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進階指南第一話 | 巧用關鍵詞

作為一種輔助思考的思維可視化工具,思維導圖自面世以來就被廣泛應用。然而對於新手來說,市面上各種教程雖然品類繁多,但因為質量良莠不齊,反倒增加了入門的難度。

很多人反應雖然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但真正應用時還是各種不順。為了讓思維導圖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我們將從思維導圖的一些關鍵的原則(關鍵詞、層級關係、邏輯關係)和具體應用進行一些建議,並與廣大的思維導圖愛好者們進行開放性的探討,讓大家對這個工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大家更好地利用好這個思維工具。

在開始前,我們先探討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為什麼要用思維導圖?

人類運用工具,是因為它可以幫我們達到、完成或促進某一目的。而思維導圖作為一個思維工具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思考。《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對思維導圖的作用作了簡單明了的闡釋:

  • 全局觀

用一張圖表達出所有的內容,可以清晰地展示你的思維成果。把你腦袋中所想變成現實中的所見,讓你更直觀,更全面地去審視、理解、掌握自己的思維脈絡。

  • 關鍵詞

不停地運用關鍵詞容易刺激大腦進行聯想,在刪選關鍵詞的過程中也逼迫你的大腦對信息進行內化和思考。

  • 化被動吸收為主動思考

在繪圖過程中,大腦需要執行思考、分析、理解和組織等主動學習的要素。這樣就把被動的學習和吸收變成了極具主觀能動性的主動思考。

  • 加強邏輯力

把握重點和重點之間的邏輯關係,通過對整張思維導圖的架構,清晰地釐清關鍵詞的重要性和層次關係,能幫助你拓寬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深度和廣度,更好地去想清楚一些事情。

當你的大腦一片混亂,毫無頭緒的時候,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你釐清眼前的混沌。就是這樣不斷地促進你去思考如何去蕪存菁,如何決定(關鍵詞)重點,如何濃縮內容、如何決定架構,讓你運用和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藉助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工具,讓腦袋中的思緒井井有條,而且能想得更廣,想得更深,真正提高思考的效率。

那麼如何更好地應用好這個思維工具?

接下來我們聊聊第一個基本的原則:巧用關鍵詞

為什麼要用關鍵詞?

作為思維導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關鍵詞在思維導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東尼·博贊在《啟動大腦》中說到所謂的發散性思維指的是——大腦思考和記憶信息的方式不是以線性和單一的方式思考的,而是以關鍵詞和關鍵圖像為中心觸發點,朝著多個方向同時思考的。

運用關鍵詞作為觸發點能讓你的大腦進行聯想,讓你的思緒像蜘蛛網一樣往外擴散蔓延。大腦自動填充相關內容的過程,也是思維不斷在擴展,大腦不斷在運作的過程。「人的記憶主體是對某些關鍵概念特徵的組合」。關鍵詞是記憶的關鍵,相比於長難句,與內容強相關性的關鍵詞更容易被記憶和提取。

那麼如何提取關鍵詞?

提取關鍵詞的過程也是留住精華的過程。一張思維導圖都有一個內容的核心,那就是中心主題。而關鍵詞就是和這個內容核心強相關的關鍵內容。正如學生時代老師每天都在強調的重點一樣,提取關鍵詞的很大的一個原則就是關鍵概念

舉個例子:

我們可以把企業的經營境界分為三層。

第一層境界:企業只是製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只要有原型,工業流水線可以讓產品大量地複製生產出來。但產品有生命周期,市場有飽和度,利潤空間也有限,這就是典型的從 1 到 n 的過程,只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只是企業追求盈利的過程。

第二層境界: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組織基因,因而可以與時俱進地不斷進化,實現縱向的傳承,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企業自身。比如 IBM 公司,早期創立時主要業務是商用打字機,昔日和今日的產品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但創建百餘年來,IBM 建立的文化和制度基因是不斷傳承的,這推動 IBM 不斷進化,持續創造商業的輝煌。不過這樣的縱向傳承荏苒還是在企業內部,仍然屬於從 1 到 n 的過程。

第三層境界:企業創造了社會基因或者思想基因,這可以跨越企業的邊界,影響到整個行業乃至社會,實現橫向的傳承。比如蘋果,它的成功遠遠超過了電腦或者手機單純產品的範疇,影響也絕不僅僅限於蘋果公司內部。甚至可以說,我們這個時代深深打上了蘋果的烙印,這就是從 0 到 1,企業創造的基因影響了社會文化和觀念,乃至改變社會進程,這就是質變。

摘自《從 0 到 1》第18頁

上面這一大段文字的可讀性其實非常強,因為它是一段邏輯結構很清晰的文字。如何提取關鍵詞?你只需篩選出真正相關的關鍵概念(核心辭彙)

總的內容核心:「企業的經營境界」

第一層:製造滿足市場需求產品的企業

企業追求自身盈利 ;發展有限;從 1 到 n的量變

第二層:有良好組織基因、與時俱進的企業

內部文化、制度縱向傳承;不斷傳承和進化; eg: IBM ;從 1 到 n 的量變

第三層:創造社會或思想基因的企業

跨企業、實現橫向傳承;影響社會文化改變社會進程; eg: 蘋果; 從 0 到 1 的質變

變成思維導圖就是這樣:

在提取關鍵詞之前的第一步是理解,讀懂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在講什麼。讀懂了之後對這段話進行關鍵詞提取的時候,你的大腦也在思考和劃重點。然後又經過一番作圖的過程,在作圖的時候你又要去釐清這裡面的邏輯。經過這樣一番整理的主動輸入和輸出,會比單純的被動輸入效果好很多。

關鍵詞的另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精簡到不能精簡為止。如果你覺得去掉一些詞後不影響這張思維導圖的理解,那就果斷去掉。其實上圖在關鍵詞精簡上其實還有改進的空間,但提取關鍵詞最難的部分是達到可讀性和信息量的平衡。如果這張圖是自己看的,那麼建議精簡到不能精簡為止。但如果這張圖是要給別人展示的,那麼就盡量確保這張圖的可讀性。

這邊有點想強調的是——思維導圖是一個開放性的思考工具,只要它能夠幫助你去思考,就證明了這個工具存在的意義。因而從思維導圖的成果圖來看,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要它有效就行。


推薦閱讀:

TAG:思维导图 | XMind | XMind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