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乘數》播客#12:我們會對消費與創造有所克制嗎
01-28
《設計乘數》播客#12:我們會對消費與創造有所克制嗎
這是《設計乘數》播客的第十二期,這一期是由我獨自錄製的節目。收聽方式:
- 你可以直接在「播客」或「Podcast」上搜索《設計乘數》,我也推薦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戶端訂閱收聽
- 你可以在設計乘數博客的文末直接收聽:http://www.infoier.com/?p=45125
- 你也可以在荔枝FM、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上搜索《設計乘數》訂閱收聽
內容簡介:
這一期的內容是我在上海衡山合集看到 MUJI 的書的一點感想
這期播客你會聽到:
1. 我們會對文化消費和創造有所克制嗎2. 人生的死亡焦慮3. MUJI 等產品的消費動機溝通反饋:
Zoe.gongzy@gmail.com正文:
上周去上海的衡山和集看書,MUJI 的原研哉在一篇文章說到,MUJI 不想做那種人一看到「哇,這就是我想要的設計」的感覺,而想做的是「這個就不錯」的感覺。因為消費社會不斷的在刺激我們的感官,我們總是在尋求刺激自己感官,尋求那種「需求」。
這讓我想到今天聽李如一說的,我們從上個世紀開始,文化刺激的閾值升高了。這讓我想到如果給人以無限的生命,人會怎麼樣,得意忘形的主播張瀟雨戲稱,如果人有無限的壽命,那麼人可能會永遠的不做事情,因為後面的路還很長,而正是因為我們生命的短暫,所以我們才會很焦慮,才會著急。因為最終所有的焦慮,我們做事情的動機和節奏的決定性因素,都來源於我們對於死亡的焦慮。
雖然我們的平均壽命在不斷的增長,但是我們的對於死亡的焦慮並沒有因此減少,平均壽命兩年的增加是80歲到82歲的人生最後的兩年。我們會默認我們在那個時候,精力和激素水平只有現在的二分之一或者更少,我們能夠享受並且回應感官刺激的時間段只有中間這幾十年,我們能夠工作和創造的時間也就只有幾十年。正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會不斷的文化消費的刺激,去追求「哇,這就是我想要的」,而不是「這個就不錯」,當我們發出感嘆「哇,這就是我想要的」的那一刻,這個所謂「我想要」的那個東西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會追尋下一個我想要的東西,為了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閾值,文化供給做出相應變化的回應好像是必然的事情。
或者說,在年輕的時候,及時行樂和拚命工作好像是必然的事情,我們沒有因為平均壽命的增長使自己的死亡焦慮有所緩解,我們必然會不剋制的去消費或者去創造,即使消費會讓我們的閾值不斷升高,我們創造的人工智慧最終會毀了我們自己,我們還是會無止盡的去做,因為我們害怕死亡。但是我們好像身邊慢慢有很多人開始接受慢生活,接受刻意節制的生活方式。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 MUJI 的設計理念就是逆現在的人們文化消費行為而走的呢,或者說我上面所說的我們沒有辦法節制是錯誤的呢?我想又不是的,因為不止是 MUJI,很多書店、咖啡店都在宣揚慢的生活方式,我覺得可以解釋的方式是這些做法也是我們緩解死亡焦慮的另一種方式,我們通過奔跑的方式,讓我們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儘可能多的消費和創造,而我們又用刻意放慢的方式,讓我們在死亡面前擺出一種無所畏懼的姿態。播客簡介:
《設計乘數》是由用戶體驗設計師龔子儀發起的設計播客,他相信多學科整合的力量能夠給設計帶來乘數效應。播客試圖討論科技、社會、經濟、心理等諸多話題,用設計的角度參與並不斷進行探索。
關於我:
個人網站:http://infoier.com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gong-zi-yi-2/activities推薦閱讀:
※【圖文層】Sketch Note外觀及VI設計
※一個Keynote就能做到的海報效果
※Salesforce資深產品設計師: 把toB產品當成樂高城堡去設計
※從全世界為你帶來這8款環保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