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間站在你這邊 | Stephanie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一位爺爺問一個大學即將畢業的女生,「你還能在這個世上有多少天呢」,她說沒有算過,應該還有很多天吧,於是爺爺就引導她計算了一個數字,如果按平均年齡計算,女性的平均壽命是82歲,今年22歲,還有60年,一年365天,結果是21900,如果加上閏年的1天,15天就是21915,只有兩萬多天。視頻中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現在的人啊,很會算計,但都不會計算」。
是啊,人生一共也就還剩短短的20000多天,假設50歲之前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成就,那麼這個時間會只剩下區區10000天。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時間還長,未來還遠,但是仔細算一算,我們的時間真的充裕么?真的揮霍的起么?真的不是。那麼每天忙忙碌碌,每天焦頭爛額,每天誠惶誠恐,我們就是在珍惜時間了么?真的也不是。
太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辛苦了一天,但原本定的目標卻一件都沒有完成。我們總是用缺乏思考的忙碌麻木自己的嗅覺,讓自己覺得沒有虛度光陰。然而,每一天都在趕緊急的事情,日程卻不斷被所謂更緊急的事情插隊。所有預先的規劃、所有的總結反思都變成了空談。感性會不斷的跑出來安慰自己,說今天解決了很多事情,今天完成了很多任務,但是,卻完全掩蓋不住自己內心感到的空洞和失落。
現在的自己也會經常陷入這樣的困境,分不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緊急的,哪些是表面緊急的。非常辛苦的做了很多,卻都是做了一半,留了一個小尾巴;每周復盤會覺得自己做了好多好多,但細思之後卻發現自己還是在原地踏步。這種感覺就好像自己在下行的電梯上倔強的向上走,可能比其他人更加用力,卻仍然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
所以我在思索,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我該如何做?靜下心來沉思,我認為問題出在這幾件事上:缺乏決斷、缺乏目標、缺乏明確的里程碑。
缺乏決斷
「缺乏決斷」,我們所面臨的大量決斷不是是非,而是選擇,是對事情重要性和緊急程度的判斷。所謂的「重要性」和「緊急度」,說起來很容易,但實際做起來往往會是當局者迷的情況。置身事中的時候很難做到用全局視角來判斷,所以適當的時候,我們應該放空自己,把視角切換成旁觀者,靜下心盤點下現在手頭的工作,重新給出輕重緩急的判定。如果這樣的視角自己切換不了,那麼還可以藉助外力來幫助我們,比如工作夥伴,比如直屬領導,聽一下他們的建議來輔助自己做最終的判斷。
缺乏目標
「缺乏目標」,現在浮躁的年輕人有一個通病,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定一個長期目標太遙遠,莫不如先定個年計劃,月計劃?比如我們想要提高自己職業的專業度,那我們就需要知道我們現在欠缺什麼,從而去補足什麼。但自己看自己很難知道真正缺什麼,很多時候當遇到困難了才知道我們哪方面存在欠缺。但是我們不可能依賴陷入困境來暴露自身的問題,所以這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觀察。觀察身邊的人,觀察身邊的榜樣,通過觀察他們並且和自己對比,就相對容易判斷自己究竟缺什麼,然後再制定修補計劃,慢慢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缺乏里程碑
「缺乏里程碑」,很多工作接手的時候沒有時間限制,所以就會認為不重要,然後因為其他工作的影響,就可能出現無限制的延期。很多時候任務都是因為這樣剩下一個小尾巴,如鯁在喉,慢慢的拖垮自己。所以就算不重要的事情也應該給自己一個時間規劃,哪怕晚些開始,也明確一個完成時間,並按時來完成。
這些是自己這一小段時間工作中感受到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的一些思考,在此與大家共勉。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與其糾結眼前的問題,不如從今天開始,都好好計算一下,剩下的日子裡,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怎樣去做。
推薦閱讀:
※Scalers:我們關於時間的認知偏見
※《我的前半生》:有本事為過去買單的人,才有未來
※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時間?
※「王石:2014年中國經濟情況非常不妙「 怎麼理解?
※時間的速度是多少?