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打車的使用體驗怎麼樣?與搖搖招車相比哪個更好用?

美國和歐洲各有一款知名的電子招車應用:Uber 和 Hailo。前者估值超過 2.8 億美元,後者在最近一輪融資後估值 1.4 億美元(http://www.36kr.com/p/200356.html)。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這種便利的打車服務越來越受歡迎。國內相似的應用就是嘀嘀打車和搖搖招車,兩款應用的使用體驗如何?有哪些差別?


知道滴滴打車是某次打車時師傅介紹給我。

前天晚上北京大雪夜,凌晨回家需要打車,生活經驗告訴我如果這時去路邊等車必然悲劇,於是用了滴滴打車,這也是第一次成功用滴滴打車叫到了車(加價20元)。

一路上司機對這個軟體讚不絕口,說今晚靠它多收入了100元,還說政府靠不住,提高市場效率就得靠市場經濟。

感慨萬千,這樣真正服務於老百姓和勞動人民的事業,真讓人嚮往呀!


剛好前兩天採訪了嘀嘀打車。有兩個數據跟大家分享下。

  1. 北京計程車司機使用嘀嘀打車的數量已經到了1.1萬人。北京一共6.7萬計程車。佔六分之一強。
  2. 嘀嘀打車下載量以每天一萬的數字增長。到 3月1號( 謝謝@劉震林 指正 )是54.7萬人。市場營銷費用,零元。Appstore上推薦榜是因為蘋果中國的員工也在使用嘀嘀打車,發現特別方便。

用戶體驗,我用過一兩次(屌絲還是坐地鐵吧),感覺步驟比搖搖招車要簡單不少,叫車速度比較快,車輛也比較多。大致的樓上也說了。我說說我在採訪過程中得到的一些信息(非軟文,但有偏頗之意)。

  1. 首先這個團隊出身還挺好的。創始人是阿里的老員工,技術團隊是阿里+百度搜索一起搭的。現在團隊30多人,有一半以上的人負責技術。

  2. 他們團隊在8月份還是苦逼狀態的。聽採訪對象(沒徵得認可,先不說名字拉)說最早裝他們司機端 APP 的計程車司機曾大罵他們是騙子——每天走十幾MB的流量,卻沒人叫車。他還專門跑去他們辦公室摔手機說你賠我流量錢。有人找到他們說:我們不要求什麼,你說我開著它(指搖搖招車app),一天都聽不到一個響聲,難受啊!現在,那位大罵「騙子」的司機師傅已經從12月份開始上線。除了過年期間,到現在一天不落下。
  3. 他們司機端和用戶端的 APP 功能其實不一樣的。但,這兩個產品有三分之一的改動來自計程車司機的建議。據採訪對象描述,有司機師傅隔幾周就去他們辦公室,跟產品經理說哎呀哪個功能不好使,改改。
  4. 嘀嘀在北京西火車站、北京南火車站、南苑機場有三個人工服務台。給計程車司機安裝嘀嘀打車。即便如此,有不知情司機仍然天天打人工服務電話,導致他們網站唯一預留的電話天天佔線(這個我可以作證……)。
  5. 司機端可以看到一個排行榜。從高到低列出了拉單最多的司機師傅。上前多少名有獎勵的。以前都很「屌絲」,比如獎勵手套啊,獎勵糖果水果什麼的。現在,則是獎勵加油卡——從側面證明他們 A 輪融了不少錢。
  6. 最快打到車的速度已經從4秒中刷新為3秒鐘。後台有數據記錄,微博當事人也有微博。
  7. 嘀嘀打車到目前最大一筆單子是2200元(採訪記錄沒在手邊,貌似是),發生在過年期間。乘客預約,說,從國貿到河北宣化,有人去嘛?司機接單。然後雙方通電話才明白,原來不是乘客去宣化,而是,讓司機打著表去宣化接一個客戶來國貿。談好後,司機打著表去了宣化再到國貿,一共2200元。司機問你為什麼這麼信任我,招車者冷笑一聲(這是我腦補的),你們個人資料我都有,你能跑哪去?(以上來自計程車司機講述)

個人覺得 96103 跟他們比就是個渣渣。團隊目前最大問題在於缺人手。導致了:

  1. 抗壓能力差,現在用的人還不算多,偶爾會有投訴。越來越多人使用嘀嘀打車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投訴,對他們人工服務的能力和效率感到捉急……

  2. 市場推廣慢。作為一個用戶我認為這麼好的應用我應該早點知道啊……

PS:

1樓的大哥,這叫嘀嘀打車,不是滴滴打車……


不禁唏噓,這個問題不過是2013年提的,2015年3月份的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時,天下已經是滴滴的了(對的,嘀嘀改名滴滴了)。而且滴滴還把快的合併了,至於搖搖,早已不知去向。


