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約會大作戰的銷量遠遠達不到is無限斯特拉托斯?
在我看來是非常類似的作品,約會大作戰的製作也算得上精良,不見得比is遜色。尤其兩部作品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更令人詫異。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提問題時,有「約會大作戰」這個標籤可選,而根本沒有is的標籤可選。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特意去查了一下Infinite Stratos和Date A Live的貼吧人數,IS是5萬,DAL是28萬,即便考慮到IS因為比DAL年代更久所帶來的人氣流失,也不妨礙我們得出以下結論,DAL在國內的人氣和話題熱度要遠高於IS,這從數據上印證了「DAL在國內比IS要火」的觀點。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一部作品在中國的人氣無法大規模地轉化為日本的BD銷量,其BD銷量主要還是依賴此作在日本本土的支持度,所以樓主的疑問實際上是:
為什麼DAL和IS這兩部看起來非常類似的作品,在日本和中國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或者可以引申為:為什麼中日宅群體的欣賞口味和審美取向,在後宮漫上會表現出如此顯著的差異?
對後宮漫而言,吸引粉絲的最主要因素是三個——人設作畫,角色塑造和世界觀設定,前者取決於原畫師,後兩者取決於腳本家(或者說輕小說作者),因此對IS和DAL的對比也會從這三方面展開,儘可能探討這種人氣差異所反映出的中日宅群體深層次偏好的不同。
首先對比一下兩作的原畫師。
IS的原畫是okiura,代表作包括IS,塑料回憶和學站都市Asterisk;IS人氣最高角色——夏洛特·德諾阿DAL的原畫是Tsunako,代表作包括DAL,超次元遊戲海王星(遊戲/動畫)和聖靈宇宙(遊戲)。DAL人氣最高角色——時崎狂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超次元遊戲海王星的人氣(貼吧人數2萬),也要高於學站都市Asterisk(貼吧人數1萬),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粗淺的結論,Tsunako的人物造型和色彩搭配,更加討好中國人的眼球——這應該是國內DAL人氣高於IS的一個助推因素。
然後是角色塑造,也就是所謂「萌點」的塑造。萌點的概念是日式標籤化思維的產物,也就是將某一類動畫角色吸引人的特殊要素進行抽象化地概括和凝縮,並且分門別類,最後匯聚成一套行業標準,這為動畫創作(特別是後宮漫創作)從手工作坊式的摸索時代進入工廠流水線式的批量時代奠定了基礎——同時,這也是文化產業化的必經之路。
我們耳熟能詳的青梅竹馬,黑長直,傲嬌,病嬌,貓耳等等屬性,都可以納入萌點的範疇,接著來盤點一下IS和DAL賦予人物的各項屬性,仍然以夏洛特·德諾阿和時崎狂三為例。
夏洛特·德諾阿的萌點:男扮女裝,性格溫柔,縮胸效應, 花澤香菜,法國妹子;
時崎狂三的萌點:邪王真眼,腹黑毒舌,色氣,不倒貼,悲願。雙方PK的結果,比起IS和DAL的PK結果更加懸殊,夏洛特·德諾阿貼吧人數為3500人,而時崎狂三則是驚人的15萬!就算是人氣王saber也才22萬。這樣超高的人氣甚至引人專門在知乎發帖詢問:
《約會大作戰》中時崎狂三這個角色究竟魅力何在? - 日本動漫時崎狂三身上的叛逆色彩和對男主後宮光環的若即若離,我相信是吸引中國宅的最大萌點,但她無法依靠這一點來吸引日本宅掏腰包,我想這源於中日國民性的某些特徵,中國強調個人和平等,日本強調集體與服從。狂三那獨立高傲的靈魂在日本宅眼裡,無法映照出璀璨的光輝。
