上會有著難得的一致。這類錯誤不止一處,就是提醒我們這是美國人寫的書,她看東西的角度和我們根本不一樣。從這裡面,或許我們還能悟出中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很多誤會是怎樣產生的。這也提醒我們,我們需要明白《菊與刀》這本書並不是真理,它只是一本1944年美國人怎麼看日本人的書罷了。說起來,我們有一種不自覺的錯誤想法,認為作者了解中國應該比日本多些。其實1944年的美國人對日本人了解的不多,對中國的了解更少——因為從美國看來,日本地理更近一些,國情也遠比中國更接近西方,中國是更接近非洲的地方。
人們既然接受了來醫生錯的價值體系,就一定要在個人的生活中按照相同的價值體系來思考和行動,否則就勢必陷於無效的混亂當中。
在某種意義上,今天網路社會的法則,正是對作者這種觀念的顛覆。今天的一個人,只要本人不因之精神分裂,完全可以在現實生活和網路世界裡表現的不同性格和價值觀,而不必擔心引發混亂和不便。尼古拉.尼葛洛龐蒂管這個新出現的社會現象叫——數字化生存。
在沒有文字的社會中,對權利的追逐不僅表現在宗教儀式上,也體現在經濟交往以及與其他部落的關係當中。後來,一些文明民族擁有了書面文字,教會必然會保留關於歷史的記錄;而沒有書面語言的部落卻不能夠這樣做。但是,隨著人們對經濟和政治權利的逐漸認可,教會逐漸在一些領域放棄了自己的權利。雖然保留了記錄,但內涵已發生了變化。
作者認為是文字的出現使教會失去了權威,我們該怎樣理解呢?我認為這是作者的一個筆誤,因為以西方最流行的基督教會而言,文字的產生也遠在教會產生之前。但作者的潛意識是要強調文字的重要作用。當教會失去對文字的壟斷之時,宗教的權威就崩潰了。這是負荷歐洲的情況的。文藝復興中,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使文字產品的生產傳播速度大大加快,而成本大大降低,超過了教廷能夠控制的範圍。文字產品的擴散意味著知識和思想的普及化,教會的神聖與威嚴也伴隨著這個過程而衰落。也許正因為印刷術的如此貢獻,西方才將其列入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中,而沒有把科學上更間斷的圓周率之類列進來。
第二章 交戰中的日本人有一家廣播電台曾播送過一個英勇的飛行員戰勝死亡的奇蹟:【……】當然從美國人的角度看,他們肯定會覺得這個故事編造的太荒誕。
這裡【】里的故事是指一個日本大尉在完成任務後,做彙報,剛結束就突然摔倒在地上,之後發現已經死亡多時。由此推測他是通過強大的精神支撐了他完成此次彙報。而日本人也認為這個大尉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才使他創造了奇蹟。
這裡本尼迪克特有一點主觀主義,其實這個故事的藍本正是來自西方。戰場上一個騎兵給拿破崙送報告,拿破崙一遍看行一邊問:「你受傷了?」「不!」那士兵回答,「我被殺死了。」說完翻身羅馬而死。這兩個故事很相似,不過雙方的即使截然不同——西方根據拿破崙騎兵的事引導出了腎上腺在危急時刻對人體的作用,而日本的解釋是精神戰勝物質。
2016.1.21.更新。接上文。
這裡不作引用了,段落很長,本尼迪克特原本是想引用了幾個例子來表明,日本人在戰時即便遇到失敗,或遭遇襲擊,或計劃落空,他們都會找到理由來自我安慰,這些都是他們預料到的事情。只不過例子舉得不是很恰當,恰好舉了一個日軍有意失敗來完成計劃的例子。有點張冠李戴。下面是薩蘇的評註。
作者道理說的不錯,但這個例子不太對頭,事實上就這件事而言,日本人倒是說了實話,戰後攪和的日本軍作戰計劃表明,鑒於雙方實力的差距,菲律賓戰役中山下奉文從來就沒有準備和美軍在無險可守的馬尼拉硬拼,留在那裡的都是一些準備犧牲掉的二流部隊。美軍還沒有登陸,他早就帶著「菲奸」勞雷爾一行人和日軍助理車隊到了碧瑤山區。山下認為,菲律賓的日軍制空權制海權都已喪失,只能利用山區崎嶇的地形和美軍糾纏,事實上他這一手的確有些道理,五星上將麥克阿瑟雖然輕取馬尼拉,卻始終無法徹底消滅山下奉文。直到日本戰敗,山下所部的日軍一直在當地和麥克阿瑟的部隊打游擊。二戰後,山下奉文被判處死刑。這個嚴厲的刑罰固然罪有應得,但也有人認為山下在菲律賓陰魂不散的打法激怒了麥克阿瑟,如果早早投降,即便犯了反人類罪,喜歡別人拍馬屁的麥克阿瑟也可能饒他一命。