前晚看完電影1點左右用嘀嘀打車打到了。司機師傅從十公里外空車趕過來。我們一路看著司機的坐標越來越近,挺好玩的場景。說幾點自己的想法還有從司機那了解的情況:

司機反饋:

1. (廣州地區)嘀嘀打車完勝其他打車類應用,因為其他應用「客人太少」

2. 用了嘀嘀打車後,空乘率未有明顯變化,每天總體載客總量未有明顯變化,每天用嘀嘀打車的人大約5-10位左右。

3. 「用嘀嘀打車,就是覺得很好玩。」

4. 嘀嘀打車每周補償司機10塊人民幣用作「流量費」

5. 司機師傅很熱情的推薦我們安裝,因為「推廣成功一位,司機和乘客每人都可獲贈10元電話費」

6. 如果用嘀嘀打車的乘客只下單沒有語音消息,一律不接單,因為「這樣的人一般只是玩玩,很容易跳票」

7. 「本來搶到單直接就可以跟你們聯繫,但一個新單進來把你們那個頁面給弄丟了,我就直接打電話給你們了」

個人的觀察:

1. 凌晨1點左右,我們在車上呆了大約十幾分鐘,司機師傅的客戶端大約語音提醒了司機7,8次新單或約車。因為我們去的地方離火車東站很近,不用接單也有自然客源,所以司機都沒理。

2. 打車APP本身基於手機的屬性和觸摸的交互方式有很大的弊端。 這位司機師傅只有一台手機,放在方向盤後的儀錶區上,中間很多次操作要從方向盤裡面伸手過去點,視線也不能集中到前方視野,很危險。 (開車打電話都違法,這種交互方式真的合法么?)


終於體驗了嘀嘀打車,回家就激動地上來更新答案了。

我個人體驗, 嘀嘀打車完爆搖搖招車。

首先,搖搖註冊後要先存錢,先放信用卡信息,對於我們這種早上起來著急要找車,所以下了APP要疾速見效的人來說,你讓我翻錢包填信用卡是扯。並且,急用時能迅速上手這一便利性壓倒一切。

其次,存了錢後又說現在註冊送你5塊叫車費,結果我兩次叫車失敗後也沒見送的5塊錢到帳,錢是小事,你耍我呢?!

還有,我不知道搖搖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調度車輛,我叫了兩次,眼看著地圖上有車在我附近,結果竟然突然就沒有了,沒有車輛應答,沒有反饋,就讓我等,你以為你是96103嗎?!!

今天早上我下了個嘀嘀打車,手機號註冊馬上成功,雖然一開始由於沒有開定位並且只能語音叫車而憤怒了一下,但是開了定位之後,一切都順暢起來(BTW,您好歹提醒我一下不開定位不能用,不過瑕不掩瑜)。三分鐘就有司機師傅回應。約好地點從容上車。

路上跟師傅聊,他說這個軟體就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對司機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提前知道乘客去哪裡,避免拒載發生。其實想一下,你在路邊攔車的話,可能附近五公里內有10輛車,有一輛跟你想去的方向吻合,但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你攔下的那輛可能就因為他不想去而找理由把你拒了。雖然這牽扯到司機的職業道德問題,但是如果有方法能把雙方的需求都滿足,皆大歡喜多好。

那司機的公司也要求他們裝了搖搖,但是他們都不愛裝。

下班在一個非常不容易打到車的時間,又試了嘀嘀,2分鐘有附近的師傅應答,並且他說,到了國貿三里屯這種地方,他基本不開頂燈,而是全憑嘀嘀,說白了他是在挑活,但是每個司機的口味也不一樣,這個司機說他晚上不愛往通縣走,但也許有司機家住通縣的正好收工順便拉個活。供需雙方量都大起來的時候,這種匹配就更容易成功。

目前沒搞清楚的是嘀嘀的盈利模式。下班這個師傅說,嘀嘀是之前淘寶馬雲手下人乾的,還說是支付寶的某個頭頭,這如果是真的,我不意外,這用戶體驗相當不錯了。


打車軟體好不好用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司機師傅用什麼用得多。有兩次打車都看司機師傅用的嘀嘀,回家下了一個一直沒用上。前段時間出差,早上5點用車,用嘀嘀試著預約了一下,感覺特別好,剛發出信息就有師傅接單,一分鐘不到,就收到了師傅的確認電話,第二天一早師傅就在樓下等著了,一路順利,也不用加收費用。真心覺得很好用~


