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安若般若,止了之後觀什麼?

不管是修安若般若,還是念佛,初步得定之後,感覺境界上都差不多,只要不主動去打妄想,凈念會持續一段時間(有時候能覺察到有細微的妄念,有時候覺察不到),後邊的功夫應該怎麼做,?

三止四觀五還六凈,觀是觀什麼?還和凈又是什麼?


你還沒到達入定的境界,所以還談不上觀。入定,即成就了四禪八定,都是色界和色界以上的禪定,你如果可以進入,你就已經成神了,來世必生色界或者色界以上的天界。

在欲界的定境中,分為9個階段,你如果可以體會到細微的妄念,這說明在欲界的第三個階段,即「安住」,你需要繼續調伏你的妄念,進入「進住」這個階段,當你進入第八和第九個階段的時候才真正接近入定,即接近初禪,第八和第九個階段的體現就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抑制你的煩惱,貪嗔等煩惱可以輕而易舉的被你降服,喜樂受也現前,這時候打坐會成為享受,你坐個幾天幾夜都不願意出定,快樂指數超越男女兩性。初禪和欲界深層定的界定方式在於味覺和嗅覺,你在專註呼吸的同時,煩惱降服住了,喜樂受也生起來了,如果發覺自己的嗅覺味覺消失了,就表示進入了初禪,即所謂的入定。

初禪是一個高度專註的狀態,這種狀態要保持下去,它的味覺和嗅覺是消失的,並且伴隨著高度的喜樂受,身心非常輕安,念頭會顯所欲住,即便能住,很自如,如果你繼續精進,想進入二禪,加大你的專註力度,這會逐漸減弱你的眼耳身三識的感知能力,當你的眼耳身三識非常細微的時候,這就是初禪的最頂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梵天,你死後可以受生到那裡。當你繼續精進,專註到前五識完全消失的時候,這就是第二禪,第二禪開始,因為沒有了五識來作為劃分禪定深淺的標註,這時候要看心受的苦樂程度,樂受不斷升高,升高到極致,稱為三禪,再繼續精進,提高你的專註力,以至於你的樂受會消失掉,這就變成了佛教中大名鼎鼎的第四禪,境界為舍受清凈,沒有任何的苦樂感覺了,這裡是所有菩薩成佛的定境,在第四禪里,因為心的寧靜與專註,可以導致呼吸停止。

安般這個法門在禪定中,首先要觀四念住,四念住的身念住屬於加行,通常在禪定前先觀身不凈,抑制自己的愛欲,這樣可以容易入定。當入定之後,從初二禪開始,要觀受念住,因為初二禪都有喜樂受,觀察它們的生起和滅去,從第三禪可以觀心念住,因為三禪中會離喜,最後也會離樂而進入四禪的舍受清凈,這一系列過程中,可以觀察自己的種種煩惱的生滅變化,注意,這裡的煩惱已經不是欲界的煩惱了,而是色界的煩惱,因為色界會對定境產生留戀或者愛染,在第三禪轉向第四禪的時候要觀心念住,即自己的煩惱的生滅變化。最後觀察法念住,法念住的範圍很廣,也可以叫雜修念住,因為可以和之前的三念住混雜在一起觀,首先你要回憶之前的身念住,受念住和心念住的無我性,前三念住雖然存在不凈,苦,無常等屬性,但是也存在空或者無我的屬性,思維之後,竄聯起來,形成總相念住,明白無常故苦,苦故無我。

然後用這個無常苦空無我的結論,藉助你的禪定力,在三界眾生的輪迴中(即十二緣起)反覆觀察思維,證明三界一切事物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同時觀察它們為什麼會這樣,即因,集,緣,生都是怎樣的,同時明白涅槃應該是滅,凈,妙,離的,最後對照佛陀的修行之道,明白道,行,如,出是如何滅苦成就解脫的。這一過程為加行位,根據階段的不同分成暖,頂,忍,世四個階段,當你真的通過反覆觀察十二緣起而印證四聖諦的種種特質而認同四諦的時候,即見道位,隨後即成就初果羅漢


加行位四部分,暖頂忍世第一法。

修到「暖」了沒??

買一本兒,不貴。閑魚有二手的……


初步入靜。不是得定。開始修行止,靜坐,觀呼吸(六妙門),都是先靜下來,感覺雜念減少的過程。這個階段,是欲界定里的九住心過程。有九個階段。

第八層,才是入定。還是入定的類似準備。

九層後,才是初禪。

六妙門的數,隨,止,觀,還,凈。

止,呼吸細微,感覺不到的細。念也是減少很多。

觀,觀察念的飛來飛去,確定念不是我。觀這個我在哪裡,在什麼位置,如何參與生活。觀自他。因此,會出現習氣脫落的感覺。

還,由觀去非我,找到覺的發出點,那麼,覺本身能不能觀?這是反還來觀自己。

凈,自凈其意。自,就是反觀後的這個覺發出點,人體中比較固定。因此,自他分開。凈,就是去掉非自的。意,就是不斷清凈這個覺發出的點,去掉干擾和非我的部分,這個過程。


最多只是近行定,不是止


諸比丘。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題主您好,建議您看看南傳的修行資料,有明顯的修行方向。南傳把入定分為毗婆舍那和奢摩他兩種