之後,還是在第二章,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人在作戰時總是認為被世界矚目,所以要求自己的部隊務必要在作戰時的每一個行動中都希望將日本精神發揚光大。同樣,還是例子沒有舉好,列舉了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時,日軍向其官兵的指示:一旦收到魚雷攻擊,上級命令棄艦時,所有海員必須以最體面的方式轉移到救生艇上,否則整個世界都嘲笑你,美國人會把你們的狼狽姿態拍成電影拿到紐約放映。
這倒是第一次聽說,查看日本方面的記錄,我沒有找到相應的條文,不知道作者的資料來自何方。我推測可能是一種誤解,因為日本方面素來對自己戰敗時該怎麼辦考慮極少,可能覺得預設這種立場本身思想有問題。關於棄艦,我能看到的只是要求必須先將軍艦上供奉的天皇照片轉移到救生艇去。不過作者所說的日本人好面子的這一點,的確如此。
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很多日本士兵對下列傳言深信不疑:敵軍會虐待並殺死俘虜。所以士兵們更加覺得被俘是一種羞辱。日本國內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謠言,說美軍用坦克碾壓瓜達爾卡納戰役中頭像的戰俘。
這段歷史似是而非。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被坦克軋的是日軍一木支隊,這支驕橫的日軍認為只要白刃戰就可以天下無敵,所以登陸時連反坦克炮都不帶,結果遭到美軍的碾壓而大敗,支隊長一木清直在焚毀軍旗後自殺。但是,整個過程和投降殺俘沒有什麼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一木清直,就是盧溝橋進攻二十九軍的吉星文部的團長,是挑起七七事變的罪魁禍首。
第三章 各安其位(2016.1.27.更新)
本尼迪克特在描寫日本人各安其位,等級制度的時候舉了一個不恰當的例子——當日本人表達「吃」或「坐」的意思時,他會區分對象的熟悉程度以及地位的高低,從而用不同的表達方法。比如「你」這個詞在日文中就有好幾個,在不同的場合必須使用不同的「你」……
作者這裡舉了個不恰當的例子,確切的說,日語中根本沒有「你」這個詞。我們常把日語中的「阿娜塔」翻譯成「你」,這是不確切的,這個詞翻譯過來是「你小子」,要是戀人之間這樣說倒也無所謂,外國人這樣說,也可以理解你不是故意的,但普通日本人對老闆來這樣一句估計會找來勃然大怒。那麼,日本人之間該用「你」的時候怎麼辦呢?那就要求預先弄清對方的姓名,以姓名想成,來表示尊重——你若想和人家打交道,而連人家叫什麼都不知道,在日本被認為是失禮的舉動。
同樣,本尼迪克特由於自身日語不是很好,在參考一些資料的時候自然容易出錯——動詞也有不同的詞根。也就是說,在日文中有很多「敬語」,這點與其他太平洋上的民族相同。在使用這些「敬語」的時候還要伴有適當的鞠躬和跪拜。
這個可能有點誤會,把中國封建社會「跪」的含義安到了日本人頭上了。日本人喜歡鞠躬不假,跪下的情況也有,但拜並不多見。大概是他們用榻榻米,吃飯談話等等的時候,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喜歡跪著吧。這倒不是什麼謙恭或登記的表現,而是生活習慣。這種場合,就是將軍、天皇,也是一樣跪著的。
本尼迪克特在書中經常把一些東方式的文化混淆,例如:孝道是中國和日本共同的高尚道德準則。
又是一個美國人的誤解。日本對於「孝」並不重視。日本的子女與父母感情淡薄,至今如是。在今天的中國,如果子女與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多時住在最好的房間,而日本,子女很少與父母住在一起,如果住在一起,老人的房間往往是最差的。即使這房子本是老人買的。古代日本殘酷的自然環境,讓孝道難以得到發展。
