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發生?

前幾個月國內有本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書,我沒有買不過看評論有支持觀點的也有說是胡扯臆想的。

那麼文明高度發達矛盾衝突日益顯現,這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發生呢?

若發生引起它的的主要矛盾可能是什麼?

互聯網會扮演個什麼角色?

若不發生你覺得又是為什麼?


「德國不是一個威脅!我的天吶,先生們,你們為什麼要用如此苛刻的目光看待德國人呢,那些傢伙在已經在世界大戰中受到足夠的教訓了,現在他們不想要另一個世界大戰!就算他們真的――如果德國人都瘋了的話――向我們發起進攻,我們光榮的法國陸軍也會在兩個月之內結束這場戰爭的。」

----法國內閣副總理貝當於1940年


鼓吹戰爭不是什麼值得興奮的事情。有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20世紀是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殺戮的時代,直接或間接因為戰爭而死亡的人數,總共有1億8700萬人口,這超過了1913年世界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非常驚人,說20世紀是由戰爭所主導的世紀也不為過。

我們也常聽到這個時代是「不確定的時代」。在這個世紀里,好像我們期待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可是卻走向另一邊。儘管我們享受科技文明進步,互聯網帶來知識的交流便利,可是人和人之間如此疏離。我們也看到了這一波的反全球化、反自由市場的理念。自由市場的理想是人類可以理性地去追逐自由市場的利益,然後最大的利益可以迴流到開放公平的社會,讓多數的人享有更好的機會和生活。我們對自由市場有一個這樣的信念,結果現今自由市場走到現在,導致極端貧富差距,帶來社會很大的不公。

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活了95歲,幾乎剛好歷經了整個二十世紀,他有一本書《極端的年代》。

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這位史學家說:

我們行經路途的景觀已然改變,我們航向的大海不復舊觀。值此世紀之末,也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可讓我們看見,像這樣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世界,將以何種面目存在。

這二十年來,不管是中國或是世界,我認為是有史以來感受到變化最大的時代。這時代是極端的時代、破碎的時代、斷裂的時代。特朗普的當選和美國過去的歷史有所斷裂,也創造了「後真相」(Post truth)這個詞。斷裂代表什麼?美國這個國家從一戰以後,取代大英帝國,作為一個世界霸權,更取代英國成為民主、法治社會價值、自由市場的代言人,雖然美國也採取巨棒外交,有武力干涉他國內政。但美國在一戰以後,同時傳播了一種價值,這樣的價值更多的是自由、包容、寬容、開放。開放的精神也是美國國家不斷進步的精神,不斷蛻化的過程。而多數的人認為特朗普在選前所顯露的人格特質違反了美國過去做為大國領袖的特質。但未來變數尚多,當前的政治問題我們姑且不論。

回到霍布斯鮑姆,他剛剛那句話看起來很沮喪很挫敗,但他在2012年出了一本回憶錄,叫《Interesting time》,他說:「不管怎麼樣,我們千萬別繳械投降,即便在時機不利的年代也不例外。社會的不公不義,仍有待我們加以譴責與打擊,世界可不會自動自發變好。」

霍布斯鮑姆這個學者很特別,他一輩子都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對於勞工和貧苦的下層社會,有很大的同情。在這種同情里,他寫了很多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全球如何走向資本化社會怎樣剝削工人和農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這樣的一個左派學者,非常具有宏觀的見地。霍布斯鮑姆很早就指出在這個世代里,有一個來自於民主陣營本身的威脅,就是人民與政府的關係改變,也可以說這世代是小政府跟大社會的關係。這個大社會充滿了新的價值衝突,每個人又代表了一張選票。個人跟社會、國家間的關係,是現在民主社會裡重新要去思考面對。

民主是什麼?民主也是一件美德,這個美德包括民主的涵養、民主的素養,以及通過一套透明公平的機制管理。邱吉爾有說過一句話:「民主是很糟糕的政治形態,但比任何其它存在過的形態都來的好。」。霍布斯鮑姆還有很多著作,甚至有關爵士樂風情的書。他是很特別的學者,長得其貌不揚,英國的頂尖學府因為他的左派立場都不接納他。活到90幾歲,一直在寫書,而他的每一本書都跟我們這個時代強烈呼應,充滿智慧。

從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以後,西方媒體出現了一個詞,「中美共治」(Chinamerica),中美兩大霸權共分天下。中美關係話題中常常出現「修昔底德陷阱」(The Thucydides Trap),借用了古代雅典的崛起,勢必與強大的斯巴達發生戰爭,因為雅典的崛起,讓斯巴達不安,這兩個國家一定走向一決勝負。這似乎是個魔咒,在過去500多年間,挑戰現存大國16例,發生戰爭12例。幸運的是還有4例中的雙方逃脫了這個魔咒,因此證實沒有所謂的宿命論。如果中美走向戰爭,那麼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Graham T. Allison寫了本書Destined for War: Can the U.S.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網上有。Allison也到過國內多次做過報告。

國際政治有一個古典學派的政治理論——均勢(Balance of Powers),是維持國際的穩定狀態。後冷戰時代美國的獨大,產生伊斯蘭文明的對抗、恐怖主義的挑釁。現今中國崛起後,如果中美維持一個勢力均衡,國際秩序可能相對合諧,但是如果其中一方獨大或有意爭強獨大,反而是危險的。這世界無處不在恐怖平衡上,因為勢力均衡本來就是一種恐怖平衡。因為國家與國家間會有所警惕,以政治或經貿方式來制約國家間的雙邊或多邊關係,通過理性的外交談判來避免戰爭。

我們可以看一下國際政治中「均勢」的起源。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建立,是近代世界國際法出現的年代。通過國與國之間互換使者,建立國際間交往的遊戲規則、簽訂條約、談判、宣戰,都有一定程序,對近代國際秩序有很大的貢獻。而在19世紀時,在國際秩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就是維也納會議,是在拿破崙橫掃歐洲失敗後,歐洲王室復辟,回到戰前秩序。在維也納會議中,要如何讓崩解的拿破崙帝國回復到以前的秩序,就是均勢。均勢是什麼?是通過談判和協調外交來平衡各自國家的利益 。維也納會議就是後來國際聯盟、聯合國的對照樣板。在維也納會議之後,又經歷了1870年德國的統一,之後一個巨大的德國產生了,對原本歐洲的均勢產生威脅。1890年俾斯麥下台之前,俾斯麥非常機巧,在德國逐漸壯大時,沒有造成對法國的威脅,可是到了1890年後,強大的德國浮出檯面,法國開始有些不安,特別是阿爾薩斯跟洛林的問題,一直是兩個國家的心結。到了19世紀末,歐洲開始出現結盟外交,而結盟外交打破了維也納會議所建立的均衡格局,英法聯合抵制逐漸浮出的德國為目標,德國也必須找盟友來因應。這樣的國際遊戲進入新的博奕,最後就演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兩大集團的對抗。

在國際勢力均衡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英國始終扮演均勢擁護的角色,一戰之後雖美國逐漸扛起均勢的槓桿,但事實上直到二戰以前英國的經濟體還是很強大,倫敦仍是世界很重要的金融和貿易的中心。二戰以後才是美國霸權的確立和蘇聯共產集團的對立揭開所謂「冷戰時代」。在進入20世紀之末的90年代,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一般來說是1991年冷戰結束,整個東歐的共產陣營瓦解。

這樣一個改變有什麼樣的不同?冷戰結束之初日裔美籍學者福山寫了本著名著作《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大意是共產陣營崩潰了,歷史從此就是民主世界一統江湖,只剩民主顏色的國家。然而歷史不是可以這樣完美切割的,不久就有新的問題出來,如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對抗,911恐怖攻擊和各種恐怖主義的衝突。我們的時代正在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

冷戰時代結束到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剛剛提到十九世紀這些結盟的國家或是海洋擴張的國家,多是以民族主義做為帝國基礎的主權國家。十九世紀是民族主義高張的時代,以同一個民族、血緣、宗教,做為國家凝聚對內統治的向心力及對外擴張的正當性。可是到了二十世紀後期以來這個世代的主權國家,已經越來越難利用民族主義了。

首先是人民跟土地的關係改變,如很多人有雙重國籍,是因為全球化的因素,就是過去居住在同一個地區、或血緣的因素,或很強的國家認同,可以去號召人民作戰的理由,在我們這個時代其實越來越難了。

在21世紀談到戰爭,除了極端封閉、軍事統治、堅定的宗教信仰的國家,他們才可能為了國家而戰,對於一般人民是不會盲目地為「祖國」而戰。我們這個時代下,19世紀的民族國家走到現在有點走不下去,人民、政府、國家間的關係要重新面對。如過去的大英帝國,帝國很大,人民覺得帝國統治全球的四分之一很光榮,可是現在英國人民覺得我為什麼要建立一個帝國,帝國的光榮早就已經消失,我現在只要顧好我自己,能夠生存就可以了。所以在美國也有一種聲音就是美國為什麼要建立帝國?只要顧好自己國家,不要去介入其他國家的事情,介入並沒有為國家帶來好處,只帶來恐怖攻擊、波斯灣戰爭,美國損失很多士兵,去打一場不知所以的戰爭,這種論調重新回到現在美國。所以帝國也不需要很大,民族跟國家甚至可以分開來看,因為全球化的關係,很多人民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公民,要的是這個國家有更好的福利、制度可以照顧「國籍」人民,但我並不一定認同這個國家,僅在這個國家納稅而已。從這樣的脈絡分析,我們知道民族主義在現在的趨勢中是一種虛假的共同體,它不再跟國家或國族綁定,真正自由國度的人民也不再依附於單一國土。那這個世界的該如何?難道就不致力於世界和平?不論如何,主權國家這個世界系統的改變,已經深深影響了武裝衝突的結構和解決方案。

「民族國家」雖已式微,但是全球化的衝擊卻在許多國家(包括歐洲和美國)引起極端「我群」(Us)等本土勢力的抗拒浪潮。從英國退出歐盟到特朗普勝選,再到法國極右翼政黨的興起、義大利總理倫齊的下台,以及德國的政治版圖正也發生微妙的變化,都受到這股浪潮的影響。這些或者基於「造福我者即我國家」的我群想法,當然背後還有很多複雜的宗教、政治、經濟利益和生存空間等等原因。已有不少學者從民粹主義的角度來分析,在此就不說了。但是這裡有沒有披著新形態的「民族國家」外衣,大家把新移民或世界難民關在外面,甚或可能激化國家和社會內部的合諧和衝突,也可能造成國際秩序新仇恨的開端。

歷史有很多複雜的現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有不少英國、法國跟德國勢將一戰的說法,類似於現今中美將決戰的說法,這種預言在當時是非常弔詭。在1900年到一次大戰爆發前,當時世界也有一股反軍國主義和反對海權擴張的人,甚至提出警告大戰爭的爆發。

在如此反戰主義中,法國《人道報》創辦者饒勒斯(Jean Léon Jaurès)於1914年7月31日被剌,他所宣揚的和平主義是最為人所知的,他並且預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然而這位和平運動的領導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就被敵對黨的激進分子暗殺身亡。然而,世紀末因為有許多領袖被暗殺,包括1901年美國總統麥金萊遇刺,因此大家對薩拉熱窩事件警覺不大,最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奧地利史學家Christopher Clark用「夢遊者」形容1914年的這些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就像一群夢遊者,懸著一顆心,卻又視而不見,沒有一個人睜開眼看看未來的世界就在他們手上走向災難。

Christopher Clark, 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7.