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奢磨他和毗婆舍那的完全不一樣。

奢磨他是冥暗的感覺,有點像半睡半醒,非常放鬆。

毗婆舍那的感覺非常清明,覺知力很強,非常容易觀察蘊的運作。

奢摩他的作用主要有兩個

1,在身心疲累時恢復心力和身體

2,二禪以上,出定後會維持一段時間(根據情況不同幾小時到幾天)定力加強的狀態,這段時間適合用來觀身,對色身的觀察會很敏銳

(記得出定時要慢一點,這樣出定後的定力更強)


下摘錄天台大師《六妙法門》中的一段,望能釋惑。

這段依次講解了「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凈。」的修行方法與相應能證得的境界。如希望對 六妙法門 更深入了解,可自行閱讀《六妙法門》全文。

次釋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門者。次第相生。入道之階梯也。若於欲界中。巧行六法。第六凈心成就。即發三乘無漏。況復具足諸禪三昧。此即與前有異。所以者何。

如數有二種。一者修數。二者證數

修數者。行者調和氣息。不澀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

證數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緣。覺息虛微。心相漸細。患數為粗。意不欲數。爾時行者。應當放數修隨。

隨亦有二。一者修隨。二者證隨

修隨者。舍前數法。一心依隨息之出入。攝心緣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緣。無分散意。是名修隨。

證隨者。心既微細。安靜不亂。覺息長短遍身入出。心息任運相依。意慮恬然凝靜。覺隨為粗。心厭欲舍。如人疲極欲眠不樂眾務。

爾時行者。應當舍隨修止。

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證止。

修止者。息諸緣慮。不念數隨。凝寂其心。是名修止。

證止者。覺身心泯然入定。不見內外相貌。定法持心。任運不動行者是時。即作是念。今此三昧。雖復無為寂靜安隱快樂。而無惠方便。不能破壞生死。復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屬因緣陰界入法和合而有。虛誑不實。我今不見不覺。應須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觀分別。

觀亦有二。一者修觀。二者證觀。

修觀者。於定心中。以惠分別。觀於微細出入息相。如空中風。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心識無常。剎那不住。無有我人。身受心法。皆無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觀。

證觀者。如是觀時。覺息出入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三十六物。及諸蟲戶。內外不凈。剎那變易。心生悲喜。得四念處。破四顛倒。是名證觀。觀相既發。心緣觀境。分別破折。覺念流動。非真實道。爾時應當舍觀修還。

還亦有二。一者修還。二者證還。

修還者。既知觀從心生。若從折境。此即不會本源。應當反觀觀心。此觀心者。從何而生。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若從觀心生。即已有觀。今實不爾。所以者何。數隨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觀故。若從不觀心生。不觀心為滅生。為不滅生。若不滅生。即二心並。若滅法生滅法已謝。不能生觀。若言亦滅亦不滅生。乃至非滅非不滅生。皆不可得。當知觀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無觀心。若無觀心。豈有觀境。境智雙亡。還源之要也。是名修還相。

證還相者。心惠開發。不加功力。任運自能破折。反本還源。是名證還。行者當知。若離境智。欲歸無境智。不離境智縛。以隨二邊故。爾時當舍還門安心凈道。

凈亦有二。一者修凈。二者證凈。

修凈者。知色凈故。不起妄想分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凈。息分別垢。是名修凈。息取我垢。是名修凈。舉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凈。是名修凈。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凈不凈。是名修凈。

證凈者。如是修時。豁然心惠相應。無礙方便。任運開發。三昧正受。心無依恃。證凈有二。一者相似證。五方便相似無漏道惠發。二者真實證。苦法忍乃至第九無礙道等真無漏惠發也。三界垢盡。故名證凈。複次觀眾生空故名為觀。觀實法空故名為還。觀平等空故名為凈。複次空三昧相應故名為觀。無相三昧相應故名為還。無作三昧相應故名為凈。複次一切外觀名為觀。一切內觀名為還。一切非內非外觀名為凈。故先尼梵志言。非內觀故。得是智惠。非外觀故。得是智惠。非內外觀故。得是智惠。亦不無觀故。得是智惠也


觀入出息法,又叫持來去念,觀入息是前念,觀出息是後念,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住,未來心未生,息息歸心,息息不住,息息無心,是為觀。


止修定,觀修慧。 定慧等持才有意義。

以下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首先只有定,沒有慧,也就是修成個石頭罷了。所以不管你定到什麼程度,只要沒有散亂,頭腦清醒,都可以觀。我這裡所說的觀是一種對自己內心的自省,至少是對自己所學佛法的反覆錘鍊和審視。譬如,我們都知道 眼耳鼻舌身意 六識,那麼我們有沒有去認真觀察過這六識是如何起作用的。又比如,我們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自己存在某些性格缺點,比如易怒,貪心等等,佛法說這是業力種子變現,那麼我們有沒有在大腦清靜的時候認真探查這個作用過程呢?哪怕只觀察到一點點,都是對佛法的實證。

古人的觀法有很多,大部分目的是為了對治業障,比如白骨觀可以有效對治貪念。這些障就是慧的反面,因為有障,慧不得生。業障得以對治之後,智慧升起才能悟道。

題主所描述的狀態,很像瑜伽師地論上描述的 有尋有伺 ,個人覺得沒有問題,繼續精進即可。


推薦閱讀:

哪位前輩注釋的四部《阿含經》比較好?真有佛學功底的前輩的注釋!魔子魔孫曲解佛經是要受到果報的!?
禪宗從哪種意義上說是哲學,哪種意義上是騙局?

TAG: | 禪宗 | 佛法 | | 止觀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