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錄片《成為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 ?

HBO電視台17年新出的紀錄片《成為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感覺可能是歷史上最好的巴菲特紀錄片了吧,看完非常震撼720P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 英語中字


作者:Mr 腹黑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838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咳,今天有件事要跟大家宣布。

可能你們以後再也看不到阿布的文章了,因為阿布決定要去創業了。

(對不起大家,我又控制不住的裝逼了)

跟你們說實話吧,其實說辭職去創業的人不是阿布,是小黑。

上午阿布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推薦給了他,沒想到這部片子一下子激起了小黑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創業夢!

小黑一拍桌子,慷慨激昂的開始憧憬美好的未來。

然後,他就被領導叫進了辦公室,現在還在醫院搶救。

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能有這麼大的煽動力呢?就是它——

《成為沃倫·巴菲特》

本片相當於是巴菲特的一部自傳,詳細的記錄了巴菲特從出生至今發生的種種事情。

「你可以選一輛車,任何顏色,任何牌子,任何車型,選定之後你就可以得到這輛車,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一生只能擁有這一輛車,那你一定會非常愛惜它,非常認真的保養它,對不對?」

這是影片開始的時候巴菲特對一群年輕人說的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誰一生只會擁有一輛汽車呢?

就在我們剛要往下繼續揣測巴菲特的想法的時候。

他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生當然不會只有一輛車,但是我們卻只有一個身體,一副頭腦,那就是你所擁有的,現在身體和頭腦都感覺良好,它們要陪伴你一生。」

這句話含有兩層意思。

一是我們應該好好保護我們的身體和頭腦,二是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和頭腦。

巴菲特非常有資格說這些話,現年已經87歲的他仍然身體硬朗,繼續用他靈敏的頭腦創造無限的價值。

影片開始,巴菲特走出家門準備去公司,每天他都會在麥當勞店買一份早餐。

有意思的是,巴菲特每天會從2.61美元、2.95美元和3.17美元的三種套餐里選一種,選擇哪種套餐,取決於當天的市場經濟的繁榮度。

如果當天的市場經濟不景氣,他會選擇便宜一點的套餐。

比如,影片錄製當天,市場經濟不是很好,所以巴菲特選擇了2.95美元的漢堡。

而他每天買早餐的錢,都是妻子在他頭出門的時候給他的。

平時他根本不帶錢。

阿布發現很多世界級的富豪似乎都不喜歡帶錢在身上,之前我看過一段關於馬雲的採訪,馬雲說:「我對錢沒什麼概念,我掙的錢全部都給我太太管理,每次我想要買什麼的時候都會再向我太太要錢。」

難怪人們常說,能夠輕鬆得到的東西總是不受重視。

當然,這些世界級富豪成功也是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的。

而且阿布可以告訴你們,他們成功的秘訣大同小異。

不信?往下看。

第一點,努力與勤奮。

從片中我們得知,巴菲特每天要花4-5個小時閱讀報紙和書籍,閱讀是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備的習慣,李嘉誠說過每天睡前都會堅持看半個小時的書,王健林每天早晨七點到八點之間都會瀏覽各種新聞和資訊。

第二點,專註。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這兩位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你追我趕,二人私下卻是非常好的朋友。

最初朋友想把巴菲特介紹給比爾·蓋茨的時候,他是拒絕的,他覺得巴菲特是一個只追求金錢的人,但是等到見面了之後,兩人立刻有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之後的某天,比爾·蓋茨的父親給了每人一張小卡片,讓兩人寫下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個詞,兩人不約而同的寫下了專註。

第三點,正直。

巴菲特對於華爾街某些銀行家用欺騙的手段賺錢是十分厭惡的,影片中他在收購所羅門兄弟之後,所羅門爆出臭名昭著的欺騙事件,只有巴菲特站了出來,最後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員工這麼講:公司賠錢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壞了公司的名譽,我不能姑息。