從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後到8月4日英國宣戰,當中經過的一個月究竟發了什麼事情?這一個月內軍隊不可能被完全動員,應該是在這之前就有跡可循。戰爭總要有事先準備,在世紀末時這些國家就有軍事的準備,也就是19世紀末,大家對於均勢已經不放心,必須通過結盟來自保,所以隨時都在準備戰爭。在7月28日戰爭爆發後,很多士兵以為能在聖誕節前結束,當時歐洲也很久沒有大型的戰爭,很多人民因為愛國心或是責任感的驅使去從軍。

一戰不僅是海陸軍的動員,同時也是工業化和科技實力的總體作戰,而這次大戰的殘酷在於壕溝戰、毒氣戰、坦克戰,也是無線電第一次被投入戰爭,無線電的通訊是非常重要,鐵絲網也是阻擋敵方軍隊的方式,很多士兵的屍體掛在鐵絲網上,是非常殘酷的事情。這個戰爭不僅沒有在聖誕節前結束,反而在1916年7月,英法聯軍在法國北方的索姆河發動索姆河會戰,這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雙方傷亡共約 120萬人。英軍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戰事仍持續僵持。直至1918年11月西線上的戰鬥雖然停止了,但在東歐以及其他地方戰爭仍然未曾稍歇,而且在俄國內戰中白軍和紅軍的戰鬥甚至更為猛烈。俄國在一戰期間發生大革命;結果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大革命是世界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影響到整個20世紀。

如今很多人都在反省多元史觀的必要性,打破愛國神話,從士兵、個人與家庭的遭遇看待歷史。一戰後對於戰敗國懲罰式、報復性的和約,凱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經濟後果》中說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將戰勝了德國的法國比喻為布匿戰爭中戰勝了迦太基並將其徹底摧毀的古羅馬帝國。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教授的名著《戰爭的悲憫》(The Pity Of War: Explaining World War I),認為一戰勝利國付出的代價遠超過他們獲得的所有利益。這代價如此之高,以至於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無法為所到的大多數利益高興。在6580萬參加戰爭的人當中,每八個人就超過一人死亡。在四年多的機械式屠殺行動中,平均每天有6046人被殺死,真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以德國為例,在戰爭中服役過的1300萬人當中,有多達270萬人因為傷勢而成為殘障,其中80萬人領取殘障津貼。戰爭讓人心靈扭曲,婦女成為敵對雙方士兵泄憤的對象,婦女被強暴的事情太多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戰爭孤兒。最後是誰贏得了和平?沒有人,大家都是輸家,最後還是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是令人憐憫的(pitious),但同時也是一個遺憾(pity)。

Niall Ferguson ,《戰爭的悲憫》

關於一戰對中國的影響,徐國琦有兩本著作,其一是《中國與大戰——尋求新的國家認同與國際化》。第一次世界大戰被中國人視為「歐戰」,即這是發生於歐洲戰場的戰爭,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這場「歐戰」卻和近代中國的命運綁在一起,中國共產黨等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進中國都和一次大戰息息相關。另外一本《一次大戰的華工》貫穿一戰的戰局,包含最上層次的歐戰局勢、各國軍事外交(含中國對歐戰的反應),其次則為東西文明的交會,最內部一層則華工個人的情感、遭遇和傳奇故事。過去的研究一戰華工究竟有多少人有不同說法,有32萬、20萬、17萬人,莫衷一是。徐教授是第一位提出有14萬華工遠赴歐戰,這個數據目前被所有後來的研究引用。另外,徐教授今年還出了一本書《亞洲與大戰》( Asia and the Great War, A shared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徐國琦,《中國與大戰》

徐國琦,《一戰中的華工》

對於二戰來說,有人說是一戰的延續,所謂「三十年戰爭論」,因為一戰後的和平不是徹底的和平,凡爾賽和約與國際聯盟的成立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以致埋下了二戰的毀滅種子。此事過於複雜,難以細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法等國家充滿姑息主義的言論。1938年,英、法、意、德國召開慕尼黑會議,會中罔顧捷克的反對,允許納粹吞併捷克蘇台德區,換取和平的保證。然而,不到半年,希特勒就毀約吞併了捷克。法國總理達拉第在慕尼黑會議後,羞愧喃喃自道「真是瘋了」,準備回國接受法國人民的噓聲。結果巴黎人反而很興奮,用姑息換取和平是再輕鬆不過的事情。1937年到1940年任英國首相的張伯倫從納粹德國回到英國後,宣稱已經從希特勒手上「帶來榮譽與和平」,無奈世人到後來方才醒悟,張伯倫手上的《慕尼黑協定》純為廢紙一張。

二戰結束後,德國誠心悔罪,日本不願認錯,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兩個國家對大戰的看法為何存在鴻溝?彼此的集體記憶為何截然不同?是文化差異或政治不同嗎?又或是根植於Benedict Anderson指出的:日本是儒教「恥文化」,德國則是基督教「罪文化」?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全程參與戰後紐倫堡大審,提出了「平庸的惡」的概念:邪惡是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並且其發揮的作用絕對不亞於像希特勒這樣的血腥獨夫。

這本1963年出版的《平凡的邪惡》最近剛出了中文全譯本,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即使經過這麼多年,這本書依然是理解猶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漢娜的另外兩個記錄片也都有中文版,提到日本因廣島和長崎被美軍投下兩顆原子彈的浩劫,既是戰爭的侵略者,同時也是戰爭的受害者,這種複雜情緒使得右翼人士刻意規避日本的戰爭罪行。加上日本民族不認同自己是亞洲的一部分,甚或是高於所有其他的亞洲人,使日本無法徹底審視其侵略朝鮮、中國等亞洲國家的行為。

漢娜·阿倫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從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美國對日本宣戰,由此開啟了太平洋戰區的中美合作關係,也是中國與全球性的第二次大戰正式發生聯繫:在這之前是中國獨立抵抗日本侵略的艱苦戰爭。過去西方學界普遍認為蔣介石是軟弱的,國民黨軍隊是無組織的,美國的參戰保證了同盟國的最後勝利,因此國民黨政府準備坐待勝利;美國人全神貫注於打敗法西斯,使得他們忽略了在中國革命中增長的分裂。

史迪威對蔣介石軍隊的態度,如同一次大戰時期德國將軍魯登道夫(Erich Luddendorf)對奧地利戰鬥力的經典論斷相似:「我們是同殭屍結盟」(We are allied to a corpse)。英國學者拉納·米特(Rona Mitter)的著作《中國,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 認為,西方學界過去沒有承認中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貢獻,是近來極少數以中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體的書籍。它將中國戰場的故事和事件置於全球視野,不僅是政府層次的抗日戰爭,而是全民的抗日,並將歐洲戰場和中國戰場做同一時空的比對和交叉論述。全書分成四部:邁向戰爭、災難(南京大屠殺、難民、無底未知的戰事、邁向珍珠港等)、獨立抗戰和致命的盟邦( Poisoned Alliance)。

拉納·米特《中國,被遺忘的盟友》

關於戰爭,還有很多歷史可以回顧,這裡就先打住。其實真正想說的是——

20世紀的兩次大戰都是在非預測中發生的。如今,世界越來越需要以超越國家的解決方案來解決跨國或跨民族的難題,但卻找不到任何全球性的權威組織有能力做出政策決定。關於戰爭,有些本質性問題可能重複發生,如果這些本質是邪惡、災難、殺戮、殘暴的,不論是殺人或被殺,戰爭就是一個殺戮的事情,而且敵對的雙方對將戰爭合理化。

也許戰爭的發生操控在歷史的巨輪中,無人能夠阻擋。但作為普通人,如果能更加體會和平力量,以交替的身份和包容理解來看待這個不確定的時代,而不是動輒鼓勵和吹噓戰爭,這才是我們看待人類戰爭歷史的終極關懷。


一定會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也有各種評論家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人類將終結戰爭。然而一戰的爆發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和平的信念,新的戰爭模式不僅沒有變得更文明,反而變得更加的高效率和血腥。於是一戰之後,歐美的人都認為經過這種殘酷的戰爭洗禮之後,二戰是幾乎不可能再發生的,各國反戰情緒極其高漲。可歷史規律終究是無情的,二戰的進程和結果更加刷新了人們的三觀。於是現在人們又開始鼓吹三戰是不可能的。。。歷史就這樣呈螺旋式的輪迴著,一次次嘲笑著人類對客觀規律的無知

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競爭然後獲得資源來生存,然而資源終究是有限的,大自然為了篩選出更優秀的基因,更健壯的文明,總是一次次用災難來過濾掉來不及轉型適應的文明和種族,這個過程在地球上已經重複多次了。戰爭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而已。雖然由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類發起,卻並不為人類所真正控制。歷史是一幕劇,人類充其量只是演員而不是編劇,我們每個人在歷史舞台上一點點的自由發揮,使我們有了做歷史主人的錯覺。然而這終究是一種錯覺。即使是政治家也只能加速或者延緩戰爭開始的時間,卻無法改變最終的進程和結果。

核武器的確極大地增大了戰爭的成本。但卻無法改變戰爭的本質。決定戰爭是否發生的,是國家間矛盾到底有多大,而不是武器的毀滅性。只要社會矛盾足夠尖銳,國家間的利益衝突足夠劇烈,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這是已經被證明了的顛撲不破的真理。科技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只是改變了戰爭的形式,卻無法改變戰爭本身。而且世界大戰的形式也一直在變化,只要能達到能讓一個國家崩潰的目的,什麼手段是無關緊要的,不一定非要是熱戰才行。蘇聯解體對俄羅斯造成的創傷就絕對不亞於一場熱戰!

第N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也會有人(如果那時人類還存在的話)問同樣的問題,第N-1次世界大戰那麼殘酷,第N次世界大戰還會爆發么?也許會一支有人這麼問下去。。。他們能做的也只是發問,卻永遠也改變不了什麼。

生活在和平時期裡面的我們,應該珍惜和感恩

2016/12/25

有感於最近國際局勢的發展,忍不住說兩句。

其實不需要真正的世界大戰,只要國家承受貿易戰制裁和封鎖,就已經是難以承受的壓力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封鎖就逼得大英帝國處於崩潰的邊緣,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和美國的矛盾尖銳到不可調和,也是因為美國的ABCD包圍圈對日本進行貿易制裁和封鎖。現在美國聯合歐盟日本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已經讓俄羅斯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以至於外強中乾的普京不止一次低聲下氣地對美國表示「俄羅斯渴望與美國改善關係友好,是美國單方面對我們冷淡」

更可怕的是,一旦外部矛盾激化,最倒霉的其實是弱勢一方的老百姓。外部矛盾激化後,進行貿易戰制裁和封鎖,那麼內部資源就會短缺。與我們想像的恰恰相反,在外部矛盾空前激化的時候,內部往往不是會真的團結一致抵禦外敵,而是爭先恐後地為了爭奪稀缺資源而在內部清洗絞殺大打出手。可以想像,這種殘酷的內部鬥爭最倒霉的是誰,是無權無勢的底層大眾。。。怕被和諧,不能再多說了。

無論怎樣,為和平祈禱。。。


即將到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原創 2016-12-20 白雲先生 (微信公眾號: 至道學宮 zhidaoxue)

即將到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一、敘利亞戰爭,是一場微型世界大戰

打完越南之後,一晃過去了三十多年,中國再無對外戰爭。戰爭的硝煙,甚至已經從人們的記憶里完全消散。甚至,人們的潛意識裡,對戰爭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概念。因為我們和平的太久了。

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和平,從來都不是歷史的常態,相反,它是一種很稀罕的奢侈品。衝突和戰爭,才是歷史的常態。如果我們認為,和平是天經地義的事,是稀鬆平常的事,那麼我們的子孫,他們的生存就會很危險。

最近這幾年,世界上十分熱鬧,戰亂此起彼伏,一個整體和平的世界,正在漸行漸遠,一個即將被戰爭的洪流席捲的世界,正在向我們走來。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那麼下一次世界大戰會爆發嗎?實際上,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它已經在敘利亞打響。發生在敘利亞的戰爭,已經由內戰,轉變為大國進行戰爭博弈的微型世界大戰。

為什麼是敘利亞?勢如破竹的阿拉伯之春,為什麼在敘利亞停住了,並且會演變成一場微型世界大戰呢。

敘利亞戰爭之於美國,正好比阿富汗戰爭之於蘇聯。這兩場戰爭,讓世界史上最近的兩個帝國由盛轉衰,由攻轉守。為什麼蘇聯的擴張會在阿富汗戛然而止呢,為什麼美國的民主革命的攻勢,會在敘利亞戛然而止呢。因為阿富汗和敘利亞,都處於大國勢力的交界帶,和文明的斷裂帶。

當蘇聯擴張到阿富汗時,它擴張的觸角,碰到了中國的地緣邊界,碰到了美國的地緣邊界,碰到了印度的地緣邊界,也碰到了伊朗的地緣邊界。於是在巨大的擴張阻力面前,蘇聯鈍兵挫銳,弄了個灰頭土臉,國運也敗了個精光,偌大的帝國,沒多久便土崩瓦解。

歷史再一次重演,當美國的民主革命,擴張到敘利亞時,美國的擴張觸角,碰到了俄羅斯,土耳其,庫爾德人,伊朗,以色列,以及站在伊朗背後的中國地緣利益的交界帶。同時,也碰到了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的斷裂帶,以及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派勢力斷裂帶。這樣的巨大阻力,讓美國民主革命的腳步停了下來,阿富汗戰爭讓蘇聯鈍兵挫銳,折戟沉沙。今天,敘利亞戰爭,帶給美國的,同樣也將會是一個折戟沉沙的悲劇下場和國運轉折點。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麼會在敘利亞。接下來,我們再說一說,為什麼會發生在現在?