最後是世界觀的較量,雙方設定的共同點是「某種特殊能力或者屬性只對女性開放,而男主是全世界所有男性中唯一的例外」,IS中是駕駛IS機甲的能力,而DAL中是駕馭精靈力量的能力。類似的設定還見諸於精靈使的劍舞等一大票後宮作品,對男性受眾的效果可以說是百試不爽。
但IS在設定上有別於DAL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戰鬥以機甲形式展開,二是妹子們來自世界主要強國。
日本人普遍擁有很強的機甲情結,宇宙戰艦大和號,高達和EVA在日本並稱為「可以引起社會現象的三部作品」,而中國缺乏類似的歷史積澱和文化氛圍。在中國宅眼裡,機甲並不是加分項;而在日本宅眼裡,機甲對IS的加成,是DAL所難以企及的。後宮作品一旦附加上機甲的光環,在日本想不火都難,比如叛逆的魯魯修,革命機,aldnoah zero(請無視作死的結局)等等。
第二點可能要牽涉到日本的大國夢了。IS的幾個女主角,篠之之箒是日本產青梅竹馬,按下不表;塞西莉婭·奧爾卡特來自英國;凰鈴音來自中國;夏洛特·德諾阿來自法國;拉芙拉·布迪威伊來自德國;更識楯無來自俄羅斯。
聯合國五常外加德日,IS的女主角們,全部來自世界上最強的幾個國家,之所以沒有美國妹子,可能是編劇有賊心沒賊膽吧。
日本二戰戰敗,戰後又一直被美國管制,因此迫切地想改變現狀,成為所謂堂堂正正的大國,和其他大國平起平坐,典型的表現就是積極追求入常。而當入常夢四處碰壁之時,只好到文學作品中尋求精神慰藉,這種心態日積月累,可以說滲入到了普通日本民眾的骨髓之中。因而當IS的男主駕駛著機甲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異國妹子,以征服者的姿態把她們收入後宮之時,還有什麼能比這種設定更加刺激日本宅男的雄性荷爾蒙呢?這無疑能夠極大地增加BD的銷量。
而在朝鮮戰爭之後,中國一掃之前的恐洋心態,加之穩坐五常多年,以及這些年經濟迅猛發展,國民早已以大國自居,顯然無法體會日本人獨特的大國饑渴心理。所謂一個人越是得不到什麼,就越是渴求什麼,IS的招數對日本宅管用,但在中國可就行不通了。
以上都是個人淺見,論證過程也很不嚴謹,歡迎拍磚。《IS》的角色塑造在當時絕對是最優秀的,聲優陣的演出幾乎接近完美。
《約會大作戰》的角色塑造、角色刻畫方面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普通,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了。攻略系來說,例如《只有神知道的世界》是很依賴用男主角去襯托女主角的。先不說女主角們的塑造如何,《約會大作戰》男主角的人氣有多少?具體是多少我並不知道,但男主人氣低是會成為死穴的。如果只是普通的戀愛喜劇還好,攻略繫戀愛喜劇對男主角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然後,不要忘記了《IS》是メカ(機戰),就算是餓死的駱駝,它也比馬大。
很好的把機戰要素融入到戀愛喜劇當中,這是史無前例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它再垃圾,它也比後面等著吃剩的人強。
嘛!相比《IS》《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約會大作戰》的確更大眾化,是無法用常識去衡量的。大眾化自然人氣高。但別人先不說,做為一介御宅族,我是不會花錢買這種大眾化東西的。
《約會大作戰》的動畫製作不比《IS》遜色?
你是不是應該下載一個高清版的《IS》仔細看一看動畫製作細節上的差距有多大。作畫數不要嚇到你哦!