考慮到本尼迪克特從未到過日本,了解的日本人也多數是本地僑民或者二戰戰俘,所以有些地方有些美化就不足為奇了。在遇到重大事件時,不論門第如何,家長都會著急全體家庭會員進行開會討論。例如,對於一個有關婚約的回憶,家庭成員可能會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參加。對於決定的過程,大家都有發言權,並不是因人的地位高低而有區別。一位妻子或弟弟的意見也可能改變決定。當家人如果不考慮其他人的意見,則會使自己面臨重重困難。當然,對於有關自己前途和命運的事情,個人可能不會完全依從會議的決定。但是,長輩們會竭盡全力要求晚輩們完全服從家庭會議的決定,就像他們當年一樣。
這裡帶有對日本習慣的美化。估計是當時的日本俘虜考慮到美國文明後為了表示日本有同樣的文明而加以誤導的。在一個只有父親和兒子的日本家庭里,也可能出現這樣「民主集中制」的會議,但到了較大家庭,或者到了社會上,這種大會其實只是用來宣布結果而非討論。在大會上出現針鋒相對的爭吵局面,被日本人認為是對秩序的挑戰而難以適應。日本人是典型的「會上不說,會下串通」。唯一的例外是日本的國會,甚至可以拳腳相加,互潑涼水,但那更多的是政治家在作秀吸引鏡頭罷了。真正關鍵的決議,還是在議會之外已經得到的結論,然後到議會走個形式。至於會下串聯的巧妙,受東方的傳統影響,日本歷史上的合縱連橫之巧妙,陰謀詭計之普及,連發明了「縱橫家」一詞的中國都要驚訝。
這裡答主本身在日企呆了一段時間,無論大會小會,會上無論是提意見,表功績還是做檢討,日方領導永遠都是一副面孔,看不出喜怒哀樂。一切的決定,解決方案或者結果,其實都是已經做好的。和會上的情形影響不大。
本尼迪克特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聯繫上功課一直做的不是很好,所以但凡牽扯到中日歷史文化關係的影響上,出錯頗多。除此之外,對其他地方的歷史了解也多數粗枝大葉沒有經過考證。天皇採用了使節們從中國雪萊的官銜、等級一級法律制度。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如此成功、有計劃地汲取另一個文明,這在使節歷史上很難再找到一個例子。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說,這種提法不夠貼切,比如歐洲的達契亞人,也曾主動學習羅馬帝國的文明,並依次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就是今天的羅馬尼亞。至於羅馬,乾脆連神話故事都照抄希臘的。
中國經常改朝換代,但日本卻從來沒有。
這不是絕對的,日本歷史也曾出過一個敢於取天皇而代之的人物,就是平將門。平將門自立為天皇,打破了天皇萬世一系的傳統,堪稱日本的革命者。不過平將門的「革命」不過是曇花一現,天皇很快又在諸侯的用帶下復辟。平將門在日本歷史上,就像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一樣,只被認為是特例,卻不被認為可以效仿。後世的日本人把推翻天皇的平將門只當做怪物,而不認為他有合理的動機,還是不能理解中國改朝換代的理由。
公元十六世紀內亂不斷。經過幾十年的內戰,偉大的武將德川家康擊敗了所有的對手,在1603年成為了德川家族的第一位將軍。
將德川家康稱為偉大的武士,恐怕日本人不會苟同,這位將軍是和武田信玄等日本史上的名將為伍不假,但在這些名將參加的戰鬥中,他要麼扮演挨打的角色,要麼扮演跑龍套的角色。他唯一的長處就是善於和對手比耐心——不是比作戰中等待時機的耐心,而是比誰命長的耐心。最終,德川贏得了這場漫長的比賽,獲得了將軍的大位。
第四章 明治維新(16.2.19)
政府由上層人物進行管理,由選舉產生的人物是不會被包括進來的。在這一階層中,人民沒有發言權。1940年,政府最高層的組成人員大多是可以直接拜見天皇的人、天皇的顧問以及天皇親自任命的灌雲,這些官員包括內閣大臣、地方官員、法官、各局局長以及其他官員。
這也有些偏頗,這種現象是熱本在軍國主義化以後的情況。經過對華戰爭,軍部——相當於德國的總參謀部一斤執掌了日本的國柄。在這之前,日本的首相還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只不過選舉的方式與美國有些不同,不是過敏直接選舉,而是先有國民選出指正團體,再由他們指定首相(還要天皇批准)。但「九一八」以後,日本的軍人仗恃武力,已經不再服從選舉產生的文官政府的領導,甚至發生了軍官佐藤賢了在國會喝令議員「住口」事件。
(對,你沒有看錯。就一段。。第四章薩蘇基本都在分析本尼迪克特所描述的歷史背景。老太太本身也沒有犯什麼特別大的謬誤。所以就一段)