天下治亂周期,在中國歷史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全球化的世界,那麼治亂周期,會表現為一個全球現象。美國人統治地球,一直在向全世界人民宣揚一種福音書政治雞湯,說什麼民主政體可以自我糾錯,可以規避治亂周期,這都是胡說八道。

因為治亂周期,和採用什麼體制,幾乎一點關係都沒有。它主要的和兩個因素相關性比較強。一個是社會財富出現嚴重的兼并。二是資源的擴張跟不上人口的擴張,為了生存,那麼這個民族要麼向外擴張,要麼向內坍塌。這都會導致社會秩序的大崩潰。當這兩個條件都同時發生時,社會秩序就會崩潰,天下就會大亂。伊斯蘭世界,剛好同時遇到了社會階級嚴重分化,和人口大擴張兩件事,敘利亞也是如此。

全球性的財富嚴重兼并現象,在《21世紀的資本論》一書中,已經進行過論證和敘述。人口的擴張,主要表現為非洲、印度和中東地區。印度因為存在種姓制度這種精神統治法寶,印度人民,寧願餓死和自殺,都不想造反。所以印度不是一個由正常人類所建立的國家。非洲人,大部分還處於一種原生態的生存模式中,只要有食物,他們也不會造反。所以,美國製藥公司,一方面給非洲人民提供食物,另一方面,讓非洲人給他們試病毒和試藥。

於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失業的年輕人太多,所導致的社會秩序崩潰問題,集中的體現在了中東地區。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等國家,都是由於社會矛盾激化,被美國趁風點火,通過阿拉伯之春,輕輕鬆鬆就顛覆了他們的國家。

美國的民主革命,先是通過顏色革命,顛覆了中亞和前蘇聯地區國家。然後又通過阿拉伯之春,顛覆了中東地區的大多數國家。革命形勢呈現了一派喜人的景象。按照既定的路線圖,顛覆敘利亞,然後拔掉伊朗這個釘子,再對俄羅斯進行圍堵,肢解俄羅斯,最終對中國形成合圍並顛覆中國,全球民主革命,這樣就能獲得最終的全面勝利。

然而,這種浪漫又冒進的革命樂觀主義,挾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的強弩之末,遇到了全球反霸權聯盟的揮戈一擊,幾方面的力量糾纏在一起,就在敘利亞形成了鏖戰和僵局態勢。隨著戰爭的進展,參戰的各方,以敘利亞為棋盤把戰局推到了更加錯綜複雜的地步,使得中東的局勢,變得更加的殘酷,長久和煎熬。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這場群雄逐鹿一般的大混戰里,參戰各方到底都在唱著什麼戲。

二、中東這盤棋,諸多參與者的利益糾葛

美國:美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第一是控制石油貿易的貨幣結算權,這是美元霸權的根基。第二是控制世界巴爾幹地區,這是海權國家,控制歐亞大陸的根基。所謂世界巴爾幹地區,是西至地中海,東到印度洋,北到黑海和裏海,南到亞丁灣,這一大片連接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中間地帶。

當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這一地區,所以就控制了東西方之間陸地上的商路交通線。逼迫西方人,不得不進行大航海,去開闢新航道。現在對於美國來說,它依然是這個邏輯。只要東西方的陸路通道一旦暢通,那麼海權國家就會被徹底拋棄。所以,控制世界巴爾幹地區,是美國以海權帝國,挾制整個歐亞大陸關鍵中的關鍵。

為了捍衛這一核心利益,美國的中東戰略,上策是控制整個中東。按照既定的路線圖,一路強拆下去,輸出民主革命。中策是,如果輸出民主革命受阻,就會轉而尋求均勢策略和制衡。和伊朗簽署核協議,向俄羅斯發出和解信號,都是這一策略的表現。美國的下策是,完全退出中東,回歸孤立主義,不在管理世界,也不再關心世界,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美國在敘利亞的策略,最優選項是推翻阿薩德政權,扶植親美傀儡政權。次優選項,如果敘利亞久攻不下,美國和俄羅斯做一次豪賭,西方拋棄烏克蘭,換俄羅斯拋棄敘利亞。最差的選項,是做攪屎棍,繼續扶植恐怖分子,把整個中東弄的越來越亂。

俄羅斯:俄羅斯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是捍衛敘利亞親俄政權,保住自己的地緣政治地盤。如果失去了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那麼俄羅斯海軍,就會徹底退出地中海。唯一的一個戰略支點,也要失去了。所以,失去烏克蘭,俄羅斯會變成一個實質上的亞洲國家,失去敘利亞,俄羅斯會變成一個實質上的內陸國。

在俄羅斯的國家安全觀裡面,戰略緩衝區,比什麼都重要。俄羅斯不能忍受周邊存在敵對國家。如果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變成俄羅斯的敵對國家,那麼俄羅斯就無險可守,徹底失去了卧榻之側的緩衝地。

現在的問題在於,俄羅斯有沒有力量,同時守住烏克蘭和敘利亞。俄羅斯的上策,是同時固守烏克蘭和敘利亞。俄羅斯的中策,是拿敘利亞交換烏克蘭。如果敘利亞和烏克蘭都守不住,那麼俄羅斯要麼打核戰爭,要麼整個國家陷入崩潰。

中國:中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最現實和最直接的,是石油貿易安全。因為中國是第一大石油消費國,如果中東一直戰亂,做生意肯定是要受影響的。中國在中東的中期核心利益,是武器換石油,中東國家出人,中國出武器,組成反美反霸權准軍事聯盟。中國在中東的遠期核心利益是,通過扶植伊朗,來控制整個中東,進而挺近歐洲,打通歐亞大陸的陸路貿易通道。

中國的上策,是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形成一條什葉派之弧,在這個基礎之上,出錢給俄羅斯,出武器給伊朗,在敘利亞戰場上,形成反美同盟。徹底粉碎恐怖主義勢力,伊朗事實吞併伊拉克,向前推進和敘利亞連成一體,直面以色列,並把美國的勢力從中東徹底驅逐出去。

中國的中策,是持久戰。把美國拖入持久戰的泥潭和深淵,因為美國沒有能力同時打贏兩場區域戰爭,只要中東這邊美國無法脫身,那麼中國的正面,東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就不會爆發衝突,中國的家門口,就能保持安靜。

真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下策是給伊朗核武器,美國敢給沙特核武器嗎,它顯然是不敢的。讓以色列和伊朗打核戰爭,以色列那點人口,不夠拼的。伊朗死600萬人,還剩7000多萬人口,以色列死600萬人,整個國家的人都要死光了。

敘利亞:不幸淪為了大國角力的棋盤,敘利亞,它的核心利益,就是活著,順便祈禱俄羅斯別拋棄它。阿薩德政權,也已經名存實亡。除此之外,敘利亞人民,不能奢望更多的事。

歐洲:對歐洲來說,如果美國由盛轉衰,由攻轉守,如果之前俄羅斯失去的戰略緩衝區,又失而復得,當俄羅斯再次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時,當土耳其對給西方人當看門狗,已經喪失興趣時,當俄羅斯的野心投向地中海時,誰來保衛歐洲?

歐洲的核心利益是區域安全。如果失去中東,洞門大開的歐洲,同時面對俄羅斯和伊斯蘭的擴張,老朽的行將就木的歐洲,將面臨著一場惡夢。

在這場惡夢即將到來之前,美國人一抹屁股跑了,那麼誰能保護歐洲?誰是歐洲的朋友,誰又是歐洲的敵人呢?讓歐洲人團結起來,自己保護自己,恐怕並不是很現實。因為歐洲,已經在不可避免的碎片化,一個破碎的歐洲,根本就無法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風暴,一個老邁的,腐朽的,破碎的,迷茫的歐洲,恐怕還要迷茫的更久。

伊朗:伊朗在中東的核心利益,首先是生存。這就要求伊朗,必須把反美把霸權鬥爭,進行到底。其次,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第二核心利益,是圖強。作為少數派的什葉派,要想在群狼環視的遜尼派的仇視中活下來,那麼又必須得變得越來越強大才行。所以,伊朗必然的要尋求成為區域強國。

要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要想活下來,並且變成強國,那麼伊朗必然的就要在反美,反以色列,反遜尼派聯盟,反恐怖主義,這幾條路上,背靠著中俄,一路狂飆下去。

土耳其:土耳其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是,打擊庫爾德人分裂勢力。隨著敘利亞戰爭戰局的推演,土耳其的地位,變得越來越微妙。美國想讓土耳其出面,和俄羅斯對子,土耳其不幹。這麼以來,西方不再視土耳其為自己人。俄羅斯,和土耳其歷史上是世仇,即便現在有什麼利益交易,那也都是暫時的,俄羅斯自然也不會視土耳其是自己人。

伊朗為首的什葉派,沙特為首的遜尼派,也都不會視土耳其為自己人。整個伊斯蘭世界,都認為土耳其是西方的狗,是伊斯蘭世界裡的叛徒。土耳其為了自己的國家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而戰,所以它也要參戰,為自己打出來一點緩衝區。無論庫爾德人,伊朗人,還是ISIS,還是俄羅斯人,佔領了敘利亞,對於土耳其來說,都是嚴重的威脅。所以,土耳其也圖謀翻阿薩德政權,自己好能掌控得住敘利亞的部分領土。

在敘利亞戰爭這場大混戰中,土耳其越來越失去自己的位置感和身份感。它比歐洲人還迷茫。為了能活得更好,土耳其只能避免自己做出頭鳥,在大國之間做投機交易。

沙特沙特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是,控制石油輸出組織。第二核心利益是,要打擊伊朗。看到伊朗這個波斯人國家,在阿拉伯人的地盤上縱橫馳騁,沙特心裡像被刀割了一樣難受。俄羅斯和土耳其,有多麼的不共戴天,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歷史上,就同樣有多麼的不共戴天,都是世仇。

沙特有錢,武器也不差,和伊朗相比,沙特致命的短板是人口太少。所以沙特提出,讓人口比較多的遜尼派國家,埃及人,和巴基斯坦人,出來當炮灰打伊朗,它自己出錢。不過,巴基斯坦和埃及,都拒絕了沙特。這就難辦了,誰來充當打伊朗的炮灰呢,如果沒有炮灰站出來,那麼遜尼派聯盟,就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隨著伊朗越來越強大,說不定沙特哪天憋不住,就會捋袖子自己上,自己當炮灰和伊朗打。那樣,整個敘利亞戰爭,就全面升級了。

ISIS:本來和美國是盟友關係。連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都看出來了,ISIS全是西方的一個陰謀。ISIS和美國之間,是人民內部矛盾。美國是怎麼惹毛這群喪屍部隊的呢。原因有兩個,第一,美國推翻了在伊拉克屬於少數派的遜尼派政權,把伊拉克變成了一個什葉派政權的國家。這得罪了ISIS一次。

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美國拒絕支持敘利亞境內的遜尼派反政府武裝,這得罪了ISIS第二次。因為遜尼派在伊斯蘭社會裡,佔90%左右的絕對多數,所以出於制衡的考量,美國不想讓遜尼派連成一片,並趨於一體化。於是,ISIS頓時覺得遜尼派被美國人背叛了,被欺負了,心裡好委屈,便提出了一個概念,說他們是全世界受苦受難的遜尼派穆斯林的保護人。

如此一來,ISIS和沙特,形成了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遜尼派,出現了三桿大旗,一個是沙特,一個是土耳其,一個是ISIS。之所以徹底消滅ISIS如此之難,是因為這個組織,有著相當龐大的群眾基礎。那些絕望的人,他們不會聽沙特的,也不會聽土耳其的,他們會選擇效忠ISIS。因為,無論是沙特,還是土耳其,都沒有在為這些絕望的人戰鬥。

ISIS有多瘋狂呢,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同時得罪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恐怖主義武裝力量。ISIS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是,見人就啃,見人就殺,以極端的原教旨主義力量,以恐怖的力量,重新在中東獲得地區主導權。

庫爾德人:庫爾德人,在中東是僅次於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的第四大民族。從人口規模上看,它是一隻不容小覷的力量。只要給他們槍,在中東這個人肉磨坊一般的戰場上,人多就意味著力量大。

庫爾德人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是,3000萬庫爾德人,要建立獨立的國家。而庫爾德人有將近一半,生活在土耳其。如果庫爾德人要獨立,那麼土耳其這個國家就得大分裂。所以,土耳其人,是庫爾德人的仇敵。

在ISIS眼裡,庫爾德人,都是應該燒死的異端,而庫爾德人看ISIS,這群喪屍也太可怕了。所以,這兩伙人,基本上是勢同水火,不共戴天。美國先弄出來了個ISIS,發現ISIS變異,便又扶植庫爾德人打ISIS。

扶植庫爾德人,這對於土耳其來說,簡直是要了老命。於是在土耳其看來,美國人背叛了自己。背叛自己在先,又想拿土耳其當炮灰,跟俄羅斯對子。埃爾多安心裡自然是不願意的。這麼一猶疑,導致美國動了殺心,打算除掉埃爾多安,換一個更聽話的傀儡。

在俄羅斯的通風報信下,埃爾多安躲過一劫。於是便公開與美國鬧彆扭,鬧分裂。一旦等中東開啟人肉磨坊模式,那麼爭取幾千萬庫爾德人的支持,會變得很重要。這也是土耳其最害怕的一幕。

以色列:以色列在中東的核心利益,是守住猶太人的老巢。以前以色列面對阿拉伯人的聯合攻擊,表現的像個小霸王一樣,那是因為,那時候中東只有美國一手遮天,拉了偏架,所以以色列才會像大人打小孩那樣,欺負整個阿拉伯國家聯盟。