就騷度來說吧。
Is里的 塞西莉亞、在由加乃的配音加持下真是騷到骨頭都酥了。
原來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這麼想、可是後來在恩基愛和愛撕衣都找到了大量塞西莉亞同好。
這幾年出的泛is遊戲里基本出現的女角都是塞西莉亞、可見紳士們互相之間還是相當認同彼此品味的。名作之壁豈是浪得虛名
IS動畫本身就是個不合理的銷量。
不過看高票那麼煞有介事的拿國內貼吧關注數說事,我再給各位普及一下IS在國內看起來關注度不高的原因。其一,IS播放之初,名稱混亂。各位現在能想像IS播放之初連個百度百科都沒有的情況嗎?當時直接搜IS的結果不是現在的伊斯蘭國,而是另一部名為《is》的少女漫畫【一臉懵逼】,大大們整天IS IS地討論,小透明們問了度娘也不明白,怎麼好深入討論呢?於是到了放送中段開始出現了無限之斯特拉托斯這個中文譯名【兩臉懵逼】而且因為這個譯名low爆了,很多人討論時還是使用infinity stratos這個說法【三臉懵逼】坑爹之處來了!infinity stratos這個名字為大多數人所用但是!貼吧名中不會包括第一個空格之後的內容,輸入infinity stratos這個名字會跳轉到infinity這個毫無關聯的貼吧!因此貼吧根本就不會成為IS愛好者的聚集地!(貼吧名不允許空格還有一個案例,悠久之翼(ef)的貼吧經過合併現在成了ef-a這麼一個貼吧。為什麼「-a」呢?因為ef全名ef-a fairytale of the two,空格後忽略就成了ef-a)其二,外語名翻譯混亂。這一問題尤其集中在另一答主提到的夏洛特身上。小說版夏洛特有男性假名,輕國留存的翻譯版是查理斯,百科提供的翻譯是夏爾,我印象中178上的那版178有過校對,用的名字是查理。夏洛特女名包括但不限於夏洛特,夏露,夏露露,夏洛,夏洛蒂,夏綠蒂……更別說拉芙拉又名勞拉,蘿拉,拉烏拉這種事了。我們怎麼討論?怎麼頂真愛?要不要把各自為政的字幕組和翻譯組各砍一遍以示友好?
沒錯,名作之壁在中國差點因為翻譯混亂人氣暴死。彼時AB站新番投稿使用的名字還相對統一,討論熱度尚可,第一話的空戰場面當時就有很多好評。
不過既然問題在問「約會大作戰做得不錯為什麼賣不出去」,我就要狠踩一腳了。約會大作戰從設定開始就被很大一部分有購買力的人拒之門外了。精靈算什麼?精靈非人,所以可以無限制的給精靈添加萌屬性。那麼在市場導向下,可以預見,其動畫一定是top moe characters collection,購買者對它的預期相對較高,因此一旦約會大作戰沒有在各方面做到出類拔萃,它就一定會低於預期。結果很顯然,約會大作戰可能只做到了平均水平。你看來的太扯了……is質量甩開dal的距離至少要按光年算
首先在知乎看歷史類問題看多了,不知不覺就學到一個原則:
討論任何事物,都不要離開此事物的歷史背景。
中國目前的ACG環境,主要以90-00後的青少年群體為有生力量,以10年代後動畫為主流話題形成的(可能有個人偏見或不當之處,此處以人數為標準)。而這個潮流的形成,個人認為由某個TV動畫作品形成分界線或分水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進擊的巨人》。個人把最近幾年(比較模糊)的中國日系動畫史分為「巨人前」和「巨人後」時期,而上面所提到的環境構成,基本都屬於「巨人後」時期。大致意思就是,在《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之後,目前中國最大的ACG有生力量才被培養出來。
我說以上話僅僅憑個人經驗判斷,各位酌情考慮。因為在《進擊的巨人》之前,我在網路上觀看視頻,很少看到由日系動畫影響甚至直接抄襲日系動畫的廣告。而在此之後,我想很多觀眾都對一個很模糊而又令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以及直接不知道從哪裡摳下來的2D動畫視頻廣告吸引了。這就是《進擊的巨人》在中國青少年之間引起的新一波風潮,也間接推動了中國ACG環境目前樣式的形成。