第五章 歷史和世界的負恩者(2016.3.12. 抱歉,前段時間有些事情才忙。剛剛告一段落。以後至少一周一更)
首先這裡說的負恩者不是忘恩負義的意思,而是「背負著別人的恩情」的意思,即東方道德中對於國家、家庭的責任比西方要高。日本人的行為證明,凡是負恩的人都非常容易動怒,因為他們肩負的責任重擔。
這句話恐怕就是坐著自己的理解了。日本人的確有「易怒」的性格。不過這個性格並不是說他們經常會發脾氣,而是說他們上一秒鐘可能笑容可掬,下一秒鐘就會怒火萬丈。實際上是由日本民族性格中獨特的隱晦性所決定的。在決裂的前一秒鐘,日本人都被要求保持喜怒不形於色的風度,雖然看上去笑容可掬,實際上他的憤怒和不滿可能已經積蓄起來,這種積蓄一旦到達一個臨界點,日本人就會突然爆發。這讓習慣於將感情流於表面的西方人自然很不適應,這與是不是「負恩」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當日本人說「我受某人之恩」時,意思實際是說「我對某人負有很多義務」,因而他們把這位債主、行善的人稱為「恩人」。
之所以這個概念弄得作者暈頭轉向,是因為它骨子裡帶出了東西社會的本質區別。作為一個西方人,作者理解起來很不容易。西方社會是一個強調契約精神的社會,重視的是公平,所以,作者在這裡對於「恩」的討論集中在賬目的平衡上,不過,東方這種賬目往往是不平衡的,所以作者覺得費解。比如父母有盡哺育子女的義務,子女卻依然義無反顧地照顧父母,這明顯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可是卻為東方社會視作正常。東方傳統社會的基礎不是契約,而是理學,重視的是感情。所以,同樣受到別人的幫助,西方人欠的是債,東方人欠的是情。從這個角度說,東方人的契約也很公平。
「恩」意味著人們對所欠恩情有所回報,因而它意味著愛,但「恩」的主要意思是欠債。
還是那句話,美國人考慮的是欠下的債務,而東方人此時考慮的是欠下的情誼。
答主在這裡說一下,其實無論是債務,還是情感,其衡量的標準都容易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很難說道就一定公平。然而西方的債務大多數可以通過財產來進行衡量,而東方的情感則更多的是通過所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包括了你為這份情感做事情的時間,精力,財產以及做事的態度,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東方「債務」的權衡。所以,相比較而言,西方的債務更容易去判定是否兩清,而東方的方法,更多的會陷入道德的漩渦,為自己到底是多餘恩情還是少於恩情而不知所措。最怕的事情就是你覺得你不服恩情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的時候,對方覺得他的恩情比你給的要大的多,這個又要比較雙方做事的時機了。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就是一種恩情上回饋。
恩情不受條文的約束,而是道德的準則。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做不做,是看道義上該不該做,而明文規定和相應的契約則是第二選擇。這也側面反應東方對於契約精神,法治精神的一種淡薄。也正是因此,東方的社會更是多了大義和小義的分別。遵守契約是小義,而國家利益,民族情感,個人恩情有時候都是大義,是不容忽視的。
這種報恩的理論能否被順利地運用,取決於人們能否把自己看作是負恩者,在履行義務時毫無怨言。
這恐怕是西方人看到的表面現象,因為東方的史書中充滿了「臣世受國恩」一類的句子。實際上,這只是一句套話,表達對皇帝的忠誠,真正這個系統是否運轉,要看每個人是否把自己看做一個隊社會國家負有責任的人。如果是,那就會「義無反顧」、「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如果不是,那就會「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明代朝臣茹太素向朱元璋上書,陳述財務,洋洋洒洒,長達萬言。朱元璋看了四分之三依然不知所云,於是把茹大人拉來痛打屁股,回去後才發現剩下的四分之一很有用,第二天又重賞了茹大人。如果作者知道這個關於套話的典故,也許就不會有此處觀點了。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在當代日語中,「愛」仍然是上級對下級的感情。但可能由於基督用語的影響,或者由於官方為了努力打破等級界限,這個詞現在也用來表達同輩之間的一種感情。