現在不一樣了,隨著中俄入局,美國一手遮天的中東局面結束了,在新的大國博弈中,以色列恐怕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優秀。在人肉磨坊模式下,以色列那點人口,根本經不住消耗。

以色列曾經的武器優勢,在中俄的武器輸出面前,也會當然無存。如果中俄伊拿下敘利亞,再把伊拉克拿下來,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建立完整的防空體系,那麼以色列就很難在輕易獲得制空權。沒有制空權,那麼就得被迫捲入人肉磨坊模式。那點人口,很快就會被打光。

長遠看,以色列難逃亡國的命運。猶太人保不住他們的老巢,以後怕是又要繼續流浪了。以色列亡國之後,不再有猶太人所掌控的輿論和媒體繼續神話吹捧他們,猶太人這麼多年所做的壞事,就會被抖出來。在全球新一輪的反猶主義浪潮下,猶太人這個民族,等著他們的,也許會是一場惡夢。這樣的惡夢,它們已經做了幾千年了。

三、當美國不再負責世界秩序,重新洗牌的時候到了

經過前面兩部分的分析,我們大致勾勒出了敘利亞戰爭,這場微型世界大戰的大線條,大框架,和大畫面。就像一部電影一樣,我們交代了故事,交代了人物,還需要交代它的大時代,大背景。

這個大背景,就是美國輸出民主革命遭遇失敗,不得不轉向戰略收縮。就像動物世界一樣,老虎走了,老虎之前生活的地盤,就會被狗熊佔領。總之,大自然從不浪費,就像人類從不浪費權力那樣。

只要美國轉入戰略撤退,那麼必然的,美國戰略退卻後,所留下的權力真空就得有新的權力佔據它。這一幕,跟中國歷史上,周天子式微,天下諸侯爭霸也是一樣的現象。

在撤退之前,美國必然得進行善後安排,安排好了才能走。美國希望,它走了之後,自己本土,安全能得到保障,歐洲的安全能得到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能得到保障。

美國本土的安全,這是沒問題的。顯然,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都不會去進犯美國本土。如果中俄不會這麼做,那麼世界上其他國家,就更不值得美國顧慮了。那歐洲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嗎?未必。

特朗普打算跟俄羅斯談判,進行的就是這樣一場豪賭。曾經,美蘇兩霸,在瓜分世界上,也達成過協議和默契。但是呢,斯大林的手一直都不老實,總是偷偷摸摸的在歐洲和中東搞小動作。丘吉爾被斯大林摸的肝膽俱裂,大聲疾呼抓色狼,發表了鐵幕言說,美國人過來英雄救美,這才引發了冷戰。

這說明什麼,在機會和野心面前,俄羅斯人達成的默契和協議,也許根本就靠不住。今天,這一幕又重演了,特朗普想跟普京再達成新的協議,但是美國統治集團的建制派,是不同意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俄羅斯人。萬一美國人走了之後,普京像斯大林那樣,到處摸人大腿怎麼辦?

這種分歧,導致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如果美俄真的達成了協議,但是由於缺乏制約普京的手段,普京無視協議,肆意擴張,那麼特朗普的幻想,就變成了鏡花水月。到了那一步,美國人估計會一口咬定特朗普是美國間諜。

事實上,美國要和俄羅斯達成協議,而美國一旦撤出,同時又缺乏制約普京的有效手段,那麼,普京到處伸手,幾乎是肯定的。美國人真走了,拿什麼制約普京呢,的確沒什麼辦法。

歐洲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麼以色列呢?更難。那麼點鼻屎大的地方,既沒有資源,也缺乏戰備物資,如果大國之間,放開手打代理人戰爭,以色列肯定保不住。

誰來保護以色列?所以特朗普是比較焦慮的。長遠看,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是最大的。所以,特朗普要撕毀伊核協議,打算聯合一切力量,去攻打ISIS。其實就是擔心伊拉克落入伊朗之手。因為一旦伊朗控制了伊拉克,那麼以色列離被從地圖上抹掉,也不遠了。

中美俄歐,聯手打擊共同的敵人恐怖主義,這是個幌子。只是桌面上給人看的冠冕堂皇的場面話。實際上,就是搶地盤,重新劃界。

往後看,在中東這片土地上,國界線已經喪失了意義,繼伊拉克和敘利亞實質上亡國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會被抹掉。國際法,即將名存實亡。進一步從中東到整個世界,都將變成一片叢林,秩序消亡,人肉磨坊才是正義。

在這種慘淡的世界圖景面前,特朗普嗅出了危險,誰來保護美國,誰來保護歐洲,誰來保護以色列。面對這幾個問題,特朗普給出了答案,只有白人老爺爺才能保護美歐和以色列。於是他組成了軍政府,和白人老爺爺內閣。

既然中俄不會威脅美國本土,那麼真正能夠危險美國本土的,是墨西哥非法移民,他們會用子宮和高生育率,把美國變成墨西哥的一部分。為了保護美國本土,特朗普提出要建牆,來隔離墨西哥人。

為了保護歐洲,他打算和俄羅斯豪賭一把。賭普京不會像斯大林那麼色膽包天到處瞎摸。如何保護以色列呢,所以他的矛頭直指伊朗。而伊朗的背後,站著的是中國。於是,特朗普又把矛頭對準中國,打算用東亞和東南亞的利益做籌碼,和中國談判。

美國會保護日本韓國菲律賓他們嗎,自然是不會的。這些國家,對於美國來說都是外人。都是可以隨便犧牲的棋子,它們在美國戰略全局上的地位,級別和土耳其差不多。關鍵時候,要麼是棋子,要麼是獵犬。拋棄了,出賣了它們一點都不會有罪惡感。

力不從心的建制派,輸出民主革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美國何去何從的時候,新羅馬天降偉人,床破帶著凱撒的光環降臨了。拉著一群白人老爺爺打算讓美國再次偉大。從歷史節點上看,新羅馬美國,的確到了要出現一個凱撒的時候了,不過從特朗普的謀略和格局看,他離凱撒,中間還差著一百個拿破崙,或者兩百個希特勒。

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美國的衰落。在國家面臨重大轉折點的時候,只能靠一群老爺爺出面來收拾場面。再看美國的戰略家呢,猶太人基辛格都九十歲的人了,還在拋頭露面奔走斡旋。這都說明一個問題:美國沒人了。即便這群老爺爺,能頂住一局,甚至扳回一局,那下一局呢?

按照美國戰略家們的構想,美國戰略收縮之後,未來的世界秩序,應該是一個大國共治格局。美國人所提出的,中美俄三分天下的大三角理論,認為可以保持基本和平,制定新雅爾塔秩序和擬定新的邊界。

但這只是一廂情願。因為現實的問題是,中美俄重新瓜分世界,用比較文明的說法,是共同治理世界,各占各的勢力範圍,那三個大國的勢力範圍,各自的邊界在哪裡呢?

並且,這邊界由什麼來確立呢。靠協議真管用的話,那希特勒就不會進攻蘇聯了。可見,國際協議最終還是由力量來確立,而不是由談判桌上的外交約定來確立。力量靠什麼來體現呢,只能靠軍備競賽來體現,靠武裝衝突來體現。

四、衝突,再衝突,直到新的秩序建立為止

美國退縮的邊界,通過我們上面的分析,美國其他的盟友和勢力範圍都可以出賣掉。它最終退縮的邊界,容忍度的底線,就是美國本土,歐洲和以色列。

俄羅斯擴張的邊界,如果美國退出中東和東歐,那麼俄羅斯擴張的邊界,應該是要恢復到前蘇聯時期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美國和歐洲選擇了綏靖。俄羅斯加入敘利亞戰局,美國連在敘利亞劃個禁飛區都不敢。如果一下步,俄羅斯吞併了整個烏克蘭呢?歐洲怎麼辦,如果俄羅斯越過烏克蘭繼續向西,歐洲又該怎麼辦?到了那天,歐洲人又要恐懼的睡不著了。

中國擴張的邊界,東亞和東南亞,是歷史上中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屬於家門口的地盤。有個問題是,如果中國在東南亞方向上的擴張,達到了澳大利亞,那麼美國怎麼應對?在西的方向,中國勢必要通過巴基斯坦和伊朗作為橋樑,來挺進歐洲,如果中國所扶植的伊朗,控制了中東,那麼美國又將如何應對?

歐洲防禦的邊界,原本地中海防禦靠土耳其,現在美歐指望土耳其沖在前面和俄羅斯同歸於盡,這把土耳其嚇跑了。美歐的做法,很像是國民黨軍隊,一交火,軍官馬上喊,兄弟們,給我上,而不是說跟我上。炮火別人做,軍功自己落。這樣的做法,隊伍肯定會散的。無論是土耳其還是日本,讓他們作為主導者沖在前面和中俄拚命,他們都會叛變美國。除非美國沖在前面,這群小弟跟在後面做幫手,這隊伍才好維持下去。

地中海方向的防線淪陷,東歐方向,如果俄羅斯拿回烏克蘭,這勢必會引發東歐諸國的嘩變,紛紛倒向俄羅斯。這樣以來,東歐方向的防禦緩衝區,也會喪失。在北歐方向,波羅的海三國,根本就形同虛設。

中東各勢力的邊界,從最新的敘利亞戰況看,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國趨於達成敘利亞和平協議。這樣以來,等於美國,沙特,ISIS,西方所支持的敘利亞叛軍,都被晾在了一邊。所以,三國防長會議剛開完,第二天,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就被恐怖分子刺殺。而且,恐怖分子,還被當場滅了口。

刺殺俄羅斯大使的幕後黑手,嫌疑對象,拿手指頭都能數過來。因為站在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對立面的,是敘利亞叛軍,是ISIS,是沙特,是美國,是以色列。黑手顯然跑不出這個範圍。

對於土耳其來說,他的利益邊界,在於固守本土,打擊庫爾德人,避免被庫爾德人分裂土耳其。對於統一伊斯蘭世界,暫時看,土耳其似乎並沒有這樣的雄心。因為一旦他露出這樣的苗頭,幾個大國一起,攛掇下庫爾德人鬧分裂,埃蘇丹的小心臟就要崩潰了。

伊朗未來擴張的邊界,應該是能控制伊拉克,並且控制敘利亞部分地區。能做到這樣,基本上就算控制了中東的心臟。

如果中東往這樣的態勢發展,往新的秩序,新的和平方向發展,我們覺得是好事,會樂見其成。但是有人看了,會十分難受的。他們自己不會出面,所以他們會繼續鼓搗恐怖分子來出面,繼續製造戰爭和死亡。

誰來消滅ISIS,誰來消滅恐怖主義?全世界合力打擊恐怖主義,不過就是一句外交辭令。中東之所以會淪為人肉磨坊,是因為有一雙手在推磨。只要這雙推磨的手沒有停下來,中東永遠不可能出現和平。並且,戰爭只會越來越升級和擴大化。

這雙手是誰,想必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誰。能推動這個大磨的,除了美國沒有其他國家。

一寸山河一寸血,所有國家,所有民族的利益邊界,都是用鮮血划出來的。在這個大爭之世,強權國家,可以在別的國家的國土上,開辦人肉磨坊。讓其他民族,為大國的利益去生去死。這個巨大的磨坊,不僅要在中東啟動,同時也將要在各個文明斷裂帶啟動,在被撕裂的地緣斷裂帶啟動。

一步一步,走向更激烈的衝突和對抗,走向更大範圍的世界性大亂世。直到建立新的秩序為止,世界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

五、三戰的策源地:中東,東亞,東南亞,東歐,被撕裂的地緣斷裂帶

俄羅斯大使遇刺,英國報紙宣稱,這是類似一戰的導火索,刺殺斐迪南大公一般的事件。暗示,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美歐的軍艦和戰鬥機,距離敘利亞也不遠,如果敘利亞戰爭擴大化,恐怖主義被肅清,土耳其跟著俄羅斯跑了,沙特和以色列也不堪大用,那美歐能坐視看著俄羅斯主宰中東嗎?

