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些品牌將低介入類產品(low involvement product)塑造成高介入產品(high involvement product)的動機及其策略意義?

比如將通常不需讓消費者花太多心思在購買決策中的非重要產品(主要是FMCG類)描述成非常重要且擁有複雜屬性的東西並在廣告中使用大量信息,甚至試圖塑造成消費者身份認同的重要部分。

(補充)產品和品牌符合消費者的自我身份認同確實大有好處,但是要達到「代表」消費者的身份,成為身份的一部分很難——尤其對於低介入產品來說。那麼為什麼要把不是很適合如此的產品拔很高——比如個洗髮水或者軟飲料品牌搞「這就是我,閃亮XXX」這樣試圖成為身份代言的活動?同時,這對於行業中非領頭地位的品牌是不是一個好的策略?


Hi 提出問題都3年了,貌似大家也沒回答你的問題,作為晚輩想討論一下。

首先是介入度involvement的定義問題:

這應該是marketing理論公認的介入度概念了吧。

那麼貌似和題主以及各位答主討論的概念不一樣嘛。

品牌廣告試圖「代表消費者」不過是提供了一種象徵/情感價值,是利用情感訴求影響消費者,怎麼會真的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介入度呢?海飛絲和清揚再怎麼個性、再怎麼代表消費者,我也照樣毫不費力的做出購買決策,而不會花費更多心思。

所以我認為不存在將「低介入度塑造成高介入度」的做法。

只存在將rational思考塑造成emotional思考的做法。

原因你們都知道的啊。functional上沒有什麼比拼的了,比如FMCG和coke,所以用更多emotional去改變消費者的態度。 @雨平 請指點一二。


他們為什麼這麼干?

通過發掘需求,分解需求來提出新的需求主張——肢解主體市場——分一杯羹。

對行業龍頭來說,為什麼一般不會這麼干呢?

初期中期肯定是不利的,因為需要有限資源鎖定主體市場,獲得最大化利益;(如果同時投入10個品類,就是10倍花費;且影響原本的主產品市場地位)。

對行業龍頭來說,什麼時候採取這種策略呢?

行業成熟到非常多新人的時候,主動肢解,用墨魚戰術把所有支線品類市場給攪亂。讓他們無力投入,收穫不了(或者投入的收不回來),而選擇自己死亡。然後龍頭可以重新啟動行業規則議定,收割紅利(通過兼并、收購等)。


品牌塑造和市場細分本來就是營銷的常規工作。

你說的這些,不是很好理解么?


十幾年前在課堂上問過老師,是不是marketing的作用就是讓low involvement 變成 high involvement

當時老師想了想,問各位同學的意見

當時討論的結果是,如果你的產品是#1,那麼你當然不希望消費者想太多

反之,如果是市場份額不高的挑戰者,則努力要讓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再多想想


為了細分市場。增加屬性,從而找到與同類產品的產異,進而獲取受眾的認可。

例如同樣是礦泉水。哇哈哈是純凈水,農夫山泉是弱鹼性水,依雲是裝逼水。

其實都是水是吧,沒什麼差別。


問題本身就是很好的答案啊:)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

低介入類產品大多是生活用品,價格低廉,更新速度快。由於有使用經驗作為參照,而且各種產品之間差異比較小,因此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決策時往往有習慣性購買和決策迅速的特徵。

要說明的是,把低介入類產品塑造成高介入產品,僅僅是一種隱性介入,它是一種營銷手段,並沒有改變低介入類產品的特徵。它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的情感認知、社會歸屬、從眾心理等,對消費者施加影響。其動機無非就是,以產品差異化思想,通過提升產品整體概念中個性、用戶、文化等較深層次的概念,吸引消費者,達到留住老顧客吸引新顧客、擴大銷售的效果。

這種策略的意義有:

1.提升產品形象和企業形象,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有利於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保持好感。

2.突出產品的特點,令消費者印象深刻。

3.從心理層面影響消費者,潛移默化地拔高產品含義,使其與一類顧客的特徵和心理訴求相聯繫,增強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你的問題正文,不是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嗎?


推薦閱讀:

各位產品人員和運營人員在日常中比較關注互聯網的哪些數據和事件呢?
來問醫生,用個性化問答連接好醫生和患者 | Mind 熱品
產品經理進入新公司第一件事該做什麼?
知乎,請接豆瓣閱讀一招
「垂直領域」,「細分領域」都是什麼意思,能否舉個例子解釋下?

TAG:市場營銷 | 品牌 | 產品 | 廣告 | 品牌營銷 | 品牌戰略 | 營銷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