今天的日本,「愛」的含義已經與LOVE沒什麼區別,這說明日語是一種活著的語言,也有自己的發展。但是,「愛」只用於上對下的傳統用法還留了一個尾巴——日語中「愛情」一詞,指的不是男歡女愛,而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感情。
總之,他們寧願避免捲入由於受恩而受到的影響。日本人通常都對街道上發生的事情不大關心,這並不僅僅是缺乏主動性的原因。而是他們認為,任何非官方的干預都會使對方背上恩惠的包袱。明治維新以前,有一條註明的法令就是:「遇有爭端,無關者不得插手」。
這是兩個完全無關的事情。日本「遇到爭端,無關者不得插手」的法令,和中國傳統的「莫談國事」、「俠以武亂禁」一樣,都是嚴格把平民限制在行政權力以外來圍護官府特權的做法,與負恩與否沒有什麼關係。日本人生活中不願意欠人好處倒是真的,因為他們的禮節繁瑣,欠了人家好處再見面時需要反覆提起,經常露骨地表示感謝,即便是日本人自己也會覺得這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所以,你送給日本人什麼東西,他都會在第一時間給你回禮。比如你端一盤餃子給鄰居,五分鐘後她可能就帶著一筒茶葉來看望了。同時,日本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之間,彼此也不借錢,結果一個副作用就是放高利貸的在日本很有市場。
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日本人會討厭別人施加恩情。
其實日本人也談不上討厭恩情,畢竟對於善意誰也不會「討厭」。不過,日本人的習慣是對於「恩情」立刻回報,所以如果你送給一個感冒的日本人一片阿司匹林,他可能會在一分鐘以後還給你一個精美的書籤。對於這種「斤斤計較」式的報答,不了解情況的人很容易得出和本地迪克特一樣的結論。
第六章 回報萬分之一的恩情 (3.28更新)
忠——對天皇、對法律、對日本國的義務。
這個觀念在今天日本已經被西方的權利義務所代替。對天皇的忠只剩下形式了,對法律的義務與其他國家並無二致,而對國家則複雜得多,因為日本對於國家的定義還沒有充分的權威說法。
日本人並不接受中國的這種倫理要求。傑出的日本學者朝河貫一在談及中世紀中日兩國對此的認識差異時寫道:「在日本,這些觀點顯然是與天皇的絕對權威不相容的。因此,即使作為理論,我們也從未全盤接受過這些觀點。」事實上,在日本,「仁」不屬於一種美德,沒有中國倫理體系中那樣崇高的地位。在日語中,「仁」的發音是「jin」(但字形還是與中文中的「仁」一樣)。即使對身居高位的人來說,「行仁義」或「施仁」也不是一種必須具備的美德。由於「仁」完全被排斥在日本的倫理道德體系之外,使它具有不輸於法律範疇之內的含義,它或許是值得讚揚的行為,比如從事慈善事業以使名聲遠揚,以及赦免犯人,等等。這些都是職責以外的事情,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如此。
這是不正確的,日本官方並沒有排斥「仁」這個觀念。實際上,日本歷代天皇的名字都帶有「仁」字,比如現任天皇的名字是明仁(這裡是薩蘇評註時的在位天皇),其父為裕仁,其子為德仁。這都表明了日本天皇家族對這個觀念的重視,只是日本社會並沒有以這個標準約束天皇的理論而已。理由呢?日本人的觀念是天皇本身就是完美的化身,「仁」如果是美德,那麼天皇一定已經具有了,沒有必要再提出要求。至於天皇也可能做出不仁的事情,那麼怎麼解釋呢?也很好解釋——你把天皇的行為看做不仁,肯定是你錯了或者別有用心。
日本人完全篡改並貶低了中國價值體系中有關道德的核心內容,但是又沒有增加其他內容來使「義務」成為有條件的道德鍋飯,因而孝道在日本就成為了必須履行的義務,即使對父母的不道德和不公正行為也要寬恕。只有當「孝」與對天皇的「忠」發生衝突時,人們才可以放棄孝道;但是當父母道德敗壞或者他們破壞了兒女幸福時,作為兒女也必須履行孝道的義務。