如果看不下去,會不會赤膊上陣,直接和俄羅斯開戰呢。從上次G20會議上普京跟奧巴馬的死亡凝視看,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傳統的看法認為,俄羅斯是不可以合作的,只能打壓。因為它意味著切實的地緣威脅和風險。

先是擊落俄羅斯戰鬥機,再是刺殺俄羅斯大使。步步緊逼的戰爭測試,在測試俄羅斯的底線。儘管特朗普釋放出了一些對俄友好的信號,西方和俄羅斯擦槍走火的風險,並非不存在。

美國的統治集團,現在比較分裂,有時候看,也像是在演雙簧,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就拿特朗普的美俄友好,聯手制衡中國來說,這聽上去,就像是一場雙簧,既迷惑中國,也迷惑俄羅斯。因為美俄兩國,既不存在共同的敵人,也不存在共同的利益,這根本就沒法做朋友。

在國際關係上,要成為真正的好朋友,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共同的敵人。就像當年反蘇聯,中美抱在一起一樣。也比如,因為要制衡印度,所以中國和巴基斯坦就成為了好朋友。中國不是俄羅斯的敵人,所以美俄在對華戰略上,不具備共同的敵人這種前提條件。同時,在涉華利益上,美俄也不具備共同的利益,甚至是相反的。

其次,擁有共同的利益,也能做成好朋友,比如歐盟那些國家。之前打得一窩蜂,到後來還得抱成一團。既沒有共同的敵人,也沒有共同的利益。一邊喊著要跟人做朋友,一邊忙著在背後下毒手,這朋友怕是很難做得成。

一戰和二戰的爆發,都是因為制衡體系的崩潰失效所導致。現在,美國為世界巴爾幹地區所設計的制衡體系,也已經崩潰失效。土耳其倒戈,沙特以色列根本不中用,誰來制衡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者瓜分中東呢。那隻能上恐怖分子,如果恐怖分子也被繳清了呢。那就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了,要麼就徹底承認失敗。

美國在中東承認失敗,代價是比較大的。一方面,會失去石油結算權,第二會失去對以色列的保護。以色列對於美國而言,那可是爸爸國。連自己的爸爸都保護不了,那得多麼失敗。輸掉了中東,意味著貨幣霸權沒了,爸爸也沒了。美國真的輸不起。

所以,推動人肉磨坊的那雙手,為了抗拒失敗,必須得進一步把敘利亞戰爭擴大化。把中東弄的越來越亂。為了讓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動蕩和混亂,美國還會同時在東亞和東南亞製造紛爭和動亂。進一步,把戰局從中東,波及到全世界。

敘利亞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要加入戰局呢,因為無論是北約東擴,還是顏色革命,還是烏克蘭內戰,敘利亞內戰,它們都是針對俄羅斯,發生在俄羅斯的家門口。所以它不打不行。就好比說,如果美國還在中國的家門口,東亞和東南亞挑起事端,危及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中國也會加入戰局。

再看東亞和東南亞這邊。現在大家關心的是,美國會不會真正與俄羅斯取得和解,調轉槍口針對中國,策劃類似敘利亞戰爭這樣的代理人戰爭。從之前釣魚島爭端,南海爭端,和韓國薩德事件看,美國對中國,只是在進行戰爭準備階段,還沒有升級到戰爭實施階段。

中美之間的軍備競賽,已經不可避免的展開了。時間,站在中國這邊。攤牌的越晚,那麼對中國越有利。為了贏得更多的準備時間,為了避免在家門口發生戰爭,中國大可以中東方向再有所作為些。加大對伊朗的扶植力度,徹底控制伊拉克,這樣美國就不得不集中力量再跳進中東的泥潭和深淵。

要知道,美國戰略退縮的前提是,能確保本土,歐洲和以色列的安全。如果退縮之前的善後工作,達不到預期目的,美國可能想退都退不了。

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中東是美國的心臟,攻擊中東,拖住美國,它自然也就沒有多餘的力量,在東亞和東南亞搗亂。同時,美國最怕的,就是中俄和伊斯蘭形成反霸權聯盟。只要這個反霸權聯盟存在,那麼美國的失敗,只是遲早的事。

美國在中東和東歐,針對俄羅斯。在東亞和東南亞,針對中國。在這幾個方向上,區域衝突都有可能局勢失控,戰爭擴大化,演變成大國之間的總體戰。美國所謂的戰略退縮,並不是好心好意的把既有的地緣利益出讓給中俄。而是必須得有本事去拿,拿得它心服口服,它才會撒手。這樣,大家才能做到談判桌上面來。

所以,在這之前,美國所有的行為,都會是搗亂,搗亂,再搗亂。所謂的大三角,中美俄共治世界,也只是個煙幕彈。所有的利益邊界,都是靠血與火畫出來的。大國之間的總體戰,是個很可怕的選項。但要在不發生總體戰的前提下來談判,要謀得更多的利益和地盤,最終談判桌上說了算的,還是力量,因為那些野蠻人,他們只相信力量。

美國擴張,天下大亂,美國退縮,同樣天下大亂。這次亂世結束後,美國將徹底變成一個區域性國家。中國也將以自己的聰明勇敢和抱負,在未來的新世界秩序中,為自己謀取更偉大的地位。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血與火,已經在敘利亞升起。和平,漸行漸遠,戰爭,越來越近。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全面復興,正面臨著真正的考驗和挑戰。中國能夠順利過關嗎,中國將如何迎接這次大考,如何贏得中美之間的全面競爭?我們下篇文章說。

《捭闔牧道》系列專題,把生活中發生的現象說清楚,把世界當前發生的大事情說清楚。本文是第十七篇。下一篇,我們講講中美之間全面競爭的問題,敬請期待後續文章。

原來開設專欄的白雲先生被破乎封掉了,先生不能親自來回答您的問題,我來幫轉載先生的文章。

想看先生更多的文章請到微信公眾號:至道學宮(搜索:zhidaoxue)中查看。

如果有問題請教先生,請到微信公眾號:「同道學宮」中提問,謝謝!

文章著作權歸原作者白雲先生所有。


那要看怎麼定義「世界大戰」了

在回答第二個1914或者是1939是何時的問題之前,不妨先看一看這幾個年份

14世紀中期中國元末農民起義的時候,歐洲的英法百年戰爭已經打了差不多30年,中亞的帖木兒帝國正在四處征伐,日本的南北朝正在互相對立,奧斯曼帝國正在向巴爾幹半島大肆擴張。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倒是比較安靜,他們正在蒙特祖瑪一世的帶領下玩活人獻祭。到了相對安定的明中期,仍爆發了劉六劉七起義,浙江礦工葉宗留叛亂,福建佃農鄧茂七叛亂,劉通、李原的開荒流民叛亂。而此時奧斯曼帝國敲響了東羅馬帝國的喪鐘,中歐爆發了胡斯起義,英國的蘭考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正在互掐,日本戰國時代剛剛開始,印加帝國正在進行統一戰爭。這些可是可是實實在在的在同一時間內發生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戰爭

從傷亡人數來看,古代每一次大型戰爭雖然絕對數量比不過兩次世界大戰,但相對比例絕對是遠超的。中國每一次改朝換代的大型農民戰爭過後,人口至少都是腰斬的,秦末農民起義混戰戶籍人口下降了上千萬,三國軍閥混戰人口下降四千多萬,成吉思汗征服中國下降了七千多萬。這中間雖然有戰亂導致黑戶增加,使得統計數字失實的原因,但這側面也說明了戰爭所導致的文明水平的倒退。而兩次世界大戰呢,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不到兩千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五千萬左右,而當時的世界人口多少呢,1900年17億左右,1930年達到20億,傷亡比大概在二十分之一。

真正使得世界大戰異於這些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暴力衝突的,是聯繫。是由世界各地共同同時完成的,是A地的戰果能夠影響遠在千里之外的B地的戰局的戰爭。蒸汽機,內燃機的發明,電氣化的普及一方面使得衝突的國家規模大大提高,它使得封建制度灰飛煙滅。自此,個人再也不是某個人的私產而是一個新興統一民族國家的有機整體。工業化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統一程度空前的國家,使得人類社會的無政府狀態大大減少。同時,法治與秩序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暴力形式轉化為國與國之間的有秩序有紀律的國家戰爭。它在消滅了佩劍,城堡,活人獻祭,家族宗法,決鬥等這些普遍而又頻繁的暴力形式的同時,造就了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律例條令和中央政府。自此,暴力再也不是家家冒煙的小高爐,而是社會化大生產的鋼鐵托拉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歐洲各國都認為這場戰爭與19世紀的歐陸稱霸戰爭沒什麼區別。但戰爭一開始事情便遠遠超乎了他們的預料。印度的士兵,美洲的軍火,亞洲的勞工,不斷地乘著內燃機車在全世界奔騰。誰也沒見過由幾十個封建諸侯和地方總督聯合而成的利維坦咆哮起來是什麼樣子。

歸根結底,戰爭不過是人類用以利益博弈的手段罷了。只要利益暫時不危及生存,自然犯不上用命去搏。戰爭是博弈的手段,其他也可以是博弈的手段。不能只從暴力的角度來定義世界大戰。生產力的發展在將世界連為一體的同時,同樣也在減少人類的嗜血程度和無政府狀態。

如果從聯繫的角度來定義世界大戰的話,豈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七次第八次世界大戰也早就爆發了。中國上一場對外戰爭是對越自衛反擊戰,若以傷亡定規模,這在古代幾乎都不能算作戰爭,而若以影響範圍定規模,則這是妥妥的世界大戰。因為這場戰爭是美蘇兩個大國爭霸的縮影,同時也是兩個統一國家間的戰爭,與古代世界的封建領主或割據勢力間的零散戰爭有著根本區別。中東的一場國家內亂,放在古代不過是最最平常的軍閥互砍,但是在今天卻是世界性大國利益博弈的縮影。北美洲的投資過熱引發全球的股價跳水,中東的石油開採情況導致了一個北歐人類社會的恐慌,西歐的一場投票決定了全球的政治走向。在今天,誰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不受世界其他地方的事件影響。

利益博弈溫和卻影響空前,宏觀上博弈形式的改變使得人們參與事件的形式改變。北歐海盜放下戰斧,蒙古鐵騎拿起滑鼠,火槍手變成了操盤手。由此觀之,我們每天早晨手機推送的環球新聞,就是今天的索姆河戰役,庫爾斯克會戰和諾曼底登陸。而每一個記者,當事人,股票交易員甚至包括鍵盤俠,就是今天的參戰士兵。

我們每天都在創造歷史,我們每天都在見證歷史。


軍事是政治衝突的最高表現形勢。

所謂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要打,一定會有幾個特徵存在的。

第一,不會在中美兩國國土領域開戰。美國在二戰崛起階段就知道,國土外開戰是有好處的。如果美國不把目標對準中國,那就沒有把美國拖入全面戰爭及本土作戰的危險。

第二,一定是中美為主導的界外戰爭。因為戰爭是分割全球收益的主戰場,中美作為大國,一定想通過戰爭對自己收益最大化。

第三,一定是核武不介入的戰爭。大國是把局外戰爭看成談判桌分籌碼,不可能把成本放大到不可承受。

第四,一定是越往後戰爭風險越高。歐洲的意識形態衝突愈演愈烈,石油美元逐步弱勢,中國意識形態逐步獲得認同,中美實力進一步拉近,角力愈發激烈,這都亟待通過戰爭重新劃分世界的經濟地盤。

由以上可得到結論,戰爭最可能的爆發點還是中東與歐洲,中東是持續的火藥桶,如果會威脅以色列,美國一定會花大力氣以代理人身份介入,歐盟奔潰已有了跡象,戰火燒到土耳其,就距離世界大戰不遠了。

中國做不成一路一帶,那這場有關核心利益分配的戰爭,勢必是要全面介入的。而時間點從現在起,越往後越有底氣。


不妨進行一個假設:假設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來。


假設:戰爭一定回來。

那主角是誰?什麼時候會來?

按照目前局勢看:中國、日本、美國、歐洲、俄國、印度、伊斯蘭遜尼派、伊斯蘭什葉派,將是未來世界的主要力量。

那麼世界局勢如何發展呢?