說個題外話

對於打車App,在提供便利的同時,我總覺得有些彆扭。計程車算公共交通的一類,本就不應該拒載,如今拒載成了家常便飯,打車App的「加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普通乘客打車更加困難。長此以往將變成司機強勢的市場,司機的選擇權遠大於顧客。

一方面政府漲價,一方面司機強勢,日子可不好過了。


用過,還好,覺得地圖上顯示車的位置還不錯。不過北京打車難不是app解決的,不用滴滴,用96103等也是同樣作用,只加3元。


是那個iMessage垃圾信息推廣的app啊,呵呵。歡迎摺疊。


滴滴打車目前體驗並不好,用戶嚮導就做的很不好,比如,加價叫車是個模糊的概念,該加多少錢,雖然都是乘客和司機協商,但如果協商不一致,那就浪費了乘客時間


目前第一的答案......好吧......我是多麼懊悔自己沒在烏托邦里

坐標地點:全國最新「首堵」大連

和不下5個的哥聊到過這個問題,以下觀點完全來自計程車司機們的觀點:

1.大連用這軟體(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計程車師傅一半一半

2.用的是沖著錢去的,不是沖著APP去的。(所謂燒錢其實主要說的不只是APP官方只知道投錢,更主要的是在APP還未成熟到思考如何盈利且良性運行的時候,各位的哥的姐們的胃口已經被喂的老大。比如之前滴滴打車返利降低到5元的時候,用的人減少的不是一點半點......)

2.5 上點說都是沖著錢去的,可問題還有一個防刷單的機制,所以好多司機被檢測出刷單之後就懶得用了,本來指望著駕駛的風險和磨磨唧唧的交互討點甜頭,最後還添了一賭的氣。

3.大連很多的哥的姐在之前都有用群組對講機的習慣,何況大連的打的需求不低,所以不存在許久空載的情況。

4.軟體十分不成熟,支付過程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5.大連因打車軟體影響司機駕駛習慣,追尾事件頻發。

6.實名認證的服務卡等等可以造假,所以有些狂熱者司機一個車上放三四部手機同時搶單都是常事。

7.黑車用軟體搶生意的情況更猖獗了。

接下來說我作為打車者的觀點(使用次數10+,佔全部打車次數兩成左右):

1.在真正緊急時段用車時(說下情況,大連的火車站和長途客運站距離近,只是對街的事情,而且長途客車沒有自己的站台,就是靠街停靠,所以遇到某些集中到站的時候這一帶就會變的十分擁堵。就算提前10分鐘要車也不會有什麼司機來......)

2.用打車軟體找到乘客的司機不拉街旁已經招手等了好久的乘客,前後兩種乘客我都做過,沒一種覺得好受

3.繁華商業區本來就一大堆人打車,司機會拒載挑客加價,雖然以前也有拒載,但現在多了一個理由讓人很不爽,比拼客還不爽。

4.在平時非密集時段提前五到十分鐘打車確實方便,但是坐在車上看著司機把視線做了前方路況和手機屏幕的對開分成,時不時的還放個語音聽,感覺慎得慌。

.............................

好吧,最後總結一下:

1.司機:方便司機能多掙錢,但也為了此忽略了安全

2.乘客:打車平均效率總體有些提高,尤其在非高峰時段,但其實在多數體驗情況下並不是所謂的方便。

總結:如果軟體本身依然只是靠砸錢來贏得用戶而非通過軟體的完善來優化甚至改變司機的駕駛習慣並且把能夠保證司機駕駛安全作為前提,那麼該軟體未來勢頭必將逐漸疲軟。

想到再更


嘀嘀打車和搖搖招車我都是非常早期的用戶。

打車專業戶!我是!

上面評論很多信息都是錯誤。

首先我覺得兩款APP應該輪流使用,說嘀嘀打車不好用和搖搖招車不好用的都是非常概率的情況。

甚至有的時候,大家還可以用一款打車小秘的微信打車。

糾正上面的錯誤先,

搖搖招車也有語音下單功能,和搖搖招車已經不用信用卡綁定可以全部現金支付了。

嘀嘀打車驗證碼收不到,我有朋友搖搖招車也沒收到驗證碼呢。

兩款APP目前都進入北京電召系統了,獲得官方承認了

有說嘀嘀打車好的,有堅挺搖搖招車的。

我覺得看情況,有時候嘀嘀打車也死活叫不上車,有事搖搖招車也沒車。

用戶體驗都差不多。

但是我會第一選擇搖搖招車,

因為我有幾次沒打到車,就投訴了。

搖搖招車的客服立馬賠償了我10元打車費進我搖搖招車賬戶,

這個錢我可以下一次用於加價給小費的時候用。

但是嘀嘀打車,我也投訴,根本沒人理。

我覺得在技術和APP都同質化的情況下,

自然是服務取勝。搖搖招車這點做的不錯。

但是如果經常打車我還是推薦大家多下幾款APP,

覆蓋面不一樣,打車成功率也高一些。


我覺得任何APP都有它的優劣勢存在,下過兩個打車軟體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個人覺得嘀嘀比較好用一些,而且用戶量大一些,我用快的叫車用過3次,沒有一次叫到車,然後就再沒用過了,用嘀嘀打車很快捷,雖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叫到車,但是幾率是80%。