日本的觀念對「孝」遠沒有和「忠」同樣的地位。相反,日本的老人一旦因為健康、年齡等原因離開對家庭的主導地位,子女對其的尊敬十分有限。相反,在中國,「孝」收到甚至高於「忠」的推崇。在封建社會,即便是父母已經死了,在守孝期間如果還去為皇帝工作也會惹出大麻煩。明朝張居正就因此發生了「奪情」案。忠於一個暴君雖然可以被接受,但不會被提倡,而在父母做了壞事的時候「包容禮讓父母的行為」,簡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知道幾天年,如果孩子犯罪父母去告發,可以有「大義滅親」的美名,而如果父母犯罪孩子去告發,即便父母對社會而言罪有應得,孩子的這種行為也很難為大眾接受。
第七章 情義「最難承受」(5.11更新)
而情義則即與中國儒教無關,也與東方的佛教無關,它屬於日本範疇,不考慮情義就不能理解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日本人在談及動機、名譽以及個人所面臨的進退兩難情況時,市場要談及情義。
讀《菊與刀》我們不得不時刻注意,作者對東方哲學的了解又自己的局限,所以她講的並不是「真理」,而是一個美國人對當方的看法。比如情義,其實正是來自於中國的儒學。情,指的是恩情友誼;義,指的是社會道德。儒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義利之辨」,義和利的權衡結果是「存天理,滅人慾」,也就是人在做事的時候不應該考慮是否有利,而只應該考慮它是否符合真理。如果這件事符合真理,即便為此可能遭到滅頂之災,真正的儒者也應該「雖千萬人吾往矣」。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一直為了實現世界無法實現的理想而奔走,只因為他認定這是符合真理的。這種精神大概可以比較好的詮釋情義的含義。「義利之學」在中國還有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就叫做「道學」。
第八章 維護名譽(5.11更新)
愛惜自己的名聲、使它不受到任何玷污,就是在履行對自己名譽的情義。這種情義包含了許多美德,在西方人看來,他們中有些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而日本人卻認為他們是完全同意的整體,因為這些責任不是要對別人施恩的回報,因而不屬於「恩的範疇」,不需要考慮以往某個人是否對自己有恩。
作者反覆強調「恩」在日本生活中的作用,可能因為她是一個典型的西方人,不能真正理解「恩」的真是含義。比如說道「皇恩」,中國人也講「皇恩浩蕩」,但此處的「皇恩」是和對於父母的感覺並列的。中國的文化把「天地君親師」放在一起來談,皇帝也喜歡說「以孝治天下」。中國傳統中,理想的皇帝形象是一個仁慈的白鬍子老頭,類似眾生之父,雖然實際上很多皇帝根本沒有活到成年。在中國和西方,都有對於君權的尊崇,但與日本不同,這種尊崇是受到約束的。西方的君主從來沒有被放在最高位置,契約高於君權,「我的小屋,封可以進來,雨可以進來,國王的千軍萬馬不可以進來」就是集中的體現。中國隊君權也有同樣的限制,只不過這個隱隱高於君權的不是契約,而是「孝」。中國有很多歷史記錄,講述某個臣子的父母被對方控制的時候,君主應該怎樣做。比如劉備的部下徐庶因其母被曹操擄去而要求「跳槽」,劉備大度地放行被認為是真正君主應該做的事情,而徐庶的請求也被認為正當,並沒有道德問題。加入劉備逼迫徐庶繼續留在自己的陣營,就會留下惡劣的名聲。這一切,在日本則不被認同,武士碰到這種情況最多自殺,絕無可以因此投到天皇敵人陣營的道理。這裡,可以看出日本和西方有一樣的東西——凡事有清晰的界限。而中國人則比較模糊,「發乎情,止乎理」,都是沒有特別量化的標準。
下面這一段文字有點長,大概意思就是本尼迪克特誇張評估了日本內在競爭的意識。認為他們擅長用小技巧來避免直接競爭。而競爭本身就非常激烈。每個老師最後都會得知自己的學生中有一些沒有通過考試的人試圖自殺。