一,世界力量此消彼長:

1,發達國家人口繼續減少。

2,發展中國家人口暴增。

3,各國種族比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越來越少的發達國家人口控制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

4,發達國家人口越來越少只能大規模引進人口,眼睜睜看著少數族裔做大,國家人口逐漸更替。

5,那麼各國政局不穩定就會加劇。發達國家以維護內部穩定為主,發展中國家人口膨脹導致內部不穩定,所以必然會以搞對外擴張和內部戰爭為主。

6,那麼各主要發達大國越來越關注本國問題,世界問題越來越傾向不插手和代理人。

7,那麼也就是說,未來中國、美國、俄國、日等國未來的主旋律是維護自己國家穩定,而世界主旋律是各發達國家扶植代理人,參與發展中國家無法抑制的互相鬥毆……

二,什麼條件下才能發動世界戰爭:

1,伊斯蘭世界統一,工業爆髮式發展。為了爭奪非洲,保護歐洲穆斯林,開拓世界市場。

2,印度革除弊病,工業爆髮式發展。為了掃除國內伊斯蘭勢力。

3,美國內亂,不再插手世界事務。(或者與中國爭奪太平洋)

4,歐洲內亂,為了清理伊斯蘭人口。

5,俄國,為了爭奪東歐控制權,奪取出海口。

6,中國,為了爭奪太平洋控制權。

三,誰有能力發動戰爭:

1,從歷次世界大戰情況來看,人口過剩,是催動戰爭爆發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這個角度看:中、日、美、歐、俄,人口步入老齡化,無力占發動戰爭。

2,從歷次世界大戰情況來看,國家崛起,爭奪市場、資源,是催動戰爭爆發的主要因素之二。

日、美、歐、俄,並不處於崛起狀態,也不缺少資源,中國雖然在崛起,但依然控制世界市場,並不想發動世界戰爭。其他發達國家隨大流,拉美、非洲黑人醬油黨,估計只能打醬油。

3,那麼有能力發動戰爭方面只剩下:印度、伊斯蘭國家。

四,綜上,戰爭爆發假設:

1,美國因為白人人口萎縮,黑人、拉美、穆斯林人口成為主流,美國內亂,開始全世界範圍內的收縮。

2,歐洲、俄國、中國因為低生育率困擾,國內壓力極大,並不想接美國的盤,中東、非洲、歐洲部分地區產生力量真空。

3,缺少中美俄壓制,伊斯蘭世界因生育率極高,大國對外擴張,轉移矛盾,發生混戰,最終統一。出現:阿拉伯國聯合國、波斯兩大國。

4,歐洲因為穆斯林開始威脅白人主流地位,拋棄普世價值觀、民族主義重新興起,開始排斥穆斯林,實行強制驅逐,而穆斯林聯合起來,進行恐怖活動,引發歐洲人屠殺。

5,阿拉伯和波斯達成和解,共同對抗歐洲。由此,歐洲與穆斯林國產生軍事對峙,產生軍事競賽。

6,俄國為了與歐洲爭奪東歐,站在了穆斯林國一邊。(並未結盟)

7,印度為了強制驅逐國內穆斯林,站在了歐洲一邊。(並未結盟)

8,中國為了藏南、阿克賽欽地區與印度為敵。

9,美國驅使日本、東南亞國家騷擾中國。中國暴打美國小兄弟。

10,中國驅使拉美小國噁心美國,美國指揮拉美反對派搞顏色革命。

最終陣營:

亞歐大陸西部:阿拉伯、波斯、俄國vs歐洲、以色列、印度。

亞歐大陸東部:中國vs美國(非直接對抗,代理人戰爭)。

(以上為,最壞假設,隨時更新。)

連接:

我是你楓哥哥:世界上正在發生著哪些國內少有人關注的重要變革?

我是你楓哥哥:如何理解「中國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和「漢族是偽裝成民族的文明」?

我是你楓哥哥:有哪些令你細思恐極的冷知識?


戰爭從來不是因為愛/恨而產生,而是從一系列不可預知的事件中出現,就像倒下的多米諾牌。

  在過去沒有任何國家真的想發動一場世界大戰,即使發生了戰爭,雙方也會一直都努力避免波及到整個世界,但是總會有一些你無法把控的因素慢慢積累,最終變為了不受約束的怪獸。1914年,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會真的關心一個波斯尼亞分裂分子殺害了一個來自奧地利皇室的成員。在過去這種事件會導致很多小衝突,但是最終都會通過外交上的爭端來解決。然而在那個特定的時間和情況下,這件事的結果超出外交所能解決的範疇,進而將各大洲的人拉進了那場可怕的戰爭中。

  在將來任何戰爭都不太可能會被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這個世界不是統一的,它不同於二十世紀初只有少數幾個帝國在支配全世界。雖然歐洲列強之間戰鬥了近400年,也只有1914和1939獲得了世界大戰的稱號,那個時代還處在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參戰的雙方涉控制了世界各地的廣大地區。

  如果北約和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俄羅斯、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它應該被會稱為世界大戰,雖然它只是涉及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而且只是在一個大陸上。

  此外,因為核武器的存在,減少了各國之間結成強大聯盟的需求,一些國家本身擁有核武器可以保衛他們的祖國免受入侵。

  在各種引發世界大戰的低概率事件中,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這個名單中遙遙領先。

情景

  讓我們假設一下,到2030年時中國會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第二,緊隨其後的是印度。中國因為人口數量的優勢,經濟上主要以國內的消費市場為主,對於出口的依賴會很小。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富有,隨之而來他們希望國家的政權能夠給予他們各種保障。

  由於中國經濟的增長對全球貿易依耐性降低,其領導人在處理國際事務時會比現在的美國更加果斷和堅決。

  同時,印度可能會成為世界貿易的一個重要經濟體,因為它需要更多的出口來拉動經濟,以此讓人們脫離貧困。總的來說,印度比中國落後15-20年。簡單說,在未來印度將成為現在的中國,中國成為現在的美國,而美國則成為現在的英國。

印度-巴基斯坦核衝突

  在2030年,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在巴基斯坦一個極端組織走私了一顆核炸彈並將其在印度引爆。巴基斯坦是一個政府及其不穩定的有核國家,這種事情是及有可能發生的。但是,印度可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坐以待斃,它甚至不會去調查究竟是哪個極端組織做了這件事,它只會認定這是巴基斯坦政府幹的。報復行動會很快到來,印度會動用核彈頭給巴基斯坦洗澡。同時還可能因為國內壓力而對巴基斯坦進行全面大規模的入侵。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那樣,當奧地利的大公被恐怖分子暗殺後,奧地利迅速對塞爾維亞宣戰。

  這意味著中國將被拉入這種恐怖的戰爭遊戲,加上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場戰爭已經涉及到整個世界一半的人口。中國會拉緊它卡在印度脖子上的「珍珠鏈」-其中包括尼泊爾和斯里蘭卡。印度在無法擺脫中國壓制的情況下會告之美國、日本和歐洲,如果得不到他們的援助,印度將要使用核武器來對付中國。

  雖然印度-以色列的關係因為以往印度-巴基斯坦的戰爭而的到加強,但是因為考慮到一些伊斯蘭國家在這場戰爭會加入巴基斯坦,這迫使以色列會以極其罕見的強度加入到印度陣營。

  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四大軍隊的3個都已經加入了戰爭,超過四分之一的世界貿易和經濟受到威脅,世界上其他國家將不得不加入。

  不允許中國稱霸印度洋對印度、美國和日本來說很重要,如果中印在這個區域開始瘋狂的核戰爭,它一定會影響到美國和日本這兩個世界第二大和第四大經濟體的利益。特別是日本,在未來的20年內擺脫了萎靡的經濟形勢,為了保證這種勢頭,它必然會特別看重在東南亞地區穩定。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可以想像,在這場戰爭中當美國和日本站在一起時,俄羅斯只能選擇站在另一邊,即使它不想攻擊印度。這就像義大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樣子。到那時,俄羅斯可能會出售更多的武器給巴基斯坦/中國。與此同時,美國將更加堅定支持印度。

  總結下來它將是俄羅斯、中國、巴基斯坦和美國、日本、印度兩個聯盟之間的戰爭。這是不是特比像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呢?

  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奧地利和塞爾維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爭會促使世界上的兩大經濟體積極尋求聯盟。像當時的德國一樣,中國此時是相當有優越感的(特別是在陸軍軍事上)。而美國可能像二十世紀初的英國一樣成為了一個衰落的大國,但卻有一個強大的海軍。雙方都擁有多個核武器和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在一段時期內會維持在一種均勢的狀態下。

印度和巴基斯坦很重要嗎?

  有些人會說如果這場戰爭只會在東南亞,只限於這兩個國家之間,對世界不會有多大影響。但是,一旦核武器或者更大的力量介入其中,它就勢必會失控。這就同一次世界大戰所發生的那樣。

  你認為美國在1914年的時候了解塞爾維亞嗎?不,不僅美國政府不了解,更不用說美國的普通民眾了。但是,2年後,美國就被捲入了他們最不想參與的戰爭中。

  對於美國來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不穩定帶來的威脅不比越南、朝鮮和古巴的威脅小。特別是巴基斯坦大型核武器庫的安全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沒人能保證這些危險的武器不會被巴基斯坦國內的激進派別所使用。

  然而這場戰爭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1、中國在歷史上一直避免陷入聯盟和衝突;

  2、美國/日本可能不喜歡面對中國,尤其是要面臨核威脅的時候;

  3、聯合國會動用所有的資源去懲罰和干預第一個使用核武器的組織。

  -----------------------------------------------------------------------------

  看軍事(微信號:aikanjunshi)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戰爭史。


三戰一定發生。策源地在東歐,克里米亞就是導火索。敘利亞戰爭是直接原因,金融危機是間接原因。


一定會。到目前為止三戰還沒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核武器威力太強,而且各國沒有任何反制的防禦的能力,只能以核武器制衡。當科技進步到世界幾個主要大國可以反制和防禦核武以後,世界大戰的代價不是全人類毀滅的時候,人性里最黑暗的一面不再受到克制,三戰的爆發就是必然。


首先,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們需要為世界大戰下一個定義。仿照二戰時主要的工業國及其附屬殖民地參戰的規模來說,我認為:唯有歐洲大部(必須包含英德法俄)加中東大部(必須包含以色列埃及沙特伊朗)加亞洲大部(必須包含中日印)加美國,的直接熱戰,才算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屆時,能夠獨善其身的,恐怕唯有南極企鵝和非洲猩猩。

那麼,可能嗎?我個人的答案是可能,並且不可避免。

唯物主義者認為,戰爭(特指熱戰,下同)是人類各種類型的衝突的終極表現形式。而人類的衝突不可避免,所以,戰爭不可避免。它不會因為文明的進步而減少次數,也不會因為道德的提升而變得仁慈。二戰之後人類已經經歷了數次戰爭,包括朝鮮戰爭,越戰,中東戰爭,科索沃戰爭,馬島戰爭,中印戰爭,兩次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但是這些都屬於局部戰爭,不屬於世界大戰。它們的發生只能證明戰爭的必然性,並不能證明世界大戰的必然性。

那麼我們為何相信世界大戰的必然性?兩點:大國衝突的必然性和導火索事件的偶然性。德意志和法蘭西的衝突是必然,薩拉熱窩是偶然;太平洋上美利堅和大和,歐陸德意志和不列顛,的衝突是必然,珍珠港,蘇台德和捷克是偶然(至於蘇德衝突,我個人仍然認為其屬於偶然,來自於希特勒及斯大林的個人野心)。

同樣,對於三戰,我個人認為,中美衝突是必然,而偶然事件,則來自於中越或者陸台。

我個人的推演:無論中越或者陸台,中國大陸的實力都足以碾壓對方,屆時,日美將被迫出手,帶動英德法一齊出手,而印俄這兩個投機分子,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別以為核武器可以遏止三戰。歷史證明,人類的自制力從來都是一個笑話。三戰必然發生,而且必然是核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作為小民,我們唯一能期望的,就是技術的進步,帶來戰術核武器的小型化,能夠推遲全人類的毀滅命運。

從更廣義的歷史進程來看,人類這個物種,終將滅亡。毀於核戰爭還是環境災難,對於地球母親來說,並無不同。

因為她,終將孕育下一代智慧生物。


戰爭一定會重新開始的,因為那些被壓抑的人將要發出他們的聲音。聖經上說,你要愛你的鄰居。但現實是,當你看到自己的妻女或鄰居的妻女被異族凌辱,而政府又對你的苦難無動於衷時,那些恥辱必定會以血來洗凈。

1923年9月2日,普法戰爭中色當戰役德國打敗法國53周年紀念日,「戰鬥組織工作組」在紐倫堡召開紀念大會,希特勒和魯登道夫以及南德大部分具有法西斯思想的團體都派代表參加了。紐倫堡街道上到處都是納粹和巴伐利亞旗幟的,大約有10多萬民族主義者湧進了這座古老的城市,在大街上舉行示威遊行,人們高喊「萬歲」,向魯登道夫和希特勒揮動手絹、投擲鮮花。

當時,紐倫堡市的警方報告此次活動產生的熱情,「是1914年以來從未見過的」。「那些被戰敗的、悲慘的、背井離鄉的、被粉碎了的人們,看到了一線希望,看到了一絲從被奴役和窮困下解放出來的光芒。這次慶祝活動就是這種情感的無拘無束的表達。許多男人和女人都哭了,他們壓抑不住自己的感情。」

會後,10萬人頭上戴著鋼盔和軍帽舉行列隊遊行,希特勒和魯登道夫並肩走在隊伍的最前列。當遊行隊伍到達終點就要解散時,希特勒發表了演講。他穿著熨得平平整整的衣裳,頭髮剪得整整齊齊,穿的鞋也不再是高筒的,站在一個小土台上,振臂高呼:

「用不了幾個星期,骰子就要滾動了。今天正在形成的東西將比世界大戰更加偉大,它將在德國土地上為全世界樹立一座豐碑。『』

用不了幾年,骰子就會滾動起來。現在有多屈辱,將來就會有多瘋狂。那些以神之名欺壓弱小的人,必將迎來沉重的一擊。當正義之路被暴虐之惡人包圍,以慈悲與善意為名引導弱者,通過黑暗之路的人有福了,因為他照應同伴尋回迷途羔羊,那些膽敢荼毒殘害我同伴之人,我將向他們大施報復,到時,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首先,作為馬列主義者,表明自己對戰爭的立場。反對一切帝國主義戰爭,反對世界大戰,反對軍國主義!

