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腦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大腦是因為有用才進化與發展的。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不需要過於集中。一個以狩獵為生的人,整日都需要保持適當的警覺,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時刻警惕外來者的入侵。這時,注意力的分配比集中更加有用。如果一個原始人,整日將注意力集中於思考某一個問題,猛獸來了也不知道,很有可能成為猛獸的口中餐。況且對原始人來說,時間有的是,不需要計劃和利用時間,沒必要為了做一件事情而爭分奪秒。狩獵人的活動也較為簡單,可以一邊狩獵一邊做別的事情。後來到了游牧時代,注意力仍然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放牧的人不需要注意力集中,不需要只盯著一個目標,而是要經常一心二用,將注意力分配到許多對象上,對環境保持警惕。要隨時知道各個羊的去向。對於游牧民族來說,時間也不是財富,不需要為時間做計劃。可見在人類進化的絕大部分時間中,並不需要注意力集中,所以,相應的大腦的神經聯絡也不需要發展。到了農業社會,注意力集中似乎成為了需要,人們要春播秋收,並有了珍惜時間的觀念,即產生了所謂的一日之際在於晨的俗語。種地的人需要計劃,冬天時想著春天的播種,春天時想著夏天的鋤草,夏天則要想著秋收。注意力和計劃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人們要想著如何才能豐收和多產。

到了工業社會,有了學校制度,注意力集中成為一個必需品。學習對於注意力集中和自我控制及時間計劃都有著極高的要求,一個課堂上聽講的人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注意教師的言談,一個複習功課的人必須要制定一個有效的計劃和時間表,一個閱讀的人必須要集中精力進行掃描,注意力集中和保持成為一個比注意力分配更加重要的任務,相應地要求人的大腦要對相對枯燥的事物和抽象符號保持高度的興奮和注意。這個注意力集中和保持的能力一定是進化和發展較晚的腦區,科學家認為它位於前額葉,並且體現著較為複雜的神經聯絡功能。

顯然這個功能的形成也是最為脆弱和最易受到損傷的,如果母親在懷孕後期健康不佳,損害了這些新近發展的神經聯絡區,或者遺傳出現缺損,導致這個腦區神經功能的落後,就可能引起後代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而原始的注意力分配或分散的模式成為主導的模式,如聽講或做作業時,易轉向無關刺激,易受到干擾,缺少時間和計劃性等。此時,一個學習社會的自然人,卻具備相當於原始社會和游牧社會的自我控制模式或腦模式。顯然,這個過時的模式是不能適應複雜的學習任務的。


誰說不能?我同學能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在自習室學習,中間不去餐廳吃飯(帶麵包)。真正的大學霸!我問她的注意力怎麼那麼集中,她說就這一個優點還被你發現了!


需要的時候人們基本都能長時間集中精力來干一件事,怎麼不能?完全可以,當然中途可能會累放鬆一下,這是人生理決定的,如果你指的是這個,那就太可笑了,人不是鋼鐵,總會累,長時間是什麼概念,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那怎麼可能精神力是會消耗的,一天到晚下來腦力思考人就很累了,所謂的長時間也只能是以小時計,幾個小時,然後要去吃飯,精神好不休息更長一點!不然為什麼要休息呢睡覺呢,你的觀點是錯誤的


推薦閱讀:

BangWork Weekly Issue#00
怎麼集中精力,一天複習完一門專業課?
聽歌學習和工作真的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及提升效率嗎?
一款可以秒殺系統自帶的本地文件搜索軟體。

TAG:學習 | 高效工作 | 效率 | 學習方法 | 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