這可能是作者的偏頗結論。事實上日本的小學競爭十分激烈,只不過並非表現在學習上,而是孩子們之間爭奪強者地位的競爭。在日本的小學,很多時候老師放縱較為強大的孩子欺負較為弱小的孩子,因為日本的觀念中強者應該受到尊敬,弱者不應該受到他人的同情,他們受到欺壓理所當然。他們應該做的是加倍努力超越強者,來建立自己的地位。教師的作用不是維護公平,而是維護這種孩子們自己建立的等級體制。這與線代文明中的人人平等和中國人的公平概念顯然是格格不入的。日本古代耕地稀少,賦稅高昂,殘酷的環境迫使他們青睞於冷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美國人不應該因為日本人崇尚禮儀,就低估他們對誹謗的敏感性。美國人隨便議論別人,將之視同遊戲。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會對隨意的批評也小題大做。
這其實並不是日本獨有的問題,東方民族都對嘲笑非常敏感,因為這事關「面子」,遭到嘲笑,在東方意味著失去面子,也因此無法在公眾面前保持尊嚴和地位。而美國對此較為寬容,普遍的觀念是被人家嘲笑一下並不是重要的事情。比如,……(答者註:就是個例子,太長,省了哈)引申一下,我們今天討論言論自由這類話題,而很少有人注意「輿論」對於東方人和西方人的不同意義。而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言論自由在東方進行貫徹時,它的副作用就可能遠遠嚴重於在西方,而使它失去相當的支持。
例如,有一位大名讓他的三個家臣去猜他的明道是誰打造的。他們就此沒有形成共識,等到邀請專家進行鑒別之後,只有名古屋山三郎一人準確地說出了這把刀出自「村正」之手。另外兩位家臣覺得受辱準備殺掉山三郎。其中一個人趁他熟睡之際用山三郎自己的刀刺死了他,但是山三郎並未死。此後,那個人專註於復仇,最後終於把山三郎殺了,實現了他所謂的「情義」。
這段歷史似是而非。名古屋山三郎是日本幕府時期津山番主森忠政的家臣,因為姿容俊美,善於用長槍,以「將軍的狡狐」著稱。他死於另一名森忠政的家臣井戶宇右衛門之手,但雙方的爭執與情義沒有什麼關係,二人是長時期的對手,矛盾深重,兩個人更多的糾紛在於相互藐視,經常彼此羞辱。山三郎的死,是因為他擔任建築津山城的監督時抽刀砍井戶,結果反而為剛猛的井戶還擊被殺。井戶兄弟也被周圍兵丁亂刀殺死。
第九章 情義世故
(未完待續)作者帶著明顯的感情偏見來描述一個百年以上的民族國度,再者作者自己也說她最缺少的就是實地考察,但畢竟這是一本了解日本的不可或缺的資料,裡面寫日本人的等級制度尊敬禮節還是對我們有幫助。我看書一直謹記一個道理:不聽似乎狂妄,全聽何來自己?帶著主見看書,方不會被作者左右。
個人的意見是,美國在二戰結束之後,需要一個工具書來認識一個此前接觸非常少的遠東之國。
在時間緊迫的條件下撰寫出來一本根據作者當時對局部日本人的認知的書,是必然會有片面性的。
另外來說,從我的主觀思想來看,每個國家的人的思想是有歷史性的,是必然會受到前代人的影響的。中國作為一個這樣的國家,從很多的小說中(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也能感受到一部分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準則。
所以了解日本國人的思想,為什麼不能用這本書作為參照物呢?
我個人接受新事物的時候,會以自我的主觀意識來進行判斷後接納,讀這本書的人也應該是以批判的眼光去閱讀,去和現代的日本國人進行比較,我想應該是會有一些地方是這本書值得借鑒和參考的。
剛看完,非常不錯的一本書。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客觀的看待日本的文化、習俗等等,在很多人看來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不敢苟同啊,文中對論點做了很多佐證,雖然看之前的評論說佐證的例子和觀點有些是錯的進而批判這本書,覺得這就有點鑽牛角尖了。。。。一句話,我們看書是希望通過此得到我們想得到的。
推薦閱讀:
※就算不喜歡油炸食品,也可以愛上天婦羅啊
※2016年10月即將去日本留學,關於手機辦理(知乎已有回答都是很久以前的)有以下幾個疑問?
※【沒有幫助】絕望東京遊記。
※從無期徒刑到死刑(上)
※那些家裡蹲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