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會戰為什麼那麼多蘇軍投降?

基輔會戰為什麼那麼多蘇軍投降,沒抵抗嗎?沒彈藥嗎?沒補給嗎?66萬人啊!


所以說很多人一聽到「靠數量取勝」就生氣,是因為不知道靠數量取勝其實有多麼難。反正幾十萬人上百萬人的吃喝拉撒、槍支彈藥、藥品繃帶不是由這麼說的人提供的。

大兵團一旦被斷絕補給(二戰的包圍戰實質上就是切斷敵方兵團的一切補給線),其實是更為脆弱的,因為越大的兵團,維持正常運轉所需要的補給就更加是一個天文數字。例如斯大林格勒的德第6集團軍30萬人(現在好像修正成了20多萬人)被圍,戈林一拍腦袋就說全靠德國空軍就能維持6集的空投補給,結果之後才發現就是德國空軍傾巢出動也完成不了那麼龐大的空運任務,最後第6集團軍士兵只能靠每天一小塊麵包維持生存,所以,蘇軍總攻時,抵抗還不如德米揚斯克和霍爾姆之類的包圍圈的德軍強。雖然這兩支德軍的規模小得多,但卻可以靠空投勉強維持補給。而1941年時的蘇聯空軍很弱,給大包圍圈空投自然是難比登天。

古代近代歷史上的兵團,因為斷絕補給而出現成批逃散的情況數不勝數,例如拿破崙50萬大軍進攻俄國,因為後勤跟不上,穿過白俄羅斯之後就跑了30多萬。正因為是現代軍隊,所以開不了飯還能勉強組織起來繼續抵抗,不會馬上土崩瓦解,而這就算是不錯的情況了。

此外實施包圍的德軍也不是啥都不幹,就等著接收俘虜,實際上大包圍圈完成後,德軍就又組織了好幾波攻勢,將西南方面軍繼續分割成若干部分,擠壓到更加狹小的空間中,其中包括:

1941年9月16日至20日,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分割成六股防禦力量:

駐守在佐洛托諾沙鎮以北20到30公里處的第26集團軍在奧爾日察地區堅守到1941年9月24日;

駐守在基輔東南方40到50公里處的第37和第26集團軍堅守到1941年9月23日;

駐守在彼利亞金東南部的第21集團軍堅守到1941年9月23日;

駐守在彼利亞金東部的第5集團軍堅守到1941年9月23日;

駐守在基輔東北方10到15公里處的第37集團軍堅守到1941年9月21日;

駐守在亞戈京地區的第37集團軍堅守到1941年9月26日。

可見在基輔包圍圈完成之後,激烈的戰鬥還是在繼續進行,這種情況下也會造成很多傷員。大包圍圈裡的士兵,一旦受傷就無衣無食也無藥品繃帶的情況並不少見,只能聽天由命,或者等著敵人來俘虜自己。所以實際上很多被俘人員都是失去抵抗能力的傷員。例如朝鮮戰爭第5次戰役志願軍被俘約1.5萬人(整個戰爭的被俘人數也就比這多一點),有相當部分都是被切斷於敵後的傷病員。除非是日本人,傷兵寧可自殺。所以袁騰飛說:「蘇軍70萬人被圍60萬人被俘虜,可見紅軍是沒什麼鬥志的」,我覺得就是對於本貼第一句話一點都不了解的結果。

此外,二戰的包圍圈之所以比以往的威力要大得多,是因為執行包圍(切斷補給線)的一般是裝甲摩托化部隊。在之前一般只能依靠騎兵,且對方一旦發現糧道被斷,一般都會立即回援(如項羽),少數騎兵部隊自然難以抗衡對方主力回援,所以很難達到維持戰略包圍圈的效果。裝甲部隊則不同,就算傾盡全力突圍,也不見得能突出去,例如基輔戰役莫德爾的第3裝甲師打到只剩幾輛坦克可動,但仍然維持住了包圍圈。


樓上所說的鐵木辛哥出任西南方向總指揮是在9月14日,此時戰局已經糜爛如斯。具體如何被圍可以關注我的新書《基輔1941》。


基輔戰役才殲滅66萬,遠遠不如吳芝圃指揮的信陽戰役


很多人以為這是戰術的問題,簡直胡說八道,蘇波戰爭的時代,圖哈切夫斯基打的波蘭滿地找牙,波蘭照樣不投降,連華沙都被圍著打。

二戰初期,如果你關注些法德色當會戰的細節,你會發現法國的裝甲部隊根本不弱於德國,但是開戰前就有很多法軍投降,同樣的例子還有一戰末尾,奧國和義大利會戰,一開始大批義大利人一槍沒放就投降。

這本身是一個政治問題,不得人心,烏克蘭白俄羅斯老百姓都是喜迎王師的姿態,大批投降蘇軍爭當帶路黨,還有鐵木辛哥的參謀長,這特么是軍事問題么。


推薦閱讀:

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戰爭,中國佔三分之一
為什麼人類經常會好了傷疤忘了痛?
淺談二戰中的蘇聯(一九三六-一九三八 和平的代價)
伊拉克戰爭,米帝軍隊25天全殲伊拉克軍,對中國軍隊有什麼啟發?
庫圖佐夫是怎麼勸說沙皇放棄首都的?

TAG:戰爭 | 蘇聯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