以上三點都是作為一個成功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技能。

當然,僅僅靠自己一人的努力想要成功是非常困難的,你的身邊還要有一些能夠幫助你的人。

巴菲特的成功少不了妻子蘇西的幫助與鼓勵。

從蘇西的口中我們得知,巴菲特除了在公司和股票上很在行外,在生活上可以用「不能自理」來形容,他不會做飯不會做家務,他的生活如果沒了蘇西將會無法進展下去。

蘇西始終扮演者巴菲特的賢內助的角色,她是那麼的善解人意,她一直在巴菲特的背後默默地付出,讓他能夠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其次,就是他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同時他也是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巴菲特從查理·芒格身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用合適的價格買下優秀的公司,而不是用便宜的價格買下合適的公司」,這是查理·芒格對他說過的最重要的一句話。

巴菲特也就是在聽過這句話之後,才開始改變他的收購思路,讓他能夠在將來得到更多的有價值的股份。

另一個對巴菲特從事股票行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就是他的老師,享有「華爾街教父」美譽的本傑明·格雷厄姆。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本傑明·格雷厄姆。

在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教導下,巴菲特對於投資和股票方面的見解有了質的飛躍。

他從本傑明·格雷厄姆那裡學來了終身適用的投資要遵循的兩大法則。

法則一:永遠不要賠錢。

法則二:永遠不要忘記法則一。

可以說,巴菲特的成功離不開上述的良好的素質還有身邊那些良師益友。

當然,還有蘇西,這個為他付出了一輩子的賢內助。

本片從家庭和工作兩個方面,把巴菲特這個股票界的傳奇人物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讓我們能夠從他的身上學到很多對於我們生活和工作有幫助的東西。

當然,如果我們只是看到而不去學習他的方式的話,我們依舊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就像之前阿布在網上看到的某篇關於馬雲一次演講的報道。

馬雲告訴台下的大學生——

成功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你找到自己擅長的、喜歡的東西並一直堅持下去,那麼你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愛奇藝會員免費送

福利篇|3月女王月,會員免費送

如何免費獲取愛奇藝會員?

加:movielife9 客服詳細諮詢

活動真實有效

活動時間3.8-3.15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片段,巴菲特說他是個害羞的人,不敢當眾演講。他因此學習了卡內基的課程,最終突破心裡障礙,勇敢的當眾演講了,很感謝卡內基的課程。

這讓我反思對於卡內基的態度。

卡內基在知乎是什麼標籤呢?成功學,心靈雞湯。

我們批判卡內基,批判羅振宇,李笑來,古典等知識提供者,他們都是在收智商稅。我們總能精準的找出他們的漏洞,啪啪打他們的臉,心裡暗爽,感覺自己智商略勝一籌。

人們都是善於挑毛病而惰於解決問題。人家講了那麼多好東西你不關注,反而是關注不對的地方批判個沒完沒了,然後扣上騙子的標籤一棒子打死。這其實是拒絕自己成長的逃避心裡。

巴菲特發現自己的問題,看到解決方案放手就是干。

我們不是全盤接受,就全盤否定,正確的做法不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嗎?


一口氣看完,學習,思考!值得推薦!


2017年HBO出品了一部紀錄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中譯名「成為沃倫巴菲特」,其中一位導演Brian Oakes同時也是2017年另一部大熱的紀錄片《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的導演,後者的豆瓣評分高達9.4分。

紀錄片的風格比較平滑,沿襲了HBO一貫細膩的風格,既沒有個人風格的過分渲染,也沒有歌功頌德的意圖,只是從簡單平實的畫風中捕捉最真實的東西,讓你感覺巴菲特更像是住在你家附近一個普通的「人」,而不是大家以為的「神」

一部紀錄片無法概括一個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無法幫你成為真正的巴菲特一樣,但是透過這些片段,你仍然能夠看到巴菲特身上的一些特質,也許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另外,雖然是紀錄片,但本文已深度劇透,介意者請慎入

1 穩定、專註、剋制、理性、耐心

54年不變的路線,多年不變的麥當勞早餐,鋪設了巴菲特穩定、規律的人生底色,一如巴菲特的個人財富積累一樣穩健。

不懂烹飪,不懂藝術,用他自己的話說,甚至不知道自家卧室和客廳的顏色。巴菲特這麼多年專註於投資,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聽上去甚至有些單調乏味。然而,大多數偉人背後的真實生活大多如此單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專註於一件事情上。