冬天幾乎都打車上下班,這段時間都用嘀嘀打車,在車上也跟師傅聊過一些關於打車軟體的話題

從司機角度來說,這樣的軟體給他們帶來的利大於弊。

1、在交接辦的時候他們可以有選擇性的帶客,這樣也解決了很多交接班打車難的情況,他們也可以順路接一兩個客,雙方都有好處。

2、嘀嘀打車的優惠力度也很大,前五單返5元,後5單返10元,我問的士師傅說近的地方是不是就不會想去接?他說不存在,現在有返利的活動,基本上都會搶著先完成5單,所以就算近的只要他願意去的地方基本上都會接。乘客有返利12-20元,所以近距離的乘客有的時候打車會加價。

3、可以提前知道乘客去那裡是很方便的,這樣就有選擇性,對他們來說他們會選擇在高峰期避開去市區,而且還能及時載到避開高峰路段的客。對他們來說很方便。

4、很多的士師傅都會說現在是因為返利力度大所以還算划算,就不知道以後這能搞多久,特別是快的打車他們有點厭倦了,是因為他們覺得快的打車只顧及了乘客利益沒有顧及的士師傅的利益,之前快的打車獎勵10元,現在變4元,把獎勵加到乘客那邊了。有的的士師傅還是對這個4元錢很忌諱的,所以幾乎沒用快的打車了後來。嘀嘀打車的優惠力度的持續時間是他們關心的一點。

不過也有的士師傅說他用這些打車軟體沒有增加他的收益,因為接乘客的時候要去找很費時間,再一個就是有時候會出現等客或者付款不成功的問題。

就我個人用打車軟體而言,我也比較喜歡用嘀嘀打車一些,因為叫車的速度和成功的幾率要大一些。而且在返利上面確實也做得很到位,我看我有朋友手氣好的還有免單的,我每次打車都是優惠12元,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加價的行為很多,方正這幾天打車都很難打到。有時候打不到車的時候加錢基本上還是能解決。我倒是覺得這種競價會不會擾亂正常的打車次序。而且我覺得上車以後有的的士也基本上開車接單的模式,手機一直響,我覺得他們開車的時候多少會為此分心,這樣也會造成安全隱患。而且這些優惠確實會造成長期以往的一個胃口養成,不僅是的士司機還是乘客,一旦這個優惠力度下降或者減少,估計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受影響,其實不是錢的一個問題,可能這裡面剛需乘客卻是是要打車,但是這樣的優惠出現以後消費者心理會有個依賴,可能比以前打車的次數明顯增加,造成一個需求量明顯上升,後期停止優惠以後,心理落差和承受能力會跟需求量掛鉤,比如平常打車去公司,正常車費是30元,優惠12元以後,只用付18元,而這個18元可能正好是該用戶心裡能承受我每天坐兩次的士的心裡價位,這樣該用戶可能上下班都會叫車,但是優惠力度停止以後,的士來接的幾率變少了,每天要增加叫車的時間,然後每天按正常價位打車的車費也了。估計很多人會有選擇性打車,需求量也會減少,反饋到司機那裡他們每天接單量也會減少,這樣的一個循環勢必會讓一些打車軟體逐漸被冷落。所以我覺得在一個強大優惠力度的支撐下,規範使用制度,和一直保證雙方的一個需求平衡關係上。這個軟體應該會越來越被接受和使用吧。


我是通過百度的雷達看到的,當時不知道去機場是選擇坐地鐵還是坐的士,坐地鐵要走一段中間還要換乘加上還帶著老人,於是好奇就在酒店房間里試了一下,結果還真的有司機師傅打電話過來,費用比坐地鐵便宜還不用走一段距離的路,況且不要在外面長時間等車,可以實時看到車的動態,快到了就出門,很方便,不錯


只想說在武漢,用滴滴打車從來沒有打到過車,加到最高價都沒人來,明明周圍顯示那麼多車,真的很討厭這種軟體現在


因為只用過滴滴所以只說滴滴的用戶體驗。個人感覺滴滴的在線車輛很多,叫車成功率很高,而且客服系統非常完善和及時。記得有一次退單,客服人員連續多次耐心給我打電話說明,給我個人感覺是很用心!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