說了這麼多,光談巨人了。但是在正題之前,我必須插一個概念。「信息滯後」現象,請恕我不負責任,這也是我道聽途說得來的,但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我上面所提到的「 中國ACG環境目前樣式 」,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信息滯後。意思是說,由於各種原因,中國國內和作為這些動畫原產地的日本之間,關於新番動畫的信息時間上不對等。最直接暴力的例子就是《東京食屍鬼》(我可能要招黑了)。關心銷量的題主肯定知道,此作在中國的火熱程度和它的實際銷量完全不能對比。
說了這麼多,剩下來的才是正題,但我只需要列幾個數據就說明白了:
TV動畫放送時間:
《Infinite Stratos》2011年1月《進擊的巨人》2013年4月《Date A Live》2013年4月《Infinite Stratos》第二季 2013年10月可見,IS第一季播放的時候,最年輕的一批動畫宅還沒有誕生呢。還有,即使第二季已經屬於「巨人後」時代了,但在中國,看到「第二季」這三個字還能提起大量興趣的年輕宅恐怕不多吧。——分割線——
補充一下,信息滯後的原因有很多,而在東京吃貨這個案例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在國家網路環境中的封閉。回憶一下吃貨的火熱,很大程度上是由漫畫黨在中國的宣傳為先頭產生的。而在日本這部漫畫本身的人氣雖說很高,卻並沒有這樣的情況。而網路封閉,導致中國宅並不會全部主動的了解日本宅的想法,從而導致「湊熱鬧」「趕時髦」心理沒有得到理性依據。而同時作為原產國的日本,也不會被牆這頭的情況所感染。信息滯後的類似情況還有很多,比如2015年7月《不存在下流梗的無聊世界》在中國(主要是在B站)和日本的人氣差和銷量情況,以及作為反例,同季的《戰姬絕唱GX》相關情況。終於看到比較好的回答。我來說一點自己的看法,作為補充。
在搜索兩部作品的數據的時候,我就發現一個問題,動漫作品的「名字」是很重要的,它有不小的影響力。尤其是對於is這部作品來說。
is的名字在中國人看來可以說非常差。全稱〈Infinite Stratos〉,這片語本身是生造片語,而且詞根也不是很常用的詞。翻譯名&<無限斯特拉托斯&>同樣是莫名其妙的片語,並且較長、拗口。而簡稱的&
對比一下&<date·a·live&>,這個英文片語就簡單得多,大部分中國觀眾都能一眼就認得,「date」這個詞對於二次元的朋友們更可能會有額外的親切感。翻譯名&<約會大作戰&>,這個名字既簡單又「樸實」,不存在任何認知和記憶「障礙」,大概連5歲小朋友也能看懂。簡稱的&
除了動畫的名字,我們再來看看劇中人物的名字。
is的第一女主角「篠之之箒」,恕我語文不好,這個爛名字裡面有兩個字我都不認得。這讓人怎麼看,讓人怎麼喜歡上她?更不要談還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掃帚」之類不太美好的詞語。(我本人現在最喜歡的就是她,不過剛看的時候我對她的名字就是這麼想的)而其他人物因為大部分是西方人,都直接用的西方式姓名,這對中國觀眾又是一個小小的障礙。對比dal中的人物名字,首先有一個大特色,那就是女主角們的名字都包含一個數字,簡單而又「有規律」。更重要的是,中文和日文的數字漢字基本上是一樣的,這直接讓中國觀眾感到親切。最高人氣角色「時崎狂三」,這個「狂三」,除了數字「三」,一個「狂」字既有一種野性美的感覺,又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角色起到了概括的效果,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名字(尤其是對於習慣用漢字的中國觀眾來說)。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說的是都是中國觀眾的感受。因為存在文化的差異,日本觀眾不會對is的一干名字產生反感(比如說他們不會認不得「篠之之箒」),甚至因為某些原因,反而還更喜歡is裡面的名字(比如說日本近年來有這樣一種潮流:很多年輕人覺得用片假名比用平假名和漢字要「酷炫」,那麼is裡面大量存在片假名)。