巴菲特說,股市有讓人進行頻繁操作的誘惑,因為它們太容易變化,明確自己哪裡有優勢,找到自己的能量圈,就能知道這場遊戲到底是怎麼玩的了。賺錢最重要的是時間,你不需要非常聰明,但你要有耐心

2 讀書是上升通道最快的入口

巴菲特從很小的時候就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所以從小就開始大量閱讀,也是在他父親的辦公室里,第一次開啟了投資的心智。

巴菲特將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讀書,在他80多歲的年紀,仍然保證五六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所以他認為世界是公平的,既然他讀的書其他人也能讀到,那麼其他人也有和他一樣的成功機會。「每個人都能讀我讀的書,這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所以,如果你還在被所謂的「階層固化,上升通道關閉」這些偽概念困擾,建議你去讀書,加入到這場公平的競爭遊戲中來

3 投資的兩條鐵律

巴菲特大學成績非常優秀,三年就修滿學分提前畢業,信心滿滿得申請了哈佛商學院結果被拒,但用它自己的話說,這在事後證明了「這是我遇到過的最好的事情」。哈佛被拒之後,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名冊上發現了兩個人的名字,Graham和Dodd,這兩位的書他讀過,於是他寫信給Dodd,「親愛的Dodd教授,我本以為您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我剛剛驚喜地發現您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我真的特別想來跟您學習」,於是他被錄取了。後來,他在Graham學到了投資最重要的兩條鐵律:

規則一:Never lose money不要賠錢
規則二:Never forget rule number one不要忘記規則一

Graham創造了價值投資的概念,他相信通過對公司財務報表的詳細審查,能夠幫助你購買到「價值」,你將因此獲得回報。

4 改變人生的演講課程

巴菲特非常自豪他曾經參加過卡耐基課程,這是一門幫人突破自己、學會當眾演講的課程,他認為這是對他人生改變非常大的課程。在他的辦公室牆上,他甚至沒有把自己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學位掛上去,卻把那張小小的卡耐基結業證書掛在上面。他甚至因完成這門課程的一個小遊戲,求婚成功,搞定了自己的老婆。

5 婚姻,是互相塑造。

巴菲特說,「愛是一種奇怪的東西,你無法擺脫它。如果你對人有愛,你會得到更多的愛。如果你緊抓著不放,你就可能失去它」。

巴菲特和他的妻子蘇珊1952年結婚,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婚後的生活非常幸福,他們互相理解、互相欣賞,但卻在25年後分居了,原因是蘇珊不再想做全職太太,她想有自己的生活。當時,蘇珊名下已經有接近30億美元的股票,於是她跑去了舊金山,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各種各樣的公益事業,特別是公民權及計劃生育方面的事情。

巴菲特的妻子說,「對他來說,錢就是記分板,他有非常強烈的求勝慾望」。她認為巴菲特對財富的控制欲和佔有慾太強烈,埋怨他不回饋社會。在他妻子去世後,巴菲特開始重新思考財富。最終,他決定將個人財富的85%捐贈給蓋茨夫婦的基金會,用作慈善事業。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她妻子在不停地塑造他。

6 巴菲特感言

巴菲特非常滿意自己的人生,他感到自己很幸運。他說,世界是一場很好看的電影,每個人都不想像夢遊般虛度,重要的是找到「即使財富自由不用為錢而工作」的時候,你也仍然願意去做的事情。事實上,他個人的確如此,他說自己一生花的錢,不到自己財富的1%,然而他卻非常享受這場關於投資、關於錢的計分遊戲。

祝願,看文章的你也能找到自己一生真正熱愛的事情,並能一以貫之地做下去,享受人生這場遊戲。


&<成為巴菲特Becoming buffett&>,hbo紀錄片。作為二級市場投資人,怎樣構築起差異化的競爭力,在這個紀錄片可以管窺蠡測一番。

  • 用時間丈量沉澱出的信譽。建立信譽需要20年而毀之的分鐘足矣。在所羅門的應急處置中,當然有too big to fail的成分在,而巴菲特接手之後,此前信譽的歷史以及處置的坦誠,為這個危機的化解,起了效。
  • 用閱讀並踐行鑄就的見識。大量一手資料的研讀,特別是財報,而不是所謂的二手分析。深入思考,成為習慣。形成判斷,實踐推演,活在未來。
  • 耐心等待。看似可及實則門檻極高的品質。都知道頻繁交易之害,都知道瀏覽價格無益,但就是忍不住那即時反饋,就忍不住眼睛釘在短期,釘在了上下波動里而爬將不出,不能以遠期視角,耐些性子看問題,做決策。
  • 最重要的,是踏著舞步上班,迫不及待的樂在其中的工作。而今大概率可以百歲的我們這一代,一生有多段的職業生涯,若遷就於眼前的窮忙一族,不去做自己興趣進而擅長因此形成正循環的領域,可能下場很悲涼,引體制內人為戒,引單一技能人群為戒。