反對軍國主義,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愛國主義有其部分合理性,但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本身就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其發展的高級形式極端形式就是戰爭叫囂,揮舞國旗與他人死磕!!這是最應該為人民所警惕的。

其次,現代戰爭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帝國主義和世界大戰戰爭根源是列強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只要資本主義私有制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存在,那帝國主義戰爭和世界大戰戰爭可能性就存在!

第三,此文只是由這兩個規律和現狀出發做的一些論證推導,並沒有做預言,定論一類。重在理論過程和邏輯嚴密,結論準確與否還需要更多的數據,資料,更重要的是還需要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最新進展情況……馬克思列寧主義最看重發展變化著的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聯繫的全面的發展的看問題!

第四,希望第三次世界大戰永不發生,希望全球形成和平鬥爭共識,世界和平。但要做到這個光有善良呼籲肯定不行。必須給世界和平一個最堅實的社會基礎!必須有全球範圍內代替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更高級的生產關係,更高級的上層建築,更進步的全球政治體系,需要全球政府,至少是社會主義國家聯盟!

現在國際局勢的動蕩和地區戰爭,借用本屆教皇的話說,「這些都是零敲碎打的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粗通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全球國際經濟困境類似於1935-1945(如果一定要在歷史中硬找個現實參考系的話)。

(下面給馬前卒的《百年老狼》一文背書,大家最好抽時間去認真精讀他這篇萬字經典長文)

用「社會總商品=社會總工資+社會總利潤」來說事,社會總生產嚴重相對過剩(比如房地產),社會總需求嚴重缺口,又不能:1,通過1857年加州金礦那樣的「人民淘金熱」(周小路說1857加州淘金淘得是「人民黃金」)來有效提供消費刺激化解過剩。前提還是得恢復金本位!2,通過海外殖民地提供強勁的市場化解過剩。提供廉價低成本原料。3,也不能通過用社會總利潤來投資高科技研發平衡過剩(冷戰後釋放的科技紅利吃光了,資本家不會主動投資回報周期長達幾十年的科技研發的)。4,也不能通過政府用財政和發國債等形式來搞國家資本主義,搞高福利,大工程投資拉動。眾所周知,現在不管是西方還是某國,政府都是負債纍纍,還怎麼舉債搞國家資本主義,對某國來說,2009四萬億現在還沒迴流呢!

全球經濟危機一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固有的矛盾顯得更加尖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造成嚴重的生產相對於需求的過剩!所以,現在的全球經濟困境與1935年非常類似。就是,在現有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範疇內部,除了世界大戰,再也沒有辦法來徹底有效地化解危機了,像馬前卒說的,其他方法都被國際金融資本透支的差不多了。而1935年時至少還有蘇聯,蘇聯那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來逼著資本主義國家全硬著頭皮把社會總利潤拿來投資高科技研發,來平衡過剩,同時蘇聯高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能大量吸納資本主義國家的過剩生產力,所以1935年全球經濟危機遠沒有今日世界嚴重。今天連蘇聯那樣的鞭子(逼著資本主義搞國家資本主義拉動投資)和大水庫(吸納資本主義的過剩生產力)都沒有了!比如某國煤價下跌,原因煤炭生產相對過剩,原因就是大宗消費者鋼鐵工業去產能,你還想靠出口化煤炭產能,出口給誰?某國鋼鐵工業的規模2009年的時候是全世界第二名和第25名的總和,比這還要多,而他們也在經濟危機下減產呢。

同時,今日的國際政治格局又與1914年前非常相似,地球已經瓜分完了,各大帝國主義國家都是國內矛盾重重,某國,美,歐,日本,俄羅斯,印度……一個個磨拳擦掌磨刀赫赫,不但掀起新的軍備競賽(類似於一戰前的無畏艦競賽),而且拉起來軍事政治同盟,現在兩大陣營儼然形成:Z俄伊朗巴基斯坦vs美歐日本印度。兩大陣營的代理人戰爭也打得有聲有色,21世紀的布爾戰爭,21世紀的巴爾幹戰爭,21世紀的民族民主運動也如火如荼(阿拉伯之春,非洲民族民主運動比如剛果),這些都某種程度上開打或者打完了

我們目前面臨的局面比一戰前和二戰前加起來還要糟糕。而且避免世界大戰的核均衡因素儼然不存在,現在核根本不均衡,美國的核武器比某國多十倍,而且還有成熟的反導系統,俄羅斯的核武器年久失修缺乏維護,能不能打響都是未知數,否則北約也不會步步緊逼到基輔(俄羅斯核武這段不是周小路就是馬前卒說過的),而且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等紛紛擁核,現在不是冷戰中那種美蘇能對等毀滅的核均衡了,而是核泛濫,核泛濫(核威懾,核均衡,核泛濫)……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經濟的延續,目前全球經濟危機的解決在資本主義內部除了世界大戰之外,傳統辦法都被透支光了,只能拖延拖後擊鼓傳花積重難返。現在的問題是:要麼保留資本主義制度然後長期停滯拖延積聚更大的矛盾,最後逼到絕路世界大戰,要麼全球搞社會主義。

所以怎麼解決目前前所未有的全球政治經濟危機呢?兩種道路,多種方法。 資本主義道路,社會主義道路,兩種道路。

資本主義道路:1,保留現在的生產關係,國際體系和國家格局下,找到一個地球體格大小的外星來提供市場,來吸納過剩。2,保留現有國際體系和國家格局,各國借鑒當年羅斯福和蘇聯搞國家資本主義,搞工程,搞福利,提工資,化解失業等等。3,保留現有的國際體系和國家格局,祈求上帝賜給一個類似於1857年加州金礦那樣的大家都能淘金的金礦,大家都能淘金,然後用到手的黃金來刺激消費,化解需求缺口。前提還得恢復金本位。4,保留現有的國際體系,但升級現在的國家,搞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強制資本家把利潤投到技術升級和技術革命等幾十年才能有回報的長期事業上,來用投資刺激需求……資本家都是賺快錢現錢的,除非你搶,資本家根本不願意主動投幾十年才有回報的東西。5,不保留現有國際體系和國家格局……世界大戰。通過摧毀敵方陣營工業人口,工業,用戰爭銷毀產能,同時奪取敵人的市場,來吸納我方的生產過剩。同時和敵方大戰時我方也被「銷毀」許多工業人口和工業產能,同時我方把社會體制戰時化,戰爭帶動生產消費,化解產能。

很顯然,1,3,4行不通,1,3那是扯淡,成了科幻和奇幻資本主義了。2,4就是用國家力量劫富濟貧,甚至就是沒收,高遺產稅,高房產稅,把資本家和中產階級上層往死里整,這也是歷史上資本主義被迫吸收科學社會主義因素,搞自我和平演變,而升級的模式,羅斯福,瑞典,不嚴格地來說已經是走在科學社會主義道上了。可是現在的國家大都是資本家老闆權貴們的,是不肖子孫,哪有他們羅斯福前輩的胸懷,魄力和遠見。除非逼到溝里,他們不可能選整自己的路,這條路其實是壯士斷腕的生路,是逼急了繼1929年之後又一次往更高級的生產關係即社會主義硬闖,就像《光榮與夢想》提到的,當年羅斯福搞新政,許多人說他的施政綱領照抄《共產黨宣言》。這種硬闖,也是一種科學社會主義運動!是資產階級搞社會主義,搞自我和平演變!

2現在行不通了,上世紀70年代滯漲一詞,就代表凱恩斯主義破產,凱恩斯主義當年對資本主義來說雖是邪路,但卻是新路,現在幾十年不開路,新邪路變老邪路,老邪路歸根到底還是老路,是僵化封閉的!就這次來說,一方面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後,許多西方國家政府都負債纍纍,希臘冰島那樣的政府都破產了,政府還怎麼舉債?某國呢,2009年面臨全球經濟危機,搞了個4萬億,中央和地方政府招魂凱恩斯,舉債搞國家資本主義,投資高鐵和城鎮化建設,可是高鐵和城鎮化這些是長期的工程,現在還沒有效益,錢出去還沒迴流呢……負債纍纍還怎麼借?某人在下台前把能用的方法都透支光了,問題都拽給接任的某人,為此接任者把前任舵手恨得咬牙切齒呢,整天上綱上線批呢。不走僵化封閉的老路!!

也就是說1,2,3,4現在對資本主義來說要麼是奇幻科幻的幻路。要麼是老路加邪路,是老的邪路,邪的老路。它現在又不得不硬闖新邪路了,就是得又一次改旗易幟了……資本主義嘴上說不僵化封閉改旗易幟,那他們走啥路?

資本主義又不願僵化封閉,又不願改旗易幟,那麼在現有資本主義制度範疇內,在人類所有的歷史經驗和歷史案例範圍內,在人類想像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內……只有5一條路了,那就是死路。這是很合理合社會歷史規律和合邏輯的推導。也就是說現有資本主義的僵化封閉道路下,死活就是一種方法,歷史吝嗇不給你更多選項。社會主義道路下可以有N種方法,歷史目前對科學社會主義格外青睞,選項多多,但問題是得先上道再說!

前面說的硬闖也是一種上道,是資本主義大膽地改旗易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走科學社會主義邪路,這路不走不由他們。目前,科學社會主義這條必然性生路(對資本主義來說就是邪路)不光是無產階級的生路,還是資產階級的生路!!!資本主義還是要膽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不要論姓社姓資的問題!不要爭論了!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共產主義不是現實應當與之對應的理想,而是反抗和超越資本主義現實的運動。只不過這種反抗、超越是從感性的、本能的鬥爭到理性的、科學的鬥爭一步步發展的。

科學社會主義一開始本來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無產階級和進步分子出於最基本的生存自利,為謀求更好的生存工作環境,謀求更自由更全面的發展而反抗資本主義的運動的最理性最科學的最高級的理論的總結(在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特定社會歷史時空規定性下的最理性,最科學,最高級)。可是到了1929年,逼急了連資產階級也得反資本主義現實,來和平演變自己,來硬著頭皮羞羞答答不好意思充滿尷尬地上科學社會主義的道!按照華盛頓設計師的觀點,那就是羅斯福走上了改旗易幟的邪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可愛的事情呢?因為,科學社會主義生來就是有針對性地用來超越和升級目前資本主義現實的(是唯一針對資本主義絕症對症下藥的)工具。

是帶有工具性、目的性、科學性和客觀必然性的一個社會理想,但不是現實應當與之對應的倫理理想,也不是庸人說的根植於所謂大公無私人性上的道德理想,庸人們把科學社會主義誤認為是孔子大同理想,你們沒看見「科學」二字?科學社會主義是帶必然性的社會理想,必然性!是在不斷反抗超越資本主義現實的社會實踐中(這個運動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歷史發展、升級相適應,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不同的發展程度上,適應與之相符的不同程度的科學社會主義鬥爭實踐),最終用一種更高級生產關係取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運動,是個過程,也是帶必然性的社會發展目標,是過程加目標。通俗地說就是一條不管是誰你最終都沒得選不得不走的路嘛,只不過這條路無產階級叫康庄大道,資產階級叫邪路,叫法不同,能抓住老鼠叫貓叫咪咪都行,都是好貓嘛。

作為理想來說,它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理論緊密聯繫實際指導實踐,現實不斷豐富完善理想,現實鬥爭不斷抽象化為理想,理想不斷對象化為現實的理想形式!只不過無產階級在自覺地有科學社會主義理想,搞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和實踐,資產階級逼急了也要羞羞答答充滿尷尬秘而不宣地搞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和實踐(搞了還要百般辱罵這種理想,言行不一),搞了還不承認,被資產階級內部堅持資本主義原則的老同志們指責為「背著牛頭不認贓」,比如資產階級老同志們就是這樣評價可愛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同志」的。

下面這段是用資本主義長周期理論研究資本主義的。主要周期劃分框架來自於好久前在知乎上看過的一篇文章,但忘了是誰了。所以沒法@ 他,見諒。(找了半天終於找見了是@Mrtn 的知乎文章,大家去他知乎看一下)

目前全球資本主義蕭條和枯竭背景在於現在全球資本主義進入另一個蕭條性長波。按照資本主義長波理論,資本主義總是呈繁榮和蕭條性的長波的。

1789-1825:資本主義誕生後的第一個擴張性長波,與之而來的是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拿破崙戰爭,工業品世界市場逐步形成。

1826-1847:蕭條性長波。原因是機器生產普及造成生產過剩,小生產者、農民破產,大多數工人工資低,貧困不堪,殖民地更加貧困,因此全世界不能產生強勁的需求來化解過剩……

1848-1873:伴隨自由資本主義形成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擴張性長波。這次長波的形成在於雙元革命(政治上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打碎了資本擴張的封建桎梏,給資本主義提供了廣大的市場處女地和廉價勞動力;同時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創造了強勁的需求。