因此,這兩部作品在中日兩國人氣上產生了巨大差異,「名字」的差別功不可沒。要中國也出個YY對抗世界擁抱世界美人的動漫,肯定比賣精靈賣人設的約戰好。
這裡你可能要說了,約戰更美型。
但是再美型,沒有對抗世界的YY爽阿
is那個劇情相當的平淡,各國後宮可能日本人很受用,但是我看著覺得挺奇怪,而且這後宮感覺開的比較生硬,那個全世界只有一個男的能開的設定........有點太直白。開場敵人隊友一目了然。當然戰鬥場景沒得說。
約戰至少在編故事上懸念給的相當足,精靈出現的原因,主角的身世,伏筆出的也是恰到好處,比如炎之精靈其實是,雖然除了幾個主要角色外的其它精靈其實很湊數,但故事讓人有看下去的慾望。說實在我不太理解狂三那種性格扭曲自殺n次的女人有什麼好的,我承認她的哥特蘿莉裝吸引人,但那乖張的性格。好吧現在互聯網上的新一代言行的確夠誇張搞怪的。
另外故事節奏上看約戰有點太緊湊堆積,而且人物某種意義上比較重口,is倒是比較平淡清新一點。
我想了一會可能是因為is的面向消費人群是14→16的青少年,約戰的目標人群就相當重口的一部分了。
另外人物塑造上is感覺好點,約會那幾個沒*什麼真實感。
IS的標籤是名作之壁
難不成你想說是伊斯蘭國?畢竟名作之壁,橘公司還達不到弓弦老賊的無恥程度
兩個原因:運氣問題、時間問題。
同樣兩個類型和水平非常類似的作品,即便同時期放出來,也很有可能有不同的遭遇。人物設定略微的不同,題材的略微不同,最終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差距。因為一個作品的高人氣,本身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之後的結果。而IS正是如此,IS動畫的檔期佔了巨大的便宜,同時期、同檔期的作品你可以現在回過去查一下,作品本身就不多,好作品更是少。IS在這種競爭力偏弱的環境,外加本身有原作人氣加持,運氣爆棚。
在一個就是動漫時間問題。約戰13年,IS是11年,不要小看這兩年的差距。眾所周知,這些年來所謂的「業界藥丸式」動漫越來越多,主要針對的就是純賣肉純賣萌動漫。此類後宮動漫,就是越早期爭議越少,越靠近現在爭議越大,因為時間越是往現在靠近,主流觀點對此類作品的厭惡情緒就嚴重。IS比約戰早兩年出現,這意味著它受到「業界藥丸」的批評其實要少很多。換言之,如果說純賣萌賣肉系作品,一個出現在現在,一個出現在五年前,那麼五年前的絕對不會受到現在的批評多,因為那時候的同類作品少。IS和約戰的關係也是這樣的,雖然只差了兩年,但不要小看兩年的時間觀眾心態的變化。
事實上IS會成為「名作之壁」,是非常具有偶然性的。
意思就是,大家都知道IS這一類的作品,於理不太可能賣出這樣的銷量。相反約戰才是它正常的狀態,這是符合這種後宮賣萌賣肉作品的正常成績的。
也就是因為IS發生了這種大家都沒料想到的「意外」,所以它才被成為「名作之壁」。
因此,不要覺得約戰為什麼遠不如IS的銷量,不是約戰有問題,只是IS遇上了小概率的偶然事件。
IS是後宮中的戰鬥機
約會大作戰男主被殺以後復活。不算人類吧。算精靈吧,那一堆精靈和精靈之間發生的後宮漫跟我們人類有啥關係?所有男主認識的女性,全是精靈。精靈之間相互吸引。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主要約戰火是因為名字好記。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武藤遊戲(表遊戲)及其打牌水平?
※S1專樓 | 業界真實小魔女,防火防盜防老師
※S1專樓 | 大河內開始喂葯,你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