在年壽預期60歲退休的時段里,30年左右的職業時間,會給人對付一下就退休溜之大吉的幻象。而今可不行了。若不是歲退休,掙的錢不夠後面,四五十年的費用。且延壽的情況是,延長了體弱心衰的那一截,也是需要耗費醫療保健費用的大筆支出。若不能在職業生涯延長期內構築自己的競爭力,那到了干不動的時候,會很可怕的。

二級市場投資中,對跨學科思維的典型應用,是各種解釋框架相互驗證,在不確定市場中做最有把握決策時提高決策正確概率的有力武器。


從事自己愛的工作,每天都可以像跳著華爾茲上班,大部分每天去工作都是感覺在拖著疲憊的身體,空虛的靈魂來到崗位,完成一件又一件機械的任務!所以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

--------------—----------------

巴菲特也說了他最大的特質就是專註,他感興趣的他就是真的感興趣,會閱讀相關的內容,會和參與相關事情的人交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專註,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人說感覺自己要學的東西好多,學不過來,感覺能力不夠等等,但是我的建議就是你在開始的時候只完成一個任務,將並行改成串列,不要想著自己要同時學習多個知識,同時完成多個任務!


剛看完《成為巴菲特》,他憑著自己對數字的敏感神經,合理的利用好它在工作中,促成現在的成功,同時也不忘回報社會。有著一個智慧大腦,把時間,金錢,精力花到它該花的地方,做了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地方,感激。

喜歡他這句話,「人這生,大腦和身體是跟著自己一輩子的,要好好珍惜。」


圖片占樓先


專註的刷了兩邊 一遍電影 一遍圖文 摘幾句

人生就像一場電影。但你不能渾渾噩噩的過日子。重要的是你要找一份哪怕你不需要工作也願意做的事情

巴菲特在其中也說過 犯過好多錯誤

但是但是但是

重要的話說三遍

他能認識到錯誤 這是很多人沒有的

或者做不到的

太多自信滿滿的人了 還有知道錯誤

還不認錯的 爆倉吧 (. ? ? ?.)


7星感覺挺舒服的,電影的大多數場景讓人感覺這並不像一部電影,雖然它是紀錄片,但看著太輕鬆了,沒有讓你入戲的要求,只需要像一個旁觀者那樣看著。但有幾點仍然印象比較深,一處是巴菲特投資所羅門兄弟公司時遇到有生以來最大的危機時,他有好幾種選擇,比如離開,放棄這一部分,對這次糟糕的運氣投降,但他沒有,他冷靜下來,分析認清局勢,堅守住了自己的人生準則,正面接受了這一份上帝的挑戰。人一旦堅定下來,那麼很多看似艱難的選擇就會迎刃而解,沒有什麼糾結的餘地,當你毫不猶豫地投向自己的信仰時。還有其他幾點,但是我忘了。。之前還有一點,他和蓋茨同時對「專心」的看重。一個人不需要做很多、會很多,他只要把一件事、重要的事做好,就足夠了。

P.S. 剛刷牙的時候想起一點,巴菲特說他很多時候一大早是跳著去上班的,因為他很喜歡他做的事。他不是為了錢,他很享受工作的過程。他從來不是不得不工作,而是本來就喜歡。


推薦閱讀:

資金緊張,畫面靠想像?B站走出紀錄片中一股「泥石流」
伊布與那個曾差點殺死他的米多:短暫的交集 迥異的軌跡
《蜻蜓之眼》:我們每天都會被監控攝像頭捕捉300次
《算命》| 半生飄零、一生悲苦,是一種宿命

TAG:紀錄片 | 投資 | 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 | 美國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