1874-1893:蕭條性長波。還是根源於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擴張於全球的驚天的生產力,西方商品泛濫於全球,需要全球性的強勁消費需求來化解它們。而全球大多數人貧困,不能化解這些需求。同時,日本等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也加入了列強和工業國俱樂部,這讓生產力更加暴漲,而市場更加萎縮,需求更加萎縮……

1894-1913:擴張性長波。全球殖民地被瓜分完畢,帝國主義形成。這一時期是金融資本和帝國主義的全盛期。資本主義通過銀行資本和商業資本工業資本結合形成的壟斷、資本輸出、金融擴張來擴張全球,造成了一戰前的空前繁榮,也埋下了下一次巨大過剩和世界大戰的危機隱患……

1914-1939:蕭條性長波。這次蕭條性長波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因為全球資本主義第一次到了不打世界大戰就沒辦法化解過剩,彌補需求缺口,創造新需求的狹路相逢的地步!世界大戰摧毀敵方和自己的生產力(過剩商品和勞動力),佔據地方的市場彌補消費需求缺口,同時通過戰爭和戰時管制經濟國家資本主義來產生強勁的需求(軍火工業,軍事科技工業,戰爭消費品工業以及相關工業)。一戰後,第一次經濟全球化被終結,資本主義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時期,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工農業倒退到1900年甚至19世紀水平。而同時,社會主義蘇聯卻一枝獨秀,用先進的制度吸納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部分過剩,拯救了工業文明。資本主義學習蘇聯模式,也在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靠凱恩斯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續命。直到1937年經濟危機再次爆發,凱恩斯主義也被透支了,只得又打世界大戰,直接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二戰又一次挽救了資本主義。因為用戰爭銷毀了過剩(商品,工業,勞動力),彌補了需求缺口。同時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創造了強勁的戰爭需求。目前的全球國際政治局勢勉強可以用1914前來作為參照系參考。而經濟局勢則勉強可以用1935-1945來作為參照系參考。

1940-1967:二戰後的擴張性長波。除了二戰拉動外,還有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冷戰開始,資本主義在社會主義陣營威脅下不得不硬著頭皮搞福利國家創造社會消費需求,同時硬著頭皮投資高科技,彌補社會總需求缺口。

1968-1990:蕭條性長波。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原因是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增加了資本主義生產成本,同時福利國家也讓資本家生產的勞動成本提高,同時美國里根上台後搞高利率政策,讓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無利可圖。需要注意的是,在1973年經濟危機爆發前,蕭條性長波就已經到來了。

1991-2007:擴張性長波,第二次經濟全球化。隨著蘇東劇變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世界上原來脫離資本主義的3分之一世界又成了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又獲得了新的市場和廉價勞動力,製造業向亞太、東歐和拉美轉移挽救了利潤率,造就了新一輪繁榮,被稱之為「新經濟的勝利」。同時,冷戰後各種尖端科技、黑科技投入民用,引起了全球資本家的狂熱投資(比如馬雲,馬化騰,扎克伯格……),這樣就化解了巨大的需求缺口。同事,由於階級鬥爭被嚴重削弱,全球資本肆無忌憚,壓低工人工資,壓低成本,獲得很高利潤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雖然嚴重衝擊了發展中國家,卻絲毫沒有動搖資本主義的根基。資本主義在「世界是平的」「歷史終結了」的「信心得救」中得意地狂熱地發展,狂熱地吹泡泡……直到,次貸危機……

2008- ? :2008年第一次經濟危機爆發後靠凱恩斯主義的老套路續命(西方政府巨大債務所以凱恩斯不起來,某國則是搞四萬億……),但從2014年開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陷入衰退,現在看來第二次經濟危機也在升級。而中東的地區性戰爭只是更大規模戰爭爆發前夜的預演。這一輪蕭條性長波天知道持續到什麼時候,按照歷史長波周期規律的話是25年左右,不過這次誰知道呢……

按照Mrtn 所說的,進一步說所謂「核均衡核威懾」的話,核武器只是個工具,工具怎麼能阻礙社會歷史規律呢?資產階級都是短視的,鼠目寸光的,追逐快錢短錢的。「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他們才不管世界長遠利益呢。否則,世界環境污染如斯,特朗普還是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否則,某國霾厚如斯,也沒見某國資產階級政府儘快解決。資產階級最理性的人尚且奉行「從長遠來說,我們都死了」的主張(凱恩斯)。而且如果大規模he戰爭爆發,世界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被破壞殆盡,結果就是戰後會經歷一個更長的資本主義擴張性長波……又會成為資本神話。

而且,到今天,人類面臨的問題的確是紀元式問題。不光是幾十年未有的國家危機,也不光是五十年未有的世界體系的危機,也不光是一百年未有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危機,也不光是康有為描述清末那種「三千年未有之劇變」的以千年為跨度的文化危機……人類現在面臨的危機是紀元式的,是幾萬年幾十萬年來未有得紀元式危機,前面那些危機都是小兒科。

紀元式的危機就是事關資源相對於人類有限開採能力的枯竭。比如低成本化石資源,水資源。還有,因為美國金融霸權聯結國際能源寡頭,搞單一的石油能源體系,壓制新能源發展,所以才有能源危機。

環境的惡化。隨便一個大的氣候變化都有可能出現《星際穿越》上那種環境末日。

人口的過剩(注意這裡不是給馬爾薩斯主義辯護!馬爾薩斯主義是把資本主義矛盾根源曲解為人口問題,來掩蓋真正的矛盾根源)。就目前這個制度能力和資源承載能力來說,人口絕對過剩。這點恰恰說明馬爾薩斯主義倒因為果!他所擁護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正是目前人口過剩危機的主要根源,而不是相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和全球工業化進展,沒辦法承載更多人口,造成所謂人口過剩。所以,有的地區人口已經爆炸,戰爭一觸即發。必須在一種高於目前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上,以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發展生產力,全球工業化躍進,在將來堅實的全球社會主義工業經濟基礎上,搞全球統一政府,搞新能源開發,搞公平又高效的資源分配。都堅持美式資本主義,往美式中產生活發展,做美國夢和各種版本的X國夢的話,春秋大夢黃粱一夢還沒醒地球也要崩潰。

宜居地的萎縮,比如中東自然環境嚴重惡化,嚴重不宜居了,所以才從生態根源上激發那麼多戰爭(當然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資源爭奪這只是主要原因),才激發了中東人口向西歐遷徙的大趨勢……

所以人類現在面臨的問題不光是在人類文明內部能解決的社會問題,而是前所未有的自然問題地球生態問題,真真正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這個在政治書歷史書地理書喊了幾十年了)。不光是人類世界的問題,還是全地球系統問題。人類只是地球上已知的能具有智慧能動性來應對這些問題的物種。可惜現在地球被鼠目寸光自私自利的資產階級統治著。他們是寧願地球陪資本主義完蛋,也不願意主動放棄資本主義制度的。前面調侃他們會上科學社會主義的道,那是他們的祖先,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之類的資產階級政治家才有的魄力,現在這群鼠輩,哪有羅斯福的魄力?(不過科學社會主義道路始終是開放的,言行不一的資產階級「同志」們,Dont be shy!科學社會主義道路時刻迎接處處碰壁無路可走的你們!沒路可走了不要羞,大膽上道,大膽地往前走哇,莫回呀頭)

在這點上,我認為人類最偉大的政治思想家只有四個:柏拉圖,馬克思,尼采,卡爾·施密特。他們都從不同的維度和角度,看到此類問題的不同方面。把他們整合起來,就是最完整的「地球政治」。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不是國家政治、民族政治、階級政治、地緣政治、幣緣政治……而是「地球政治」!! 問題是要搞「地球政治」,首先要用階級政治從鼠目寸光的資產階級手中把地球控制權奪過來,至少可以用偉大的羅斯福來教訓這群不肖子孫,用資產階級的爺爺打孫子!無產階級階級政治在目前是非常有道德制高點的!


我覺得就算所有國家聯合起來凈化占人口23%的穆斯林,都談不上世界大戰,因為伊斯蘭一方太弱了,在不受政治正確限制的現代暴力面前。

如果是幾個實力相當的國家集團的戰鬥的話,目前看來只有海權聯合的WASP盟約佔據絕度優勢,其它幾個勢力還未成氣候,所以壓根打不起來。


完全有可能。人類貪得無厭,最後只有用拳頭解決問題;不要以為核威懾能抑制衝突,當年有人想到希特列的閃電戰了嗎?時代在向前,一定有新的打法。打不打,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會啦,最基本的工人革命運動還沒有解決,在醞釀之中,現在的社會根本上和十八十九世紀沒有任何區別嘛,而且由於政府掌握的力量更大,民眾運動醞釀的時間更長了。。


不會。

自從核武器發明以來,全面戰爭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發動世界大戰必然會導致核武器的使用--因為在世界大戰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通過一次打擊就贏得勝利,各方總會保存足夠摧毀對方的核力量。如果我們認同戰爭是通過武力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那麼一場足以將各方都摧毀的世界大戰(由於核武器存在,這種結局無法避免)顯然實現不了任何政治目標,也就失去了意義。

廣島和長崎讓世界見識到原子彈的威力之後,各國都認識到有限戰爭是今後唯一可行的戰爭方式。以朝鮮戰爭為例,雖然很多人認為中美參戰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但實際上中美蘇朝各方都竭力避免戰爭擴大(中國軍隊對外自稱志願軍就是出於這個考慮),在戰爭行進到勉強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就停火了。另一個例子是越戰。美國為什麼陷入越戰的泥潭?並不是美國收拾不了越南,而是通過有限戰爭的方式贏不了越南,又不能發動全面戰爭。中東戰爭、伊拉克戰爭情況也類似。

世界大戰不會爆發,衝突會通過有限戰爭或者政治經濟鬥爭的方式解決。


會,但近20年內不會

日本吞併東北、希特勒吞併波蘭,可不是奔著世界大戰、與全世界為敵開始的。說句不好聽的,在當時的帝國主義世界,這些吞併和英法俄美每天做的一樣,除了是後起帝國主義。所謂英國的綏靖政策,只是一個惡人接納了另一個人作惡。

二戰的起因是西方世界的經濟危機、獨裁集權的特殊療效、帝國主義間經濟、政治和軍事長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這些因素即使在歐洲範圍也沒有完全消除。二戰後蘇聯和美國又差點為爭奪世界霸權打起來,又何談在全球永訣後患?

同意核武器提高戰爭閾值的說法,不過同時提高了可累積的矛盾壁壘。結果從冷兵器時代,到火炮時代,閥值提高意義並不大,反而戰爭越打越大。關鍵是發動戰爭者常常會高估能力,低估損失,更低估控制戰爭,停止戰爭的能力。

互聯網起圍觀和拱火的作用,

=============否定兩次世界大戰的國際意義:=============

兩次世界大戰只是帝國主義之間的撕B戰,只是歐洲和日本帝國主義間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參加國很多都是殖民地為了換取獨立;客觀上二戰導致歐洲整體衰弱,英國、法國、荷蘭等宗主國自顧不暇,全球殖民地紛紛獨立。二戰打斷了英屬印度和蘇聯在阿富汗的爭奪戰,全球被殖民的國家很多並不反感二戰,比如像印度、緬甸、非洲、阿拉伯地區等。二戰唯一造就了美國與歐洲權力的交接。

二戰前日本侵略中國,目的是殖民中國並侵佔其他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地,中國的戰爭實質上是反殖民地戰爭,這種反殖民戰爭和殖民地爭奪戰在二戰前幾百年一直在發生,和歐洲戰場有本質區別。只是恰好時間段接近,恰好美國兩邊都參與,恰好中國體量夠大,所以關聯起來了。


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愚蠢的國際政治的延伸,本質上就是「你瞅啥?」+「信不信削你」。死要面子和缺乏溝通導致了上億人死於非命,原本都是毫無必要的,

聯合國的成立就是痛定思痛之後,在國聯的「面子+溝通」的國際關係原理基礎上建立的,為的就是建立互相給面子的同時暢通私下的實質溝通渠道,防止不必要的戰爭。

此後,又建立了大國熱線機制、雙邊武器磋商機制、雙邊經貿磋商機制,等等,這一系列措施,就是為了徹底防止「一言不合就開仗」式的戰爭。

現在,這樣的國際關係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可能再有世界大戰級的戰爭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要打的話,2016年足夠打六次的了,所以?做夢去吧!


應該不至於。我覺得二戰後聯合國的五流氓體系的建立,核武器的威懾,以及全球化時代各國趙家人可以同氣連枝,大國之間直接熱戰的可能性非常小。大國打不起來,三戰就爆發不了。

但想敘利亞這種代理人戰爭以後可能會越來越多。以後東歐,中東,西亞,非洲,甚至中南半島,東南亞的許多中小國家的命運難以預料。


推薦閱讀:

三國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追隨曹操?
在古代,單身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南北朝時期,單身狗要被抓去坐牢!
【影像】五十年前的中國

TAG:歷史 | 軍事 | 國際關係 | 戰爭 | 國際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