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發展中具有關鍵作用的人物和他們的貢獻是什麼?


只說技術上的演進。

  1. Fred Brooks 寫《人月神話》的那位,六七十年代在IBM主導開發System 360,分時系統,.虛擬化技術。圖靈獎獲得者。

  2. Ken Thompson Denis Ritchie, Unix的共同發明人,圖靈獎獲得者。

  3. MAC,最早的Mac是Steve Jobs領導下一個團隊的作品,史上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GUI操作系統。從此PC進入圖形化時代。
  4. Dave Cutler,最初在DEC領導開發VMS,後來被Bill Gates挖到Microsoft搞出了Windows NT內核。

  5. Bill Joy,開發BSD系統,實現TCP/IP協議棧,隨後在SUN開發了Solaris
  6. Linus Torvalds,Linux內核作者

  7. Richard Rashid, 領導開發Mach內核,第一款微內核操作系統,基於BSD4.2開發,希望取代BSD的內核,將部分原BSD內核功能移到user space。Mach被GNU Hurd作為第一代內核,也被應用於NeXTSTEP,Apple收購NeXT後被作為Machintosh,Mac OS X又將BSD放回到kernel space,成為XNU內核。(感謝@馮東糾正補充)

  8. Rob Pike,與Ken Thompson共同開發了Plan9,UNIX的哲學是KISS和一切皆文件,但有一個例外,就是網路,網路的訪問和文件訪問風格迥異(bind, listen, accept, etc.),有違一切皆文件這一原則。Plan9重新定義實現了一套更為統一的介面(繼承自Unix)。然而Plan9並未廣泛應用,最知名的是應用在IBM的超級計算機Blue Gene上。Rob Pike如今在Google,和Ken Thompson又搞出了Go語言,Go語言代碼中可以看到很多Plan9痕迹。從Plan9的吉祥物Glenda和Go吉祥物Gopher的造型上也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淵源,且設計者同為Rob Pike的妻子Renée French
  9. Jochen Liedtke, 開發了L4,一款針對具體CPU進行特殊優化、性能改進的微內核操作系統,改變了一直以來普遍認為微內核系統性能低下的看法。後來演化成多種OS,稱之為L4 family

  10. Andrew Tanenbaum,操作系統教育者,微內核倡導者,開發了Minix

再加一位:

Richard M Stallman,GNU創始人,emacs作者,就沖著那句「emacs是偽裝成編輯器的操作系統」,把他也算上吧:-) RMS開發了GNU的基石GCC、Make、emacs等軟體。如今缺少GNU工具鏈的*nix OS也不能認為是一個完整可用的操作系統吧。RMS創建了FSF(自由軟體基金會)發起了自由軟體運動。GPL協議作者。

--------

繼續補充

之前提到Micro Kernel,就不得不提QNX,作為為數不多取得商業成功的微內核以及一款實時系統,QNX最初是由Gordon Bell和Dan Dodge在1980年Waterloo操作系統課程項目上開發,1982年發布了第一版,後來逐漸被移植到多種架構上,也支持POSIX介面。QNX被廣泛使用於車載信息系統(包括控制,導航,多媒體)。而且Cisco某些高端路由器上使用的IOS-XR系統也是基於QNX開發的。2010年RIM公司收購QNX,黑莓Playbook使用的平板操作系統便是基於QNX開發的,而且RIM也將QNX應用於黑莓手機。

至於非通用操作系統領域,例如VxWorks/Cisco IOS/Greenhills等等,不是很了解,望達人補充下。


Dijkstra也應該算一個吧

操作系統的貢獻應該是解決同步進程的協調,在王選的一篇文章中說Dijkstra提出操作系統的結構:「今天已經普遍採用的系統的多層結構、抽象、上層不需了解下層的詳細細節等科學原則就是當時Dijkstra提出的,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步進程通信的信號量Semaphore這一術語也是Dijkstra當時創造的。 」操作系統的書籍里被提到名字最多的就是他了。

和標題無關的是&<&<結構化程序設計&>&>是見過作者整容最強大的書,三個人,主筆的有兩點陣圖靈得主(和現在有些大雜燴的不同)。


Alan Kay能算嗎?圖靈獎得主,iPad的雛形DynaPad的設計者(1968年),第二種面向對象語言smalltalk的發明人,啟發了objective-c以及其產品NextSTEP。


dos之父Gary Kildall,pc操作系統領路人,可惜下場悲慘,少人問津。


Linus, T.Paterson, Gates


Andy Rubin的andorid算么?


推薦閱讀:

「HHMI 國際研究學者」李國紅自述:我的科學旅途
又有大神入駐,知乎「大·人物」第二季大有來頭
俄底浦斯1:提利昂·蘭尼斯特(《冰與火之歌》)
Pokémon GO 是怎麼來的?—— 小智背後的男人!
是不是愛情真的重要嗎?

TAG:人物 | 操作系統 | 計算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